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427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docx

甘肃天水市副市长雷鸣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立足科学发展突出工作重点

努力完成“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雷鸣

(2012年2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环保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马世忠书记和王锐市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这为我们开好这次会议和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全省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全市环保工作,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环保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5年,也是环境保护事业长足发展的5年。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贯穿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污染减排为核心,狠抓污染防治,强化执法监管,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各项工作明显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环境保护纳入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并完善目标责任制,促进了环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市、县区环保机构全部列入政府工作部门。

“十一五”期间全市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的资金累计达到20.25亿元,比“十五”期间的12.14亿元增长66.8%。

  

(二)环境保护理念发生重大转变。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总量控制、循环经济等观念引入到环境管理工作中,环境管理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污染治理从未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控制、生产全过程控制。

环境保护服务决策管理、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

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尤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全面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五年来,全市相继建成了藉河生态治理工程、天水市污水处理工程、天水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天水市城区和甘谷、武山、清水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城市集中供热、城市天然气气化工程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了麦积区及五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这些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了城市生态转型的步伐。

  (四)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存量削减,一手抓增量消化,先后淘汰了天水焦化厂焦炉、天水永固水泥公司立窑、麦积区锡龙冶炼厂等一批落后工艺产能,关停取缔了个别死灰复燃的“十五小”企业。

完成了天水奔马啤酒公司、天水长城果汁公司、新恒达化工公司等一批水污染治理项目及天水祁连山水泥公司、城市集中供热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到“十一五”末,全市共计完成废水治理项目18个,削减化学需氧量0.3193万吨,排放总量较2005年下降19.6%;完成废气治理项目23个,削减二氧化硫0.2628万吨,排放总量下降6.7%,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各项目标任务。

  (五)农村环境保护逐步推进。

全市113个乡镇和10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环保所,配备了专兼职环保员,农村环保管理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在全市28个行政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试点。

先后实施了张家川县木河乡下庞村等8个国家“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建成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5个,市级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14个。

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麦积区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

  (六)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连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挂牌督办违法企业17家,限期治理113家,查处关闭了葫芦河秦安段的小粉坊和麦积山景区周边地区的小石灰窑,对污染严重的燃煤锅炉进行了关闭和改造,加快了餐饮业油烟治理工作进度。

完成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工作,封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排污口13处。

“十一五”末,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

全市环境空气平均污染指数由2005年的93下降为58;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52天,比2005年的266天增加了86天;渭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水质,达到了省政府规定的水质标准;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分别控制在国家排放噪声标准以内。

我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进入全省前列,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获得省政府一等奖。

  总之,“十一五”时期,是全社会环保意识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投入和整治力度最大的五年,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也是环保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的五年。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环保工作者的辛劳和智慧。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环保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慰问!

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全市环保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面临的形势和矛盾依然严峻,主要体现为“三个突出”:

  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

我市生态较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辖区内河流流量小,自净能力弱。

水资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空气质量受冬春季采暖期燃煤、春季浮尘的影响较大。

目前,我市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将使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不断增加,而我市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尤其是水资源承载力,将会制约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突出。

“十二五”期间,国家在原有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氨氮、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并将减排领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

而我市在生活污染治理、农村污染治理方面的欠账较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染减排的任务相当艰巨。

  三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城乡环境保护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城市与农村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市农村环境保护起步较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逐年加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进展缓慢。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切实落实环境保护优先方针

  保护环境是关系当前与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的大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要深入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抢抓机遇,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切实落实环保优先方针。

  当前,环境保护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新要求,正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国务院印发加强环保重点工作的意见,召开第七次环保大会,这都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环境保护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环保事业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强大动力和政治保障。

二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环保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的部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环保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甘肃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创新环境管理体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三是“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现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根本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

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呈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对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和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环保优先方针。

  第一,要提高认识,在工作思路上体现环保优先。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自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要用结构调整的办法积极地保护环境,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增产减污的目标。

  第二,要强化措施,在工作目标上体现环保优先。

各县区政府编制发展规划,要优先编制环境规划;作出发展决策,要优先考虑环境影响;调整经济结构,要优先发展清洁产业;利用有限资源,要优先节约环境资源;新上投资项目,要优先进行环境评估;建设公共设施,要优先安排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要优先采用环保型技术;考核发展政绩,不仅要优先考核富民指标,也要优先考核环保指标。

  第三,要深化改革,在机制创新上体现环保优先。

要建立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将有限的环境资源配置给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

要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建立污染治理的利益导向机制,形成企业减少污染、治理污染的内在动力和社会环保投资机制。

要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引进先进的环保治理实用新技术,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提高全市环保技术水平。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以污染减排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蓝天、碧水、安全、宁静、生态”五大环保工程的实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加大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监管,努力推进全市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我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5年,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体系,市县两级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健全,环境管理和执法能力基本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环境保护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力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

  实现上述环境保护目标,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污染控制,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的完成

污染减排是国家约束性指标,我们必须确保完成。

要认真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将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责任、措施分年度逐级细化分解到基层,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考核。

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

要全面落实三大减排措施,向结构减排要空间,向工程减排要潜力,向管理减排要效益。

依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总量,依靠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工程削减总量,依靠优化发展降低总量,依靠建设项目“以新带老”消化总量,确保完成全市“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等污染减排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好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资质委托和环保标志核发工作。

要在结构调整上下真功夫,针对我市的重点污染行业,引进先进可行的污染治理技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淘汰现有的落后工艺、技术、产业,推进污染治理和结构调整,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为优势产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

  

(二)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努力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

  一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

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预警制度,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

  二要开展渭河流域的水污染综合防治,稳定改善河流水质。

我市去年已和定西市,陕西省的西安、宝鸡等六市一区建立了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城市联盟,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完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做好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防治,完成五县及麦积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并达标运行,启动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严格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达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十二五”末,市级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县级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要加快实施流域内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态保护等重点项目,确保渭河水出境断面稳定达标。

  三要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

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按期完成大唐甘谷发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加快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和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步伐,关闭淘汰不符合规定的小锅炉房。

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加大餐饮业油烟、汽车尾气、城市扬尘治理力度。

力争到2015年,开展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的监测工作,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全年天数的90%以上。

  四要加强噪声监管,改善城市噪声环境质量。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文化娱乐业噪声、城市机动车噪声、企业厂界噪声监管工作,确保区域环境噪声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低于国家标准。

  (三)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行业和企业进行集中治理。

严格落实重金属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坚决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

加强重金属相关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对造成污染的重金属污染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采取限期整治措施,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关停取缔。

   二是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加强放射源、射线装置管控,严格辐射许可证管理工作。

加强对放射性物品运输、贮存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辐射防护。

强化放射源、射线装置、高压输变电及移动通信工程等辐射环境管理,促进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加强核与辐射监管监测能力建设,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三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大力推进全市环境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工作机构、“一案三制”(应急预案,法制、体制、机制)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预案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构建风险防控、应急预案、指挥协调、资源保障四大应急体系。

要建立完善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农村环境建设

  按照城乡环保一体化的要求,环保工作重心要由以城市为主向城乡并重转变,环保设施要向农村延伸,环境监管要向农村覆盖,环保资金要向农村倾斜。

着重控制重点区域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确保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

大力支持农村生态创建活动,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完善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农村垃圾管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

围绕“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创建工程,大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和合理养殖种植,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把好土壤这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全力实施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加强领导,落实配套资金,整合项目,扩大连片整治范围,集中整治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和集镇,重点治理农村土壤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搞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努力扩大项目的示范效应。

  四、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全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各县区、各部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部署上来,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把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环保目标管理责任制

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

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强化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要坚持具体抓,切实做好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要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环保任务,将环境质量是否改善、污染减排任务是否完成、环境保护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影响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县区政府和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二)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和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督查。

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以及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制度。

建立污染源监管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档案,实行企业环境管理信用等级制度和环境违法公示制度,推动企业自觉落实环保责任。

要创新环境监管方法,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全面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

要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法,提高科学执法水平,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要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完善环境违法举报制度,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要强化生态环境监控和污染源的现场监察,严厉查处生态破坏和违法排污行为。

建立和完善环保执法责任制,对未批先建、违法排污、偷排污染物、转嫁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三)努力增加投入,切实增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搞好环境保护,技术是支撑,政策是保障,投入是基础。

“十二五”期间,各县区政府要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预算的重点予以保障,确保环保部门工作经费逐年有所增加,用于环境治理的资金逐年增加。

要积极争取国债和其他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要优化投入结构,进一步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

要加强企业法人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法制教育,加大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力度,增强企业法人治理环境污染的守法意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环保投入政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企业加大对环保的投入。

要积极争取国家省上资金支持,争取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为开展重点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实用技术推广等重点环保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要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大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力度,提高环保部门能力建设水平。

  (四)落实环评制度,积极参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参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切入点,是实施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重要保障。

要以环境影响评价为调控手段,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在制定重要规划和开发计划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科学决策。

对重大发展问题、重大环境问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切实做到未经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科学论证不决策。

严格落实对各类重要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区域流域开发利用、重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都要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把规划环评作为有关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

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决策工作的透明度,在审批重大建设项目和作出重大环保决策时,要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格执行听证、论证程序和社会公示制度,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和作用。

  (五)夯实环境保护国策地位,进一步强化环境宣传教育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加大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的环保国策意识,提高企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中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提升全民环境伦理道德水准,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环保、了解环保、支持环保,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

要继续开展绿色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环保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

要畅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对涉及群众利益的环保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社区、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同志们,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

爱护环境,就是珍爱我们的美好家园;保护环境,就是巩固我们的发展根基;建设环境,就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开创环境保护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天水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