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管理学基础.docx
《简答题管理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题管理学基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答题管理学基础
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管理的含义
答: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3.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
(1)满意原则。
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
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
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供下级单位的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理。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4.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
答:
(1)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
(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部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
(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
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为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衣着、住所和睡眠。
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
这是有关人类避免危险的需要
第三层次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当生理及安全得到相当的满足,友爱和归属方面的需要便占据主要地位。
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们一旦满足了他们的归属需要,他们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1、管理及其性质?
答: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答:
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概括起来说,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A.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
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B.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
也就是说,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产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
C.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
也就是说,某一事物行为对他事物或周转的人或社会行为的波及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
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
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
答:
(1)职工是“社会人”。
从亚当·斯密到古典管理学派,都把人看作为所示最大经济利益而进行活动的“经济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所谓士气,就是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的经营结构是由“技术组织”和“人的组织”所构成的。
4、企业再造理论?
答: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的又一新理论。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供给企业客户。
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就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答:
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答: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
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
7、企业文化理论?
答: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1)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
(2)制度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
(3)物质文化。
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8、现代管理理论?
答:
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把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主要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9、计划工作的特征?
答:
(1)目的性:
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
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
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
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
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
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10、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答:
(1)现实性原则。
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
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
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
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
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11、目标管理的特点?
答: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系统进行动态控制。
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纵横交错的完整目标连锁体系。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是协调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考核监督目标的完成情况。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的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充分协调,让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管理的民主化。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目标管理中,对目标要达到的标准,成果评定的方法都规定得非常具体,明确。
按照成果优劣分成等级,反映到人事考核中,作为晋级,升职,加薪的依据。
12、决策基本原则?
答:
(1)满意原则。
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
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
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供下级单位的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理。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13、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
答: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14、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答:
(1)一些不适于通过正式组织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比较容易解决。
(2)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情感交流渠道,维持企业人员的稳定与团结。
(3)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职工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工作中减少厌烦感,加强协作关系。
非正式组织是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尊重并正确利用它,就能使组织更有效率。
1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及其优点?
答:
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
它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即:
事业部制是在总公司领导下按产品、按地区或按市场划分的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的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的部门化分权结构。
事业部是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下设自己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销售、开发、财务等等,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M型结构的优点在于:
(1)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
(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部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
(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M型组织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在上层与事业部内部都要设置职能机构,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增加;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容易忽视整体利益,各事业部之间协调难度增大,等等。
16、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答:
(1)业务培训。
管理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内容,管理人员也不能不了解所在部门的业务性质和基本流程,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2)管理理论培训。
管理者只有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才能进行科学的管理活动。
对任何层次的管理者来说,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都是必要的。
(3)管理能力培训。
管理能力是管理者通过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活动能力等。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而得到提高。
(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
管理是支配他人行为的活动,与人打交道必须有较强的交际能力,高层管理者尤其如此。
同时管理者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7、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及其优缺点?
答:
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
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
内部来源的优点:
(1)管理者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过程大大缩短,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旬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做到用其所长,避期所短。
(3)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4)手续简单,费用低。
内部来源的缺点:
(1)“近新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
(3)备选对象范围隘窄,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
外部招聘的优点:
(1)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
(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外部招聘的缺点:
(1)难以准确地判断其管理才能。
(2)费用高。
(3)易造成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18、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
答:
(1)经济效益原则。
组织人员配备计划的拟定要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要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2)任人唯贤原则。
在人事选聘方面,从实际需要出发,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重视和使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因事择人原则。
因事择人就是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4)量才使用原则。
简单地说,量才使用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
因为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
(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19、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要求?
答: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对企业领导者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风方面的要求。
政治素质是其他素质得以正确发挥的前提。
(2)知识素质:
领导现代化事业,领导者必须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3)能力素质:
领导者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筹兼顾的筹划能力;多谋善断的决断能力;调兵遣将的组织能力;循循善诱的协调能力;正确交流的表述能力。
(4)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即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20、领导的影响力?
(不全)
答:
领导的惊呼力由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构成。
法定权力包括:
(1)决策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过程就是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正确与否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组织权:
主要包括:
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规定必要的组织纪律,确定适宜的人员编制和配备恰当的人员等。
这是领导意图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
(3)指挥权:
指挥权是领导者实施领导决策或规划、计划等的必要保障,如果没有这种保障,领导者便无法完成其使命。
(4)人事权:
人事权是指领导者对工作人员的挑选录用、培养、调配、任免等权力。
大量事实说明,如果人事问题不与主管领导发生直接联系,必然要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基础。
(5)奖惩权:
领导者根据下属的功过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的权力。
自身影响力包括:
(1)品德。
(2)学识。
(3)能力。
(4)情感。
21、领导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
第一,性格理论阶段。
从20世纪开始到30年代。
这一阶段的领导理论研究,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身体特征。
(2)个性特征。
(3)才智特征。
第二,行业理论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实际上,这一阶段的研究,是从研究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特性,转向研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领导作用和领导方法。
第三,权变理论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迄今。
权变领导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认为一些种领导行为的效果好不好,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许多客观因素,如被领导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
22、需要层次理论?
答: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
他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
第一层次的需要的生理需要。
这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
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
这是有关人类避免危险的需要。
第三层次的需要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当生理及安全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后,友爱和归属方面的需要便占据主要地位。
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们一旦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
23、激励方法?
答:
(1)物质激励:
在物质激励中,最突出的就是金钱。
金钱虽然不是惟一激励人的力量,但金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激励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采取工资的形式,还是采取奖金、优先认股权、红利等其他鼓励性形式,金钱都是重要的因素。
(2)精神激励:
目前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
目标激励法、环境激励法、领导行为激励法、榜样典型激励法、奖励惩罚激励法。
(3)职工参与管理:
所谓参与管理,是指让职工或下级不同程度地参与组织决策及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
让职工参与管理,可以使职工或下级感受到上级主管的信任、重视和赏识,能够满足归属和受人赏识的需要,从而体验到自己的利益同组织的利益及发展密切相关,增强责任感。
(4)工作丰富化:
亦即使工作具有挑战性且富有意义。
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不仅适用于管理工作,也适用于非管理工作。
工作丰富化的目的,就是试图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
24、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
答:
(1)目标明确原则。
控制活动是一种管理活动过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也就是说,控制工作必须围绕既定的目标开展。
从根本上讲,控制工作的目标就是保证实现组织目标。
(2)重点原则。
控制不仅要注意偏差,而且要注意不同偏差的重要程度,我们不可能控制工作中所有的项目。
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而且只有当偏差超过了一定限度,足以影响实现计划目标时才予以控制。
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这就是重点原则。
(3)及时性原则。
高效率的控制系统,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控制的及时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控制所需的信息,避免时过境迁,使控制失去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要估计可能发生的变化,使纠偏措施有一定的预见性。
(4)灵活性原则。
控制的灵活性原则要求制定多种应付变化的方案和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方法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5)经济性原则。
控制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活动,耗费较大。
行使控制职能的时候,必须考虑控制的经济性,要把控制所需的费用与控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经济上的比较,只有当有利可图时才实施控制。
25、现场控制的必备条件?
答:
现场控制是一种面对面的控制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在现场控制中,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仔细的思考,也很少有机会和他人一起分析讨论,常常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甚至是“直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
现场发生的问题常常是程序化的,多数操作性较强,注重问题的细枝末节。
(3)适当的授权。
在现场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应当也不能事事都向上级请示,以免造成工作中断,错过时机。
(4)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一个组织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管理层级,有效的现场控制必须由最熟悉情况的管理人员实施,才能保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问题并提出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还可以避免多头控制和越级管理。
26、冲突的二重性?
答:
在传统意义上,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必须加以克服。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对冲突的认识有所变化,即组织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接纳它。
此外,还发现冲突有时能给组织带来好处。
直到今天,这种观点发展成为冲突的二重性理论。
今天的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具有正面和反面、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性质;没有冲突的组织将表现得呆滞,对环境变化适应慢和缺乏创新精神,因而绩效也不是最好的;而存在一定水平的冲突,可以促进组织变革,使组织充满活力,因而绩效水平可以大大提高。
基于这种认识,管理者的任务不再是防止和消除冲突,而是管理好冲突,减少其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
27、协凋的含义及其原则?
答:
(1)目标一致原则。
协调的目的是使组织成员充分理解组织的目标和任务,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所以管理者的协调工作必须围绕组织总目标进行。
(2)效率原则。
协调的目的不是掩盖、抹杀问题,也不是“和稀泥”,而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部门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更好地分工、合作,每个人都能满腔热忱、信心十足地去工作,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3)责任明确原则。
明确责任就是规定各部门、各岗位在完成组织总目标方面所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范围。
除了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还要明确互相协作的责任,提倡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反对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的恶劣作风。
(4)加强沟通原则。
沟通是协调的杠杆,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越有效,彼此间的理解、支持就越容易建立,发生误会、摩擦、扯皮的可能性就越小,而组织的协调性就越强;反之,沟通效果越差,组织协调性也将越低。
28、解决组织冲突的方法?
答:
通常,解决组织冲突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回避。
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
当冲突微不足道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采取让双方暂时回避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2)强制解决。
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
当你需要对一个事情做出迅速的处理时,或当你的处理方式其他人赞成与否无关紧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的办法。
在强制解决中,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
(3)妥协。
即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当冲突各方势均力敌时,或当希望就某一问题尽快取得解决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
(4)树立更高目标。
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做出一定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
(5)合作。
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因此从结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29、冲突对组织发展的意义?
答:
(1)冲突可以使对抗双方采取适当方式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避免由于长期压抑而可能发生极端状态;
(2)冲突可以使组织内一些平时不被重视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使管理者及早发现并加以解决;
(3)冲突可以促进新思想、好建议的产生,从而促进组织变革;
(4)组织间的冲突,可以增加组织的内聚力,使组织内部成员更团结并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5)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共同生存。
譬如,现今世界上发生的大公司之间的购并案,就是为了战胜他们共同的对手而进行的联手。
30、信息沟通的障碍?
答:
(1)沟通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沟通障碍。
沟通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其不同的优缺点。
如果不能根据组织目标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沟通模式,将会导致组织沟通效果下降。
(2)沟通双方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沟通效果。
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使接受者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曲解信息发送者的意图,或发送者不能以最易被理解的方式表达他的意图,从而降低了沟通的效果。
(3)态度和兴趣障碍。
发送者的态度和兴趣会影响其发送信息的质量。
而接受者也经常根据自己的态度、兴趣,有选择地去听、去看。
在解释接收到的信息时,接受者也会把自己的态度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