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14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编制依据1

1.2、设计简介2

2、商品混凝土的运输2

3、商品混凝土进场及浇筑过程的现场管理2

4、搅拌站的选定2

4.1、对厂家资质的要求2

4.2、对所供混凝土材料的要求3

5、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3

5.1、框架柱混凝土的浇筑3

5.2、梁板混凝土的浇筑3

5.3、楼梯混凝土的浇筑4

5.4、墙体混凝土的浇筑4

5.5、洞口混凝土的浇筑4

5.6、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4

6、混凝土的养护9

7、雨季、冬季施工措施10

7.1、雨季施工措施10

7.2、冬季施措施10

8、检测试验10

9、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1

9.1、施工缝留设位置11

9.2、施工缝的处理11

9.3、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误差12

10、混凝土浇筑要点12

10.1、墙体12

10.2、楼板13

11、成品保护14

12、后浇带施工14

12.1、后浇带形状及模板支设14

12.2、混凝土浇筑16

12.3、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16

12.4、成品保护16

12.5、悬臂梁处理措施17

12.6、板后浇带的处理措施17

12.7、后浇带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7

13、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预防17

13.1、控制目标17

13.2、一般防治措施17

13.3、产生裂缝的原因、特征及预防措施18

13.4、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预防措施19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用房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公司

设计单位:

有限公司

基坑支护和降排水设计单位:

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勘察院

质监单位:

安全监督站

监理单位:

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有限公司

质量要求:

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号地块呈近似平行四边形,东西长约315.6米,南北宽约91.6米,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1幢15层高层建筑和10幢连体4层的多层办公建筑,其中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多层建筑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1层,总建筑面积79509.22㎡。

1.1、编制依据

(1)浙江有限公司设计提供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1116-2015

1.2、设计简介

2、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搅拌车数量应根据运距和浇筑速度合理配置,以满足混凝土浇筑,且通过计算确定每次浇筑混凝土所需配备的运输车台数,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现不必要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并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

3、商品混凝土进场及浇筑过程的现场管理

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仔细的检查,若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

对到场的混凝土按规范要求测量坍落度,由现场施工员组织实验员对坍落度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若不符要求时应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现场施工员应详细记录每车混凝土进场时间、开卸时间、浇筑完成时间,并及时收集混凝土小票以便准确了解供应及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4、搅拌站的选定

4.1、对厂家资质的要求

为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本工程将选用具有资质且具有相应生产规模、技术实力和具有可靠质量保证能力且能提供良好服务的混凝土供应商两家,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供料及时,满足现场混凝土均匀连续浇筑的要求。

4.2、对所供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所供砼必须提前按设计要求作试配,择优提交监理批准。

在签订商品砼供货合同时要附上特殊技术要求,如防水要求、强度等级、坍落度、初凝时间以保证商品砼的质量符合泵送要求。

应保证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砼搅拌站在设计、配置砼时,要有预防碱集料反应的具体措施,砼出厂前应向用户送出正式的检验报告,包括所用砂石产地及碱活性等级和砼碱含量的评估结果,以保证砼在规定年限内不发生碱集料反应损害。

5、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5.1、框架柱混凝土的浇筑

为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如必须间隙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

柱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混凝土浇筑,超过3m时,应使用软管或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之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必须停歇,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5.2、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梁板采用一次浇筑方法,从一端分段依次向另一端推进,即沿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置在次梁板跨中1/3范围内。

梁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浇捣,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混凝土振捣完毕,先用3~4.5m长刮尺,按设计标高随打随抹平,待混凝土沉实后,用木抹子进一步搓压提浆找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抹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度控制在3mm之内。

施工缝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5.3、楼梯混凝土的浇筑

地下室及标准层楼梯间均采用封闭式模板,在每步楼梯踏步模板预留透气孔,以保证砼密实;非标准层楼梯间墙混凝土随结构剪力墙一起浇筑,一次成型。

楼梯段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5.4、墙体混凝土的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准直接灌入模内。

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分层浇筑、振捣。

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

接槎处应加强振捣密实。

浇筑过程中随时清理落地灰。

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

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横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

5.5、洞口混凝土的浇筑

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动棒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

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出气孔,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墙上口找平:

混凝土剪力墙浇筑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

5.6、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5.6.1、机械配备及布置

本工程按后浇带区域设置最大区域浇筑面积为2200m2,约880m3混凝土,浇筑前需与搅拌站沟通,保证3台HBC80输送泵和一台备用输送泵、10台以上砼搅拌车,保证混凝凝土连续浇筑,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冷缝。

5.6.2、现场浇筑点的安排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对每个出料口配备4台振动器,其中四台用于施工,一台备用;振动棒6根,长度8m;每台输送泵固定配备3名振动手、3-4人接拆管、2名翻锹手、1名管理人员。

所有人员按2班制配备(12小时/班)。

5.6.3、振捣操作要点

在浇筑过程中,应遵循“同时浇捣、分层堆累,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成熟工艺。

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

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振动器在每一插点上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

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而过长,引起离析。

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动器来回振动两次,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做到“三压三平”,先按板面标高用板揪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再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遍,滚压平整,最后在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抹平,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

5.6.4、大体积砼施工的泌水措施

大体积砼的施工,由于砼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为1.5~3小时,即控制凝结前),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砼施工时,尤为严重。

解决的办法是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集水井,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抽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

5.6.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

为保证养护质量,并从经济角度考虑,本工程养护拟采用麻袋加塑料膜的覆盖方法进行。

本工程最大承台厚度为2.0m,强度等级为C30。

Tmax=T0+Q/10

Tmax:

混凝土内部最高升温值(℃)。

T0: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施工时本地平均气温20℃。

Q:

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m3)按32.5矿渣硅酸盐水

泥,380kg/m3计,则有:

Tmax=20+380/10=58℃。

养护采用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麻袋,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的方法,薄膜和草包应交错叠缝,麻袋厚度:

δ=[0.5H×λ×(Ta-Tb)]/[λ1×(Tmax-Ta)]×k

δ:

养护材料所需厚度(m)

λ:

养护材料的导热系数(w/m•k)麻袋取0.14w/m•k

λ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w/m•k)取2.3w/m•k.

Tmax:

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度68℃

Ta:

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处温度,内外温差控制在25℃

Ta=Tmax-25=58-25=33℃

Tb:

施工时天气平均气温取10℃

k:

传热修正系数值取1.3

H:

结构厚度取3.0。

代入上式计算,即:

δ=[0.5×3.0×0.14×(43-10)]/[2.3×(58-43)]×k=0.047(m)=50mm

计算如下表:

板厚(m)

麻袋厚(cm)

层数

2.0

5.0

3层

故:

底板处养护须在2层薄膜中加入3层麻袋进行养护,本计算在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及实际单方水泥用量进行调整,而具体养护时,还必须根据测温值和温差及时进行调整,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下时,可逐步揭除保温层,以调节降温速率。

采用以上养护方法养护周期约1-2周。

5.6.6、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控制及了解承台施工时,混凝土内部各阶段、各部位温度变化,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要对承台施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提高测温的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益,本工程将采用温度传感器联电子计算机的全自动化测温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连续的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自动显示和记录,在整个测温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干扰因素,不需要工人下到基坑中工作,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所测得的温度数据稳定、准确、可靠。

A、测温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传感器按测温点布置方案,固定在钢筋上;

传感器的两根导线,一根为公共线,另一根为信号线(红色);

计算机到传感器的连接线为6芯电话电缆线。

每一个竖向测温点布一条6芯电缆线,电缆线通过排线钢管引到计算机控制室。

电缆线的排布应按布点方案,并尽量避免施工损坏和影响施工为原则下进行。

完成测温系统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

在加电的情况下,使用专用检试程序测试每一个传感器的工作情况,要求检测温度在±1℃。

系统在正式测温之前进行一天的系统调试,使其状态完全满足要求。

运行传感器检测程序;运行系统检查程序;运行测温程序;这些程序能够运行通过后,系统调试完成,可以投入正式测温运行。

B、测温点布置

竖向点布置:

竖向测温点布置,应能将混凝土竖向的温度分布检测为原则,一般布置上、中、下三个混凝土内部测温点和一个混凝土表面上控制中的测温点。

平面点布置:

平面测温点布置是根据基坑外型而布置,在中轴线横线和斜线方向均可作为各部位的代表,上中下布置是把基础中各层次的混凝土内温度差直接反映出来,以便在已做好的保温控制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调整和确保混凝土最终质量。

C、测温时间

承台的混凝土温度从混凝土浇筑到混凝土硬化,有一个从升温到降温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尤其是降温过程,要混凝土内部接近大气温度,往往要有几十天的时间,而实际上测温并不需要测如此长的时间,一般有15~20天就可以了解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为此,测温时间从混凝土浇筑开始,约16天结束,如果此时混凝土与大气的温差还大于20℃,则考虑延长一段时间(3~5天)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D、测温线的保护

在测温过程中,测温电缆线的保护是测温成败的关键,这次在底板混凝土硬化后对最下层的支撑爆破拆除,这对测温线是一个比较大的威胁,这在布线走向,外露保护等都要考虑,相应措施如下:

布线尽量少,并且避开最下层支护,从中层支护梁上走过。

对设温布线后,加强作业班组人员保护措施,交底内容为设温走向及传感器的位置,防止人为损坏现象发生。

严禁在外露线区域电焊作业和混凝土浇筑时在设有传感器和电缆线的地方插振动棒。

E、温度、温差监测优点

监测速度快,通常用人工检测一遍需一小时的工作量,用计算机技术检测仅需三分钟就可完成,并将经运算后的检测结果以数据及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供阅看及打印;

数据准确可靠,检测数据根据编制程序自动运算,可以消除人工方法监测中可能出现的读数、计算错误与误差,也可消除各测温点检测时间差所带来的检测误差;

可连续不间断检测,人工方法检测通常为间隔2小时或4小时定时检测一次,计算机技术可以做到各测温点近似不间断的联系自动检测,任何时候都可以显示屏幕通过数据及图形了解当时及以前的各测温点混凝土温度与两测温点之间的混凝土温差,并可了解温度、温差变化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内外温差严格控制在25℃以内;

可实施温控报警。

在监测软件程序编制中,可设置温差控制报警值(例如22℃),当时测温点的混凝土温差超过控制报警值时,计算机实施声、光自动报警,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内外温差。

在混凝土中埋设测试元件可以了解测试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应力变化曲线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增长曲线对比可以通过控制温度的方法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5.6.7、质量保证措施

合理进行配合比设计,选择水化热小的水泥、掺加高效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掺加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采取措施如在浇筑点进行遮挡、堆场进行洒水湿润砂石,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准备好机械设备的零配件,保证输送泵的正常施工;随时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公司进行联系,配备充足的搅拌车,保证混凝土供应充足。

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多次表面的收抹处理,减少表面的干收裂缝。

严格按养护方案进行及时的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周。

5.6.8、施工组织措施

钢筋绑扎时测温点布置就位。

混凝土浇筑前准确了解气象情况,确认浇筑期间无大雨出现。

混凝土24h连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振捣质量。

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测温,并及时通报测温情况。

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并保湿养护;

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对于墙体混凝土拆模后涂刷养护液进行养护,楼板水平结构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每天的浇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准;

养护时间:

抗渗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踏踩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7、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7.1、雨季施工措施

7.1.1、雨天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及时准备充足的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证质量与安全。

7.1.2、如遇暴雨,需预先留设好施工缝并停置浇筑,将浇筑好的混凝土覆盖好。

7.2、冬季施措施

7.2.1、在砼浇注前要对入模温度进行演算,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7.2.2、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绑好钢筋的部分加盖塑料布,减少集雪清理难度。

7.2.3、浇筑砼前及时将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净。

做好准备工作,提高砼的浇筑速度。

在砼泵体料斗、泵管上包裹阻燃草帘被。

7.2.4、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进行保温,边角部位保温层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

7.2.5、养护措施十分关键,正确的养护能避免砼产生不必要的温度收缩裂缝和受冻。

在冬施条件下必须采取冬施测温,监测砼表面和内部温差不超过25℃。

7.2.6、砼养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蓄热法养护和综合蓄热法养护等方法。

可采用塑料薄膜加盖麻袋养护,防止受冻并控制砼表面和内部温差。

7.2.7、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做好防风、防失水工作,当气温有明显变化时,特别是初冬和冬末期间应注意混凝土反复冻融对混凝土的伤害,做到及时保温。

8、检测试验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抗渗混凝土:

6)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件);

7)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块与构件相同条件养护;

8)留置抗渗试块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混凝土拌合物中。

取样方法及数量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构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和物应从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对于预拌混凝土还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3/4之间取样,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量的1.5倍,但不少于0.02m3。

9、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9.1、施工缝留设位置

原则: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9.1.1、墙体

地下室外墙及底板后浇带按图纸设计留设,水平施工缝留设于距底板上皮300mm高位置处,地下室外墙留设位置应比规定高度高出3~5mm,以便在拆模后剔除表面的浮浆和松散石子,同时应加设钢板止水带。

内墙水平缝留置在板底下皮标高上30~50mm处。

9.1.2、梁板

梁板施工缝的留设在梁板净跨跨中的1/3范围内。

9.1.3、楼梯

本工程楼梯施工缝留设在楼梯三跨踏步处。

9.2、施工缝的处理

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完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

施工缝处用扁铲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软弱混凝土层剔除,露出石子,并清理干净。

在浇筑混凝土时,先用水湿润并在施工缝处浇筑一层50m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9.3、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误差

序号

部位

允许偏差(mm)

备注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1

轴线位移

8

5

尺量检查

2

层高

±10

±5

全高

±30

±30

3

柱、墙、梁截面尺寸

+8-5

±5

尺量检查

4

每层

5

5

柱、墙垂直度

全高

H/1000

且不大于20

H/1000

且不大于30

5

表面平整度

8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10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5

5

8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5

9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15

10

井筒长、宽

对中心线

+25

-0

+25

-0

H/1000

且不大于30

H/1000

且不大于30

10、混凝土浇筑要点

10.1、墙体

1)事先熟悉图纸并现场观察洞口、连梁及钢筋稠密位置,保证浇筑时分清部位,对重点部位加强振捣,特别是钢筋密集处、窗下口处必要时辅以铁锤击打该处模板表面,促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另外每道墙体振捣人员落实到位,实行挂牌制,保证振捣有序,避免局部漏振。

2)浇筑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3)混凝土采用布料机分层下料、门窗洞口为防止下料挤偏要求对称下料;用φ50振捣棒分层振捣、门窗洞口处要求同时振捣(钢筋稠密处采用φ30振捣棒),

4)分层下料及振捣厚度为40cm,现场操作时采用标尺杆控制。

5)振捣棒在墙内采用“一字型”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为400mm(见下图),振捣时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观察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为准。

振捣上层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交叉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后无隔离层。

6)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措施:

采用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振点移动均匀、振捣中快插慢拨、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宜。

7)本工程墙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5~6h,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开始上层混凝土的浇筑,使之不出现施工冷缝。

8)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标高墙体钢筋标注的0.5m线控制。

10.2、楼板

1)测量工抄出楼层标高建筑0.5米线,并用红三角标记在柱主筋上,浇筑人员用小白线在柱主筋上牵出标高线,标高线要松紧适度。

2)浇筑前用高压气泵将绑扎丝、铁钉、杂物等清理干净;用水湿润模板。

3)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要略厚于板厚,用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借助标高线用卷尺随时检查混凝土厚度及表面标高。

振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4)振捣完毕后至少找平三遍:

第一遍借助建筑0.5m线用3~4.5m长长刮杠初步找平,并用木抹子细致找平;第二遍在收水后且初凝前用木抹子拍打提浆、搓压密实;最后一遍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并用软硬适中的塑料扫帚对混凝土表面扫毛,要求顺着一个方向扫毛,扫毛纹路要清晰均匀、方向及深浅一致。

5)在墙体两侧支模板的底部100mm宽范围用铁抹子压光,该位置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要求控制在2mm以内。

另外在顶板施工缝处要求细致找平,保证施工缝处两边混凝土表面标高一致。

11、成品保护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