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指导.docx
《幼儿园游戏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指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游戏指导
幼儿园游戏及指导
一、游戏的定义及分类
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
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
通过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其材料等可以判断儿童是游戏还是非游戏。
2、本质特征
①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②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③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伪性;
④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3、儿童游戏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手指游戏)
二、几种主要游戏种类的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指导
1、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2、各年龄班的特点与指导
小班
特点:
小班幼儿处在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感兴趣,但角色意识差,游戏主要
内容是重复操作。
摆弄玩具,主题单一,情节简单,交往少,主要与玩具发生作用。
指导:
1、教师为幼儿创设主题游戏的环境,提供种类少,数量多的成型玩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2、教师要不断提醒幼儿角色,强化角色意识
3、允许幼儿扮演相同的角色
4、教师以角色身份介入
5通过评议再现游戏,给幼儿以模仿的机会,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
中班
特点:
对扮演角色感兴趣,初步理解角色的职责,情节单一,主题不稳
指导:
1、根据幼儿熟悉的社会内容创设游戏环境,并提供替代物
2、有计划的重点指导游戏过程的各环节,一段时间内重点指导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3、教师以角色影响游戏
4、鼓励几个幼儿一起游戏
5、组织幼儿评议
大班
特点:
幼儿对角色扮演较逼真,角色增多,能按角色职责行动,经验教丰富,主题新颖,能反映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处在合作游戏的阶段
指导:
1、提供游戏的时间、地点、材料,要求幼儿集体讨论游戏的主题、情节、计划
2、教师更多的以语言建议,适时帮助,重在促进游戏的开展,增进幼儿的交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促进游戏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坚持性的发展。
4、评议活动占重要地位,讨论、分享、游戏的经验,提高游戏水平。
(二、)结构游戏的指导
1、结构游戏——指儿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
2、结构游戏的发展阶段:
①摆弄——两岁以下儿童的典型行为。
(只拿积木,或抓几块)
②重复——用一样大的积木堆高、叠加、平铺(小班)
③搭建——可用一块把几块连接,如:
搭桥、门(小班)
④围封——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如:
动物的家、汽车库
⑤模型——利用对称平衡原理建造模型
⑥再玩——幼儿为自己所造的东西命名,(电影院、幼儿园)多个幼儿共同完成。
3各年龄段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小班
特点:
幼儿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摆弄、堆高、推倒”无目的不会先构思,主要以材料形状来理解用途。
指导:
①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有意搭给幼儿看,参观中大班的结构活动,引起兴趣。
②安排场地,准备足够的元件,每人一件。
③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鼓励幼儿搭简单物件
④教师经常有意识的让幼儿说出自己结构的名称,引导理解,目的性、计划性加强。
⑤建立简单的游戏规则(爱材料、整理材料等)
⑥教幼儿简单的整理和保管、爱护玩具。
中班
特点:
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对结构过程和成果感兴趣,主题相对闻定,能独立整理玩具。
指导:
①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②培养幼儿设计结构方案,会看平面图
③指导幼儿掌握结构技能,将平面转化为立体
④组织3——4名幼儿开展小型集体活动,教幼儿分工,合作游戏
⑤组织幼儿评议,独立发表意见
大班
特点:
目的性、计划性增强,能教长时间的围绕一个主题开展。
指导:
①培养独立建构的能力,能按计划有序开展。
②主题建构时学习表现细节和特征
③欣赏自己和同伴作品,逐渐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④鼓励幼儿集体构造,公设方案,确立规则,分工合作,开展大型结构游戏。
(三)、表演游戏及指导
1、表演游戏的定义——指儿童按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游戏。
表演游戏的主要形式:
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歌舞剧表演等。
特点:
幼儿游戏中自己表演角色,自愉自乐,不在乎有无观众。
3——4岁幼儿只能表演自己看到、听到印象深的情节、片段;5——6岁的幼儿有计划性、有组织性。
能理解情节、内容、角色的对话等。
另外:
用材料进行表演的如:
桌面表演用玩具在桌面进行,口头表演,再现文艺作品;木偶表演——布袋表演、体线木偶表演、手指木偶、影子表演。
指导:
①教师示范表演,激起幼儿表演的欲望。
②运用讲解、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③通过编制练习性游戏,使幼儿掌握表演技能。
④通过参与,对幼儿进行指导。
⑤以观众身份在表演外进行指导。
(四)规则游戏及指导
1、规则游戏的定义——以成人选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包括:
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
①智力游戏——把智力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自愿愉快的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
(智力包括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按游戏发展幼儿某一方面能力为依据,
②分类:
发展感知能力游戏如“奇妙的口袋”,发展观察力的游戏如“找错处”,发展记忆力的游戏如“什么图片不见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游戏如猜谜、拼图等游戏;思维能力的游戏如,各种智力棋,走迷宫拼图等游戏;发展语言的游戏如“接句、讲述”)
③结构——任务即智力游戏的目的;构思即玩法包括开始进行和结束;规则即游戏的顺序和被允许和不被允许的活动;游戏结果即游戏中努力达到的目的和要完成的游戏任务
④指导:
⑴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计划如何向幼儿提出游戏内容、玩法和规则,向幼儿提什么问题及怎样提,如何激发幼儿兴趣,照顾个别幼儿。
创设环境
场地、玩具、材料的准备
组织
考虑游戏时的准备
⑵帮助幼儿学习游戏的玩法
教师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说明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
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幼儿的技能,
规则可在游戏过程中逐步提出(小班:
规则要一步一步地提,还要经常提醒;中班:
要示范讲解规则,必要时给予指导;大班,主要依据语言讲解,要求幼儿严格遵守)
⑶正确运用游戏材料
材料充分,每人或每组一份材料
可鼓励幼儿自己准备材料
要挖掘材料的多种用途
⑷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游戏
体育游戏
①定义——以发展幼儿的动作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游戏
②种类——按动作性质分,有跑的游戏、跳的游戏等
按有无情节分,有情节游戏和无情节游戏
按活动量大小分,竞赛游戏和无竞赛游戏
按教师的组织分,结构规则较复杂的“小马运粮”和结构较松散的自由玩的游戏“抢椅子”“躲猫猫”
按有无运动器械分,器械类“滑梯”和无器械类“追跑”
民间游戏“抄蚕豆”“格房子”等
③指导
⑴游戏前的准备
熟悉游戏、制订计划
物质准备(场地、头饰、器械),服装的整理。
⑵游戏的进行
集合幼儿
讲解、示范
先讲清游戏的名称、再讲解玩法、即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怎样做动作等,然后再提出规则,示范游戏中的动作。
(教一定的技能后,再开展游戏,教师应站在幼儿看得见、听的清的地方,简单的游戏可部分示范、复杂的可全部示范)
分队、分角色(各队角色能力要均衡)
第一各角色要有适合的体力和智力
第二能使游戏顺利地进行,有利于完成游戏任务
第三对全体幼儿和他本人具有教育作用
小班
教师担任主要角色,起示范和作用,再请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主要角色
中大班
由教师和幼儿自己来担任主要角色,再轮流选择开展游戏的方法
中大班的幼儿学习较复杂的游戏时,可以分段进行再完整游戏,底龄幼儿可以看中大班的游戏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重视幼儿动作的发展
游戏中品德与智力的教育
游戏的安全
⑶游戏的开展
应选在幼儿既得到满足又感到疲倦的时候
要做整理动作
简短的评价
音乐游戏及指导
1、定义——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一种游戏。
以发展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及节
奏感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音乐游戏有音乐、有情节、有角色、有规则、有内容等并与音乐相符。
2、音乐游戏的种类
从内容上分——有主题的如(找朋友)和无主题的(击鼓传花)
从形式上分——捕捉或竞赛两种(前者指在音乐结束后游戏开始,后者指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如“丢手捐”
3、音乐游戏的指导
①选材
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
两拍子、中速;中班:
三拍子、附点音、较快;大班:
八分音付六拍、很快、很慢速度变化
⑵游戏内容要健康、幼儿能理解、有趣味性
②方法
第一、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分析游戏的结构性质、情趣、风格、形象特点、情节、角色动作、规则的分析、了解幼儿的情况、场地的准备
第二向幼儿介绍游戏。
名称、内容、主题、,角色
第三熟悉游戏音乐
歌曲应学会有表情的唱,乐曲应反复欣赏过,幼儿对节拍、情趣完全熟悉,再让幼儿打出节拍
第四学习游戏动作
模仿和创造两种,小班,多模仿,中大班幼儿可创造动作
第五游戏的进行
教师先帮幼儿分配角色,动作可示范、可创编,也可让能力强的幼儿共同创编,简单的示范一遍,难的可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再讲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简单的可以整体玩,难的可分段玩
第六游戏的进行
幼儿熟悉了之后,教师可让幼儿自己分配角色、组织游戏,再创编游戏。
三。
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1、为游戏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包括经验的准备、时间、环境的布置等
2、观察游戏、了解游戏发展情况
3、视游戏的开展情况引导幼儿讲评游戏,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并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四、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方式
1、平行式介入——教师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游戏,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暗示指导作用。
2、交叉式介入——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必要时,教师以某一
角色进入,促进游戏(时进时出)
3、垂直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违规或攻击性行为时,教师直接以教师身份进入游戏,直接干预。
(不多用)
五、各年龄班游戏观察重点
一、观察的主要内容
观察时,主要围绕“人”和“物”两方面,就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作主要的观察内容。
具体表现为:
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游戏中角色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二、各年龄班观察的重点
小班:
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与操纵、摆弄物品。
对物品的需求是你有、我也要有,对相同的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点在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
因此,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中班: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游戏情节较小班丰富,处在角色的归属感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个角色的事情,想与人交往但尚无交往技能,人与人之间出现冲突的多发期。
因此,观察的重点是在幼儿与幼儿的冲突上,不管是规则上的、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
大班:
随着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及能力的增强,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因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冲突,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