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备课素材.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备课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备课素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备课素材
《湖心亭看雪》目录索引
一、作者简介1
二、认识《陶庵梦忆》1
三、《湖心亭看雪》赏析3
四、延伸阅读一:
《陶庵梦忆序》4
五、阅读延伸二:
《西湖七月半》6
一、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8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
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晚明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崇老庄之道,喜清雅幽静。
不事科举,不求仕进,著述终老。
精小品文,工诗词。
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
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园道古》等绝代文学名著。
另有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时人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久居杭州。
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
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
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
前人评价说:
“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其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有“小品圣手”之誉。
二、认识《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时代风雨飘摇的产物,是张岱半世生涯的真实写照,亦是张岱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
在《陶庵梦忆》中,记录着张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种种得意,既让我们看到了明末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又让我们体味到了世俗中的种种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
它所包含的丰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对园林艺术的独到见解,对奇花异卉的生动描述,对江南风情的如实记录,对戏曲理论和实践的精妙评论等等,无不充满着乐趣和知识。
这是一部用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描绘的明末市井风俗史,又是一曲抒张性灵、情感率真直露的咏叹调,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与精神风貌。
纵览《陶庵梦忆》8卷127篇,所写多是琐屑之事,涉及城市览胜、山川景物、风俗人情和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其中超过一半描写的都是民俗节庆、民间游乐、市井众生、戏剧和茶食方物等。
笔下人物有文艺界的名流,但更多的是活跃在城市里的商人、说书先生、手工艺者、花匠甚至艺妓、优伶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人物,可谓是一部俗世散文集。
然而书中虽多俗人俗事,读来却不觉其俗,反有超然出尘的雅韵,更为难得的是张岱散文的诗意并不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是有着丰厚的底蕴,甚至是他坚守人格的精神力量,可谓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陶庵梦忆》的立意无疑是对昔日生活的伤悼。
明王朝大厦已倾,以中原汉族为中心的王朝腐朽统治已经彻底崩溃,这是明王朝清高自守的士大夫们的噩梦,这种感情在张岱的《陶庵梦忆》中便表现为感怀故国的思绪:
“壬午,朱成国与王应华奉救修陵,木枯三百年者尽出为薪,发根,隧其下数丈,识者为伤地脉、泄王气,今果有甲申之变,则寸斩应华亦不足赎也。
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岁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麦饭,思之猿咽”文章以急促的节奏记述了戊寅孝陵升腾黑气和壬午间朱成国等修陵摧毁地脉王气之事,盛世铺就的陵寝成为了作者笔下见证王朝衰亡的目击者,张岱本人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他以亲历者的姿态回首了王朝的苍茫往事,在笔端悠意挥毫,平淡之间凝聚了作者的黍离麦秀之感。
《陶庵梦忆》通过刻画作者人生的回忆,表达了封建士大夫内心情感世界,反映出审美格局,影响至今。
“俗趣”既是《陶庵梦忆》审美之核心,同时也是明朝晚期社会的真实写照。
人类本质上向往自由、快乐、自然、平和、真实。
其审美观映射出明朝晚期百姓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调川。
题材方面,《陶庵梦忆》是一个晚明文化世俗历史,充满作者对生活品位独到见解。
题材涉及民俗风味、奇人异事、风景名胜、名山大川等内容,波及生活各方面。
八卷之中,内容丰富、题材层叠:
“工艺古迹、茶楼舞榭,歌馆酒肆,阅武迎神,养鸟斗鸡、放灯打猎,山水风景、说书演戏、文物书画”等世俗民情。
作者置身其中,乐小思返。
张岱喜好大自然,发现自然之美,抒发人生之情趣。
其小品文表现出“自然纯朴”之力量。
作者用自然的角度描写世俗正如在《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中描写扬州清明的盛况:
是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小咸集。
长塘丰草,走马放鹰:
高阜平冈,斗鸡蹦蹄;茂林清诞,劈阮弹筝。
浪子相扑,童稚纸莺,老僧因果,警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
日暮霞生,车马纷沓。
宦门淑秀,车幕尽开,裨滕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
作者用热情飞扬的语言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突出表现张岱小品之特性。
本书中写人的篇章也占了很大部分。
传统散文一般讲述是大人物,如英雄豪杰、土侯将相、文人墨客等,但很少有小人物。
而《陶庵梦忆》中描述的都是小人物,有戏子、妓女、帮闲、牙婆,还有街头卖艺之人等等。
作者所选人物各有其特点。
如“口角波俏,眼目流利,服饰恬美”的柳敬亭,说书时“缓缓之言,抑扬顿挫,合情合理,切筋入骨”。
作者“本真追趣”,以技艺描写对象,且体现审美意识和新的价值观。
作者打破了世俗等级的传统观念,追求真善美,因此,生命体验深刻,各色人均能洞察。
如他描写了善于雕刻的雕刻家淮仲谦,在小品文《淮仲谦雕刻》中这样写道:
南京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
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
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小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小可解也。
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
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
于友人座问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
意偶小属,虽势劫之、利吱之,终小可得。
雕刻家淮仲谦虽然技艺高超,但是却一贫如洗。
他小追名逐利,一生中坚持做人原则,虽然是一个平民百姓,却很有名气。
作者在文中对这位才品双全的普通市民大加赞赏,其实这也表达了作者本身的人格追求。
从以上对《陶庵梦忆》的分析,可以看出张岱对生活包括生命的自然、本真的审美倾向。
他跳出了文以载道的古文传统,把世俗的生活素材写入文章之中。
此新散文写作的特点是当时的一大趋势。
张岱崇尚自然,艺术创作中小拘于传统的“道统”观念,强调真实自然的生活样态和人的生命价值,崇尚个性和真善美。
三、《湖心亭看雪》赏析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
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
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
“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
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
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
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
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
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
“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
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
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
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
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
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
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
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
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
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
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
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
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
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
“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
“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
“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
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
“是金陵人,客此。
”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
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
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
言念及此,岂不怆神!
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
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
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
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
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
“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
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
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
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四、延伸阅读一:
《陶庵梦忆序》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粧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以笠报顱,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牀,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
“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
“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光绪刊本《琅嬛文集》
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
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
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
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
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
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
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
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
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
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
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
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象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
我真可说是不能对之说梦的痴人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坛子打破了。
估计无从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
“能是梦便好!
”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
“别是做梦吧!
”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弄雕虫小技,这又是在说梦话了。
因而叹息具有慧业的文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把其摹榻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
因此,其一点名根,实在是象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五、阅读延伸二: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
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选自《说库》本《陶庵梦忆》
译文:
西湖的七月半,没有什么可看的,只可以看看七月半的人。
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
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带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娈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啼哭,在船台上团团而坐,左盼右顾,置身月下而事实上并不看月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妓女、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丝竹声与歌声相互生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上衣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
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
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
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
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
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象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
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
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
此时月亮仿佛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
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
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
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妓女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
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
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6敬业与乐业
目录索引
一、梁启超介绍1
二、阅读延伸一:
敬业职业精业2
三、阅读延伸二:
梁启超散文《少年中国说》3
四、阅读延伸三:
梁启超散文《学问之趣味》5
一、梁启超介绍
梁启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从戊戍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
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
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
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
《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
梁启超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后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
与
诗歌、小说、戏曲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
以他于1896年《时务报》到1906年《新民丛报》十年内发表的一组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确立(亦称“新民体”)。
梁启超“夙不善桐城派古文”,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
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
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
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
”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二、阅读延伸一:
敬业职业精业
唐宋
一位朋友出差归来,对当地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水准印象深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