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12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docx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13页word文档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课程名称: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anatomy)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2.0学分。

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验22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层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对照学习连续断层标本与CT、MRI图像,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与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断奠定基础理论知识。

六、教学重点:

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

教学以精讲多练、学生观察断层标本为主,辅以局解标本、模型、绘制断层结构图、组织讨论和作业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理解基本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七、主要先修课程:

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Introduction

【目的要求】

1.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意义。

3.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

1.断层解剖学的定义及性质详细讲解断层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断层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及特点。

2.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和学习方法一般介绍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及学习方法。

3.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重点阐述断面和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CT值、T1和T2加权像。

第一章头部Head

【目的要求】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2.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3.了解人体头部断层解剖学的常用基线;脑血管在连续断面上的配布;颌面部(眶、颞骨、鼻、鼻旁窦、咽、颅底、唾液腺、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主要内容】

1.大脑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一般介绍脑的重要沟回、基底核、连合纤维和内囊的位置、形态及分部。

2.脑室和脑池详细讲解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的位置、分部及交通;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四叠体池、环池、脑桥小脑角池、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大脑大静脉池、交叉池的位置及形态。

3.脑的血管一般介绍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的位置、组成及回流。

4.头部断层的常用基线一般介绍眦(眶)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AC—PC线)、经外耳门中点与眦耳线的垂线、正中矢状线。

5.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中央沟、顶枕沟及距状沟的辨别;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及形成;背侧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的位置及分部;脑室的位置、围成及形态特点;脑池的位置、连通、形态特点及意义。

6.颌面连续横断层解剖一般介绍眶、鼻腔、鼻旁窦、口腔、颅底和筋膜间隙的结构、形态及变化特点。

7.头部连续冠状断层解剖详细讲解脑沟、脑回、基底核、内囊、连合纤维、脑室、脑池、颌面及颅底结构的定位。

8.头部连续矢状断层解剖详细讲解正中面上的胼胝体、大脑半球、第三和第四脑室、垂体、脑池的形态,其他层面上的脑沟、脑回、基底核、内囊、颌面及颅底结构的定位。

9.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重点阐述垂体窝的形态和大小;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测量;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大脑动脉环的构成;鞍周神经的位置。

第二章颈部Neck

【目的要求】

1.掌握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喉的连续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颈部连续矢、冠状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3.了解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咽和喉的位置、构造及腔内结构。

【主要内容】

1.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及断层解剖特点一般介绍颈筋膜和筋膜间隙的位置;主要脏器及血管、神经的排列;颈部的分段、观察方法及特点。

2.咽的位置和分部一般介绍咽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会厌谷和梨状隐窝的意义。

3.喉详细讲解喉软骨、喉连结、喉肌和喉腔;喉内间隙(声门旁间隙和会厌前间隙)的位置及围成。

4.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颈部器官、大血管、神经干和颈椎的形态、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

5.颈部连续冠状断层解剖详细讲解甲状腺、咽腔、喉腔和颈动脉鞘的结构特点。

6.颈部连续矢状断层解剖详细讲解正中面上喉腔和咽腔的结构,其他层面上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位置、形态及特点。

7.喉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重点阐述喉腔内结构及其CT、MRI图像。

第三章胸部

【目的要求】

1.掌握纵隔(大血管、主肺动脉窗、心)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肺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2.熟悉纵隔分区、间隙及内容;肺外形、肺内支气管、肺段、肺动脉及静脉;纵隔淋巴结;纵隔(大血管、主肺动脉窗、心)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肺段在连续横断层上的划分及其CT图像;胸膜及胸膜隐窝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3.了解胸部的标志性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主要内容】

1.胸部的标志性结构及意义一般介绍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和肋间隙在横断层解剖上的意义。

2.纵隔及其间隙一般介绍纵隔的分区及其结构;纵隔间隙(主肺动脉窗、血管前间隙、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等)的位置。

3.肺详细讲解肺的形态;肺门和肺根结构及其排列;肺韧带的位置;肺内支气管的走行及名称;肺段的名称、位置及范围;左右肺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分布;肺静脉的段间支及意义。

4.纵隔淋巴结详细讲解纵隔淋巴结的分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的组成及位置;纵隔前、后淋巴结的位置及收集范围;纵隔淋巴结在横断面上的分布。

5.胸部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纵隔内结构及肺段的形态特点、位置;奇食隐窝的位置及范围。

6.肺门的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肺门内管道的名称、排列及变化特点。

7.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重点阐述划分肺段的标志性结构;肺段在主要层面上的分布及连续横断面上的划分。

8.胸部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详细讲解纵隔内大血管、心、间隙和肺段的位置、形态;肺门结构及淋巴结的配布。

9.胸膜一般介绍胸膜、胸膜腔和胸膜隐窝的横断层解剖。

第四章腹部

【目的要求】

1.掌握上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及其CT、MRI图像;胰、肝外胆道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2.熟悉肝及肝内管道、胰、腹腔及腹膜腔;上腹部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膈下间隙的横、矢和冠状断层解剖;腹膜后间隙的分区、主要结构和交通(重点肾、肾上腺、肾筋膜的附着及肾周间隙的横向和纵向通连)。

3.了解腹部的重要平面及其标志性意义;下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主要内容】

1.腹部的重要平面一般介绍第二肝门平面、肝门平面、幽门平面的标志性意义。

2.肝及肝内管道详细讲解肝的外形(第一、二肝门)、毗邻、分叶及分段;肝门静脉的分支、走行及分布;肝动脉和肝管的分支;肝静脉的属支及与肝段划分的关系;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在断面上的鉴别。

3.胰一般介绍胰的位置、形态、分部及测量。

4.腹膜和腹膜腔一般介绍网膜、系膜、韧带、皱襞、隐窝和陷凹的位置及作用;腹膜腔的分区;网膜囊的位置、围成及隐窝。

5.腹膜后间隙一般介绍腹膜后间隙的位置、分区及交通;肾与升降结肠、腹膜后隐窝的关系。

6.上腹部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肝、肝外胆道、胰、脾、肾、网膜囊的位置、毗邻及形态特点。

7.肝段重点阐述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8.下腹部连续横断层解剖一般介绍消化管及血管的配布特点。

9.腹部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详细讲解腹腔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及毗邻。

10.腹膜腔的连续断层解剖详细讲解膈下间隙的位置及交通。

第五章男性盆部和会阴

【目的要求】

1.掌握精囊和前列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盆壁、盆腔及脏器(前列腺)和会阴的解剖。

3.了解横断层中男性盆部及会阴解剖结构的配布规律。

【主要内容】

1.概述一般介绍男性盆部及会阴结构的配布规律。

2.前列腺详细讲解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分区及断层解剖。

3.男性盆部及会阴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盆壁、膀胱、直肠、前列腺、输精管、精囊、输尿管、盆膈、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第六章女性盆部和会阴

【目的要求】

1.掌握卵巢和子宫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盆壁、盆腔及脏器(子宫、卵巢)和会阴的解剖。

3.了解横断层中女性盆部及会阴解剖结构的配布规律。

【主要内容】

1.概述一般介绍女性盆部及会阴结构的配布规律。

2.卵巢和子宫详细讲解卵巢和子宫的位置、形态、毗邻、固定装置及断层解剖。

3.女性盆部及会阴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盆壁、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直肠、输尿管、阴道穹、直肠子宫陷凹、盆膈、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第七章脊柱区

【目的要求】

1.掌握椎间盘的组织学构成和各部特点及其CT、MRI图像;椎管侧隐窝的周界、交通、前后径正常值及其CT图像。

2.熟悉各部椎骨和椎骨连结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椎管内容物的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3.了解脊柱区的基本结构特征。

【主要内容】

1.概述一般介绍脊柱区的标志性结构及椎平面定位。

2.脊柱区的基本结构一般介绍椎体、椎间盘、椎弓、椎间孔、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椎管、脊髓及被膜的位置和构成;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和椎体静脉的组成及交通。

3.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详细讲解横断面上颈椎、钩椎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及内容物、椎间孔及神经根的形态特点;正中矢状面上寰枢正中关节、椎体、椎间盘、脊髓及其被膜的形态特点;旁正中矢状面上寰枕关节、寰枢外侧关节、椎间孔及脊神经、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4.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详细讲解横断面上胸椎、肋椎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及内容物、椎间孔及神经根的形态特点;正中矢状面上椎体、椎间盘、棘突、脊髓及其被膜的形态特点;旁正中矢状面上椎体、椎间盘、椎间孔及脊神经、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5.脊柱区腰段的断层解剖重点阐述横断面上腰椎、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及内容物、侧隐窝、腰神经通道、椎间孔及神经根的形态特点;正中矢状面上椎体、椎间盘、棘突、椎管及内容物的形态特点;旁正中矢状面上椎体、椎间盘、椎间孔及脊神经、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6.脊柱区骶尾段的断层解剖一般介绍横断面上骶骨、尾骨、骶髂关节、骶管及内容物的形态结构;正中矢状面上骶骨、尾骨、骶管及马尾、终丝的形态特点;旁正中矢状面上骶骨、骶椎间孔及脊神经的形态特点。

第八章上肢

【目的要求】

1.熟悉肩、肘、腕关节的构成及特点;肩、肘、腕关节的连续断层解剖及CT、MRI图像。

2.了解臂、前臂、手部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主要内容】

1.概述一般介绍上肢解剖结构的配布规律及各关节的构成特点。

2.肩部、肘部、手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详细讲解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腕掌关节的形态特点。

3.上肢断层解剖一般介绍臂、前臂的横断层解剖。

第九章下肢

【目的要求】

1.掌握膝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髋、膝、踝关节的构成及特点;髋、踝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CT、MRI图像。

3.了解股部、小腿部和足部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主要内容】

1.概述一般介绍下肢解剖结构的配布规律及各关节的构成特点。

2.下肢断层解剖一般介绍股部和小腿部的横断层解剖。

3.髋部和足部的断层解剖详细讲解髋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踝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5.膝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重点阐述膝关节的构成、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囊外韧带、滑膜襞、滑膜囊及腘窝内结构的形态特点。

九、实验教学:

详见《人体断面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十、学时分配表: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

实验教学内容

学时

绪论

4

实验一头部

(一)

3

第一章头部

实验二头部

(二)、颈部

3

第二章胸部

2

实验三胸部

(一)

3

第三章腹部

4

实验四胸部

(二)

3

实验五腹部

(一)

3

实验六腹部

(二)

2

实验七盆部、会阴、脊柱区

3

实验八上、下肢

2

合计

10

合计

22

十、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

期评成绩由作业成绩(10%)、标本考试成绩(30%)、理论考试成绩(60%)组成。

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

十一、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断层解剖学》第一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参考书目:

《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局部解剖学》第五版,彭裕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影像解剖学》第一版,朱元业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医学影像学》第四版,吴恩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刘树伟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断面解剖与MRICTECT对照图谱》,姜树学马述盛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临床MRI诊断学》第1版,孟悛非梁碧玲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19年。

编写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人体断面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anatom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2.0学分。

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验22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层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对照学习连续断层标本与CT、MRI图像,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与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断奠定基础理论知识。

六、教学重点:

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

教学以精讲多练、学生观察断层标本为主,辅以局解标本、模型、绘制断层结构图、组织讨论和作业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理解基本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七、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实验一头部

(一)

【目的要求】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

MRI图像。

2.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3.了解颌面部(眶、颞骨、鼻、鼻旁窦、咽、颅底、唾液腺、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连续横断层解

剖及其CT、MRI图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内容】

1.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2.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

图像。

3.颌面部(眶、颞骨、鼻、鼻旁窦、咽、颅底、唾液腺、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

其CT、MRI图像

【实验方法】

1.大体标本脑沟、脑回、连合纤维、脑室、脑池、脑血管、颅底、颌面部。

2.断层标本颅骨、脑沟、脑回、基底核、内囊、白质纤维、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面

3.CT、MRI片正常颅脑CT、MRI片及增强扫描CT片,常见外伤及疾病CT片。

【实验仪器设备】

观片灯,多媒体设备

实验二头部

(二)、颈部

【目的要求】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2.掌握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喉的连续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3.熟悉颈部连续矢、冠状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内容】

1.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2.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喉的连续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3.颈部连续矢、冠状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实验方法】

1.断层标本颅骨、脑沟、脑回、基底核、内囊、白质纤维、脑室、脑池、蝶鞍区、颈面部的矢状和冠状断面。

2.CT、MRI片正常颅脑MRI片及颈部CT、MRI片。

【实验仪器设备】

观片灯,多媒体设备

实验三胸部

(一)

【目的要求】

1.掌握纵隔(大血管、主肺动脉窗、血管前间隙、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心)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纵隔分区、间隙及内容;纵隔淋巴结;纵隔(大血管、主肺动脉窗、心)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内容】

1.纵隔(大血管、主肺动脉窗、血管前间隙、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心)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纵隔分区、间隙及内容;纵隔淋巴结;纵隔(大血管、主肺动脉窗、心)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实验方法】

1.大体标本纵隔、肺及肺门结构、支气管树、肺动脉及其分支、肺静脉及其属支、心及心包、胸膜及胸膜隐窝。

2.断层标本胸部横、矢、冠状连续断面。

3.CT、MRI片正常胸部CT片(肺窗和纵隔窗)、MRI片及增强扫描CT片,常见疾病的CT片。

【实验仪器设备】

观片灯,多媒体设备

实验四胸部

(二)

【目的要求】

1.掌握肺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2.熟悉肺外形、肺内支气管、肺段、肺动脉及静脉;肺段在连续横断层上的划分及其CT图像;胸膜及胸膜隐窝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内容】

1.肺外形、肺内支气管、肺段、肺动脉及静脉

2.肺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3.肺段在连续横断层上的划分及其CT图像;胸膜及胸膜隐窝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实验方法】

1.大体标本纵隔、肺及肺门结构、支气管树、肺动脉及其分支、肺静脉及其属支、胸膜及胸膜隐窝。

2.断层标本胸部横、矢、冠状连续断面。

3.CT、MRI片正常胸部CT片(肺窗和纵隔窗)、MRI片及增强扫描CT片,常见疾病的CT片。

【实验仪器设备】

观片灯,多媒体设备

实验五腹部

(一)

【目的要求】

1.掌握上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上腹部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膈下间隙的横、矢和冠状断层解剖;腹膜后间隙的分区、主要结构和交通(重点肾、肾上腺、肾筋膜的附着及肾周间隙的横向和纵向通连)。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内容】

1.上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上腹部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膈下间隙的横、矢和冠状断层解剖;腹膜后间隙的分区、主要结构和交通(重点肾、肾上腺、肾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