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8202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docx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历史ⅲ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单元规划】

本单元有6课:

第1课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编者攫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两缕精华:

思想和科技,从深层次勾勒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目,带领师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寻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是本单元的主线。

第1课到第5课阐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演变历程。

儒学在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西汉武帝时期定为一尊,自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在儒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改造,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是这两次儒学改造的关键人物。

因而,着重理解和把握孔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也就简明地勾勒出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发展脉络。

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帮助学生宏观把握本单元内容。

同时,本单元的教学还需要调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专题的知识储备,从而形成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认识,更深地理解思想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编者侧重于科技成就的介绍,而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着墨不多,从本单元的主题考虑,执教者在教学中应弥补其不足,在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时要注意介绍。

本单元计划第2课和第6课定为2学时,其它各为1学时,共计8学时。

第1课孔子与老子

【从容说课】

本课线索清楚,内容简洁,导语部分的三个问题具有导引作用,它指导学生通过正文部分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孔子、老子及其学说的核心、特点和重要影响。

孔子、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一节课中要把他们的思想讲透,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因此,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多样,利用多媒体设备,补充有关史料,加强对孔子和老子知识的直观记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思辨中加深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理解,感知他们的首创精神、治国的思想、及对人性的探究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孔子的“仁”、“礼”与教育思想。

2、了解老子和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

3、引导学生探究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原因,使学生认识,孔子和老子思想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引导学生探究儒家思想被推崇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与文化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4、引入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2、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后的观察、发现,进行延伸学习,加深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思想,对以后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2、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这是教育史上的创举,他使平民通过学习而参与政治,从而推动了社会改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华。

【教学重点】

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根源与评价。

【教具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

2、有关孔子、老子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学时安排】

1学时【课前准备】

1、访不同层次的人,统计人们对孔子和老子了解的百分比,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2、知道人们对孔子和老子的了解程度,你有什么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多媒体显示〕播放录像:

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介绍

(教师过渡,引入主题〕:

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

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拥有466间房的浩大的孔庙,孔庙的主殿或者说正殿称大成殿,规模、气势真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

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孔子的反对者,激烈到要“打倒孔家店”,孔子身后留下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评价?

我希望先听听同学们怎样看待孔子?

(学生议论,教师最后归纳,导入新课。

导入二:

我国有二十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是其中的一处。

矗立在这一处文化遗产之上的是一位文化巨人,千百年来,他耸起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就是——孔子。

〖新课讲授〗

〔多媒体显示〕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多媒体显示〕根据导语提示,阅读课本,了解本节基本内容。

师:

通过阅读课本,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内容?

请解答已经掌握的问题。

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生:

我已经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有:

仁、礼。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敬鬼神而远之。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当仁不让于师”。

他的这些思想我还能理解,但其他的思想观点我不懂。

师:

你很会看书,孔子的思想都被你提炼出来了。

〔多媒体显示〕1、孔子的主要思想。

〔投影图片〕图片《孔子像》

师:

这位就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我们一同来看这样一段历史材料。

〖问题探究〗

(媒体显示)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

”对于财产损失只字未提。

另外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害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妇女回答:

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

“苛政猛于虎也!

师:

由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具有什么思想?

并说明其理由。

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生:

这段材料反映出孔子有两个思想:

1、孔子更看重人而不看重财的思想。

理由是:

材料中说孔子看到火灾后自家的焦土断垣景象,急切地问的是否伤了人,对于财产损失只字未提。

2、孔子有反对苛政的思想。

理由是:

他要弟子记住:

“苛政猛于虎也!

〖教师精讲〗

甲组同学回答得很好。

甲组同学说的两点就是孔子的“爱人”思想,自称为“仁”学,他在“仁”学中还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仁”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

但孔子是不是不爱财呢?

我认为孔子不是不爱财,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人”与“财”有取舍,表达了对“人”的关爱有加。

那么,孔子怎样实现他的“爱人”的主张呢?

他提出了实现爱人的途径,就是“忠恕”之道。

他有一句名言,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自己不要的,不要强加于人。

要求自己做人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做人要站得住;自己意志要得到表达,也要让别人的意志得到表达。

这就是“忠恕”之道,

〖问题探究〗

在这段材料中,还反映了孔子有什么品质?

生:

孔子善于发现问题,探究原因和总结问题。

师:

理由呢?

生:

从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坟边痛哭,开始发现问题,继而探究原因,得出结论。

师:

非常正确。

孔子的这种精神和习惯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也让我们为这一小组的细心与思考鼓掌。

师:

好,我们再来看第二段材料。

〖问题探究〗

〔媒体显示〕: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师:

这段材料又反映出孔子具有什么思想?

对于如何守“礼”,材料中有怎样的阐述?

生:

我们小组结果是:

孔子重视“礼”的思想。

材料具体阐述是,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师:

回答得很好。

“仁”学是孔子的核心思想,“礼”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就是“克己复礼”。

师:

对于礼,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

“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

“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制度等的总和。

这里的“礼”实际上指的是西周的“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制度。

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可春秋社会的现实是“礼崩乐坏”,因此他主张“克已复礼”,要求人们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在孔子看来,实现“礼”的有效手段就是“正名”,就是“正”奴隶制统治之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愈礼,以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

师: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思想,充满了对人间社会的关注。

他思考当世,也追索过往,他痛惜西周的“礼崩乐坏”,身在乱世,他设想为政之道,秩序之立。

〖问题探究〗〔媒体显示〕

材料一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师:

两段材料反映了他的哪些治国主张?

并指出其依据。

生:

由材料一可知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由材料二可知孔子主张以“礼”治国。

师:

回答得很正确。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多媒体显示〕①为政以德。

②以“礼”治国。

③改良政治。

师:

孔子希望通过“礼”与“仁”的实现达到“和”的境界。

除了以上思想之外,对鬼神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多媒体显示〕对鬼神态度:

怀疑。

主张:

敬而远之。

师:

孔子除了是个大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之所以称这为教育家是因为他在受教育者的范围、教育者的教学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其独道的见解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请同学们分析银幕上的材料,并回答材料后面的提问。

〖问题探究〗

〔多媒体显示〕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

他广收门徒,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传说他一生共收过3000名学生。

其中成就特别突出的有72人,被誉为“贤人”。

材料二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四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材料六“学而不思那么惘,思而不学那么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总结孔子的办学特点,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教学方法。

〔3〕材料三说明了孔子提出的学生学习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4〕依据材料【四】【五】六,总结孔子提出的学生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

依据材料一可知孔子办学特点是:

广收门徒。

影响是:

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生:

依据材料二可知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

生:

材料三要求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不能不懂装懂。

生:

根据材料【四】【五】六可知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有:

反复温习,这样会得到新的知识;学习要坚持经常,要有恒心;鼓励独立思考,坚持正确意见;学思结合;

师:

以上我们了解了孔子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特点:

有教无类。

影响:

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②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③学习态度:

老实

④学习方法:

反复温习;要有恒心;坚持正确意见;学思结合。

师:

下面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

〔多媒体显示〕播放关于古代统治者尊孔和近代批孔录像

〖问题探究〗〔屏幕显示〕

①孔子的政治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②当时的统治者有没有采纳?

为什么?

③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这么尊奉他?

该如何评价?

〔课本11页:

阅读与思考〕

生:

自由讨论。

〖教师精讲〗

①孔子的政治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春秋时期经济变化情况是:

〔1〕井田制遭到破坏,私田开始出现。

如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化。

〔2〕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如鲁国实行初税亩,改变了它原来的贡赋形式。

〔3〕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如冶铸业技术的发明、煮盐业和酿酒业的发展。

〔4〕商业发达,许多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

总之,经济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春秋时期政治变化情况是:

(1)战争频繁,诸候争霸,奴隶制度逐步瓦解。

如齐桓公称霸中原,王室衰微,分封制度遭破坏。

(2)新兴地主阶级逐步产生。

如私田的主人。

经济、政治变化的原因是:

〔1〕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经济变化和发展。

如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私田出现,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青铜业的金银错技术、漆工艺的夹纻技术等导致手工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

〔2〕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变化。

如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孔子的“仁”、“礼”思想正是当时现实的反映:

井田制瓦解,战争频繁,诸候争霸,奴隶制瓦解。

孔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立场,目睹亲历了既得利益和地位的丧失,试图用“仁”、“礼”等思想来恢复往日的统治秩序。

②当时的统治者有没有采纳?

为什么?

没有。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益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

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后〕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己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

③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这么尊奉他?

〔课本11页:

阅读与思考〕

儒家思想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④该如何评价?

〔1〕政治思想:

核心是“仁”。

他解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的奴隶社会里,他提出这种主张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提出的“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对于当今青年一代的道德修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他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诸侯越礼不可忍,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既规定了人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的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又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造成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观念障碍。

但孔子不是顽固派,他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提倡改良;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具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剥削阶级的统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劳动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产发展的。

〔2〕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四条:

有教无类思想;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思想;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

〔此时,教师让学生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

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晌的深远性。

“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广大平民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联系当今教育的普及;在教法方面: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在学习态度和方法方面,要有老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经常进行学习和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编订文化典籍“五经”:

《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

〔4〕孔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所以人称孔子为圣人。

师:

春秋时期还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思想家——老子。

〔多媒体显示〕图片《老子像》

师:

谁能介绍一下老子?

生:

老子姓李称,名耳,谥曰聃,楚国人,人称老聃。

是道教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表达在《道德经》中,该书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的著作,共5000字,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

师:

你了解得真多。

但道家与道教是不是一回事呢?

老子是不是道教创始人?

〖知识拓展〗道家与道教

道家不是道教。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派别,对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故得名。

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继承,如汉代的扬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吸取,如宋明理学。

道家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

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道教和佛教两大宗教思想的发展。

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的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道教的哲学体系。

佛教也一度援引道家思想解释佛经。

道家的哲学对我国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吸收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创立五斗米道。

张陵被后世信徒称为天师。

汉灵帝时,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并以此组织黄巾起义。

道教相信人经过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

道教的思想和道术源于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谶纬之学和黄老思想。

隋唐北宋时,不少帝王尊奉道教。

唐代统治者自称老子的后裔,奉行崇道政策。

宋金和宋元对峙时,道教分立为四大宗派:

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

真大道和太一道消失后,全真和正一成为道教的两大宗派流传至今。

〖问题探究〗“道“是一种什么思想呢?

请阅读银幕上的材料:

〔多媒体显示〕

老子以前的天命观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天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

而老子认为,在天之前已得有“道”,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

“道”无形无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

生:

老子认为世间有“道”,道无形体,无意志,无作为,是自然本体。

生:

他将原来天命论的内容抽象化。

……

师:

前面同学回答很好。

这就是老子的思想之一——道。

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他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规律。

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人格神的绝对权威。

“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

〔多媒体显示〕1、哲学①道:

天法道,道法自然。

〔核心〕

〖问题探究〗在老子的哲学思想当中,还包含着另外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从银幕这段材料中总结出来。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生:

由材料一可知事物的存在都其对立的两个方面,并同时存在。

由材料二可知事物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多媒体显示〕②辩证法:

对立转化

师:

回答正确。

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说的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合作探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依据这一哲理,作出正确的选择,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呢?

生:

比如在考试成绩下来后,要正确对待它,不要因低分而悲伤,也不能因高分而忘乎所以,因为努力就可能成功,懈怠就可能失败。

师:

该组同学回答的很好,其实我们所做好多事情本身都是成败相依的,但成功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要想成功我们就必须不断的努力,只有努力才可能成功,否那么,我们连可能都将失去。

师:

老子的哲学思想高深,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他对古代哲学思维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还有一种政治思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第三四段。

指出其治国之道是什么?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

老子的治之道是“无为而治”,其理论依据是“大道自然无为”。

〔多媒体显示〕2、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师:

回答正确。

〖合作探究〗有人说他的治国之道是消极的,有人说无为而治实乃管理的至高境界。

你认为呢?

它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生:

我认为是消极的。

因为他主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是历史的倒退。

……这与当今提倡的合作精神,培养和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不符。

生:

我认为是积极的。

他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过分扰民,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无为”不是“不为”,应该是不胡作非为,以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生:

在现代管理中,人们引入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把他作为缓解矛盾建立和谐关系的一剂良药,认为是管理的至高境界。

……

师:

回答得很好。

那么,我们该给老子一个怎样的评价呢?

〔多媒体显示〕3、评价

〖教师精讲〗〔媒体显示答案〕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治”思想反映了老子对严苛统治的否定,但他试图退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的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课堂小结〗

方式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了春秋时期在经济发展、奴隶制逐步瓦解情况下,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孔子、老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他们在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方式二:

完成知识结构。

方式三:

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流脉中,儒、道、释成为三教,孔子被尊为儒教的创始人,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被神化了呢?

【板书设计】

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思想家

①核心:

“仁”“礼”

②对鬼神态度:

敬而远之

2、政治家

①为政以德

②以“礼”治国

③改良政治

3、大教育家

①特点

②教学方法

③学习态度

④学习方法

4、影响

【二】老子

1、哲学

①道:

天法道,道法自然〔核心〕

②辩证法:

对立转化

2、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3、评价

【活动与探究】现实中的儒家思想1、第一步

〔1〕深入到企业公司,了解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在生活中观察、了解体悟儒家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到图书室,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2、第二步:

交流情况,适时点拨。

3、完成一份《现实中的儒家思想》报告。

〖例题剖析〗

1、孔于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对立转化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

剖析:

此题考查的是同学们的识记能力,掌握课本有关内容,不难正确作答。

答案:

C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以下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

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

剖析:

对立双方可以转化,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对中国古代哲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只要抓住了这一思想核心:

矛盾双方可以转化,不难看出A是对题中思想的定性,C、D是对题干思想的归纳,而B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习题详解】【一】阅读与思考:

解题关键:

儒家学派成为正统的原因。

思路引领:

内因与外因。

答案提示:

1、因为儒学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时间理性,重道德修养。

2、统治者需要巩固统治,维护礼教伦常。

3、儒学为统治者巩固统治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二】解析与探究

解题关键:

“畏天命”的内涵;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及评价。

思路引领:

读懂材料,把握内涵,比较不同,进而评价。

答案提示:

1、所谓“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

人们对天命要有所敬畏。

2、材料一认为,“天”是上帝,是明察下界的最高的主宰;材料二认为,“道”凌驾于“天”之上,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三种天命观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进而确定自己在其中的地位。

【三】学生自测

1、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

1、仁。

主要内容:

仁者爱人。

爱人之道:

忠恕。

2、礼。

主要内容:

克已复礼。

2、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解题关键:

1、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