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495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复习

一、种子发芽的实验  

1.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吗?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量的水分

试验方法

对比实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空气、相同的绿豆种子、吸水纸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水分不同(一组得到水,另一组没有水)

实验的过程

找4颗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平均放在两个铺有吸水纸的纸杯中,实验组组滴水,,对照组组不滴水,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里。

观察到有水的发芽了,没有水的不发芽。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每组种子为什么要放两颗?

一颗可以吗?

三颗可以吗?

2.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温度吗?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温度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温度

试验方法

对比实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水分、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空气、相同的绿豆种子、吸水纸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温度不同(一组放在常温下,另一组放入冰箱)

实验的过程

找4颗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平均放在两个铺有吸水纸的纸杯中,都滴入适量的水,把实验组放常温下,把对照组放入冰箱。

观察到常温下的发芽了,冰箱里的不发芽。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温度

3.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空气吗?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空气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试验方法

对比实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水分、相同的光线、相同的温度、相同的绿豆种子、吸水纸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一组有空气,另一组无空气

实验的过程

找4颗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平均放在两个铺有吸水纸的纸杯中,都滴入适量的水,把实验组放阳台上,把对照组放入一个塑料袋中,挤出空气,处于真空状态,也放阳台上。

观察到阳台上的发芽了,真空中的不发芽。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4.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阳光吗?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阳光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试验方法

对比实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水分、相同的温度、相同的空气、相同的绿豆种子、吸水纸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一组有光照,另一组无光照

实验的过程

找4颗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平均放在两个铺有吸水纸的纸杯中,都滴入适量的水,把实验组放阳台上,把对照组用有小孔的黑色纸杯罩住。

观察两组都发芽了。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二、植物生长的实验

 1.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推测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水分、土壤、空气、温度等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阳光(一组得到阳光,另一组没有阳光)

实验的过程

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阳光下的叶子又大又绿,茎又粗又壮;黑暗处的叶黄黄的,茎又长又细,几天后枯死。

实验结论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科学小博士》P6\P7

3、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吸水纸,把5颗刚长出根的绿豆芽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5天后,提起一层吸水纸,发现根都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也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4.我们提出的问题:

蚯蚓喜欢有光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科学小博士》P8

5、我们提出的问题:

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湿润的环境?

《科学小博士》P9

6、制作生态瓶:

科学书P16

三、光的实验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合《科学小博士》P25

实验准备:

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

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在纸屏上形成光斑;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纸屏上没有光斑。

试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你还能通过什么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名称: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

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

实验过程:

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的光。

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

实验结论:

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沿直线传播的其他例子:

.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子。

手影戏就是很好的例证。

2.日食、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

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就不能反射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月食,

3、光的反射科学书P30图会画潜望镜的制作《科学小博士》P29

4、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科学小博士》P28-29

5、物体的颜色与吸热能力有关系吗?

实验器材:

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等五种颜色的纸袋、五支温度计、计时器

操作过程:

1.记录温度计的初始温度,把5支温度计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纸袋中,并排放在阳光下

2.用计时器计时,观察并两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3.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这五种颜色的纸袋吸热由强到弱是的:

黑色、黑色蜡光纸、铝箔纸、粉色、白色

2、物体的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物体的表面越粗糙,吸热能力越强。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的放置角度的关系实验《科学小博士》P31

7、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图、设计意图、改进措施《科学小博士》P32

第三单元实验

1.我们研究的问题:

冷和热的作用对岩石会有影响吗?

我们研究的问题

冷和热的作用对岩石会有影响吗?

实验材料

酒精灯、石块、夹子、冷水、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装半杯冷水,放在一边。

2.点燃酒精灯,用夹子夹住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石块很热了,立即投入到冷水中;这样反复多做几次。

实验现象

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掉落

实验结论

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

2、流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科学小博士》P43

研究流水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

塑料瓶、有棱角的石块、水

实验步骤:

1、把石块放进塑料瓶加半瓶水。

2、反复多次进行摇晃。

实验现象:

石块棱角变圆,瓶里出现很多小石块。

实验结论:

流水能使岩石风化。

3、研究植物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

石膏糊、豌豆种子、水、盘子、杯子

实验步骤:

1、向杯内倒入石膏糊。

2、撒上豌豆。

3、再倒入石膏糊。

4、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

实验现象:

豌豆吸收水分,生根发芽,石膏出现裂缝。

实验结论:

植物能使岩石风化。

4、岩石的分化图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土壤 

5.我们研究的问题:

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小博士》P48

6、降水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小博士》P48

7、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小博士》P50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

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

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

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

3、食物链的举例。

答:

①草兔子鹰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③落叶蚯蚓小鸟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

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

4、自然保护区。

答:

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

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⑥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

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答:

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

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

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

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

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

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

答:

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

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

五、实验分析。

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

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

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

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

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

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

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

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

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

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第二单元《光》

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太阳光射到地球大约要8分钟。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清洁)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

(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21.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二、解释概念。

1、光源: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三、举例。

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

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恒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

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

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

①汽车反光镜②医生带的额镜③照明灯上的灯罩④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

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⑥潜望镜⑦万花筒⑧观景箱……

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

①放大镜、望远镜利用凸透镜原理

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

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

四、简答。

1、影子有什么特点?

答:

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答:

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即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影子就在东。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答: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

答:

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

③光能被折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

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答: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答: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

答:

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

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

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

答:

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

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我国的地形特点①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

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

③我国有两大河——长江和黄河,从西流向东。

2、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在地形图上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蓝色表示海洋。

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七大洲: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从外到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5、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震和火山形成的其他地形地貌,如断层、峡谷、岩熔高原、火山湖、火山锥等。

6、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7、在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受拉张形成东非大裂谷。

8、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9、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0、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你知道那些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

海南第一山东山岭主要由花岗岩构成,长期以来这些花岗岩由于温差及海水、海浪的侵蚀风化作用,逐渐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

云南的路南石林、弥渡的天生桥是石灰岩受水的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11、岩石→岩石碎裂→沙砾、沙→土壤

12、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1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4、土壤剖面图,按土壤形成的过程分成四层,从下到上依次是岩石碎屑、亚土层、有腐殖质的表土层、枯枝落叶层。

15、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我们的土壤妈妈》。

16、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17、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径流)。

接水容器里的径流比较混浊、雨水比较清

18、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9、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20、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无植物覆盖比有植物覆盖侵蚀严重;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严重。

22、当然侵蚀也不完全只有危害,比如在河流的下游,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会逐渐堆积成冲积平原,为人们增加新的土地。

23、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4、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上游两岸是(石头),中游是(鹅卵石),下游是(沙子)。

25、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

表现在“河流”形成后,“河床”的宽度和深度都增加了,在“河流的下游”比较平缓的地方,发生了沉积的现象,原来没有泥土的地方出现了泥土。

而且在“河床”坡度较大的地方水流的速度较快,侵蚀现象比较严重。

26、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7、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8、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29、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0、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二、问答题:

1、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

答:

①地球内部的运动可以改变地形地貌②风化作用也可以改变地形地貌③侵蚀作用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比如雨水、河流、冰川、风、波浪的侵蚀④沉积作用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⑤人为因素也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答:

一是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二是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三是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四是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

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说说人类的活动会加剧或减少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答:

如果植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