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152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docx

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

此次普查对于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充分准备,分步实施

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将朝阳区做为普查试点,我馆做为普查试点单位,在馆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周密部署下,藏品部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不等不靠,积极筹划,多次派人参加普查知识培训,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013年-2014年独立开展文物分级鉴定工作和完成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陆平台系统的试运行,完成《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的统计上报。

2015年是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也是任务完成的攻坚之年。

馆领导高度重视普查工作,将今年文物的普查任务列入全馆重点工作,并列入农业部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范围。

藏品部干部职工,依据北市文物局新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提前1个月完成4万余件套6万余件藏品的现场信息采集和数据上传工作。

2016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收官之年,也是审核年,收藏单位对录入“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数据进行审核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馆将此项工作列为全馆重点工作,同时也做为农业部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为确保我馆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藏品部干部职工在苑荣副馆长的正确领导下,依照“有文必查、录入详实,操作规范”的原则,本着严谨、踏实、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数据审核工作流程及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审核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我馆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

截至2016年9月30底,我馆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数据采集、报送和数据审核的任务,并将涉及古代文物、传统农具、动物标本、民俗文物,古籍图书、蜡果模型等多个门类的合格文物信息上传至国家文物局的网站平台,共计45485件/套,实际数量65749件,照片60663张,完成报送进度达100%,成为第一批将普查数据上报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的博物馆之一。

二、普查工作新特点新模式

为确保北京地区普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藏品部积极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联系,成为首批合作普查的试点单位,在签订的服务协议中不仅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还明确了双方提供的普查设备和人员,为全年普查工作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根据我馆馆藏特点,藏品部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信息部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探索出最佳的工作模式,建立适宜的工作流程,组建了古代文物、古籍图书、传统农具、民俗文物、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等6个普查工作小组。

每个普查组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分别由1到2名藏品保管员、1名摄影师、1-2名摄影助手以及1名数据整理员组成。

各小组按照各自负责普查藏品的特点设计数据采集方法,合理分工。

保管员负责藏品提取搬运、账目数据核对、藏品归位等工作;摄影师负责藏品拍照;摄影助手与数据整理员负责照片的改名与后期整理。

保管员职责由藏品部保管员和临时外请的博物馆相关专业在校研究生完成,数据信息整理和摄影及助手工作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劳务派遣外协服务人员完成。

凡到我馆工作的外协服务人员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进行上岗培训,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选派优秀人员进驻我馆。

全年藏品部外请在校研究生10人次,劳务派遣外协服务人员30人次。

数据审核分为三个环节,即收藏单位自审、省市文物局普查办(以下简称市普办)集中审、国家文物局普查办(以下简称国普办)抽审。

9月20日,市普办通知,收藏单位自审截止时间由2016年11月底改为9月底,截至9月30日各收藏单位对上传至“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的数据不能修改补充。

为按时完成我馆数据审核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藏品部根据每类文物藏品的特点和保管员的优点,采用集中汇审和保管员独立复核相结合的办法。

为确保工作进度,藏品部调剂了2台投影仪、4台笔记本电脑,分两组进行集中汇审参与审核的业务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牺牲不少午休时间、晚间和休息日,加班加点开足马力,采用6-7人一组的方式,2人检查文物数据信息,一人检查对应的文物照片,各自分工,轮班审核,努力提升工作效率。

依据审核要求,业务人员要对每件文物的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以及大量的照片影像资料等信息逐条认真检查,反复核对。

一是对申报的文物数量与馆藏实际数量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二是对登录的必填项查漏补缺,保证初核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三是对登录文物的名称、年代、质地和数量、文物图片等要素认真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错漏之处进行修改,确保不出现较大问题。

四是对于蜡果账目存在定名不清的问题,审核员专门寻访已退休的老师,并将他们请回馆内给予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蜡果模型账目的基本信息得到了全方位明确。

三、各普查工作小组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藏品部职工是这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核心力量。

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今年的普查任务,藏品部全体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创新利用有限的空间和设备,寻找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不论是在库房还是文物展厅,文物影像信息采集还是文物的搬运整理,都能克服工作枯燥和安全责任重大的压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踏实肯干,攻破普查中的数道难关,在确保6万多件文物移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了这次我馆规模最大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一)古代文物组由伍晴晴和陶东冬同志负责,承担20902件套27014件古代文物和近现代农业文献票证的普查工作。

拍摄地点在库房内,空间有限,拍摄工作比较复杂,一件文物往往要反复几次才能找到合适的摆放与拍摄角度;在拍摄展厅的文物时,保管员要赤脚在狭长的玻璃展柜内,通过错综复杂的展板设施搬运文物;汉代陶器中陶楼、陶灯等文物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部件构成(如汉代陶灯一套构件多达十六件),这些构件年代久远极易破碎,组装拆装步骤繁复,在对这部分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前对各个组件均按照顺序编号,拆卸之前与组装之后均拍照加以比对,整体拍照时保管员要跪在地上低着头从后面手扶着文物,以确保这些文物信息的真实准确无误。

馆藏农业票证上万件,需要按照本次文物普查的新标准进行信息的重新采集。

工作人员首先根据地域、类别、时间等标准对这部分藏品进行了重新分类,然后对全部票证逐一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录入。

由于图像扫描的分辨率无法达到普查标准要求,工作组在拍照时还搭建了特别的小型拍照工作平台,顺利完成了图像采集工作。

馆藏各时期农业宣传画数量三千多件,这部分藏品画幅较大,规格不一,工作组将宣传画固定在背景板上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成功的克服了没有大型扫描仪的客观困难。

(二)古籍图书组由宿小妹和赵晓娇同志负责,承担5740件套17925册图书的普查工作。

古籍图书版本多样、时代各异、装帧方式和保存状况也各不相同,普查人员必须小心翼翼搬运和翻阅图书。

如遇书籍较厚,无法平摊拍照或翻折易产生压痕时,普查人员自制强力磁钉和铁制工作台,利用磁铁吸附原理,将图书两翼吸附在铁板上,从而达到了固定图书的目的。

遇到了装订后的报纸体积巨大,不宜铺开,且固定不牢的难题,将与拍摄背景板同色的纸张粘合在两个铁夹上,用铁夹夹住内侧报纸的两端,再用磁扣固定住需拍摄的外侧报纸画面并使其吸附在铁夹上,从而隐藏铁夹的下半部分,使得粘合有纸张的铁夹上部与拍摄背景纸的颜色浑然一体,使固定报纸和拍摄照片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因做馆内课题之需,部分县志图书已借阅至其他部门,普查小组为减少图书搬运过程中对书籍的二次损害,遂携带相机、拍摄台、电脑等相关设备上门普查。

图书书名中涉及的繁体字和异体字非常多,在信息采集中随时需要查询字典进行校对,普查人员在信息采集中有意识地总结疑难文字,列出生僻字清单,节约了随后出现相同文字的检索和查阅时间。

地下二层图书库房由于放置有樟木箱和防潮剂等,气味较大,普查人员虽装备有口罩、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但长期嗅闻,仍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

但普查人员不畏辛苦,工作间隙分批离库休息,尽量将危害降到最低。

(三)传统农具组由张雄伟同志负责,承担2196件套2228件文物的普查的工作。

普查人员在农具的拍摄时,力求光线、环境、构图做到完美,尽可能的呈现最真实的藏品状态。

同量使用钢丝、木棍、小木块等物体来对物体进行固定、支架、垂直、悬空等措施,利于藏品在拍摄时造型生动真实。

此外,在搬运超大农具中,由于农具体量较大,外请壮工帮忙,内请其他保管员配合,通过拆卸或重组、利用杠杆原理等方式,巧干实干。

(四)民俗文物组由殷清和葛欣旭同志负责,承担4072件套4826件文物的普查的工作。

该小组在文物普查的同时还要完成保管员工作交接任务。

由于民俗文物种类繁多,大小各异,拍摄地点在库房内,空间有限,拍摄工作比较复杂,如蜡染布艺、书画等过长,采用轨道式分段拍摄,将照片按序编号,然后利用软件进行拼接;装裱的剪纸都是玻璃面,拍照时有反光问题,需要反复调试灯的亮度、光照角度等,摄影助理要保持托举灯的姿势好几分钟,常常是拍摄完一件文物,胳膊就已酸痛;有的服装服饰较长,需要梯子辅助才能挂到合适的高度进行拍摄。

今年新征集糕饼模子的命名是一个难点。

对于带有文字的糕饼模按照“所带文字+糕饼模”的方式进行命名,如“荔枝糕饼模”、“伍仁糕饼模”等。

这类命名的难点在于糕饼模上文字的识别,因为文字都是反刻的,有的经过长时间使用已经磨损,有的文字被残存的面粉糊住,识别起来比较困难。

保管员开动脑筋,利用工具将残存面粉去掉,识别不出来的就用雕塑泥印出“糕饼”,识别“糕饼”上的文字,有些偏僻字还需要上网查找,或请教其他业务同事方能确认。

对于不带文字的糕饼模,则按照图形纹饰及其寓意进行命名,有些是传统纹饰,如玉兔捣药、月宫、寿星、双鱼、莲花等,比较好识别命名,有些很难识别,需要通过查找网络和书籍资料,分析商讨纹饰类型、象征、寓意等,才能完成命名。

(五)动物标本组由陈良同志负责,承担910件动物、海洋标本和毛皮的普查。

因为标本制作和后期保护的原因,库房各种有害挥发气体充斥其中,普查人员戴上防毒面具,克服了憋气、胸闷、燥热等不良影响,事先进行库房换气,依照换人不停工的工作流程,采取文物搬到室外拍照后再搬回等措施。

有时一天拍摄下来,虽然做了一定防护,但挥发的的毒气气味仍使普查人员连饭都不想吃。

陈良同志还负责1955件加工类传统农具的保管作,其普查任务已于2014年底前完成。

(六)植物标本组由许永贤负责,陶东冬协助,承担6714件蜡果的普查工作。

蜡果属于一种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是我馆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初高级技师精雕细作而成。

为了在完成普查工作的同时做好藏品保护工作,分三批专门定制了500余件专用樟木箱。

为了准确确定蜡果制作人,许永贤还专门寻访、多方查询当年制作这些蜡果的老师傅。

四、普查的服务保障工作

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馆为使普查人员能更好地掌握普查工作规范要求和新的普查工作精神,多次选派人员参加北京市文物局举办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和普查工作会议;为使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增加了设施设备的投入,新购置4套单反相机和相关的摄影器材、新购1台投影仪,调配3台笔记本电脑,增补4个电滚子做为外接电源;为保证普查数据安全,为各普查小组配备移动硬盘,将每天的普查数据备份;为综合信息管理员增配高品质大容量移动硬盘,每周将各组普查数据和分期分批上传数据单独保存;为保护普查人员的身体健康,购买护膝护腰、口罩手套、加厚衣裤、厚底棉靴等劳保用品;为克服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临时招募在校博物馆专业研究生加入普查队伍,充实普查力量;为给普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藏品部领导和保安人员定时或不定时的巡视普查工作现场及周边环境,随时提醒工作人员关好库房内外大门。

由于普查人员多为在校学生,在拍摄大型农具或超重文物时,组织藏品部部分职工,外请壮工协助搬运,共同完成普查工作;展厅文物的普查工作,藏品部积极与社教部联系,在不影响正常观众接待的情况下,分批分时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五、普查的宣传工作

藏品部在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同时,认真执行馆领导指示精神,利用和创造一切机会,加大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工作。

在北京普查办网站推出“中国农业博物馆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工作简报;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板参加北京市各区县普查阶段性成果巡展;遴选4张馆藏珍贵文物照片参加“网上建设可移动文物图片专题”展览。

应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邀请,参加国家文物局在广州举办的“文物普查成果”专项展览,本次展览我馆做为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显著代表单位之一,共在三个位置展出我馆普查信息,其专版条幅一个、普查进度照片一张(部领导、馆领导与全体藏品部人员合影)、普查成果大屏幕视频有我馆普查工作场景照片4张。

六、馆领导、部领导的关心支持给普查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为完成今年的文物普查工作,馆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沈镇昭书记到现代民俗和农业劳模奖章普查现场视察普查工作。

隋斌馆长到蜡果库房、各省市粮票普查现场视察普查工作。

王一民副馆长数次来到地下藏品库房,了解普查工作开展情况,解决普查工作遇到的难题,并到含有剧毒的浸泡标本库房看望普查人员。

全体馆领导与参加普查的馆内外女同志共度“三八妇女节”和“元宵节”。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到藏品部视察藏品库房看望普查人员,与全体藏品部职工合影留念。

我馆开展的现场数据采集工作模式和数据审核工作流程,均得到北京市普查办和国家普查办的充分肯定,鉴于我馆在文物普查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国家文物局团委将我馆作为文物局系统团员青年亲身体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践场所,于7月15日下午,组织系统内团员青年60余人来我馆开展了“学习•实践•创新”普查体验活动。

张喆书记和其他国家文物领导对我馆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七、普查收获

(一)通过普查,馆藏文物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即NB号;

(二)通过普查摸清了馆藏文物家底,建立了统一的馆藏文物的14项基本信息,为今后藏品信息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普查统一了文物藏品的计量单位——双计量方式,即件套和实际数量两种计量单位同时使用;

(四)通过普查完善补充了藏品入馆入库的工作流程,同时也把文物的职责划分清楚,对专人分管、定责和责任心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通过普查激发了藏品保管人员的聪明智慧,根据自己工作特点,研发出适宜的小工具,简便易行,更好的保护文物;

(六)通过普查调动了藏品保管人员对文物藏品初期学习研究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