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65.docx
《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6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6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65
云南省凤庆县一中【精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Fe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11.2gB.16.8gC.19.6gD.22.4g
2.将足量Cl2缓缓通入含0.02molH2SO3和0.02molHBr的混合溶液中。
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且不考虑Cl2与水反应)
A.
B.
C.
D.
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4.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某些环境污染。
下列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
B.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D.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
5.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精品】11月22日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
这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是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B.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
HCl>HBr>HI>HF
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角是104.50°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是:
O2+4e-+2H2O=4OH-
C.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
7.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在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透法等
D.大海中含有钾、溴、碘等元素,需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才可得到钾、溴、碘的单质
二、填空题
8.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不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______。
(3)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
A.
B.
C.甲醇D.CH3—O—CH3E.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9.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受热。
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1)ClO2中所有原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8电子结构。
上图所示方法制得的混合气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除去该杂质气体可选用_____;
A.饱和食盐水B.碱石灰C.浓硫酸D.蒸馏水
(2)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为推广二氧化氯而开发的新型产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
B.应用在食品工业中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贮藏期
C.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
D.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置
(3)欧洲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制备,但该方法缺点是产率低、产品难以分离,还可能污染环境。
写出该方法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我国广泛采用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备,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此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5)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___________。
10.乙醇是制取饮料、香精、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浓硫酸的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______。
(2)验证乙烯加成反应性质时,需对乙烯气体中的干扰物质进行处理,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写化学式);能确定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事实是______。
(选填编号)
a.溴水褪色b.有油状物质生成
c.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性
(3)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时,甲、乙两套装置如图1都可以选用。
关于这两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编号)
a.甲装置乙酸转化率高b.乙装置乙酸转化率高
c.甲装置有冷凝回流措施d.乙装置有冷凝回流措施
(4)用乙装置实验时,提纯乙中乙酸乙酯的流程如图3以上流程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混合物。
(5)如图2是用乙醇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实验中有两种加料方案:
①先加溴化钠→再加乙醇→最后加1:
1浓硫酸;
②先加溴化钠→再加1:
1浓硫酸→最后加乙醇。
按方案①和②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若在试管中加入______,产物可变为无色。
与方案①相比较,方案②的明显缺点是______。
四、工业流程题
11.活性ZnO在橡胶、塑料、涂料工业有重要应用,工业上用含锌物料(含FeO、CuO等杂质)制取活性ZnO的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浸出时用的是60%H2SO4(密度是1.5g/cm3),则该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上述流程H2SO4浸出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为0.04mol·L-1,控制滤液的pH,加入H2O2后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①粗略测定溶液pH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常温下Fe(OH)3的Ksp=4.0×10-38。
滤液的pH至少为________时,溶液中Fe3+开始沉淀。
(3)A溶液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验证溶质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制备ZnO所焙烧的物质是含结晶水的碱式碳酸锌。
取碱式碳酸锌6.82g,溶于HCl生成CO2448mL(标准状况下),溶解过程消耗HCl0.12mol,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6%,试推测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五、有机推断题
12.A~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
A与其他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族;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F与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的+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名称:
B_______,G_______。
(2)写出F的价电子排布图:
_______。
(3)写出化合物BC的结构式:
__________________。
(4)由A、C、F三元素形成的离子[F(CA)4]—是F在水溶液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中F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在测定A、D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甲,则其一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E;G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乙,若晶体密度为ag/cm3,则G与D最近的距离为____pm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出计算表达式,不用化简;乙中○为G,●为D。
)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的三种阳离子浓度均为2mol/L,根据SO42-反应前后的量不变,溶液中已有铁元素0.4mol,所以只需再加0.2molFe,即11.2g,选A。
2.A
【详解】
亚硫酸根离子与溴离子都具有还原性,但是亚硫酸根离子还原性强于溴离子,通入氯气后,氯气首先氧化H2SO3为H2SO4,H2SO3反应完毕,然后再氧化Br-。
氯气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
Cl2+H2SO3+H2O=H2SO4+2HCl
0.02mol0.02mol0.02mol0.04mol
H2SO3为弱酸,生成两种强酸:
H2SO4和HCl,c(H+)增大,H2SO3反应完毕,消耗Cl20.02mol,Cl2过量0.01mol,然后再氧化Br-:
Cl2+2HBr=Br2+2HCl
0.01mol0.02mol
HBr全部被氯气氧化转变为Br2和HCl,HCl和HBr都是强酸,所以c(H+)不变;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Cl2能氧化HBr,Br2能氧化H2SO3,氯气首先氧化H2SO3为H2SO4,H2SO3反应完毕,然后再氧化Br-,由于Br-全部转变Br2,所以HBr和H2SO3都完全被氧化。
3.C
【详解】
加入盐酸,氧化铝和氧化铁溶解,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铝,二氧化硅不溶解,过滤即可除去;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偏铝酸钠,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得到氧化铝,氧化铝电解得到单质铝,所以只有选项C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
4.A
【详解】
A.在燃料煤中添加氧化钙,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最终氧化为硫酸钙,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重新成型,固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性质不变,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原子的放射性属于核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
D.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利用了吸附剂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A.冰中分子排列有序,含有氢键数目增多,使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上,是氢键的原因,选项A正确;
B.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选项B错误;
C.卤素的氢化物中只有HF含有氢键,卤素的氢化物的沸点:
HF>HI>HBr>HCl,选项C错误;
D.键角是共价键的参数,键角与氢键无关,而与成键电子对、孤对电子等有关系,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6.D
【详解】
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故A正确;
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
O2+4e-+2H2O=4OH-,故B正确;
C.氢氧燃料电池中,在负极上是燃料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故C正确;
D.将地下钢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能防止钢铁锈蚀,故D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A.明矾的净水原理为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不能使海水的盐分沉淀并淡化,A错误;
B.蒸发过程只涉及到物理变化,B正确;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透法等,C正确;
D.大海中含有钾、溴、碘等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需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才可得到钾、溴、碘的单质,D正确;
答案选A。
8.小CH2=CH2+H2O
CH3CH2OH100%D32CH3CH2OH+O2
2CH3CHO+2H2O
【详解】
(1)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小;
(2)乙烯中含双键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
CH2═CH2+H2O→CH3CH2OH,从方程式可看出,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100%;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故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为甲醚,故答案为D;
(4)①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1mol,C2H5OH+3O2
2CO2+3H2O,所用1mol乙醇燃烧消耗3mol氧气,故答案为3;
②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
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2H5OH+O2
2CH3CHO+2H2O。
9.不是CABCD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2NaClO2+Cl2=2NaCl+2ClO2产率高,易于分离,没有产生毒副产品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
【分析】
NH4Cl溶液中加入盐酸进行电解得到NCl3,结合N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知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生成的气体A为H2,NCl3溶液中加入NaClO2溶液,得到ClO2与气体B,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H3。
【详解】
(1)Cl最外层7个电子,只有1个单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含2个单电子,则O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为氨气,可选酸来除杂,只有C中浓硫酸符合;
(2)A.二氧化氯具有强的氧化性,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代替氯气,为“绿色”消毒剂,故A正确;
B.二氧化氯能杀菌消毒,有效地延长食品贮藏期,故B正确;
C.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便于运输和应用,故C正确;
D.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故D正确;
故选A、B、C、D;
(3)氯酸钠氧化浓盐酸生成二氧化氯、氯化钠、水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
(4)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反应的方程式:
2NaClO2+Cl2═2NaCl+2ClO2;该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为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5)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二氧化氯、水,该反应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
10.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NaOHdb、dNa2CO3分液相互溶解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Na2SO3先加浓硫酸会有较多HBr气体生成,HBr挥发会造成HBr的损耗
【分析】
(1)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的条件下迅速升温至170℃可到乙烯,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还具有吸水性;
(2)乙醇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浓硫酸还有强氧化性,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产物中有可能存在SO2,会对乙烯的验证造成干扰,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据此分析解答;
(3)甲装置边反应边蒸馏,乙装置采用冷凝回流,等反应后再提取产物,使反应更充分;
(4)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时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液可将其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再进一步进行提纯即可;
(5)按方案①和②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是由于有溴单质生成,溶于水后出现橙红色;方案②中把浓硫酸加入溴化钠溶液,会有HBr生成,HBr具有挥发性,会使HBr损失。
【详解】
(1)乙醇制取乙烯的同时还生成水,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浓硫酸的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
浓硫酸还具有吸水性,反应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
(2)乙醇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浓硫酸还有强氧化性,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产物中有可能存在SO2,会对乙烯的验证造成干扰,选择碱性溶液吸收SO2;
a.若乙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使溴水褪色;
b.若乙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也有油状物质生成;
c.若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说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性,说明反应后没有HBr生成,说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选d;
(3)甲装置边反应边蒸馏,而乙醇、乙酸易挥发,易被蒸出,使反应物转化率降低,乙装置采用冷凝回流,等充分反应后再提取产物,使反应更充分,乙酸的转化率更高;答案选bd。
(4)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时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液可将其分离;分液得到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少量杂质,再精馏,精馏适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有差异且差异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5)按方案①和②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是由于有溴单质生成,溶于水后出现橙红色,可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溴单质;方案②中把浓硫酸加入溴化钠溶液,会有HBr生成,HBr具有挥发性,会使HBr损失。
11.9.18mol·L-1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NH4)2SO4取少量A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n3(OH)4CO3·H2O
【详解】
(1)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9.18mol/L;
(2)①粗略测定溶液pH的用pH试纸测定,操作为: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已知:
常温下Fe(OH)3的Ksp=4.0×10-38。
上述流程H2SO4浸出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为0.04mol/L,控制滤液的pH,加入H2O2后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当出现氢氧化铁沉淀时,溶液中Ksp=c3(OH-)c(Fe3+)=4.0×10-38×c(OH-)=1×10-12mol/L,c(H+)=10-2mol/L,pH=2;
(3)依据流程分析,碳酸氢铵洗涤沉淀表面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A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NH4)2SO4,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在反应生成氨气和水,氨气与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检验铵根离子的操作为:
取少量A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n(CO32-)=n(CO2)=0.02mol;
n(Zn2+)=n(ZnCl2)=
n(Cl-)=
n(HCl)=0.06mol;
n(OH-)=2n(Zn2+)-2n(CO32-)=0.08mol;
n(H2O)=[6.82g-m(Zn2+)-m(OH-)-m(CO32-)]÷18g/mol=0.02mol;
n(Zn2+):
n(OH-):
n(CO32-):
n(H2O)=0.06:
0.08:
0.02:
0.02=3:
4:
1:
1;
化学式为:
Zn3(OH)4CO3•H2O。
12.碳铜
C≡OSP3杂化HF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缔合分子2
×108pm
【详解】
A~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
A与其他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族,是H;B、C只能是第2周期元素,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是2p2和2p4产生的,故分别是C和O;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有1s22s22p4或1s22s22p63s2,从晶体来看为金属,故是Mg;F与E(Mg)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Mg小,F是Al;G的+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是第4周期元素,离子应该为1s22s22p63s23p63d10,是Cu。
D不在第IA族,有时8O~12Mg之间,为F。
(4)离子[Al(OH)4]—中的Al价层电子4对,杂化类型是sp3。
(5)在测定A、D形成的化合物HF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因HF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缔合分子使得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
(6)如图甲Cu的一种晶体结构是六方最密堆积,图为3个晶胞,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Cu;Cu与F形成的化合物是的晶胞结构如图乙,1:
1的是CuF,Cu与F最近的距离为为对角线的1/4,故有:
Cu与F最近的距离
×108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