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020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docx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

电导法测定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及乙醇对它的影响

南昌航空大学13229216宋熠

1 前 言

1.1表面活性剂【1】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具有非极性烃链(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以及极性基团(如:

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和醚键等),使其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

表活性剂都是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的,若按离子的类型来分,可分为以下三类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羧酸盐(如肥皂,C17H35COONa)、烷基硫酸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SO4Na]、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H3(CH2)11C6H5SO3Na]等。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铵盐,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1.2.临界胶束浓度【2】

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结构,分子有自水中逃离水相而吸附于界面上的趋势,但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后,再增加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无法再在表面上进一步吸附,这时为了降低体系能量,活性剂分子会相互聚集,形成胶束,以胶束形式存在于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是比较稳定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或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micelleconcentration,CMC)。

1.3.电导法【3】

电导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从电导率(к)对浓度(c)曲线上表现为CMC前后直线斜率的变化,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浓度即CMC。

原则上,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的突变皆可利用来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目前就报道文献来说,测定表面活性剂CMC如电导法,染料法【4】、增溶作用法【5】、表面张力法【6】和NMR【7】方法等,最常用的是表面张力测定和电导测量。不同方法测定同一表面活性剂的CMC值有一定的差异,也各有特点。

本文利用电导法测定了阳离子型CTAB的CMC值,研究了乙醇对CMC值的影响。

 

2.实验部分

2.1仪器和药品:

1个150ml小烧杯,一个酸式滴定管,DDS-307电导率仪(上海世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移液管一只(25ml),电子天平一台

分析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蒸馏水,乙醇

2.2实验步骤:

1.配制母液(浓度为0.002mol•L–1)

准确称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7290g,在150ml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再用少许蒸馏水洗涤烧杯三次,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

初步摇匀,再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2.测定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电导率

(1)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0ml已经配制好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于烧杯中,然后用碱式滴定管加入1.1ml的去离子水测定19×10-4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电导率。

,用滤纸擦干电极,然后插入电导率仪电极,测定该溶液的电导率,从仪器的屏幕上读出该条件下的电导率,并记录下来。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入去离子水2.5ml、3.1ml、4.1ml、5.6ml、8.1ml、12.7ml、9.5ml、6.1ml、7.3ml。

分别测定17.2×10-4mol•L–1、15.3×10-4mol•L–1、13.4×10-4mol•L–1、11.5×10-4mol•L–1、9.5×10-4mol•L–1、7.4×10-4mol•L–1、6.4×10-4mol•L–1、5.9×10-4mol•L–1、

5.4×10-4mol•L–1系列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电导率。

加乙醇对CMC值的影响

(1)将1%浓度的乙醇溶液加水稀释成0.3%的乙醇溶液,取5ml的0.3%乙醇,加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20ml的母液(0.002mol/mol)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0ml,1.7ml,1.9ml,2.2ml,5.6ml,8.1ml,12.7ml,9.5ml,6.1ml,和7.3ml的0.06%的乙醇溶液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记录在表格内。

(2)取5ml的1%乙醇,加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20ml的母液(0.002mol/mol)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0ml,1.7ml,1.9ml,2.2ml,5.6ml,8.1ml,12.7ml,9.5ml,6.1ml,和7.3ml的0.2%的乙醇溶液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记录在表格内。

(3)将1%的乙醇稀释成0.2%的乙醇溶液,取5ml的0.2%乙醇,加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20ml的母液(0.002mol/mol)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0ml,1.7ml,1.9ml,2.2ml,5.6ml,8.1ml,12.7ml,9.5ml,6.1ml,和7.3ml的0.04%的乙醇溶液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记录在表格内.

(4)将1%的乙醇稀释成0.5%的乙醇溶液,取5ml的0.5%乙醇,加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20ml的母液(0.002mol/mol)于烧杯,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0ml,1.7ml,1.9ml,2.2ml,5.6ml,8.1ml,12.7ml,9.5ml,6.1ml,和7.3ml的0.1%的乙醇溶液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记录在表格内.

(5)将1%的乙醇稀释成0.4%的乙醇溶液,取5ml的0.4%乙醇,加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20ml的母液(0.002mol/mol)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0ml,1.7ml,1.9ml,2.2ml,5.6ml,8.1ml,12.7ml,9.5ml,6.1ml,和7.3ml的0.08%的乙醇溶液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记录在表格内

3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3.1,同一温度不同的CTAB的电导率的测定(已知母液浓度0.002mol•L–1取20ml母液)

加入水量Vm

浓度c/10-4mol•L–1

电导率μs/cm

1.1

19.0

98.6

109.6

2.5

17.2

90.3

102.0

3.1

15.3

86.0

96.3

4.1

13.4

81.6

90.8

5.6

11.5

77.1

85.2

8.1

9.5

71.0

77.6

12.7

7.4

60.3

64.9

9.5

6.4

53.1

57.1

6.1

5.9

49.3

53.0

7.3

5.4

45.5

45.5

3.12电导率对浓度的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

3.13上图图像的分析和记录,如下表所示;

温度℃

直线1

直线2

CMC(10-4mol/l)

斜率

截距

R2

斜率

截距

R2

25

6.19

12.99

0.987

2.73

44.96

0.982

9.24

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在不考虑影响因素时,所测得的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24×10-4mol/l。

影响因素:

与文献值相比较,用电导法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值与文献值有所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溶液配制不准或配制溶液过程有气泡产生,定容不准,CTAB部分分解等原因所致;溶液温度低于实际要测得温度。

3.2同一温度,加入同样的量乙醇,以不同量的CTAB分别测量电导率记录下表如示;

加入的0.08的乙醇的量V/ml

加入的0.1%的乙醇的量V/ml

加入的0.2%的乙醇的量V/ml

加入的0.04%的乙醇的量V/ml

加入的0.06

%的乙醇的量V/ml

浓度c/mol•L–1

加入的0.08%的乙醇的电导率μms/cm

加入的0.1%的乙醇的电导率μms/cm

加入的0.2%的乙醇的电导率μms/cm

加入的0.04%的乙醇的电导率μms/cm

加入的0.06%的乙醇的电导率μms/cm

0

0

0

0

0

0.0016

85.1

84.6

88.1

87

87

1.7

1.7

1.7

1.7

1.7

0.0015

84

83.2

86.2

85.1

85.9

1.9

1.9

1.9

1.9

1.9

0.0014

82.1

81.4

84.2

83.3

84.1

2.2

2.2

2.2

2.2

2.2

0.0013

79.4

79.7

82.1

81.4

82.1

5.6

5.6

5.6

5.6

5.6

0.0011

73.9

75.4

77.9

76.2

77.5

8.1

8.1

8.1

8.1

8.1

0.0009

68.2

68.3

74.3

69.6

70.7

12.7

12.7

12.7

12.7

12.7

0.0007

57.3

56.2

58.1

57.6

58.3

9.5

9.5

9.5

9.5

9.5

0.0006

51.1

49.6

51

50.4

50.8

6.1

6.1

6.1

6.1

6.1

0.00055

47.6

46.2

47.3

46.6

47.1

7.3

7.3

7.3

7.3

7.3

0.0005

44.1

43.1

43.6

43.1

43.5

3.21数据分析与记录温度25℃时不同浓度的乙醇对CMC的影响

3.22上述图表的记录和计算

乙醇浓度

直线的性质与记录

CMC(10-4mol/l)

0.04%的乙醇

斜率

76600

斜率

19970.59

9.0239

截距

5.07

截距

56.1716

R2

0.99887

R2

0.99914

0.06%的乙醇

斜率

66350

斜率

24617.65

9.1291

截距

10.3325

截距

48.4304

R2

0.9965

R2

0.9804

0.08%的乙醇

斜率

59580

斜率

24941.18

9.1234

截距

14.7575

截距

46.3598

R2

0.99581

R2

0.9834

0.1%的乙醇

斜率

68150

斜率

23264.71

9.1767

截距

9.7825

截距

50.9726

R2

0.99712

R2

0.96781

0.2%的乙醇

斜率

63200

斜率

22823.53

9.2866

截距

11.6000

截距

49.0961

R2

0.99932

R2

0.96393

3.23结论:

乙醇的加入对CMC影响:

从总体趋势上看,乙醇的加入不利于胶束形成,即增大了CMC。

分析:

乙醇的加入对CMC增加的原因:

乙醇的极性大,与水的互溶性好,加入乙醇后,溶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CTAB的憎水尾基与乙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使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增大,从而使CMC上升,也可能是乙醇与水分子发生强烈作用,特别是形成氢键,破坏了水的结构,使溶液的介电常数变小,削弱了表面活性剂的憎水效应和胶束形成能力,不利于胶束作用的形成,使CMC上升。

注MCTAB=364.45其CMC的理论值为9.11×10-4mol/l。

4.注意事项:

1,电极在冲洗后必须擦干,以保证溶液浓度的准确,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其极片必须完全浸入到所测溶液中。

2,为避免气泡形成,保证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影响浓度的准确性,在配制溶液时尽量减少搅拌,定容时水要沿瓶壁缓缓加入。

参考文献

【1】崔德福 .药剂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67 .

【2】孙德志.赵敬中.魏西莲,吸附伏安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J],分析测试学报1994(03)

【3】RalstonAW,HoerrCW,HoffmanEJ.Studiesonhighmolecularweightaliphaticaminesandtheirsalts.IV.Electricalconductivitiesofaqueoussolutionsofthehydrochloridesandacetatesofdodecylandoctadecylamines.J.Am.Chem.Soc.,1942,64

(1):

97.

[4]MutoS,MeguroK.ThedeterminationoftheCMCofsurfactantsinsomeorganicsolvents.Bull.Chem.Soc.Japan.,1973,46(5):

1316.

[5]KitaharaA,IshikawaT,TanimariS.Thestudyonsolubilizationoffromitsvaporpressureovernonionicandionicsurfactantsolutionsinvariousnonpolarsolcents.J.ColloidInter. Sci.,1967,23

(2):

243.

[6]赵国玺,程玉珍,欧进国等.正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1980,38(05):

409.

[7] CornoC,PlatoneE,GhelliS13CNMRanalysisofpolyoxyethylenatedsurfactantsdeterminationsofcriticalmicellarconcentration.ColloidandPolym.Sci,1984,262(8):

667.

[8]SuzukiH.Determinationofcriticalmicelleconcentrationsofsurfactantbyultravioletabsorptionspectra.J.Am.OilChem.Soc.,1970,47(8):

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