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60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 最新.docx

高二化学教案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和作业最新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

教学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教学难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及计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问】

什么叫定性分折

什么叫定量分折

酸碱中和滴定

【讲述】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酸、碱反应的本质为:

H++OH-===H2O

例:

HCl+NaOH===NaCl+H2O

则:

(v为化学计量数)如用A代表酸,用B代表碱,则有:

又因c=

所以n=cV

则上式可表示为:

,如为一元酸和一元碱中和时:

由于

,则有:

c(B)=

,因此c(B)的大小就决定于V(A)的大小。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

1、实验用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白纸。

标准的0.2000mol·L-1HCl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

2、实验步骤

a实验前的准备

洗涤(自来水)→捡漏→蒸馏水洗(2-3次)→待装液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整液面并记录读数→取待测液→加指示剂

b中和滴定

滴定(逐滴滴下)→记录读数→重复(2-3次)

终点判断:

溶液颜色突然变化,且半分钟不变色

眼睛:

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左手:

控制滴定管活塞(玻璃球)

右手:

振荡锥形瓶

c数据处理

取三次平均值计算

【整个过程】

洗涤(自来水)→捡漏→蒸馏水洗(2-3次)→待装液润洗(2-3次)→装液→排气泡→调整液面并记录读数→取待测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逐滴滴下)→记录读数→重复(2-3次)→取三次平均值计算

【小结】

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定量分析实验,要得到准确的结果,就必须注意每一步操作,这是和以前的定性分析实验不同的。

〖第二课时〗

【复习】

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学生活动)

【板书】

三、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

c(B)=

由上可知,c(A)是标准液的浓度,c(B)是待测液的体积,在计算中,都是定值不变,所有的误差都可归结为是否引起了V(A)的变化。

1、仪器洗涤不当

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分析:

引起了V(A)变大,所以结果偏大

b盛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

引起了V(A)变小,所以结果偏小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

引起了V(A)变大,所以结果偏大

2、读数不当

a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偏低)

b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偏高)

3、操作不当

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偏高)

b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偏高)

c盛待测液的滴定管取待测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取后气泡消失(偏低)

d滴定过程中,不小心有一滴滴到锥形瓶外(偏高)

e滴定中振荡锥形瓶用力过大,有溶液飞溅出来(偏低)

f滴定过程中,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偏高)

分析:

就可能有部分标准液没有参与反应,沾在锥形瓶内壁

g滴定终点,立即读数(偏大)

分析:

到滴定终点,要等1到2分钟才读数,不然由于滴定管中附在内壁的溶液还没有流下,读数偏大。

4、终点判断不准

a溶液变色立即读数(偏低)

b终点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端还有一滴悬挂(偏高)

5、指示剂选择不当

a生成弱酸强碱盐的反应,应选酚酞做指示剂

b生成强酸弱碱盐的反应,应选甲基橙做指示剂

c反应后呈中性的反应,两者都可以用

(指示剂带来的误差无法避免)

6、样品中含有杂质

【例】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

NaOH溶液由于和空气中CO2反应,存在Na2CO3杂质,如果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则对结果没有影响,如果用酚酞做指示剂,则结果偏小

【总结提高】

1.通过化学反应掌握滴定原理。

2.掌握滴定误差大小的关键V(A)。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一些问题

1.等当点

当滴加的标准溶液和被测物质恰好反应时,这一时刻称为等当点。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到达等当点时溶液不一定都是中性的,有时呈酸性、有时呈碱性,这要看中和后生成盐的性质。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在等当点时溶液呈中性;强碱滴定弱酸,因生成的盐又要水解,在等当点时溶液呈碱性;同理,强酸滴定弱碱,在等当点时溶液呈酸性。

2.滴定终点

酸碱中和滴定是否达到等当点,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表示滴定的终点。

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半分钟不褪色的时刻,即为滴定终点。

等当点和滴定终点一般很难吻合,为了减少滴定误差,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使滴定终点尽可能接近等当点,这就涉及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问题。

3.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必须明确pH的跃迁范围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中和滴定时,当误差在±0.1%时,即为准确值,由此,当酸碱中和滴定时,少滴0.1%或多滴0.1%时pH的变化范围,即为pH的跃迁范围,由此可得下表:

滴定种类

PH跃迁范围

强酸强碱互滴

4.30~9.70

强碱滴定弱酸

7.74~9.70

强酸滴定弱碱

4.00~7.10

中和滴定实验结果的分析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以往的教材中有一当量定律N1V1=N2V2,对于浓度误差的分析曾有很好的作用,但由于标准单位制的执行等原因,当量浓度的知识已从中学教学中取消,因而新教材上也就砍掉了当量定律这一知识内容,使学生分析起来就变得更困难了。

在处理这段内容时,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引入一个新的公式,将物质的量浓度与当量定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及浓度计算均有很大帮助。

n酸c酸V酸=n碱c碱V碱

式中:

n——酸或碱中氢原子或氢氧根离子数;

c——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

V——酸或碱溶液的体积。

当用酸去滴定碱确定碱的浓度时,则:

c碱=

上述公式在求算浓度时很方便,而在分析误差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分子上的V酸的变化,因为在滴定过程中c酸为标准酸,其数值在理论上是不变的,若稀释了虽实际值变小,但体现的却是V酸的增大,导致

c酸偏高;V碱同样也是一个定值,它是用标准的量器量好后注入锥形瓶中的,当在实际操作中碱液外溅,其实际值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却是标准酸用量的减少,即V酸减小,则c碱降低了;对于观察中出现的误差亦同样如此。

综上所述,当用标准酸来测定碱的浓度时,c碱的误差与V酸的变化成正比,即当V酸的实测值大于其理论值时,c碱偏高,反之则偏低。

即:

c碱=

=BV酸

同理,用标准碱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时亦然,即c酸=BV碱。

下面是用标准酸滴定待测碱而引起的结果变化情况:

实验操作情况

对c碱的影响

①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

偏高

②读数开始时仰视,终止时俯视

偏低

③到滴定终点时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入锥瓶

偏高

④洗净的酸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

⑤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

偏高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

偏高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

偏低

⑧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

无影响

分析:

对于表中①③④⑤⑥各项,标准液的实际用量V酸均超出其理论所需用量,即体积读数增大。

V酸增大,根据c碱=BV酸,则所得待测碱液的浓度c碱的数据较其实际浓度偏高;对于第⑦项V酸实际用量减少,则c碱偏低;对于⑧项,向待测液中加水稀释,虽然稀释后原待测液的浓度减小了,但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并未发生变化,因而所需标准酸的体积亦不发生变化,对待测碱液的浓度便不产生影响。

在读数时,应将滴定管放正,两眼平视,视线与溶液凹面最低处水平相切。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视线偏高(俯视)或视线偏低(仰视)的情况,从而使数据不准而造成误差。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量筒、容量瓶和滴定管的读数时均有可能出现,只不过滴定管的零刻度与前两种不同,与量筒恰好相反,读数结果亦相反,先仰视后俯视则导致V酸数据偏小,c碱偏低。

现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为例,在分析某一错误操作所得到的结果时,假设其它操作都是正确的。

错误操作测定结果错误原因

①未润洗碱式滴定管偏高标准碱被稀释,V碱变大

②用待测酸液润洗锥形瓶偏高增加了待测酸量,V碱变大

③未润洗移液管或未润洗用偏低待测酸液被稀释,减小了待测酸

于量取酸液的酸式滴定管液的量,V碱变小

④未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里的气泡偏高空气体积代替碱耗体积,V碱变大

⑤滴定中锥形瓶内的液体溅出偏低待测酸液减少,V碱变小

⑥滴定刚停止就读数偏高附着在管壁上的碱未流下,V碱变大

⑦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偏低V碱变小

⑧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偏高V碱变大

以HCl滴定NaOH溶液为例,说明滴定操作的要点以HCl滴定NaOH溶液为例,说明滴定操作的要点

(1)在酸式滴定管内注入已知浓度为C1的盐酸标准液至刻度“0”以上,并固定在滴定台上。

在滴定管下放一小烧杯,调整液面到“0”或“0”以下某个刻度,记下起始读数V始。

注意滴定管下端尖嘴处不应留存有气泡。

(2)用碱式滴定管或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NaOH溶液(V2,C2),注入锥形瓶中,滴入1~2滴酚甲基橙试剂,呈黄色。

在锥形瓶下面垫一张白纸,以便观察颜色变化。

(3)左手操纵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使标准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拿住锥形瓶的颈部,不断按同一方向旋转作圆周运动。

注意瓶口不能碰滴定管下端尖嘴,瓶底不碰下面垫的白纸。

(4)整个滴定过程,左手旋塞,右手摇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要做到边滴边振荡,边观察颜色变化。

(5)滴定开始时,滴加盐酸的速度可稍快些,但不能成为一股水流。

随着滴定的进行,滴入盐酸的速度也应逐渐减慢。

滴定中甲基橙由黄色逐渐变为橙色,当接近等当点时,应滴入一滴停下来振荡一会儿,再滴入一滴再停下来振荡一会儿。

当滴入一滴盐酸黄色变为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6)滴定达终点后,必须等待1~2min,让附着在滴定管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行读数。

记下滴定管内盐酸的读数V终。

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V1=V终-V始。

(7)按上述要求重新操作一次。

两次滴定所用盐酸的体积相差不能超过0.5%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

(1)酚酞:

酸滴定碱时:

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

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2)甲基橙:

酸滴定碱时:

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

颜色由红到橙色

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

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

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

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例题:

1.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答案:

D

解析:

NaOH~HCl

11

V(NaOH)·c(NaOH)V(HCl)·c(HCl)

所以c(HCl)=

讨论:

V(NaOH)、c(NaOH)、c(HCl)的大小,可推知c(HCl)是否会出现误差。

对A选项来说,由于等量的NaOH变成Na2CO3后,所需HCl的量减少,所以结果偏低。

对B选项滴定终点时,由于滴定管“零”刻度在上,俯视读数变小,仰视读数变大,因为V碱变小,c酸偏低。

C选项中,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加水不影响测定。

D选项中悬挂的液体已包含在V(NaOH)中,使V增大,C(HCl)值偏高。

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

D.改用移液管取10.00mL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移液管尖嘴液体吹去

答案:

C

解析:

A中未用标准液润洗,使c酸变小,则V酸偏大,c碱偏高。

B中锥形瓶用NaOH润洗,使n碱偏大,耗酸量增大,则结果c碱偏高。

C中加水,n碱不变,结果不变。

D中尖嘴不应吹去,否则使碱量增加,结果偏高。

3.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小,它的电导愈大),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范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

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A.Na2SO3溶液B.KI溶液

C.NaOH溶液D.H2O

答案:

A

解析:

溶液电导的变化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变大,电导变大,题中给出的4种吸收剂分别与Cl2反应情况如下:

Na2SO3+Cl2+H2O===Na2SO4+2HCl(离子数目变大)

2KI+Cl2===I2+2KCl(离子数目基本不变)

NaOH+Cl2===NaCl+NaClO+H2O(离子数目基本不变)

Cl2+H2O===HCl+HClO(离子数目变大)

再兼顾吸收容量,只有A符合题意。

中和滴定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3.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步骤

1.调整滴定管。

2.把待测液注入锥形瓶。

3.滴定。

4.洗涤。

5.重复滴定,记录数据并计算。

四、问题和讨论

1.在进行中和滴定时,为什么要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用酸液润洗后,如果再用蒸馏水润洗一次,这种操作是否正确?

答:

防止滴定管内可能存有水,当加入标准液时将标准液的浓度降低,影响结果准确性。

如果用蒸馏水润洗滴定管后,当加入酸溶液后,滴定管中残存的水会使酸的浓度降低,使实验中所消耗的酸的实际体积较理论值大,即使所测的浓度较实际值偏高。

2.滴定用的锥形瓶是否也要用待测的碱溶液润洗?

锥形瓶装待测液前是否必须保持干燥?

为什么?

答:

滴定用的锥形瓶不能用被滴定的碱溶液润洗。

因为若用碱溶液润洗,会使锥形瓶中残留有碱液,在滴定时消耗的酸量会加大,使实验测得的结果比理论值大。

锥形瓶不必保持干燥。

因为在滴定时,当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这与锥形瓶中是否有水没有关

练习

1、用.01mol/L的HCl分别跟20mLNaOH溶液和20mL氨水正好反应,消耗盐酸都是20mL,这说明NaOH和氨水的()

A.[OH-]浓度相等B.PH值相等C.电离度相等D.摩尔浓度相等

2、将PH=3和PH=11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所得溶液的PH值是()

A.一定等于7B.一定不大于7C.不一定等于7

D.一定不等于7E.以上答案均不对

3、称取工业烧碱11.8克,有生活水平溶液并稀释至1.00升,然后取出20.0毫升,用1.00%(密度1.03g/mL)的硫酸进行中和滴定(假定烧碱中所含杂质不与硫酸作用),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酸溶液与碱溶液体积比为4:

3,求:

①硫酸溶液的摩尔浓度;②烧碱溶液的

摩尔浓度;③工业烧碱的纯度。

(答:

①0.105mol/L;②0.280mol/L;③94.9%)

 

作业布置

作业时间

【课堂重温】

【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中性

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2、在盐酸滴定NaOH溶液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到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

A、由黄色变红色B、由黄色变橙色C、由橙色变红色D、由红色变橙色

3、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Na2CO3中分别含有⑴NaOH⑵NaCl⑶NaHCO3⑷K2CO3杂质时,所测结果偏低的是:

()

A、⑴B、⑵C、⑵⑶D、⑵⑶⑷

4、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

然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完全反应,所需溶液的体积是:

()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乙>丙>甲

5、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使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移液管D、锥形瓶

6、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mL刻度处,现把管内溶液全部流下排出,用量筒承接,该溶液的体积应为()

A、10mLB、40mLC、大于40mLD、小于40mL

7、99mL0.1mol/LHCl和10lmL0.05mol/L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PH值为()

A、1.7B、10.7C、11D、11.3

8、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中,加入同一强碱溶液,使PH值都等于7时,消耗碱溶液的体积是()

A、相同B、强酸>弱酸C、强酸<弱酸D、无法确定

9、甲乙分别为不同浓度的稀氨水,甲比乙的PH值大,用同种盐酸来中和等体积的甲和乙,所需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甲和V乙,则()

A、V甲=10V乙B、V乙=10V甲C、V甲>10V乙D、V甲<10V乙

10、用稀氨水滴定稀H2SO4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A、酚酞B、甲基橙C、石蕊试液D、淀粉-KI溶液

1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HnRO2n及Hn+1RO2n分别与一定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两种酸的体积比是()

A、n:

(n+1)B、1:

1C、(n+1):

nD、(n-1):

n

12、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溶液,分别中和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正盐,消耗这三种酸的体积比是()

A、1:

1:

1B、3:

2:

1C、6:

3:

2D、1:

2:

3

二、填空题:

13、下列中和滴定,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⑴盐酸滴定氨水_________,⑵KOH溶液滴定硫酸________,⑶NaOH溶液滴定醋酸________。

14、下面是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引起误差的五个方面,根据题意,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

⑴仪器润洗:

a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___:

b移液管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____:

c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____。

⑵气泡:

a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使滴定结果_______:

b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了有气泡,使滴定结果________。

⑶读数:

a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使滴定结果_______:

b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使滴定结果________。

⑷指示剂选择:

a用盐酸滴定氨水,选用酚酞指示剂,使滴定结果_______:

b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溶液,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得醋酸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_______。

⑸杂质:

a用含NaCl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得盐酸浓度将__________;b用含Na2O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得的盐酸浓度将__________;c用含Na2CO3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得的盐酸浓度将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取未知浓度硫酸10mL进行中和滴定,当滴入25mLNaOH溶液时已过量,再用1mol/L盐酸回滴,加入5mL正好中和过量的碱。

用同样1mol/L盐酸滴定10mL上述NaOH溶液要消耗24mL盐酸,求最初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硫酸浓度密度1.17g/cm3)。

16、含食盐的不纯NaOH4.0g溶于水制成1L溶液,为了中和这种溶液10mL,需硫酸4.25mL,若取这种H2SO45.0mL,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测得所生成沉淀的质量为0.1165g,这种NaOH的纯度为多少?

 

【答案】

一、1D2B3D4C5D6C

7C8B9C10B11C12C

二、13⑴甲基橙⑵酚酞⑶酚酞

14、⑴a偏高b偏低c偏高⑵a偏高b偏低⑶a偏低b偏低

⑷a偏低b偏低⑸a偏高b偏低c偏高

三、1523%16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