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257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

工业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中心环节,必须选择符合现代工业基础的工业现代化途径与目标,选择科学的跳跃追赶战略,才能保证工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这也是国家与地区工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工业布局必须重视和满足现代工业的各种特点与布局要求。

“十二五”是福州市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科学制定现代工业发展规划是提升福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工业地位的重大举措。

为此,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和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依据,按照福州市“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编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的《福州市“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第一章工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09年12月,福州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亿元增长到2009年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健的增长势头;支住产业增长明显,电子信息、汽车、冶金、纺织等支柱产业继续主导全市工业层面,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瑞芯、网龙、福大自动化等一批企业已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福州申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验收。

1、工业总产值稳健增长。

2009年,福州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949.28亿元,增长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18.29亿元,增长14.5%;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08.95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6.60亿元,增长14.1%。

完成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531.97亿元,增长18.6%;股份制工业总产值1428.37亿元,增长2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总产值1827.59亿元,增长9.3%。

197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195亿元,南北“两翼”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3.2%,戴姆勒汽车、德盛镍合金等50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2、支柱产业增长明显。

电子信息、汽车、冶金、纺织等支柱产业继续主导全市工业层面,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584.86亿元,增长3.0%;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业产值526.82亿元,增长24.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246.60亿元,增长4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233.01亿元,增长33.5%;食品制造业产值49.6亿元,增长27.0%。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势良好,主要有:

汽车增长101.0%,商品混凝土增长64.2%,化纤增长32.5%,钢材增长28.0%,发电量增长17.1%。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瑞芯、网龙、福大自动化等一批企业已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福州申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验收。

全市共实施星火计划67项,其中国家级9项,火炬计划52项,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受理专利申请4320件,批准授权2733件,增长35.4%。

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迈出新的步伐。

全市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其中上市公司1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1503亿元,增长20%。

拥有民营科技企业30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8家。

市高新区拥有企业201家,福州软件园拥有企业395家。

市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1亿元,增长14%,利税29亿元,出口创汇11.4亿美元。

表1-1福州“十一五”工业总产值变化情况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福州工业总产值

2544.32

3080.73

3584.58

3949.28

4、工业空间布局形态日渐凸显:

5、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二、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三、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四、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工业发展目标与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工业规划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综合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新型工业化加快新型城市化发展步伐,以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加大投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工业产出和综合效益,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对接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工业投资,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拓展。

在工业布局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强化功能开发,加强产业集群特别是创新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优化大福州现代工业发展布局;加快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载体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整合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南北两翼产业集聚,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在闽台工业合作方面,强调发挥海西先行先试和省会城市的优势,推进榕台产业深度交流和合作,主动承接转移工业产业,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闽江口榕台产业对接集中区。

二、发展战略定位

三、总体目标

《工业发展意见》

1、工业总量迅速提升

2012年,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500亿元;2015年,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500亿元,工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2012年,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4个产业产值超千亿元;2015年力争10家以上企业产值超百亿元。

新增培育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迅速发展,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机电产业园初具规模,福兴经济开发区等城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上新水平,南北两翼工业园区载体作用凸显,港区联动、临港工业集聚加快。

形成个产业集群,巩固提升个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个创新产业产业集群。

4、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工业经济加快向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冶金、纺织、化工、塑胶、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2.5%以上。

5、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创新驱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建立并进一步完善。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拥有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第三章现代工业发展导向和重点领域

《工业发展意见》

一、支柱产业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以做强做大信息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以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要求,加强榕台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由加工制造业为主向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的转变。

发展壮大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外设、通信及网络终端、光电、应用软件及动漫创意等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培育壮大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福清)显示器产业园、福州软件园、海峡动漫产业基地,促进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东南IC制造业基地的建成发展,形成数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园区。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领先的企业。

2012年,产值达1000亿元;2015年达1500亿元。

2、装备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修造、电气设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要着力发展基础装备、基础部件和基础工艺,重点发展高速、精密、复合数控机床和纺织、轻工、建材、冶金机械,积极承接台湾先进装备制造业转移,加快建设闽侯南屿机电产业园和福清洪宽机械和数控机床产业园,推进江阴、罗源湾大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整合提升内燃机、发电机传统产品,加强输变电设备技术改造升级,壮大输变电设备及配件产业。

汽车产业要加快建设青口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以东南汽车、戴姆勒汽车为龙头,加快技术改造,发展核心技术,增强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配套能力,引进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及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培育自主品牌,迅速扩大整车产量和市场占有率。

船舶产业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进冠海造船二期、华东船厂30万吨造船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支持马尾造船、东南造船等企业研发制造高新技术新型船舶,推进船舶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发展船用电器、船用泵阀及甲板机械等船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形成闽江口百亿船舶产业集群。

2012年,产值达1200亿元;2015年,产值达2000亿元。

3、纺织及服装加工与制造业

化纤行业要大力扶持金纶高纤、力恒锦纶、锦江科技等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原料项目实施,增加新型化纤原料供给;引进先进纺丝、高效卷绕头以及差别化后加工等关键装置,使化纤产品差别化率提升到60%以上;实施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和炭纤维项目产业化。

棉纺行业要推广应用清梳联、高速并条、喷气纺纱机、涡流纺纱机、气流纺纱机、自动络筒机等新型纺纱机械,发展新型纺纱技术,带动织造业迅速扩张,促进服装、家纺、产业用面料的发展,培育新增长点。

服装行业要引进时尚创意设计模式,做强做大具有我市特色的时尚女装、休闲装、童装及婴幼儿装,打造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

加快推进长乐纺织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发挥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建设现代纺织城。

2012年,产值达1100亿元;2015年,产值达2000亿元。

二、战略产业

1、轻工食品产业

重点发展食品、塑胶等传统特色优势行业。

按照安全、营养、方便、多样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及精深加工为特色的水产品、粮油食品、方便休闲食品和果蔬饮料,推进海西(连江)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加快食品工业配套产业发展。

提升福清塑胶产业集群,开发功能化、复合化、环保型新产品,大力拓展高分子材料应用,研发以塑代钢的新节能制品,发展医用塑胶制品。

培育发展绿色照明、钟表、新型高档家具和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加大名优特轻工产品推介力度。

2012年,产值达1000亿元;2015年,产值1500亿元。

2、冶金建材产业

调整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联合重组,积极引进央企和国内外大型企业入股或控股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建筑用高强钢筋、金属加工用高线、涂镀层优特钢板、不锈钢板及其制品。

加快以德盛镍业、中铝瑞闽等企业为龙头的不锈钢产业园、铝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延伸和完善下游产业链。

支持高精铜(铝)板、带、箔、管材及型材技术开发与应用,提高铜、镍、镁、钼等行业深加工水平。

推动闽清陶瓷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引进抛光砖生产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2年,产值达500亿元;2015年,产值达1000亿元。

3、石油与化工产业

加快建设江阴石化基地,推进中国化工CPP(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和东南电化、耀隆化工异地搬迁项目,鼓励台湾等境内外石化企业在我市沿海具备条件的区域布局建设大型石化项目。

充分利用临港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物流供应网络,进口有机化工原料和单体,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市场缺口较大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工产品,形成完整的石化产业链。

2012年,产值达300亿元;2015年,产值达1000亿元。

三、新兴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培育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现代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等产品,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海洋药物等现代医药生物技术,提高生物医药的研发及产业化水平。

加强榕台生物医药和中药产业对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二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和实现产业化。

鼓励骨干企业研仿到期专利药,积极争取首仿药先机,推广应用一批生物医药领域新品种、新技术。

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分析仪器、可快速诊断的家庭用医疗保健仪器、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建设全国最大的口腔牙科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2年,产值达300亿元;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

2、新材料及能源产业

重点推广低能耗化学建材,发展特种功能、纳米、高性能金属、光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

火电行业以华能长乐电厂、华电可门电厂、国电江阴电厂为重点,加快华能、华电、国电、鲁能集团等央企投资我市大型能源项目建设步伐,形成海西能源发展基地。

新能源行业以福清核电基地为龙头,加快中核集团福清核电公司1-6#机组建设,改善能源结构。

开发利用平潭、福清、连江等地风能产业,加强潮汐能的开发研究,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业。

2012年,产值达500亿元;2015年,产值达700亿元。

第四章工业经济布局与园区发展

一、工业布局的总体思路

二、工业布局的原则和目标

三、现代工业发展布局

1、大福州现代工业发展布局

依据现有工业产业布局及空间组织形式,大福州特色产业集聚圈将发展成为“一圈四区”的空间格局,“一圈”即由城市主干道所连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所组成的工业集中圈,“四区”即位于大福州特色产业集聚圈内四个主要工业园区节点,包括青口投资区、滨海工业集中区、元洪投资区以及松下港区。

以现有电子信息、机械机电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延伸发展中上游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环保产业等;依托长乐机场,吸引国内主要航空科技机构的成果转化,重点发展民用轻型通用飞机、飞机零部件及附属专用设备、航空电子仪器设备、机场专用设备等高技术产业。

2、中心城区现代工业发展布局

中心城区工业布局按照“三环两带一走廊”进行调整,“三环”包括:

一是“二环以内”,工业基本撤离,建成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金融中心;二是“二环与三环之间”,主要发展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先进制造业;三是“三环以外”,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两带”指的是福州中心城区内二环以外、三环以内的以发展都市型产业为主的“都市型产业发展带”和位于马尾地区,以依托闽江口及马尾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等发展的“城市综合生产性服务商”。

“一走廊”指的是乌龙江南岸自福州大学城到南屿—南通一带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滨江高新科技走廊”。

在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中,重点发展“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屿南通科技城、金山工业集中区、铁岭工业集中区、义序机电园,重点引导仓山科技园、盖山投资区、福兴投资区,重点培育福州软件园、洪山科技园、台西科技园。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新的战略思路调整,将开发区定位为海西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将提升思路、精心谋划、借助技改的东风,真正实现由“马尾制造”向“马尾创造”的转变;南屿南通科技城参照新城区的模式规划建设,兼顾居住和就业的平衡;金山工业集中区进行重点整合和建设,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积极承接东部新城建设过程中所转移出的及外部转移的此类重点企业;铁岭工业集中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整合福兴投资区、仓山工业园区等专业轻纺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制造等企业,建立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纺服装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义序机电园结合福兴投资区的光机电产业的发展,打造福州市光机电产业的重要基地;仓山科技园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顺畅园区管理体制,增加园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盖山投资区与仓山科技园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新仓山科技园产业片区;福兴投资区淘汰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不符合城区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的产业,盘活有限土地资源,整合提升优势企业,吸引现有光机电大型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的光机电产业链;福州软件园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做大产业群,抓好基地建设;洪山科技园将形成酒文化、佛文化、时尚消费等特色街区;台西科技园应整合福州市内生物医药、仪器研发等高科技产业,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吸引投资、参股合作,促进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3、南北两翼区域现代工业布局

环罗源湾区域现代工业布局:

通过港口积极利用境外资源,大量进出原材料和产品,重点突出冶金、能源、石化、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建材、环保产业为主导的港口经济产业集群,构筑经济高效、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临港产业体系,使临港产业成为福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为福州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依托罗湖湾省级经济开发区、通过实施项目带动、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产业集聚明显、产业重点突出、分工布局合理、产业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基地,提升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实现“港口—城市—产业”三位一体、互动发展。

南翼地区现代工业布局:

以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材料工业、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群。

同时,以城市化为依托,接受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培育城市型经济载体,发展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

以江阴深水集装箱枢纽港和福州保税区为支撑,推进区港联动,积极引进外资,加快形成临港产业集群。

四、工业园区发展导向

《工业发展意见》

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机制,以园区带动投资,鼓励各类投资者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工业园区总体开发。

开展省、市、县三级联手推动产业园区建设。

各县(市)区在本轮土地规划修编中,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工业用地用于承载工业项目。

对成片工业用地开发的,可从市工业发展资金中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补助。

工业园区应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严格准入标准,实行差别优惠地价,确保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

对鼓励类工业项目且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可按国家颁布工业用地最低标准的70%作为招拍挂出让底价;对限制类工业项目,其土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提高20%;对利用符合规划的国有未利用地的工业项目用地,按国家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50%执行。

加快推进南屿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机电产业园、罗源湾不锈钢产业园、铝深加工产业园、东南IC制造基地等专业园区建设。

五、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第五章工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工业发展意见》

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

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新上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

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一、加强工业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二、强化工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三、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第六章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工业发展意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产业集群技术提升及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推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瞄准国际前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精密仪器、生物医药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工业设计、创意等新兴产业。

在电子信息、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培育发展一批高成长性、高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企业。

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关键与共性技术研发

二、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第七章现代工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一、港口

二、基础设施

三、物流

四、水电工程

第八章政策措施

《工业发展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工业重大项目协调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处级以上领导挂点联系服务,及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二、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企业设立所涉及的前置审批部门一律实行即到即审、即到即验、即到即办。

对重大项目实行整体规划、分期环评、分期核准,总体审批时限控制在1个月内。

及时兑现已出台的各项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扶持力度

优先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发展用地;采取地方税收先征后返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建设期间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最低限收取;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品牌,鼓励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鼓励项目开发和扩大投资,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潜力大、前景好、后劲强的龙头企业等。

加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银行、企业联系会议制度,组织经常性的银企合作及项目推介活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四、强化品牌带动

以培育品牌为载体,发展品牌经济为目标,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工程,带动全市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集中力量保护、扶持、培育一批名牌商标,名牌产品和地方品牌,提高经济综合实力。

建立品牌培育、宣传、维护专项经费,重点用于建立发展品牌经济的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品牌保护,各有关执法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加强对名牌产品法律保护,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仿冒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标识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

五、实施人才集聚

建立企业为主导、政府支持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急需的高端人才。

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型职工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