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600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docx

第一学期历史课标2

市二中2012-2013高三第一学期新课标卷

历史李纯霖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用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黑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湛江模拟)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

“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

”该大臣主张实行()

A.宗法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

2.(2011·皖南八校三模)“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B.公民意识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

3.(2011·北京石景山模拟)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

“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这希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4.(2011·江苏百校二模)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5.(2011·临沂模拟)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6.(2011·南通三模)“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

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尼克松

7.(2011·江苏四市一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2011·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

9.(2011·汕尾模拟)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10.(2011·苏州一模)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

“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11.(2011·南通三模)“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提到的现象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新经济”出现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2.(2011·洛阳模拟)恭亲王奕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说:

“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洋)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在我。

”下列选项中最能切合奕本意的是()

A.重视西方的先进器物,雇买以应其用

B.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

C.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D.兼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制度

13.(2011·南京二模)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中华民国初年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14.(2011·佛山一模)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展开B.“大跃进”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5.(2011·吉林二模)下图中《大豆过江》诗云:

“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这种现象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6.(2011·上海卷)“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

”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2011·北京东城模拟)1921年底,基辅郊区农民彼得洛夫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集市出售,结果是()

A.管理人员依法征收了税额B.粮食被没收

C.他只能售一部分D.行为合法,无人干预

18.(2011·江苏卷)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19.(2011·南京二模)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他”,应是()

A.罗斯福B.斯大林

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20.(2011·苏北四市三模)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

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到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这项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实行美元贬值

C.限制价格水平D.推行福利制度

21.(2011·天津文综·T34)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

22.(2011·湖南十二校模拟)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

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23.(2011·福建文综·T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24.(2011·南京二模)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

“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25.(2011·宣城二调)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右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

26.(2011·郑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晁错复说上曰: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描述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请分析造成此特征的原因。

(4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正确性。

(6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实施农业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

(2分)

27.(2011·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

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摘自证券时报(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二近期,国际汇率市场风云变幻。

美欧货币当局释放出继续扩大流动性信号,日本央行祭出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人们担心“货币战争”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就此开启。

——摘自中国网(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9日刊出评论说,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000亿(右图),但这不是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

——摘自中新网(2010年11月9日)

材料四G20峰会召开在即,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War)”,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

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漩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摘自凤凰网(2010年11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的“货币战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出的新一轮货币政策是在“自掘坟墓”。

(2分)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货币战争”,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2分)

28.(2011·常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

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

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

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

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3分)

 

(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3分)

 

(4)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29.(2011·日照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尚书于果曰:

“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

”(孝文)帝曰:

“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

”“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

朕之远祖,世居北荒。

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

……道武皇帝迁于平城。

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为主张迁都的理由。

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

(4分)

 

(2)孝文帝提到了“道武皇帝”,康有为说起了“先王”。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两位改革家提倡“托古”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4分)

 

30.(2011·晋中三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合国的创立是国际组织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由此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的新阶段。

……国际组织在战后四十多年中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与规模急剧增长,其数量爆炸性增长,成为当代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钱平《国际组织法》

材料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国际组织的活动。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已有六百多个,其中政府间组织七十余个。

国际组织是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国际组织的活动又促进了世界的整体化发展。

——梁西《国际组织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大量出现的原因。

(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原因。

(5分)

 

1.【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分封制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同姓必王”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西晋初年大臣建议采用西周的分封制度维护皇权统治。

故答案是B项。

2.【解析】B从“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可见其强调公民意识,故答案选择B项。

3.【解析】B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形势。

材料中的“1644年”表明描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688),当时斗争双方是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和旧贵族拥护的国王,故排除A、C两项;政党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19世纪下半期,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才正式形成,故排除D项。

4.【解析】C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

题干中“如此不正义”、“保护可耻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战争,故排除A、B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含糊其辞,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选择C项;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5.【解析】CA项1917年4月列宁发布《四月提纲》;B项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D项1871年巴黎公社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C项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6.【解析】C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解读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这是美国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在欧洲扩张的政策,即“杜鲁门主义”,答案为C项。

7.【解析】D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

①项说法错误;从抗日战争时期起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就有合作的历史,建国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②③正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相互监督”的方针,体现了④。

8.【解析】B本题利用图片考查了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之一——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新技术,改进农具,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汉代使用四齿钉耙耕作反映了农民利用新农具进行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择B项。

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汉代以前已经开始使用铁器,推广牛耕,而雇佣关系出现于明代,均可排除。

9.【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特点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明清时期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现象的普遍出现和所学史实,反映了私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10.【解析】D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

根据题干信息描述,“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有利于出现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有利于诱使资本主义发展,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解析】B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厂一个个建立起来,对空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B项符合题意。

12.【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性质的理解。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地主阶级洋务派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分析可以判断答案为C项。

13.【解析】B本题考查识记及识图能力。

从图片文字可以看出,这是政府在提倡国货运动,事情发生在民国初年。

14.【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原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到B段时间是在1950—1957年之间。

城镇人口发展趋势是上升的,正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化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

所故正确答案是A项。

15.【解析】B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画与诗都反映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浮夸风,B项符合题意。

16.【解析】D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从题干可知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即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B、C三项都末涉及到承包土地问题,故选择D项。

17.【解析】A本题考查了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1921年新经济政策有关农业、商业政策的内容。

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

1921年新经济政策农业上实行粮食税,不再实行余粮收集制,商业上也恢复了自由贸易。

本题中1921年底农民将粮食运到集市出售,结果应是管理人员依法征收税额后允许自由出售。

18.【解析】D本题以苏联的农业与工业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苏联工业化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农产品换取工业品的数量越来越少,而苏联工业化成就越来越大,这说明了苏联的工业化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19.【解析】C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

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

20.【解析】B

21.【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才解读能。

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场景。

22.【解析】D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

西方福利制度在实行中也衍生出弊端,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同时也容易滋生社会惰性,导致工人积极性降低,答案选择D项。

23.【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能力。

《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所以各国货币不可以与黄金直接兑换,A项错误;1973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制,黄金价格上扬,B项正确;美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居各国之首,C项错误;美元在当今社会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D项错误。

24.【解析】A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认为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故A项的说法正确。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5.【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由题干图文材料可知,中国经济的崛起冲击着美、日的经济主导地位,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故正确答案为D项。

A项观点自身错误;世界银行关注世界各国,B项表达欠科学;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打破,C项不符合题意。

26.【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1)问,材料一中晁错从赋役、收支、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小农经济脆弱的原因。

(2)问,材料二中从原因、措施、过程、结果等方面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影响。

第(3)问依据前两问的答案组织,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特点:

农业经营艰难(或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民生活困苦。

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封建剥削严重;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个体经营抗自然灾害打击能力弱;家庭负担沉重。

(2)从原因分析:

人民公社制度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

从措施分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对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从过程分析:

党和政府采取了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式,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的反映。

从结果分析: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加”。

(3)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对农业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农业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处理好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系。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