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830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docx

高考地理简答题表达汇总

2019高考地理简答题的学科语言表达举例

世界总论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

①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全球大气环流;③国际性河流;④洋流。

3、世界水稻种植区导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

水土流失,水质恶化,城市、工业、交通占地,使水稻种植空间缺乏;优良品种的推广使水稻单产大大提高。

4、世界五大都市圈(纽约~、北美五大湖~、东京~、巴黎~、伦敦~)共同的发展条件:

交通便利。

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高度的原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6、法国、加拿大、德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差异:

法国煤、石油资源缺乏,核电比重最大;加拿大水能资源丰富,其能源以水电为主;德国褐煤储量丰富,其发电量以煤炭火电比重最大。

7、40°S—90°S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主要原因:

该纬度带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因纬度高,气候酷寒,自然条件恶劣,至今无人定居。

8、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集中分布在地势低平、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9、世界粮食问题:

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发展中地区粮食匮乏,人民营养不足;少数发达国家商品粮大量积压。

10、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

粮食地区生产不平衡;国际旧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比较落后,国家比较贫穷;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11、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

受东南信风控制,信风从暖流上吹来,受陆地山地、高原地形的阻挡抬升,迎风坡降水丰富。

东亚

1、日本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2、日本传统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从国外进口;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3、日本、新西兰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4、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侧重于生物化和水利化方向发展;机械化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5、首尔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山环水绕,土壤肥沃;位于国土版图中心,有利于控制全国;交通便利。

6、促使韩国国会通过迁都计划的原因:

首尔交通、住宅、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首尔人口急剧膨胀。

7、日韩冬季酸性气体排放量不高却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

我国北方冬季排放的酸性气体经西北风输往日韩地区;日韩地区气候的海洋性显著,冬季空气湿润,降水较多。

东南亚

1、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打出了空中王牌,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

答:

除政治和经济因素外,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很重要的原因。

越南为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尤其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长山山脉纵贯全境,地形崎岖,这种植被和地形,使美国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

而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地表平坦,植被稀少,轰炸目标显而易见,面对多国部队的“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蔽而言。

2、中南半岛地貌特征及成因:

地貌特征:

山河相间,地表崎岖。

成因: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激烈,岩层受挤压隆起,流水侵蚀而形成。

3、马六甲海峡的意义:

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南亚

1、巴基斯坦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②西南季风吹不到;③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2、印度半岛地貌特征及成因:

地貌特征:

为德干高原,地势平坦。

成因:

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长期受外力的侵蚀而形成地势平坦的高原。

3、恒河三角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历史悠久,水稻栽培经验丰富;人口多,精耕细作;接近消费市场。

4、孟买附近地区有利于棉花生产的条件:

印度西北部降水较少,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5、马六甲海峡的意义:

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中亚

1、中亚严重旱情产生原因

①位置因素:

中亚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②气候因素:

温带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

③植被因素:

林木稀少,植被涵养水源、调温调湿功能十分微弱。

④水资源因素:

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且现有水资源日趋减少。

2、中亚地区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原因:

①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②灌溉技术落后。

西亚——北非

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1)有利影响:

巨大的库容使埃及获得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等多方面效益;

(2)不利影响:

①河口渔获量减少;②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③土地盐碱化;④海水对三角洲海岸侵蚀加重,海岸线后退;⑤库区及下游水质下降;⑥血吸虫病泛滥。

等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东非、中非、西非粮食问题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自然灾害严重;

(2)人为原因: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粮食生产落后;③战乱频繁。

2、刚果盆地成因:

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3、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②人们为了生存,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4、解决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途径:

①保护自然环境;②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③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④提高民族文化素质;⑤加强民族团结。

5、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

受东南信风控制,信风从暖流上吹来,受陆地山地、高原地形的阻挡抬升,迎风坡降水丰富。

6、刚果盆地年太阳辐射量少的原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7、赤道以北非洲土地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8、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的原因:

地形单一;海岸线平直;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

9、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欧洲西部

1、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的成因:

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的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海岸线弯曲破碎,地势低平,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深入。

2、英国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光照少,日温差小,不利于谷类作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鲁尔区在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地区落户的主要原因:

当时该地区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4、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优越条件:

(1)自然条件: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形平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平稳,利于航运。

(2)经济条件:

该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量大。

5、欧洲河网稠密却无长河的原因:

本区降水多,地形以平原为主,所以河网稠密;由于大陆轮廓曲折和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

6、地中海海水盐度向东增大的原因:

地中海自西向东,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降水不断减少;夏季气温自西向东越来越高,蒸发越来越旺盛。

7、修建滑雪游览中心的条件:

冬季气温低,降雪多;应建在山区。

俄罗斯

1、俄罗斯是传统欧洲国家的理由:

①俄罗斯领土中,欧洲部分虽然只占1/4,但集中了俄罗斯3/4人口和主要工农业、城市及交通路线;②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中央。

2、俄罗斯叶尼塞河下游河段东岸大都比较陡峭,河道有明显向东滚动的趋势,分析原因:

叶尼塞河纬度位置较高且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较大,河水流向右偏,东岸是河流的冲刷岸和侵蚀岸,所以河流有向东滚动的趋势和东岸陡峭的特点。

3、为什么西伯利亚的房屋都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

防止当冻土解冻时,建筑物倾斜或下沉。

4、俄罗斯房子门窗建有三、四层的原因?

——为了抵御严寒的冬季。

5、俄日之间的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领土问题(即:

北方四岛归属问题)

6、为什么我国比较重视从俄罗斯输入石油?

——实现石油输入多元化,减少对单一源地的依赖性,陆上输入比海上运输更安全。

7、俄罗斯取消“安大线”,而修建“泰纳线”的原因有哪些?

线路虽较远,但全部在本国境内;投资全部由日本承担;远离生态环境好的保护区;在这里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利益可以得到兼顾。

(注:

中俄石油管道在我国终端为大庆)

8、输油管道在贝加尔湖处向北移动近百千米原因是什么?

①避免对贝加尔湖及周边自然保护区的污染,保护贝加尔湖周围的生态环境及居民饮用水设备安全;②有良好的石油冶炼加工和输送设施。

9、铺设泰纳线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①冻土地带施工难度大;②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投资大。

10、俄罗斯近几十年工业向东部发展的原因:

东部地广人稀,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

11、为什么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不够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谷物?

①纬度高,光热不足;

②经营粗放、管理不善。

12、俄罗斯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同时它的境内有很多条大河,但是不论是海运或者内河航运都不发达,原因是什么?

(1)海运:

①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多港口对外联系要经过他国海域,交通不畅通;

②北冰洋沿岸冰期长。

(2)内河航运:

①纬度高,封冻期长,通航期短;

②东西向的大宗物流与南北向的河流方向不一致。

13、北冰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内,为什么终年不冻?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14、西伯利亚地区大河下游不能成为重要农业区的原因:

纬度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下游地区沼泽广布。

15、西伯利亚地区大河下游春天河水泛滥的原因:

河流冬半年有漫长的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流向高纬;上游开河时间较早,下游开河迟,形成凌汛现象。

16、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成因:

河水泛滥;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没有水库蓄水。

北美地区

1、美国稻米生产采用旱地直播技术的主要目的:

便于机械化生产。

2、美国玉米带商品率高的原因:

单位面积产量高;人均耕地多。

拉丁美洲

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①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深刻影响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②森林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返大气,形成云雨,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③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④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医学研究的宝库。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②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⑤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4、如何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

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5、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6、南美洲热带沙漠带南北狭长的原因:

地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沿海有寒流经过;安第斯山脉逼近南美洲大陆西岸。

7、巴西迁都巴西利亚的原因:

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发内陆和西部地区,促进内地区域发展;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环境。

8、连接圣地亚哥——布宜诺斯艾利斯铁路的作用:

促进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加强南美洲东西两岸地区的地域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9、秘鲁寒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世界大渔场;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热带沙漠直逼赤道。

10、亚马孙河流经地区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

气候湿热;经济发展水平低。

大洋洲

澳大利亚有许多独特的珍禽异兽的原因:

澳洲大陆长期与其他大陆由海洋隔绝,使得大陆上的动物进化速度较慢,从而保留了很多独特的珍禽异兽。

中国地理总论

1、我国人口结构特点:

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就业压力大;

②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③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④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乡村人口仍大于城市人口。

2、不同地形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①湿润半湿润的平原——耕作业;

②山区——林业、畜牧业、旅游业;

③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和高原——畜牧业;

④水源充足的干旱、半干旱绿洲区、平原区——种植业。

3、我国资源跨地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4、解决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推广耐旱作物品种)、

④减少污水直接排放,提高水质、

⑤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⑥植树造林。

5、我国酸雨为什么东部重于西部?

①降水分布东多西少;

②东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排放酸性气体多,西部相反。

6、民工潮的原因、特点和利弊:

(1)民工潮成因: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⑤城市吸引力。

(2)特点:

①流动的经济定向:

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③流动不稳定。

④文化素质偏低。

(3)民工潮的意义:

①民工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发展;②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③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7、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措施:

①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重视农村和农业问题;

③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④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

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

8、我国城市发展政策: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③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

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增长快。

10、我国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②死亡率下降;

③出生率较高。

11、我国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2、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影响:

①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降水,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

②西高东低,阶梯状地势,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③青藏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伸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

13、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

②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14、我国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影响:

①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

③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15、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

②雨热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2)不利影响:

①降水过分集中夏季,造成夏涝,春旱现象严重;

②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16、我国土地资源现况: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7、我国水产业发展条件:

(1)水域条件(自然条件):

①海域、滩涂面积广阔;

②河湖水面广。

(2)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①东部人口密,城市多,消费市场大;

②交通便利;

③水产捕捞、加工技术高。

18、中国的环境问题: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供养21%的人口);

②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20、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多、西北少。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

原因:

(1)东部地区:

①气候优越,耕地多,人口密度大;

②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2)西部地区:

①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

②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21、为什么我国比较重视从俄罗斯输入石油?

①实现石油输入多元化,减少对单一源地的依赖性;

②陆上输入比海上运输更安全。

22、我国防洪

(1)重点:

东部季风区河流中下游地区。

(2)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①降水量大,降水变率大;

②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河道弯曲,有些河段形成地上河,泄洪能力差。

23、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作:

①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线建设);

②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护林工程建设)

24、如何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①培育抗病虫害的高产、优质农产品;②推广使用有机肥(农家粪肥和绿肥);③树立国际绿色环保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

25、发达国家企业到我国普通地区建厂的原因:

该地区具有低廉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投资生产成本等优势。

26、矿物能源中天然气的优点: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27、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时需考虑的最主要经济因素:

城市分布。

28、管道运输优点:

运量大,连续性好,气体不泄漏,受外界影响小。

29、我国石油进口策略:

努力实现石油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分散石油供应风险;依靠国际合作,积极开发海外能源基地;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协调好关系,开通陆上管道运输。

30、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目的:

保证石油短缺时期的供应,提高供应保障程度。

31、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

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灾害损失。

32、近年来我国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原因:

耕地被建筑占用或由于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灾害损失后,很难再能恢复为耕地。

33、我国山地南北坡同一高度自然景观不同的原因:

南坡是阳坡,又是迎风坡,热量多、多雨,水热条件好;北坡是阴坡,又是背风坡,热量少、少雨,水热条件较差;有些山地因南北坡坡麓气候带不同,从而处于不同的自然带。

34、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落后;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第二、第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5、未来几年我国纺织业、服装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增加。

36、为避开各国贸易壁垒,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提高纺织品的科技含量。

37、我国产业劳动力比例的变化规律: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从业人员占比重较大,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农业从业人员下降很快,工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上升较快。

38、为什么说我国应该加快城市化进程: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人均GDP增长很快,而我国目前的低城市化水平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应该加快城市化进程。

39、为什么北京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春季浓度大、CO和NO2冬季浓度大:

春季沙尘天气较多导致大气尘埃多;冬春季节北方取暖用煤排放的煤尘多;CO和NO2是汽车尾气排放物,夏季大气对流旺盛,冬季大气对流较弱,所以冬季浓度大、夏季浓度较小。

40、南京“垂直绿化”的意义:

可以降低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夏季供电紧张状况。

41、保障我国石油供应的措施:

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加强勘探和开发国内的油气资源。

4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南北温差特别大的原因:

冬季北方纬度越高,则太阳高度越小,白昼更短,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北方更接近冬季冷空气源地。

43、黑河——腾冲线西北侧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2)社会原因: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44、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规律、原因和利弊:

(1)规律:

青少年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

(2)原因:

计划生育初见成效,出生率低。

(3)利:

若干年后,我国人口可能出现负增长,人口压力减轻。

(4)弊:

社会进入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45、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和文化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1)变化规律: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迅速提高,文盲和小学程度人口减少,初中特别是高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迅速增加。

(2)原因:

国家加强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46、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7我国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季风气候广,夏季风不稳定,使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48、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

加大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49、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主要问题:

能源和资源消耗大量增加,资源的供给不可持续;生产能力过剩。

50、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措施:

推进价格改革,纠正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扭曲现象;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51、确定农作物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

合适的自然条件;本区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5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53、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

54、调整农村就业结构的目的和主要措施:

(1)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