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45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兴起、城市化等;认识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加深对工业革命引起深层变化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既要认识到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弊端,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教学难点:

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

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呢?

人类工业文明时代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工业化建设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工业化带来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的兴起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

1841—1877年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

教师引导分析:

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引起英国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和1841年相比,187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下降到14%,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比下降到31%,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上升到55%。

总结: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3.阅读教材,说说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影响。

目标导学二:

城市化

1.阅读教材,了解城市化兴起的主要原因。

提示: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2.读教材和材料,了解城市化兴起带来的变化特征(以中国为例)。

提示:

中国改革进程: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一个显著特征,工业化是主导,城市化是附属。

但是,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拐点在2013年已经发生,集聚的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以前是工业化主导、城市化为辅,以后应该是城市化为主、工业化为辅,逐步进行产业升级。

归纳总结:

工业化初期,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

城市的环境很差。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目标导学三:

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说说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材料展示:

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

设问: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

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生活日益困苦,贫富差距在扩大。

总结:

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他们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2.读教材和材料,说说工业革命出现的环境问题。

材料展示:

近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等。

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还有: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Bhopal)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0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6000人死亡。

从上世纪初至今,全世界发生公害事件60多起,公害病患者达40万—50万人,死亡10多万人。

设问: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提示:

(1)自工业化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积弊深远。

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

(2)由于环境污染而形成的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倡导“绿水青山”即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类似亦可)

三、课堂总结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欧洲国家大众教育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1)原因: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变化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____________队伍不断壮大。

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________和________。

②越来越多的________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

(1)目的:

适应____________发展的需要。

(2)表现

①19世纪初,________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②1802年,________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③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____________教育。

(3)影响: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知识点2 城市化

1.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________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2.变化:

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________。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知识点3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环境污染严重: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2.社会________分化加剧: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日趋尖锐。

【达标练习】

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

美国人口在19世纪20年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D.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3.右面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

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

该图的立意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希望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4.19世纪中期,彼得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

材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  )

A.社会矛盾

B.生产效率

C.环境污染

D.文化教育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下的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二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英国伦敦的标签。

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断发生……

(1)根据材料一,说说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环境问题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科技的看法。

 

【能力提高】

1.右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  )

A.地主

B.资本家

C.工人

D.农民

2.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的需要

B.社会人士的呼吁

C.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D.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

3.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有了较大发展。

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发展。

由此,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

这说明工业革命(  )

A.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

B.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

C.推动了英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了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4.“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

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以上对工业革命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分化

C.破坏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

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

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

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

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

……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

“好啊!

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6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政府要求广大劳动群众子弟接受一定的教育与训练,成为合格的劳动力

1839年

政府成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此为第一个监督和管理教育的国家机构

1870年

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初等教育法案,奠定了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

1902年

议会通过首相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建立公立中等教育制度,但并未建立一套完全相互衔接的公共教育制度

1944年

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上提出教育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确立了从初等、中等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表格中的内容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推行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这种现象对英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教师详解详析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1.工人阶级 工业 商业 妇女

2.工业化 德国 法国 免费义务

知识点2 1.农村

2.规划

知识点3 2.贫富

【基础达标】

1.D 2.A

3.D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58年”“象征死亡的骷髅”,可知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蒸汽机以后,工厂迅速增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借此漫画,作者希望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4.A

5.

(1)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交通工具的革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原因:

工业发展,大量工厂兴起,煤炭大量使用,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增多。

(两点即可)

(3)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极大地改变和改善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言之有理即可)

【能力提升】

1.D [解析]19世纪,伴随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

到城市中成为雇佣工人,所以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

2.D

3.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可知,英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C、D两项与题意不符。

4.D [解析]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

题干材料分别从“建筑物、城市”(促进经济发展)、“奴隶、老爷”(导致了社会分化)和“肮脏的下水道”(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行描述。

材料中没有体现“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内容。

故选D项。

5.

(1)背景:

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

影响:

促进人口、货物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等。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时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得到改善。

(3)态度:

歌颂。

原因:

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6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英国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政府建立机构并立法推行。

提高了英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