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03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docx

佛法修学概要四净界法师主讲

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主讲

丙二、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

这一科的意思是说,我们心愿的邪正,是我们一个善恶行为的判断标准。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故儒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涂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昧出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自觉觉他之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故曰: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

这段论文是蕅祖在【灵峰宗论】的开示。

分成三段来说明。

先看第一段,第一段是个总标。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我们一个修行人,平常会做很多很多的善法,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拜佛、念佛等等。

但是这样的修行会有两种不同的果报。

第一种人会成佛作祖。

就是说他临命终的时候,能够正念分明往生净土,或者是做一代的祖师,得到永恒的安乐。

这种人在修学上是成功的修学。

另外一种人,他在临命终的时候,反倒是堕坑落堑。

堕坑落堑就是到三恶道去了,承受长劫的痛苦。

一个人,他能够成佛作祖得到永恒的安乐。

另一个人堕坑落堑受长劫的痛苦。

这之间的差别,所争的差别,其实是我们现在一念的迷悟之心罢了。

关于这一点就说出大乘佛法对生命真实相的解释。

佛在出世之前,外道的论师,就提出两种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就是所谓的邪因缘论,认为生命的本质有一个主宰者,或者是大梵天,或者是释提桓因。

这个主宰者,他能决定我们的快乐痛苦。

换句话说,我们不管怎么努力,我们自己不能决定我们的快乐痛苦。

我们唯有向大梵天的礼拜供养祈祷,希望他能够赐给我们快乐。

这种思想佛法是认为是邪因缘论,这种因缘是不正确的,故名之为邪。

第二种思想就是无因缘论。

生命的快乐痛苦是没有一定的轨范的,他为什么会那么快乐、那么庄严、那么健康,因为他运气比较好。

他为什么会那么的卑贱、丑陋,这也是没有理由的,他的运气不好。

换句话说,生命本身是没有一定轨则的,这样子的话,就是人死如灯灭,生命就是今生而已,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及时行乐,这个就是无因缘论,这种思想比前面的思想更可怕。

佛陀出世以后,把外道的这两种思想都否定了,提出了正因缘论。

生命的流转有一定的轨则,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因缘」这句话,在小乘的思想认为因缘就是业力,我们由于善业的因缘,使令我们的生命快乐;由于恶业的因缘,使令我们的生命痛苦。

「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我们今生的快乐跟痛苦,是由过去业力所召感。

小乘的学者对于因缘的看法是这个意思,业力。

业力不可思议。

大乘佛法在观察这个业力就更深入,什么是业力?

业力当中有身业、意业、口业。

主要就是你的意业,你内心的活动,因为身、口是个工具。

就像牛车,牛车会活动主要是牛,车子是跟着牛活动的。

在大乘佛法的思想,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就是我们的心念来决定我们的业力,由这个业力来决定我们的果报。

十法界,这个人死掉以后,他升天了。

他升天不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他的善念,引导他到天上去。

这个人死后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怎么回事呢?

他那一念心有信、愿、持名三种资粮,临命终跟弥陀感应道交。

这个人死了到三恶道去了,怎么回事呢?

内心当中有恶念,临命终的时候恶念现前,恶念的力量使令他在三恶道得果报。

所以我们一念心是具足十法界。

我们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基本上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迷悟、邪正来决定的。

这是一个总标。

以下蕅益大师把这个观念开展出来。

「故儒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我们这一念心决定我们成佛作祖,或者堕坑落堑。

我们这一念心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呢?

以下就解释。

我们这一念心有两种情况,大部份来说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是人心,第二个是属于道心。

「人心」,平常随顺我们的私欲、欲望。

有些人贪烦恼重就随顺贪,瞋烦恼重就随顺瞋,痴烦恼波动就随顺痴,我们不能控制他的,就是烦恼做主,就是「人心」。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道心」。

我们随顺佛法的道理,我们深信业果,勉强自己去断恶修善。

随顺于理性的正念,就叫做「道心」。

我们一天当中,有时候是人心起现形,有时候是道心起现形,大部份来说,我们一天的思想活动就是两种情况。

人心的情况是危,危殆难安。

就是活动起来的时候,很难让它安定的,势力非常的粗猛。

其次道心,微弱难明。

我们一个人的内心当中,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的修止修观,来调伏我们这一念心,我们内心状态的确是这样子。

我们要起烦恼的时候,是很自然,一点都不必勉强,贪烦恼、瞋烦恼、高慢心、嫉妒心。

但是我们内心当中要生起随顺于佛法的正念,这件事情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栽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修行就像蚂蚁在爬高山,每一步都充满了吃力跟辛苦。

我们内心要增上,要栽培一个深信业果的正念,要栽培空观的正念,这个都是一步一步往前爬。

但是我们要放弃修行,修行太苦了,调伏烦恼太苦了,你要放纵自己的时候,就像从高山往下坠,一下子而已。

你一念之间的放纵,就会让你从山顶掉下来,这是很容易的。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内心有两种状态,人心的状态是危殆难安的,非常的粗猛,我们内心的正念是如此的微弱难明。

这一段是说明,我们私欲的势力是强过正念的力量。

其次「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当中把圣贤跟狂妄的人做一个定义。

怎么知道这个人是一个圣人或狂妄之人?

「罔念」。

你出家几年,很用功修行,已经是恪遵圣贤之道,但是你在某一个情况之下,放纵你的念头,这下子你会从圣贤的境界里面掉到狂妄的境界去了。

你只要一失念,你就失去了圣贤的境界。

反过来,你本来是一种放逸的境界,你突然间发菩提心,开始去克制你的烦恼,这个时候你也会从狂妄的境界变成圣贤的境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圣贤跟狂妄的标准,就是你那一念心来决定。

罔念就做狂,克念就做圣。

这句话就是在发明前面那句话,「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把它分两部份来说明。

以下是总结。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蕅祖就引用两个人做一个证明。

古时候最英明的皇帝,舜。

他因为孝顺的因缘,被尧选做皇帝。

他做皇帝以后,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来造福人民,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他的因缘而得到安乐。

其次跟舜同一个时代的,另外一个大盗贼,叫做跖。

跖他领导了九千人,在山中自立为王,到处杀人放火,伤害老百姓,也是无量无边的老百姓,因为有跖的生存,带来很大的痛苦跟威胁。

这两个人都是能力很强的,雄才大略。

但是一个人却能造福无量无边的众生,另外一个人是伤害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两个作用为什么差别那么多呢?

之分无他。

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其它的差别,就是内心的利与善之间也。

跖这个人,他的内心是从自己的利益,从个人的私欲为出发点。

在做事情的时候,他是以自己的欲望来出发,随顺我欲望的,我就做;不随顺我欲望的,就不做。

依止这样的念头为出发点,他自然造很多的罪业。

罪业是怎么产生的?

从私欲产生的。

舜,他这个人为什么会造这么多善事呢?

根源在那里呢?

因为他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他什么事情的考量就是以利益有情为出发点,所以他就很自然的创造很多利益众生的善业。

这两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行为的差别,追根究底在内心的利与善,存心的不同,就在这个地方不同。

当然站在一种物质文明的角度,我们应该要不断的追求科技技术。

但是在追求科技的情况之下,更要紧的,身为一个未来社会中坚的年轻人,应该栽培一个慈悲的心。

为什么呢?

他举一个例子,一把刀,这把刀如果交给一个医生,这把刀能够救人,把一个病人的肿瘤切除,利益这个病人。

这把刀交给一个恶人,这把刀能够伤害人、所以刀本身不决定是善是恶,但是使用刀的人,他是慈悲心,他是一个恶心,就有不同的作用。

你今天学习很多的科学技术,你可能会因为这样的技术去伤害很多众生,你也可能利用这个技术去造福老百姓,关键就是你要有一颗慈悲的心。

所以我们不但是要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培养一颗慈悲的心。

因为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我们未来可能会走舜的道路,跟舜学习;也可能以后的路跟跖学习造恶,这为什么有很多差别呢?

就是你的存心的善恶,这个地方影响出来。

这个地方只是在发明蕅祖前面一句话,「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做一个总结。

我们看第二段,把一念心发心的不同,分成五个差别。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

」我们出了家以后,会学习很多很多的法门,或者选择戒律,过去的善根欢喜学戒、受戒、持戒,很好,从戒律下手。

或者我过去的善根欢喜听教看经,从教理当中去明白道理。

或者欢喜参宗坐禅,我欢喜打坐,修止观,也是好。

禅、教、律都是使令我们成就圣道的法门。

但是这三种法门,本身都是不决定的,是好是坏不决定的。

你因地发心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果报出现。

以下讲出五种。

「第一个-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涂种子。

」我们今天或者持戒、或者听教看经、或者参宗坐禅,内心当中不是要成就圣道,我们希望因为这样的因缘得到很多很多的人供养,为了利养。

或者希望以后成就一个律师,或者是大法师,大禅师,得到别人的尊重恭敬,为了名。

为了利养,为了名闻的动机,来学律、看经、坐禅,蕅祖说;你念念之间,成就一个三恶道的种子。

因为你的因地有杂染,果报就有杂染。

【大智度论】上说啊,一个大阿罗汉,他带一个小沙弥在山中修行。

这个阿罗汉他出外应供以后,回来就把这个钵交给小沙弥去洗过。

一天回来的时后,这个钵里面有几颗米饭。

小沙弥因为惜福就把它拿起来吃,一吃,这米特别的香甜,不是人间的饮食。

这个小沙弥就打妄想,我师父到底去那里应供?

得到这么殊胜的饮食。

小沙弥想我师父到底到那里去应供?

有好奇心。

这一天他师父又要去应供的时候,他躲在他师父坐的禅椅下面。

阿罗汉不入定,没有神通,他也不知道。

他师父一入定以后,就神足通,一下子就飞到龙宫去。

到龙宫以后,师父说:

你怎么跟来了?

他说:

我想要知道你去那里嘛!

来了就来了,就一起去应供吧!

这个龙王拜阿罗汉作师父,就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饮食,带着龙女就陪同阿罗汉跟小沙弥吃饭。

这个小沙弥吃到这么美好的饮食,又看到对面的龙女长的美貌,就起了一念的邪愿。

我下辈子要作龙王。

回来以后,这小沙弥可就精进了,本来是悠悠泛泛,一天过一天。

这一天回来以后,心中有一个目标,修行就特别的精进。

不管修福、不管持戒就主动积极。

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以后,阿罗汉就说:

我以前这个徒弟是很懈怠的,最近那么精进,怎么回事呢?

就入定观察,观察到小沙弥发的愿不正确。

起了慈悲心就把小沙弥叫来说,你怎么能够发这个愿呢?

你好好的发善愿,你因为持戒的因缘至少到忉利天去。

你发这个愿,对你是不好的,会堕落的。

小沙弥就跟师父说:

师父,我的心就像石头一样的坚固不能改变的。

阿罗汉也没办法了。

小沙弥依止这个愿力以后,长时间的积集善业,有一天在大殿绕佛的时候,发觉他的脚里面出水,脚掌出水。

他知道他的愿力终于要满愿,龙王的业力成熟。

善业的力量要满足他的愿力。

这一天,他带着他的袈裟,用袈裟把身体包起来,跑到大海去,就跳到大海去自杀。

他死了以后,因为他善业的力量跟业力的因缘,使令他变成一只大的龙王。

跑到龙宫去,把旧龙王给杀死了,把他的眷属全部杀死。

自立为王,享受龙王的福报。

龙树菩萨的意思,批评这个小沙弥,修行的因缘本来是要追求圣道,追求永恒的安乐。

为了贪求一时的安乐,当然,因为他前面的善业,会让他得到暂时的善业,但是他龙王果报受完以后,一定要为他造的杀业,付出痛苦的果报,可能要到地狱去。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为了利养,而发心修行持戒、看经、坐禅。

虽然学律、看经、坐禅,都是一个善法,能够使令我们得到暂时的安乐,但是我们因地发心是个杂染,这个大方向是个杂染,你究竟是要痛苦的。

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

我们贪图那一点的蜂蜜,整个大方向来说,我们的舌头还是会被刀子所割。

从整个大方向来说,还是痛苦的,还是不值得的。

「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

」我们持戒、看经、坐禅的目的,不是追求圣道,执着取相,追求的是感应神通,这样子下辈子可能变成人天魔外种子。

可能会到护法神的因缘去,好一点的话是善的护法神,不好一点是凶恶的护法神。

本来我们应该是念佛、念本尊,应该本尊相应的,结果跟护法相应。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因地发心,是以执着取相为你的根本的目标,而不是以无上菩提为目标。

目标的错误,引导你的善业,庄严你护法的果报,可能你的果报很大,但是你毕竟是个鬼神。

所以善业的力量要庄严到什么方向,跟你的愿力有关,跟你的动机有关。

「但一味出离,便是二乘种子。

」你内心当中,这也是很难得,一味出离,也是有出离心,一心一意的观察三界的苦谛,希望能够追求出世间的涅槃,这样子就成就二乘果报。

以后你持戒、修止观的结果,使令你身心的世界消失,入空性的涅槃去了,受用永恒的涅槃寂静乐。

「但具真实自觉觉他之心,便是菩萨种子。

」这个又比前面更高,你不但能够观察自身的苦,又能够观察其实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轮回中,受老病死的折磨,他们都是我过去的母亲,我有一份的责任来帮助他们。

你有自觉的心,有觉他的心,有智慧、有慈悲,这样子就是一个菩萨的种子,当然以后的果报是万德庄严,不但是偏真涅槃,还万德庄严。

「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

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前面的菩提心是一种世俗菩提心,是从事相的观察,观察众生是我过去的母亲,从过去的因缘上观察,这个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是从自性的理性上来观察,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人过去或现在要学习大乘经典,明白十法界的众生跟佛是同一个佛性的。

从同一个佛性的角度当中,发起同体大悲的心,去行菩萨道,这是从理性上而发心。

前面是从事上发心。

所以讲自觉圣趣,光明发辉。

一方面能够悟入你的自觉圣趣,自觉圣趣是我们的清净心,然后再从自性清净心的光明当中,发挥你的大悲心。

彻其源底。

古德说,无不还归十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

从这一念一真法界的清净心当中,开展出你的菩萨道。

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这样子的一种种子是最殊胜,这个种子是【法华经】说的一佛乘。

直接的趋向于无上菩提。

这意思是说,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你是持戒也好、看经也好、坐禅也好,这三个法都是不决定的。

这三个法会让你成佛作祖,但是也会让你堕坑落堑,关键在你的发心。

我们在高速公路跑,车子的动力速度很快,速度是好是坏,不一定。

因为决定你的去处是你的方向,你的方向盘往北边,速度就加持在北边。

你的方向盘是趋向于南边,你的速度就加持在南边,就是整个目标的确认,影响到你未来的果报。

总结。

故曰: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假设我们发心是正确的,是为了利益有情,为了成就无上菩提。

一切的行法,你发心正,一切的行法都趋向于正道。

反过来,我们的发心是邪恶的,是随顺我们个人的烦恼的,一切的行法就趋向于邪道。

一切法可能是正,也可能是邪,就是我们一念心来决定。

我们看【法句经】两段的经文。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法句经】这部经本来是属于南传的,或者说是小乘的经典,但是当中有大乘的意在里面。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诸法,有善法、有恶法,主要是这两种法。

这两个法会出现是意先导,我们今天会生起善业恶业,身体是不能做主的,就是你的心念要先动。

你一定会动一个善念,然后才创造善业。

你一定是会先生起一个恶念,然后才去造做一个恶业。

所以善恶业的生起,它的根源就是意先导。

牛决定你车的方向,牛不活动,车子不能活动的。

「意主意造作」,意念不但是业力的前导,而且在整个造业的过程,他还是一个主宰者,还是一个真实的造作者。

他不但是引导整个刚开始的先机,乃至于整个过程的变化、轻重,完全是你的意业来主宰,来造作。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假设我们的因地当中,今天作这件事情的动机是随顺烦恼的,贪烦恼生起了,控制不住了,就造一件事情。

或者瞋烦恼,高慢心,为了嫉妒的因缘去造这件事情,以染污的意,所发动的口业或身业。

不管这个口业、身业外表看起来是多么的良善,但是因为染污意都被这个业所染污了,最后的果报,毕竟是痛苦的果报。

就像车轮永远随顺于兽足,就是因果如此。

就是你的染污意一定是引导痛苦的果报出现。

就像车轮永远会随顺兽足而行一样。

反过来说,「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一切的法都是意业来先导,整个过程由意业来主宰造作。

假设我们今天的行为以慈悲心,「或语或行业」,虽然今天表面上诃责他,或者打他、骂他。

但是我这样的行为,外表看起来是如此的粗暴,但是我是一念的想要利益他的心,这样子最后果报还是安乐的,对我来说还是安乐的。

讲一个譬喻「如影不离形」,影子不能离开物体的本质。

就是你依止清净意,所发动的语业、身业,你一定是快乐的。

从这个地方可以知道,我们出家久了以后,不管在自己的行为上,看别人各式各样的行为上,有时候我们很难判定一个行为的善恶,有时候很难。

这地方的学习就知道一个消息,什么是善业、什么是恶业,我们知道怎么判断。

就是说假设他今天依止染污意,不管他的行为是多美妙,这个就是恶业,这样的结果,一定使令他今生、来生的生命是痛苦的。

假设我们今天依止的是清净意,不管外表看起来如何的粗暴,这样的业在佛法的定义是善业。

善业的因缘会使令我们今生、来生成就安乐的果报。

我们可以以染污意跟清净意来决定业的善恶,这个地方是讲出这个消息。

在【宗镜录】永明大师也讲出一个事情,古时候,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其门而不入。

治理黄河的时候,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为公为众,三次经过家门都不走进去,没有时间走进去。

功劳很大。

颜渊处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渊处在春秋末年,春秋五霸。

表面上尊王攘夷,齐桓公,相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桓公表面上是尊王攘夷,事实上他内心当中完全要成就自己的霸业,以尊王攘夷做一个号召。

所以在春秋时代,每一个诸侯都是为个人的私欲,为自己的地位在着想,没有一个人要随顺仁义,去推行仁义之道。

颜渊虽然有很多的才华,但是最后的选择,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他退避在一个偏僻的陋巷。

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两个历史上的贤人功劳是完全一样。

我们会想,大禹他做了很多事情,做了十三年的治水,颜渊什么事都没做,一天到晚在陋巷里面一天过一天,这两个人怎么功劳一样呢?

永明大师解释,异地而居,亦复如是。

如果今天大禹处在春秋的情况,他也一定是处陋巷,不敢去管这些政治的事务。

今天把颜渊放在舜作皇帝的时候,舜是一个有道之士,颜渊也一定是为公为众。

他们俩个的功德,内心当中是一致的。

遇到不同的因缘,就表现不同的行为。

功德是曰内心安立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他讲六波蜜,布施波罗蜜的体性是安立在舍心,不安立外境。

为什么不安立外境?

布施波罗蜜如果安立外境,这个世间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贫穷当中,没有一个众生能够成佛。

你这尊佛六波罗蜜圆满,怎么还有这么多众生在贫穷当中?

你布施波罗密是怎么修的?

不是这样讲的。

就是说这个菩萨,他无量无边劫当中,他修舍心,把自己的财物舍出去,虽然一块钱,他舍出去,乃至于舍自己的生命手足,舍到最后,他内心悭贪的心所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他圆满了,跟别人没关系的。

他假借施波罗蜜的因缘,来成就自己的舍心,是这个意思。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一样。

宗大师的大智慧,六波罗蜜是约内心安立的。

持戒也是这样,从经论上说,无量无边众生成佛,持戒波罗蜜圆满,但是很多人还受到伤害,这怎么说是持戒圆满呢?

不是的。

是约着佛他内心当中,他损恼有情的心,他内心当中的恶念完全消失了。

佛陀任何情况,他不生起损恼有情的心,这个佛持戒圆满,戒波罗蜜圆满,跟众生是没关系的。

所们今天成就一个功德以后,我们可能有因缘表现出来,也可能表现不出来,重点在你那一念心。

你那念心有功德,你遇到好的因缘,就能够表现出来。

就是这个功德是安立在你的内心的,从内心上来观察,就是临命终那一念,那一念是我们平常栽培的。

我们作定课的时候,修十五分钟,修止修观,修慈悲观,修无常观,不要小看这十五分钟,你的生命就在这个地方开始改变。

因为你内心的思想开始变化的时候,你的生命也变化。

你说我修了十五分钟,我出来以后也是一样吃饭睡觉。

是的。

但是你遇到境界,你的思想增上以后,你采取的行动跟以前不一样,你以后尽未来际的行为会不一样。

我们刚开始在山中修行,不要认为对社会没什么贡献,一天到晚在这边拜佛,修四念处,修大悲心,不要小看这样的因缘。

因为你未来的生命当中,会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就在你打坐的时候开始栽培。

你为什么能够利益有情?

为什么能够建立佛法广度众生?

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你为什么会有善良的心,世间上的事情不会自然有的,就是你刚开始出家的时候,息诸缘务,在山中好好的根据佛陀的法语,去修止修观,栽培起来的。

所以你现在的止观,是未来利他的基础。

这个地方强调说,我们今天的果报是趋向成佛作祖的安乐,或者是趋向于堕坑落堑,就是你那一念心的善恶。

这个地方,我们刚开始发心要正确。

虽然我们不是马上能够断除一切恶,修习一切善,不是马上。

但是你的大方向不能错,关键在这个地方,大方向不能错。

问:

答:

我们修行有两个东西,一个所修的法,一个能修的心。

一个法、一个心。

心止法,法止心。

法开出来有五乘法门。

但是【法华经】的意思,关键在你能止的一念心。

你这念心是发大悲心,发菩提心,你持五戒,五戒是成佛的资粮。

就是法门本身没有自性,是心的问题。

我们今天去修一个法门,我这个法门的目的不是起善心,我是要跟他比高下。

我修这个法门的目的,要让我赶快成就资粮,我要去伤害某一个人,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是恶法。

就是你起恶念去修一切法门,一切法都是恶。

你起善念,我起善念,我表面上去伤害别人,但是我为了要帮助他,因为这个人我不这样讲他,他不能增上的,这个法门是善。

所以法门本身是不决定是善恶,是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也是这样,你能念的心,本身没有皈依的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这个佛号本身不能成就往生的资粮。

以信愿的心来执持名号,蕅益大师讲,你没有信愿,这句佛号只是你未来得度的因缘。

虽然他是万德洪名,但是你跟他不相应。

你一定要以信愿,才能跟弥陀的功德相应。

无量无边的法门,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没关系,要紧是你能修的那一念心,要正。

问:

发出离心有次第吗?

答:

没有出离心,不能生起真实的大悲心,一定要有出离心作基础。

因为你自己不能体悟到生死的苦,你怎么会帮助别人解脱生死的苦呢?

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段、八种发心。

我们一般的修行人发心修行,不离开这八种。

省庵大师,把八种的相貌表达出来,希望能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观照一下,好的继续的保持,不好的加以调整。

「八种发心,它是邪、正、伪、真、小、大、偏、圆。

分成四段,第一段「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这地方提出邪跟正两个相貌,先看「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

」有一种修行人主动积极的修行很多的善业,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放生。

但是他修行的时候,不究自心。

他整个行法不是会归到内心的调伏烦恼,去开显自性。

他修行是干什么呢?

但知外务。

就是修行心向外求,追求外在的事务。

追求什么外在的事务呢?

以下讲出四种事务。

「或求利养」,他追求财物、饮食、衣服的供养。

「或好名闻」,他这个人对财物看的不重,好声名,希望因此修行的因缘得到别人的赞叹。

「或贪现世欲乐」,或者追求今生五欲的快乐,或者是期望来生五欲的果报。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就是你的动机向外去追求这四种的名闻利养。

这个发心就不对了,不正确了。

跟我们追求无上菩提的目标就不相随顺,这叫邪,邪者不正也。

另外一种「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

」他的发心知道利养名闻都是无常的,败坏的。

又不贪欲乐果报,只是为了追求生死,为了追求无上菩提而发心,「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以下的四个发心跟自己的智慧有关系,自己的判断抉择有关系。

基本上,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本的本性,希望能够离苦得乐,不管你是没有修行,不管你是修行。

但是安乐的定义,我们应该透过智慧去观察,什么是安乐?

这件事情是很重要。

【瑜伽师地论】当中,把五欲的安乐,跟涅槃的安乐,作了一个比较。

这当中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