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546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docx

星期五阅读8之一总1066中国笔墨文档

诗意元旦

作者:

卢恩俊《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6版)

元旦,一个闪烁着诗意光芒的词汇:

一元复始,一轮新年初始的太阳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而当我们走进古诗看元旦,则更会见其光彩熠熠!

写元旦最早的诗当属南朝萧子云的《介雅》: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中国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而元旦一词最早则出现于《晋书》:

“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也有“正月”条目: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所以古诗中的元旦,不是现在通行的公历一月一日,而是指的阴历正月初一。

然而,古代并没有法定新岁第一日一定叫元旦,因此其他叫法也不少。

这些叫法在古诗中多有体现。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隋元会大飨歌》中称“元春”:

“展礼肆乐,协此元春”;曹植《元会》诗中称“元祚”:

“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庾阐《扬都赋》诗中称“元辰”:

“岁惟元辰,阴阳代纪”;晋·辛兰曾《元正》诗中称“元正”: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唐·杨师道《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中称“元辰”:

“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中称“新正”: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诗中称“元日”: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唐·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称“元朔”: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唐·温庭筠《元日》诗中称“端日”:

“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宋·范成大《爆竹行》诗中称“岁朝”: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宋·宋伯仁《岁旦》诗中称“岁旦”等。

这些都是元旦的其他叫法。

再就是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也不一致,伴随朝代变更亦有变动。

夏在正月初一,商在腊月初一,周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为十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时恢复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的纪年方法,故又称“夏历”,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但当时并未正式公布。

直到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才正式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西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品读古诗,尽享乐岁图。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晋·周处《风土记》曰:

“除夕之夜,改年更岁,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因此,“守”有“除”与“迎”的双层含义,人们格外看重这一天。

古人因此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元旦“乐岁图”。

元旦乐岁诗最有名的要属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那首名作《元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人择取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元旦迎新图;而唐·成文斡的《元旦》——“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则充分体现了年老童心与儿孙同乐的喜庆场面;唐代诗人厉元的“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到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

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读之就像走进了一幅典雅隆重的宫廷贺年图;“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明·陈献章的这首《元旦试笔》,更是将人们欢庆佳节的乐岁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陆游的这首《己酉元旦》,描写一夜细雨融化了残雪,阳光灿烂,晴空一片,阴郁一扫而光,又是何等清新美好。

此刻,把酒写联,辞旧迎新,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不着“元旦”“元日”等词汇,却写出了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

品读古诗,领悟述怀情。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元旦是回首旧岁、冲刺来年的起点。

北宋·苏东坡《守岁》诗中道:

“欲知垂尽岁,犹似走壑蛇……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诗人把飞逝的时光比作钻洞的长蛇,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如同剩下的蛇尾,想捉也捉不住了。

诗人如此强烈地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今日读来仍是醒世警人。

而唐·孟浩然《回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既表达了大唐盛世老百姓迎春的喜悦心情,也展示出自己身为读书人却仍惦记百姓疾苦的情怀。

宋·宋伯仁的《岁旦》云: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诗人不仅知足常乐地欢度着新年,还告诉世人:

春来了,只要快乐在心,安详沉静,一切顺其自然,定会健康长寿。

明代才子文征明,25岁大好年华时元旦挥毫赋诗,既回首感慨“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又激奋“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

清·孔尚任的《甲午元旦》: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字里行间跃动着一颗赤诚的童心,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恬静愉悦的心绪。

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耄耋之年写了《除夕》一诗: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足见老人依然惜时奋进之意,如此守岁达旦,心里萌动一股活力,来年与时俱进,怎能不创造出人生新的辉煌?

“古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元旦,是盘点人生、领悟生命的驿站。

在这旧年与新年交替的门槛上,盘点过往,感悟人生,虽是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岁月不居,但“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我们自醒自悟,不断补给加油,在新的一年里,必能开启一段昂扬向上的新征程。

【诗说节气-----小寒】

小寒

作者:

徐廷华《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6版)

小寒与大寒正值农历十二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

冬至过后,人们开始“数九”,小寒节气这一天恰逢“二九”与“三九”之间,可谓是真正的“数九寒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小寒,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古人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小寒第一候时,虽然大雁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

到了第二候,已经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开始鸣叫寻找同伴。

小寒时节,土地冻结,河流冰封,大千世界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

宋代诗人杜耒在《寒夜》诗中写道: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同代诗人朱淑真也有诗云: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二诗都言在寒冷的冬天,只有梅花凌寒独自而开。

而黄庭坚的《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诗,借景寄怀,诗云: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诗说小寒时节,长江上冷雨一片迷茫,远处白雪皑皑的庐山五老峰,就像是五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一样;沉沉浓云低压在九江城头,诗人独自立于庐山的前山遥望后山,等待着前往后山去访寻的仆人与朋友一起回来。

这首诗通过“雨蒙”“毛斑”“云栈”“独立”这些景物描写与情境烘托,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思念,情真意切,在这“江雨蒙蒙作小寒”之际,尤其温暖肺腑。

宋刚中的《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呈清叟察院三绝》诗,其中有一绝是这样写的:

“峨冠执法公宜整,端冕临祠我亦严。

深炷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诗写斋惠照作为御史高官执掌法令,非常公正,而诗人作为除枢密院编修官,工作也从严要求,不敢懈怠;熏炉里的香气弥漫之中互相问候,在这小寒节令,大家坐在竹帘后的屋里闲聊问暖。

短短四句,挚友之情,跃然纸上。

同是在这寒冷的季节,诗人的心境也颇相似,我倒是喜欢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问刘十九》一诗,诗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

这首诗明白如话: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

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寒冷阴沉,看样子晚上又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这也让人油然想起,如今小寒之夜众多人家围炉吃火锅的情景。

窗外寒风刺骨,冰封雪裹;屋内氤氲升腾,暖意盈怀。

【名人纪事】

丁宁的猫缘

作者:

周游《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6版)

丁宁是中国现代三大杰出女词人之一,其词曾经备受施蛰存、夏承焘、张中行、周延年等名家推崇,也曾得到了郭沫若垂青激赏,被称之为“当代李清照”。

丁宁(1902—1980),字怀枫,号昙影,又号还轩。

1902年出生于镇江,翌年随父迁居扬州双桂巷12号。

因此,丁宁和朱自清一样宣称:

“我是扬州人。

”除了爱书如命,养猫怕是丁宁一生最爱了。

丁宁幼年时代就爱与猫玩耍,尤其离婚后、作寡后更加爱猫并以猫为伴。

有词为证:

寒鹊声声媚午晴。

吟窗漫倚旅魂惊。

随风叶似离乡客,向日猫如入定僧。

歌白紵,抚青萍。

聊将闲梦遣浮生。

南檐尽使如春暖,难解幽怀一片冰。

这首《鹧鸪天·旅窗即事》写于1939年旅行途中。

回家之后,丁宁又作《鹧鸪天·回扬州故居》,词曰:

湖海归来鬓欲华,荒居草长绿交加。

有谁堪语猫为伴,无可消愁酒当茶。

三径菊,半园瓜,烟锄雨笠作生涯。

秋来尽有闲庭院,不种黄葵仰面花。

由此可见,猫已成为丁宁不可或缺的旅伴。

后来她更爱猫,是因猫能捕鼠护书。

检阅《还轩词》,笔者发现丁宁在1940年还作了一首《浣溪沙·爱猫黑宝》,词曰:

耋耄依稀似画图。

随裾绕膝不须呼。

牡丹午荫胜蓬壶。

不独称儿还道老,允堪为将莫云奴。

赖他勤护五车书。

丁宁擅于填词,嗜书成癖,精通目录学和佛学,被人誉为“活辞典”“活目录”。

1942年,苦于生活所迫,丁宁受雇于陈群在南京私人办的泽存书库,管理古籍。

于是大养其猫,最多时养了六七只,几乎与猫同吃同睡。

从此,图书管理工作几乎成了她生死与共的职业,猫也就成为她相依为命的伴侣。

丁宁所养之猫无不训练有素,就连用餐也有规矩:

一猫一碟,各吃各的,互不侵犯;而且都通人性,善解人意。

据说当年丁宁从江苏图书馆调到安徽图书馆工作时,按规定每个管理员都有打老鼠交尾巴的任务。

有一次丁宁养的叫“小宝”的猫捉到一只老鼠,丁宁硬是从猫嘴里把老鼠抓过来剪掉尾巴以后再掷给猫吃。

如此两次以后,有一天夜里,丁宁已睡着了,竟被“小宝”叫醒。

当丁宁看到“小宝”衔着老鼠望着她直叫唤,她才明白:

“小宝”是要她剪老鼠尾巴交任务的。

等她剪了老鼠尾巴,“小宝”才衔着老鼠去享用。

平心而论,丁宁养猫,除以慰寂寥外,就为护书。

无论是在江苏图书馆、安徽图书馆,还是新中国成立前在泽存书库,丁宁始终尽心尽职地管理书籍,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有一本书被老鼠咬过。

也正因为丁宁过分爱猫,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幸。

她七十岁以后,双目近于失明,已不能看书,于是终日与猫为伴。

几只猫都偎依在她的身旁,她睡觉时,猫儿们也在她床上伴着她。

由于与猫过于亲近,以致从猫身上传染了难治之症——波浪热,常发高烧,加之长期没有查出病因,身体每况愈下,终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尽管丁宁寿终正寝,但因为她过分爱猫,结果反受其害,令人引以为憾,亦当引以为戒。

学林新语

作者:

周维强《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6版)

◎“九一八”事变前夕,山雨欲来,国事蜩螗。

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黄节集宋人词句撰成楹帖送给陆宗达:

“海棠如醉,又是黄昏,更能消几番风雨;辽鹤归来,都无人管,最可惜一片江山。

◎陈梦家是闻一多在清华的高足,有名士气。

有一次闻一多写一短简给陈梦家,称之为“梦家吾弟”,陈梦家回称闻为“一多吾兄”,闻大怒,把他大训一顿,在这种礼节方面,闻是不肯稍予假借的。

◎杨树达,字遇夫,号积微。

五岁识字,六岁从父受读。

七岁时,一日偶思:

取训义相同之字聚集为一编,岂不大佳乎?

私蓄于怀,不敢宣诸口。

及少长,读《尔雅》,乃知世间早有此书矣。

◎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彼得拉克一生嗜书,传说彼得拉克逝世时,身处藏书之中,头垂在初版的拉丁文《伊里亚特》上。

收藏的艺术

作者:

都宗《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6版)

青城金鞭崖张大千/作

执扇仕女青花釉里红瓷钵杨春华作品

梵高作星月夜(临摹本)

作为艺术品购藏的重要平台,每年的“秋拍”季显得格外漫长,从9月中旬一直持续到来年的元旦前夕。

应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越发理性。

这种理性不单单表现在部分艺术品价格的回落和增幅减缓上,最重要的,还表现为藏家购藏作品的标准逐步回归到对艺术的理解上来了。

购买艺术品,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投资手段,用价格上的投资回报率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和潜力是片面的。

艺术品是需要被展示、阅读和研究交流的,其本身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才是其真正价值的体现。

收藏的关键在于了解艺术、理解艺术和诠释艺术,而并非盲目地购买艺术品。

收藏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只有平衡得了心态,经受得起时间,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艺术品从收藏到再次问世,对于藏家来说,往往不是经年累月坐等升值的过程,而多是喜悦与辛酸纠葛并存的过程。

比如有些作品未得善存,在购藏之前已面目全非,痛心于此,他们总会倾尽全力将其修复装潢;有些作品则是让人寻觅良久、魂牵梦萦,即便囊中羞涩,他们也要节衣缩食将其入箧,以免相思之苦。

长年的收藏和研习,他们成为艺术真正的知音,在他们看来,再华美的生活不过是一日三餐饭,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收藏并不等于生意。

在艺术品价格普遍提高的今天,老藏家们出匣换手,也多有无奈。

为免与一些更为心仪的作品失之交臂,他们也会“忍痛割爱”。

比如2015年12月中国嘉德44期拍卖现场亮相的张大千的《青城金鞭崖》和黄胄的《九驴图》,皆是藏家“割爱”而出。

这幅《青城金鞭崖》应当是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敦煌归来之后所作,绘于清代旧纸之上,纸墨相映,古色昂然,淡赭色恰好表现金鞭崖岩石色调;群峰耸峙,壁立千仞,十分写实。

虽仍是石涛一路的笔法,但浑厚苍润、清新洒脱,已有自家性情。

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

张大千视青城山为“川西胜境第一峰”,自号“青城客”,他的足迹遍及青城山的幽谷绝壁,尽情地领略过山中的风雨晴晦,神与古会,魂与山合,逸兴涌现笔端,弹指间,便是气象万千。

如此之境,难怪大千会留下“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的感慨。

《毛诗序》有云: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艺术创作是情不自禁的,也可能是痛苦不堪的,这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意识与其创作手段是否相称。

当“言”“叹”“咏歌”足以表现内心的时候,艺术家会心手双畅,其作品往往给人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但当“咏歌”也不足时,艺术家就会“手舞足蹈”、难于言表,其创作往往给人扭曲迷狂、难以捉摸之感。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是“严苛”的,一幅“完成”的作品应该是能表现其内心的,至于一些“迷狂”的解读,多半是艺术理解和诠释的滞后。

梵高在创作《星月夜》一类作品之前,就有些行为方式的“异常”,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手舞足蹈”的阶段罢了。

不难想见,他当时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中奔涌而出的表现意识不能用画笔顺利抒发的痛苦,只能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宣泄。

当他进入精神病院并开始创作时,他恢复了“正常”,那时的他一定是找到了表现内心的手段,《星月夜》也就随之诞生。

在延时摄影技术发展成熟的今天,我们很容易理解《星月夜》,梵高想在画面上展现时空的变化和延续,那种绚丽辉煌,让他不能自已。

站在当下,反观早期美评对《星月夜》的诠释,似乎就会显得有些过分解读了。

但不管怎样,前辈藏家们还是捕捉到了充满内在表现力的伟大作品。

在那个时代,他们的艺术感受是领先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不懈,才能让梵高的作品脍炙人口。

我们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继续攀登的,艺术创作如此,艺术评论和收藏同样如此。

做一个真正的收藏者,我们需要走进艺术,而且也只需要走进艺术。

康德强调“审美判断无利害关系”,这对艺术的理解和评判同样适用。

圆融地理解一件艺术作品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为每看一次多少都有些不一样的感受。

这就如同生活,经年累月,累月经年,周而复始,但每一天又都有所不同,只要活得专注,内心就是充实的。

如果将购买艺术品仅仅看作资本投资,那将会失去多少文化价值和生活价值?

收藏,是要去发现美好的艺术作品,因为它们承载了人类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愉悦、悲愤还是狂躁。

优秀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是能让人感同身受的,但又是因人而异的。

艺术家或许想表现焦虑,但观赏者却感到轻松,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体验。

艺术作品引领人们发现真实的自己,也让收藏变得富有趣味。

比如在习古观今的过程中,往往就有戏剧性的体悟变化。

艺术家会尝试关注新材料,探索新思路;藏家也不妨转而关注新作品,尝试新门类。

比如有一种新的收藏品种——画瓷,就是画家在瓷器上作画,这种创作手法能给瓷器创作带来新的技术和创造性的布局,这种交叉性的艺术门类便值得关注。

画家杨春华在他的创作小记里谈到了运用类似磁州窑的做法:

“先涂满青釉,再用刻刀修刮成型。

”他的作品《执扇仕女》钵,画得十分流畅,与器形的搭配也十分协调,是一件别有趣味的作品。

收藏,更是要将零散的作品整理成颇具艺术概念的体系,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向世人展现藏家的艺术认知,才能给旁人带来思想的启迪。

现在各拍卖机构都很注重“同一收藏”的藏品。

这些藏品可能不会有很高的价格,但由于体系完备,能给学术、美评等不同领域带来启发,也能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作品的价值,而受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青睐。

比如前不久结束的中国嘉德44期拍卖“小鸥波馆藏札”专题,就是李鸿章、李瀚章兄弟致岑毓英的书信专题。

此专题共计40余通信,主要写于“中法战争”中的“宣光之战”时期,其中谈及了边境边防和外交谈判等事宜,是研究当时中法关系、战争胜败的一手材料,这对还原那段历史有很高的佐证价值。

此批信札多为李氏幕僚代书,也说明了战时羽檄纷飞,文书信件应接不暇的实际情况。

在信札、题贺等小品的收藏门类中,“人物”和“事件”是考量收藏价值的主要标准,这类藏品是以其学术价值和历史附加值为主要价值体现的。

在相对便宜的价格优势下,这两个专题的拍品却可以吸引一批学者文人的关注。

当然,要将其分门别类收藏完整,也定会耗去收藏者诸多心力。

收藏,最终还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功课。

艺术也好,学术也罢,都是用时间来换取收获的。

突然想到黄埔军校的那对门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对于收藏而言,倒也有几分贴切。

【覃思】

暮年谈“忆”

作者:

杨闻宇《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5版)15版:

文荟·大观

孔子享年73,孟子84,民间便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叫你商量事”一说,认为这是老年人要跨过的两道门槛。

实际上,老人多是在这十多年之间辞世的,一年一槛,其间横亘着12道门槛。

当今太平安逸,“长寿”二字在媒体上广为流行。

老年人如果单纯为安享清福而不亦乐乎,一味地追求长寿,说实在的,意思不大,还会成为儿女的拖累。

这里敢于直言,是因为我个人业已处于那两道门槛上。

其实,于老年人来说,精神上的健康尤为重要,决定着其生活质量。

既然是精神生活,回忆就占据着不可轻忽的比重。

人在年轻时努力奋进、拼搏,没有回忆的余地;壮年时期(包含财大气粗、位高权重者)只觉得任重道远,密切注视着“前程”与“进步”,没有功夫去回忆;将涉老境,前景渐趋黯淡,也不大愿意回头反顾身后不断伸长的阴影;直到真正进入了老年,“回忆”二字才渐渐浮现出来。

老年人的回忆也因人而异,值得玩味。

比如,军旅中某些阅历特殊者,行将届入老年,退位前夕,深感自己“光环”罩身,与众不同,便热衷于回忆。

其回忆的路径往往又陷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怪圈,所出版的回忆录,是将自己从前“过五关斩六将”的那些事儿肆意膨胀,尽兴发挥;书册印制精美,也格外厚实。

这等回忆录留于儿女,儿女会尾巴自翘;赠送亲朋,难免贻笑大方。

回忆者其实没有闹清楚,“千里马”曹操,历史上也难以找出几位堪与其比肩的大英雄,自诩“老骥”的时节,也就53岁。

回忆录的作者比曹操年高,捏弄出比《曹操集》还要厚重许多的一本书,显然是自作多情了。

20多年前,我也曾经帮助老同志写回忆录。

经历过烽火的老人,有些经验存在于过关斩将之中,而更为珍贵的教训,却是隐伏在“失荆州”“走麦城”的历程里,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常胜将军,倘若只是将辉煌、得意的一面放大之后形成文字,误导子弟,也就失却了回忆的本旨。

前半生戎马得意者,年老时易犯糊涂——且看历史上的真英雄,有几个留下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回忆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普通人进入老年,经历平庸无奇,对所谓的“回忆录”兴趣不大,反而不出这等让历史老人嗤笑的洋相。

我喜好读书,便常常以这种方式检点往事——

比如,重读那些感觉必须重温、不重温则无以领略其真谛的经典,在重读过程中吐故纳新,忘却应当忘记的那些卑鄙、伤害与污秽,相应地,也牢牢记住生命中那些善良可贵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这些温馨尚存的情愫,是坎坷跋涉中一丝一缕地编织、积淀下来的真正的财富。

进入老年,这样的财富在自动地流失、消退,能于桑榆晚景中再度洗磨而挽留下来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更是熠熠闪光的珍珠!

说到我们这一代人的阅历,还是可圈可点的。

小时候使用过千年前传下来的镰刀、斧头、犁锄、碌碡,拉风箱、煨柴禾烟熏火燎地烧饭,嗣后,使用过拖拉机、收割机、煤气灶、微波炉;当年曾推过地老鼠车,拉过架子车,坐过牛拉车,后来依次换成了卡车、轿车、飞机、高铁;当年见识过成群成伙吃大食堂,数百人一字儿排开锄地、割麦的场面,也眼见过人性之恶大释放的红海洋、斗批改、全国大串联、文攻加武斗;从前的农村,出远门逾百里者十分罕见,可现在,我朋友的儿子与媳妇,在加拿大多伦多就业了,我的外孙女也去澳大利亚就学了……这才半个世纪啊,比起先辈只经历过老牛拉破车的过去,比起儿孙们只体验着一道道白光的当今,我们所经历的比梦还要离奇的一系列真实故事,实在是空前绝后。

往前推,朝后想,天地苍茫,千秋万岁,谁还有我辈这样的资格“忆苦思甜”呢!

一个人经历了如此沧桑巨变,还能够无动于衷吗?

回忆是老年人,尤其是我们这代人特有的福分。

于是,于名利、奔竞之类的俗世泡沫业已散去的晚年,在读书间隙,我也随感而发写点小文,信笔涂鸦,不计短长,不拘形迹,向前望望,往后想想,倒也是种休闲娱乐。

随缘为文,回忆过往,也是想以此抵挡老年痴呆之进袭——无所事事,以尘封笔,什么也不思量不想往,那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为军旅作家,兰州军区创作室前主任)

【地域文化】

建莲赋

作者:

黄文山《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8日15版)

崇岗胜处,闽水源头;迢递古道,雄秀边城。

汉属无诸封壤,吴为绥安故地。

山岳龙盘虎踞,溪流百转千折。

群峦竞秀,山则无峰不奇;众溪争流,水则无波不清。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层岩叠岫,千态万状。

城收万景,天放一山。

曩者无诸校猎,目迷五色,致有金铙之失。

遗响千年不绝,邑人遂名是山。

金铙秀起东南,嵯峨云表,盛暑犹寒。

置身凌空栈道,仿如云中漫步,天风吹衣,飘然欲仙。

登临白石之巅,顿觉天高地迥,物象清远,众峰皆伏。

山秀而苍,千盘鸟道;水腴而长,万叠惊涛。

上则金铙山,耸然而特立,倚层峦兮捎云布景;下则鸳鸯湖,窈然而深藏,据幽涧兮蓄雾凝烟。

集山水之胜、汇风物之美,建宁是也。

天赐福地,暖风酥雨。

原野郁茂,草木滋荣。

朝霞晚烟,春风夏雨,清泉甘露,琪花瑶草。

春兮桃翻红波、李卷白浪;夏兮荷池吐绿、竹坞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