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16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合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2O2B.KOHC.CaCl2D.Al2O3

【答案】B

【解析】A.、B、C、D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含有离子键,A的O2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的OH-含有极性共价键,C、D没有共价键,所以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是B,故选B。

点睛:

在根类阴阳离子内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2.己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3->D->B+>A2+D.单质的还原性A>B>D>C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一定满足关系式a-2=b-1=c+3=d+1。

其中A和B属于金属,位于同一周期,且A在B的右侧。

C和D是非金属,位于同一周期,且位于A和B的上一周期,其中D位于C的右侧。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B>A>C>D,A错误;B.原子序数a>d>d>c,B错误;C.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C>D>B>A,C正确;D.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单质的还原性B>A>C>D,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

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该反应

A.为放热反应

B.为吸热反应

C.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选A。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

4.0.096kg碳完全燃烧可放出3147.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CO2 △H=-393.49kJ/mol

B.C(s)+O2(g)=CO2(g) △H=+393.43kJ/mo1

C.C(s)+O2(g)=CO2(g)△H=-393.49kJ/mol

D.C(s)+1/2O2(g)=CO(g) △H=-393.49kJ/mol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碳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进而计算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CO2,反应放热,△H<0,据此分析。

详解:

A.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A错误;

B.碳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热△H应小于0,为负值,B错误;

C.0.096kg碳的物质的量是96g÷12g/mol=8mol,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则1mol碳完全燃烧放热3147.9kJ÷8=393.49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49kJ/mol,C正确。

D.碳完全燃烧生成CO2,D错误;

答案选C。

5.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 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⑦操作所需时间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全部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中和热的计算公式△H=-cm△T/n来确定实验中需要的数据。

详解:

由反应热的计算公式△H=-cm△T/n可知,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有:

比热容c,酸的浓度和体积、碱的浓度和体积,反应前后温度变化△T,然后计算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答案选C。

6.己知:

2H2(g)+O2(g)=2H2O

(1)△H=-571.6kJ/mol①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②

H+(aq)+OH-(aq)==H2O(l)△H=-57.3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燃烧热为571.6kJ/mol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H=-57.3kJ/mol

D.3H2(g)+CO2(g)=CH3OH(l)+H2O(l)△H=+135.9kJ/mol

【答案】B

【解析】分析:

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C.反应生成水外,还有沉淀产生;

D.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详解:

A.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给出的是2mol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571.6kJ,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1gH2燃烧放出热量为571.6kJ÷4=142.9kJ,1g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52kJ÷32=45.375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B正确;

C.在反应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中除了H+、OH-反应生成水外,还有沉淀产生,放出热量不是57.3kJ,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将(①×3-②)÷2整理可得3H2(g)+CO2(g)=CH3OH(l)+H2O(l)ΔH=-131.4kJ·mol-1,D错误;

答案选B。

7.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

 Zn-2e-=Zn2+

B.电池反应为:

 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答案】B

【解析】

8.黄铜上镀金时,电镀池的阴极为

A.黄铜B.金C.石墨D.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黄铜作阴极,金作阳极,故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电镀知识。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B.③④C.③④⑤D.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的装置,①错;原电池是将化学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错;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会有离子的定向移动,发生电解反应,是化学变化,③对;电解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还原反应手段,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④对;电镀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⑤错,故选B。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 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Fe-2e-=Fe2+

【答案】A

【解析】分析:

A.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B.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通入;

C.粗铜精炼时,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在负极失去电子。

详解: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正确;

B.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可以是O2+2H2O+4e-=4OH-,负极氢气放电,B错误;

C.粗铜精炼时,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C错误;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D错误;答案选A。

1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

Z>W>X>Y,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X>W>Z,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X>W>Z,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Y>Ⅹ>W>Z,所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Y>X>W>Z,故C正确;D、主族元素除了O和F之外,最高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1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解析】分析: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a为H元素;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原子只能有3个电子层,则b为S元素,c为Cl,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d为K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S元素,c为Cl,d为K元素,则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中H元素为正价,其非金属性最弱,故非金属性Cl>S>H,A正确;

B.H元素与S元素、Cl元素分别形成H2S、HCl,二者属于共价化合物,但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KH,属于离子化合物,B错误;

C.K元素与其它元素可以形成KH、K2S、KCl,均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

D.H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1、最低负化合价为-1,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最低负化合价为-2,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最低负化合价为-1,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准确判断出元素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KH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13.己知热化学方程式:

H+(aq)+OH-(aq)==H2O(l)△H1=-57.3kJ/mol

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H2=m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H1>△H2

C.△H2=-57.3kJ/mol

D.|△H1|>|△H2|

【答案】B

【解析】分析: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B.浓硫酸稀释放热,焓变为负;

C.放热反应,且浓硫酸稀释放热;

D.浓硫酸与NaOH反应放出热量多。

详解: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则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A错误;

B.浓硫酸稀释放热,焓变为负,则△H1>△H2,B正确;

C.放热反应,且浓硫酸稀释放热,则△H2<-57.3kJ•mol-1,C错误;

D.浓硫酸与NaOH反应放出热量多,则|△H1|<|△H2|,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和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焓变与热量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

14.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

946

154.8

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为吸热反应

D. 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点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断键吸热,成键放热以及反应热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分析判断。

详解:

A.N2(g)→2N(g)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应该吸收能量,A错误;

B.N(g)+3F(g)→NF3(g)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正确;

C.反应N2(g)+3F2(g)=2NF3(g)的△H=(941.7+3×154.8-283.0×6)kJ·mol-1=-291.9kJ·mol-1,△H<0,属于放热反应,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答案选B。

15.在298K、1.01×105Pa下,将22gCO2通入750mL1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的热量。

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1L2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g)+NaOH(aq)=NaHCO3(aq)∆H=-(2y-x)kJ/mo1

B.CO2(g)+NaOH(aq)=NaHCO3(aq)∆H=-(2x-y)kJ/mo1

C.CO2(g)+NaOH(aq)=NaHCO3(aq)∆H=-(4x-y)kJ/mo1

D.CO2(g)+2NaOH(l)=2NaHCO3(l)∆H=-(8x-2y)kJ/mo1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22gCO2通入1mol•L-1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再利用1molCO2通入2mol•L-1NaOH溶液1L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利用盖斯定律来书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n(CO2)=22g÷44g/mol=0.5mol,n(NaOH)=1mol•L-1×0.75L=0.75mol,该反应既生成碳酸钠又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2CO2+3NaOH=NaHCO3+Na2CO3+H2O。

由0.5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xkJ,则2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4x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3NaOH(aq)=NaHCO3(aq)+Na2CO3(aq)+H2O(l)△H=-4xkJ/mol①,又1molCO2通入2mol•L-1NaOH溶液1L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NaOH(aq)+CO2(g)=Na2CO3(aq)+H2O(l)△H=-ykJ/mol②,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NaOH(aq)+CO2(g)=NaHCO3(aq)△H=-(4x-y)kJ/mol。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计算中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盖斯定律的有关应用,是一重点题型,学生还应注意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标明各物质的状态。

16.一种熔融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板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每消耗1摩尔甲烷,转移6摩尔电子,错误,不选A;B、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不含氢氧根离子,错误,不选B;C、B极通入氧气,为正极,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错误,不选C;D、电极B上氧气得到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正确,选D。

考点:

原电池的原理的应用

17.研究人员研有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他不参与电极反应,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A1-3e-+7AlCl4-=4Al2Cl7-

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

3Cn+4Al2Cl7-

3CnAlCl4+Al+AlCl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放电时,铝是活泼的金属,铝是负极,被氧化生成Al2Cl7-,不活泼石墨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有机阳离子向石墨电极方向移动,A错误;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B错误;C、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铝离子,铝离子与AlCl4-结合生成Al2Cl7-,所以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3CnAlCl4+Al+AlCl4-

3Cn+4Al2Cl7-,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

18.液体感科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

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为电解质。

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流向左侧电极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碱性减弱

【答案】D

【解析】分析:

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左侧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为:

N2H4+O2=N2↑+2H2O,结合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流的方向分析解答。

详解:

A.该燃料电池中,右侧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A正确;

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B正确;

C.因为电池中正负极上为气体参与的反应,所以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C正确;

D.该原电池中,阴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D错误;

答案选D。

19.

(1)已知:

①Fe(s)+

O2(g)=FeO(s)∆H1=-272.0kJ/mol

②2Al(s)+

O2(g)=Al2O3(s)∆H1=-1675.7kJ/mol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2)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可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C.降低温度D.使用催化剂

(3)铝热法是常用的金属冷炼方法之一。

已知:

4A1(s)+3O2(g)=2Al2O3(s)∆H=-3352kJ/mol

Mn(s)+O2(g)=MnO2(s) ∆H=-521kJ/mol

Al与MnO2反应冶炼金属Mn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企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

形成雾霾的主要成分为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及扬尘等。

用CH4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CH4(g)+2NO2(g)=N2(g)+CO2(g)+2H2O(l) ∆H=-955kJ/mol

2NO2(g)=N2O4(g)∆H=-56.9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Al(s)+3FeO(s)=Al2O3(s)+3Fe(s)∆H=-859.7kJ/mol

(2).不能(3).该反应需要引发,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成本较高(4).吸(5).D(6).4A1(s)+3MnO2(s)=3Mn(s)+2Al2O3(s)∆H=-1789kJ/mol(7).CH4(g)+N2O4(g)=N2(g)+2H2O(l)+CO2(g)∆H=898.1kJ/mol

【解析】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H,该反应需要引发,成本过高;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由图可知,反应历程B与A相比,改变反应历程,应是使用催化剂;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H;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H。

详解:

(1)已知:

①Fe(s)+1/2O2(g)=FeO(s)∆H1=-272.0kJ/mol

②2Al(s)+3/2O2(g)=Al2O3(s)∆H1=-1675.7kJ/mol

将方程式②-①×3得2Al(s)+3FeO(s)=Al2O3(s)+3Fe(s)△H=-1675.7kJ•mol-1-(3×-272.0kJ•mol-1)=-859.7kJ•mol-1;

铝热反应需要镁燃烧引发,消耗较多能量,成分过高,因此不能用于工业炼铁;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由图可知,反应历程B与A相比,改变反应历程,最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应是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答案为D;

(3)已知:

①4A1(s)+3O2(g)=2Al2O3(s)∆H=-3352kJ/mol

②Mn(s)+O2(g)=MnO2(s)∆H=-521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即得到Al与MnO2反应冶炼金属Mn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A1(s)+3MnO2(s)=3Mn(s)+2Al2O3(s)∆H=-1789kJ/mol。

(4)已知:

①CH4(g)+2NO2(g)=N2(g)+CO2(g)+2H2O(l)∆H=-955kJ/mol

②2NO2(g)=N2O4(g)∆H=-56.9kJ/mol

根据盖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