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794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问题 测试题.docx

高中地理城市化的问题测试题

高中地理城市化的问题测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北京市计划打开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并形成10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

据此并结合北京市风向玫瑰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A.根治北京市的雾霾B.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C.增加城区降水量D.增加城区生物数量

2.北京市一级通风廊道应为(  )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读“我国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内容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植物蒸腾、雨水收集利用、降水、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B.蒸发、雨水收集利用、降水、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C.降水、雨水收集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

D.下渗、雨水收集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植物蒸腾

4.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使用会

A.加剧城市内涝B.补充部分城市地下水

C.加重城市土壤盐渍化D.增加海陆间水循环总量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B.城市热岛效应

C.植被覆盖率降低D.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为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南京市主城区规划了五条“通风廊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图中的最大风频风向主要是()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8.有关通风廊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风廊道宜布局建筑物

B.能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

C.沿江通风廊道风速较小

D.有利于城市大气的净化

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

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

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10.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

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11.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

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B.阶梯状分布的湿地

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D.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

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

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A.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B.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C.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

D.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13.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

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14.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B.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C.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D.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

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表明()

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16.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原因有()

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最大

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强度最强

17.“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

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

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二、综合题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9.依据该模式,某城市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08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8年的径流量约为2000年时的(  )

A.1倍B.2倍C.3倍D.4倍

三、填空题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该污水处理系统最适宜处理()

①城市生活污水 ②印染厂污水 ③罐头厂污水 ④石油化工厂污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1.该污水处理系统()

A.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B.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

C.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D.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22.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A.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D.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1.北京市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明显,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区热岛效应,B对。

通风廊道建设,不能根治北京市的雾霾,A错。

热岛效应减弱,上升气流减弱,可能减少城区降水量,C错。

空气流通,不能降低风沙天气频率,D错。

2.通风廊道关键在于通风,所以要符合北京的盛行风向,根据风向玫瑰图,北京南北方向刮风频率最高,所以应当设置南北方向为1级,A正确,其次是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正确答案选A。

【点睛】

通风廊道一般是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例如主要道路、相连的公园绿地、建筑线后移地带及低矮楼宇群,通风廊道一般沿着风的方向伸展。

通风廊道被视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吹散雾霾的方法之一。

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针对措施。

3.D

4.B

【解析】

3.读图可知,①是雨水进入地下环节,是下渗,②是雨水直接输送到城市,是雨水直接被利用,③是下水道的水经过处理再利用,④从植物指向大气,是植物蒸腾,D正确。

4.读图可知,该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了大气降水,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减轻城市内涝,但并没有增加海陆间水循环,B正确,A、D错;城市地下水位较深,且以硬化地面为主,不会加重土壤盐碱化,C错。

【点睛】

第一题可用排除法,④从植物指向大气,是植物蒸腾,即可选出答案,第二题读懂图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5.B

6.C

【解析】

5.甲径流最大值较高且出现的时间较早,而乙曲线径流最大值出现时间较晚且较低,说明乙过程中径流速度较慢,且向地下下渗较多,则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而甲则相反,长期下去会导致城市地下水不足,可能出现水荒;甲代表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乙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②③对,①④错,B项正确。

6.城市地面硬化好,地表植被覆盖差,下渗少,地表径流多,流速快,必然导致地表径流最大值出现时间的提前,C项正确。

7.D

8.D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玫瑰图的判读。

在风向玫瑰图中,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东北方向的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大。

说明风频最大,故最大风频风向主要是东北风,据此选D。

8.读图分析可知,“通风廊道”沿途多绿地、水域,不适合建筑物的布局,A错;且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与最大风频一致,风速较快,C错;“通风廊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热量的散发,提升城市整体空气流通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和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D对B错,据此分析本题选D。

【点睛】

风向玫瑰图的判读方法:

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的频率。

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观察次数的百分比。

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玫瑰图。

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较大,为当地主导风向,如其主导方向相反,则为季风风向。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当地主导风向有密切关系。

如把清洁的建筑物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把污染建筑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方向;污染大气的建筑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免受污染建筑散发的有害物的影响。

9.B

10.A

11.D

【解析】

9.甲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是利用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

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湿地调蓄径流,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对。

不影响水汽输送速度,A错。

下渗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增加,C错。

水循环的周期可能变长,不会逐渐延长,D错。

10.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A对。

径流速度减慢,泄洪能力不能提高,B错。

植物覆盖率提高,利于雨水下渗,C错。

湿地有调节气候功能,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不能减少暴雨频率,D错。

11.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D对。

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阶梯状分布的湿地、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对污染物没有吸收、降解功能,A、B、C错。

【点睛】

湿地调蓄径流,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

12.D

13.C

14.B

【解析】

12.

在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成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布局,说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D正确;不能解决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问题,A、B、C错。

选D正确。

13.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问题越严重,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大城市,是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适宜于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C正确;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不能用于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合城市群的合理布局,A、B、D错。

选C正确。

14.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可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区,没有中心商务区,A错;公交是客运,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C错;与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无关,D错。

选B正确。

【点睛】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

新城市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规划,例如交通系统(特别是公交与捷运系统)的贯联衔接问题、税收区划及税收分担与共享问题、环境污染与污染治理问题、农田与自然保护区问题、教育系统(特别是中、高等教育)问题、政策不公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等。

比较适宜可行的区域规划范围,是一个大城市区或是由几个毗邻大城市区联接而成的区域。

15.D

16.D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知识点包括:

城市热岛效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15.读图,5~8时热岛强度最高,但并不代表市区均温最高,A项错误;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城郊之间温差小,热岛效应弱,B错误;15时~22时,市区温度呈下降趋势,C项错误,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热岛环流最强,D正确,故选D。

16.降水不是热岛强度降低的原因并且济南春季降水少,A项错误;夏季城郊普遍高温,昼夜温差较小,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小,B错误;秋季多大风天气,但夜晚热岛强度较大,C项错误;冬季低温,城区人为释放热能较多,城郊温差大,热岛效应最明显。

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

17.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乱建房屋的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主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能够缓解就业紧张状况,但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能够暂时缓解城市住房拥挤状况,但不是根本措施,据此选A。

【点睛】

根据材料,“亲嘴楼”是指楼间距过小,向高空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密度增加,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同时政府监管不够,使楼房无序搭建,所以解决该现象应从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入手。

18.C

19.C

【解析】

18.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示,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与下水道的普及率呈负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下,城市化程度与径流量呈正相关,故选C。

19.读图可知,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的情况下径流量约为2,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的情況下径流量约为6,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点睛】

20.D

21.B

22.B

【解析】

20.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因此最适宜处理污染程度较轻、规模较小的污水,如城市生活污水、罐头厂污水,对于印染厂污水、石油化工厂污水这类的大规模污水难以有效控制、处理,据此分析选D。

21.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和草本植物来净化污水的,因此该系统工程不复杂,投资也不大,A错;由于水体地表漫流,说明有一定的坡度,污水可以自流,能耗低,维护也比较方便,B对,该污水处理系统对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

由于会增加水体的下渗,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D错,据此分析选B项。

22.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因此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污水自留的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使得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或降解污染物质,地面坡度需要在2%-8%之间,据此分析选B。

【点睛】

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

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