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769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docx

第1卷高效课堂路线图

高效课堂培训系列教材

(一)

 

让中国的学生怕下课

 

高效课堂路线图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网聚教育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

 

目录

 

使用指南……………………………………………………

高效课堂行动路线图………………………………………

观念转型阶段路线图………………………………………

小组建立和课堂教学转变阶段路线图……………………

营造课改氛围阶段路线图…………………………………

构建管理保障系统阶段路线图…………………………

 

使用指南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路线图》

《高效课堂路线图》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在2011年全新推出、帮助广大学校顺利开展课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基本依据。

为学校每个阶段的课改工作构建清楚的路线图,是我们很早就希望开展的工作。

《高效课堂路线图》涉及到学校改革工作的方方面面,囊括教学、管理、科研、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等各个领域。

它集中体现了学校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被称为“高效课堂改革宪法”,它是中国名校共同体专家总结多年的课改经验、吸纳全国数百家课改学校优秀做法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反映课改规律的实用理论体系。

二、为什么要用《高效课堂路线图》

在多年的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很多课改学校为了改变教育教学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质量,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利用参观学习、理论研磨、实践尝试等各种手段和方式尝试突破,但在自身经验缺乏的前提下,仅仅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借鉴他人成功做法的美好愿望,最终都很难获得满意效果。

究其原因,关键点是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引领和阶段指导,课改工作也经常因此而陷入盲目状态,在反复摸索和尝试中走入困境。

《高效课堂路线图》,很好地揭示了学校课改中经历的主要阶段、每个阶段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起到了很好的指引效应。

三、《高效课堂路线图》的组成

《高效课堂路线图》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组成的路线图群,包括学校改革总路线图、阶段路线图、阶段内各项目路线图等。

1.学校改革总路线图

定位于学校的全面改革,包括教学、管理、文化、科研等各领域、各方面,时间跨度为一年。

2.阶段路线图

定位于学校改革的某一阶段,侧重于本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时间跨度为一个改革周期。

3.项目路线图

定位于改革阶段中某一项工作的规划和实践,侧重解决一个分支问题。

四、《高效课堂路线图》的使用方法

《高效课堂路线图》为学校改革勾画出不同层次的实践框架,使用时不要简单化处理,刻板单一的模仿,而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认真研究,并参照下发的配套教材和系列模板共同使用。

高效课堂行动路线图

高效课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概念,它由三大系统作为支撑,即“两惟”教学系统、“以学评教”评价系统、“开放”的学生文化系统。

高效课堂的基本概括是十个字“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的三大特性是主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其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是十六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它主张把学习和成长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对子和小组,放大展示的功能,从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出发,发动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而教师不再是一个传统的“二传手”,而是激励点燃学生“一传”的“纵火者”,一切的课堂教学必须回归到“技术”的支点上,方能撬动学习的变革。

中国名校共同体,最初是由《中国教师报》发起,联合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江苏灌南县新知学校等一批课改名校共同组建而成的,以“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为行动主义宗旨,锁定方法与途径,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放生”学生、“解救”教师的愿望,中国名校共同体的实验目标是“让中国的学生怕下课”。

自2007年5月开始,这一行动研究性教学成果曾先后在全国22个省800余所学校推广实验。

2010年4月,从杜郎口出发通过“临帖——入帖——用帖——破帖”生成的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正式发布,标志着高效课堂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高效课堂行动培训计划是由《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发起的一项战略性课堂推广项目。

该计划“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推广与应用”,整合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样本学校的成功经验,系统研发培训课程,通过“理念输出、体验式培训、基地研修和专家包校跟踪指导”等方式,为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和智力援助。

4年来,在《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国名校共同体指导下,一大批具有高效课堂文化底色的新型课改名校迅速成长,成为各地课改学校的领跑者。

2011年,我们隆重推出“高效课堂行动计划”,继续锁定课堂,团结更多致力于课改的学校,以方法与技术为支点,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写师生的生存状态,并以此拉动重构课堂文化的引擎,为中国基础教育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窠臼,提供实践范式和理论探索。

该计划旨在利用《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丰富的专家资源、课改实战经验、专业媒体“三合一”资源优势,建立与各地学校的战略合作关系,以高效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为合作学校“量身定做”提供系统的课堂教学技术培训,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帮助学校打造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全力打造一支中国课改名校方阵,以此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变革。

该计划以各地致力于课改的学校为重点合作对象,向合作学校输出高效课堂指导服务,量身定做体系完整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课程模块。

高效课堂行动计划希望通过系统培训,扩大中国名校共同体会员校总量,为中国教育的变革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在《中国教师报》和中国名校共同体指导下,凡加盟的学校将达成以下目标:

1.理解高效课堂的教育追求,努力打造一支以人为本的教育信仰之师。

2.掌握教学技术,能将以学为主的“五步三查”普适性教学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实践,建构科学的评价系统。

3.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改变教师的职业生存状况,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4.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生命状态,实现高效自主、乐学创学的目标,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的创造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5.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淀全新的学校文化,加速学校的快速成长和提升学校品牌的竞争实力。

6、通过合作和交流,促进课改“三名”(名校、名校长、名师)的快速成长,并研究发挥区域引领和带动作用。

7、为城市薄弱校、农村学校、民办学校解决发展困局;为老牌城市名校注入发展活力。

高效课堂行动计划培训实施按照“临帖——入帖——用帖——破帖”这一课改路线图,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技术支持、过程控制、成果验评、总结提升。

培训周期为一年。

培训实施总纲

前言:

基于我们的行动研究经验,任何一所学校的课改,大致都要走好四步路:

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技术;第三步,技术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

而关键是“观念”问题,有什么样的观念便有什么样的课堂!

高效课堂的关键重在树“三观”,求“三新”。

新教师——

必须要树“三观”。

教育观:

教育即人学;教学观:

一切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最终是“不教而教”;学生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教师是班级里的第51名学生。

新教师必须记住这样三句话。

■“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就会有水,有鱼类、水鸟乃至于百合等植物。

你挖好了池塘,自然就会往里填东西”(梭罗《种子的信仰》)

■每一天,当教师迈入课堂,都在对世界施加影响

■教学的艺术实在不是自我表演、炫耀乃至卖弄所谓的学识,而是去点燃每一颗头脑里的小太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新校长——

1.要评价先行,围绕新课堂建构新评价,即“两惟”评价系统——“惟学”的教学关系、“惟生”的师生关系,新校长明确好课的标准,以此引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2.新校长还要充分认识到课改不是方法的改良,而是一场由观念再造引发的“课变”。

一切的建设性都来源于对传统课堂的批判性,如果校长课改的观念不彻底,则很容易导致课改重走回头路,因而课改“成在教师、败在领导”。

3.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必须以课改为核心,建立全员教学督导管理评价制度,营造课改氛围,敢于迎难而上。

4.课改的问题终究是学校文化的问题,校长要敢于开放学校,创设和积淀学校“课改文化”,并联合家长一道实施育人,校长要牢记这句话“得学生者得天下”。

5.新校长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主体不仅体现在学习权利的回归上,还应体现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和生活中,校本课程必须是基于学生成长和现实本身的。

一切的替代和包办都证明了是教育思想的错误,因而开发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6.新校长要有胆有识,敢于做一名有“胆商”的教育行者!

新理念——

包含在一些基本的“常识”中。

新教师和新校长必须理解的几个基本常识。

1.教育质量:

学生的生存质量即教育质量。

2.教学水平:

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学水平。

3.素质教育的素质主要是指学习能力。

4.学校的产品是课堂。

5.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课堂”。

6.一切的课程都必须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发生关联。

7.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课堂即生态。

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

技术支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观念篇:

新教师●新校长●新理念

转变观念、达成共识、找准路径

□培训概述:

我们认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课堂,而高效课堂的成功打造,是决定学校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打造高效课堂,核心是转变教师角色,即让教师由传统的“二传手”角色,鼓励学生“一传”,放手发动学生自学。

□培训周期:

1个月

□培训方式:

上门培训+分层指导+专家包校

□培训内容:

启动仪式+示范课观摩+临帖课+体验式培训+专家报告+分层指导

1.启动仪式

1.1校长动员报告

1.2宣读实施方案

1.3教师代表讲话

1.4领导专家授牌

1.5领导专家讲话

1.6集体宣誓

2.示范课观摩:

上课、说课、评课(3个学科示范课同时开展,共计6节次)。

3.临帖课:

课改名师指导学校教师上实践课。

4.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

5.专家报告:

理念指导+技术操作

6.对校长及领导班子的培训

□相关要求:

根据《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提供的阶段实施路线图、本阶段的相关教材和各项配套的参照性模板,学校围绕以下方面做更好推进实施工作。

1.前期准备工作(首次培训前一周)

通过网络查询了解全国高效课堂的推进情况,认识全国课改的基本走势;研读高效课堂相关培训资料,熟悉高效课堂理念和相关概念。

2.营造学校课改氛围(首次培训后一个月)

2.1校园外显文化的创建:

如墙体标语、悬挂条幅、文化展板、广播站等。

2.2班级文化布置:

围绕着小组竞评布置相关的竞评栏、周或月星级小组、学生作品巡展等。

2.3.小组文化落实:

每组要有本组的展示区域、桌牌等,要包含组名、组训、组徽、班规等。

2.4.主题活动开展:

围绕高效课堂组织开展相关师生活动,如征文、教师论坛、学生主题班会等,让师生围绕高效课堂谈感悟、写心得,在活动中进一步转化观念、统一思想。

3.硬件的完善和充分使用(首次培训后一个月)

教室配置黑板并能充分利用,设立班级图书角等。

4.建立机构与机制保障体系(首次培训后一个月)

4.1机构设置:

为顺利推进高效课堂的进展,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督察部门(课堂验评组)、研究部门等机构。

4.2出台系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课堂督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

反馈会议制度;奖励晋级制度。

4.3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和小组竞评制度等微观层面的评价文本。

5.参照模板,学校自主建立健全各种配套制度。

第二阶段:

模式与技术篇

新模式●新流程●新课堂

临帖模式、熟悉流程、掌握技术

□培训概述:

中国名校共同体以“五步三查模式”为高效课堂操作的基本蓝本。

●第一步:

自己学,找出“不会的”

●第二步:

对学、群学,“学会不会的”

●第三步:

组长带领,人人展示“学会的’”

●第四步:

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

●第五步:

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

该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问题解决式”教学,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对子和小组,以“自主学习、展示成果、反馈问题”为基本流程。

本阶段的培训是指向高效课堂操作技术的。

高效课堂技术包含在14个“三”中:

●课堂三段:

课前、课中、课后(抓两头、促中间)

●课前三备:

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

●立足三维:

知识、兴趣、能力

●强调三开:

开放、开心、开窍

●激发三动:

身动、心动、神动

●培养三学:

独学、对学、群学

●学生三宝:

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课堂三环:

自学、展示、反馈

●小组三评:

互动温度、拓展宽度、生成高度

●生成三专:

专题、专项、专著

●自学三要:

围绕导学案、解决70%、标注疑难

●展示三性:

近共性、互动性、生成价值性

●反馈三问:

知识达标、情感收获、能力生成

●教师三查:

一查自主、二查合作、三查展示

从评级的角度,好的课堂都具有共性:

●自学的课:

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包括独学、对学、群学

●动静结合的课:

三动即身、心、神俱动

●注重展示的课:

大展示与小展示

●有这样流程的课:

自学、展示、反馈

●教学相长的课:

兵教兵、兵教官

●情感的课: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结论:

只要是围绕“学习和学生”的课便是好课

■叶澜教授的评课“五条”

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生成性(丰实)、常态性(平实)、有待完善(真实)

■高效课堂的评课“五条”

◆师德(讲授时间超过10分钟师德不达标)

◆状态(看动作、听声音、察表情)

◆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

◆流程(自学、展示、反馈)

◆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

□培训方式:

上门培训+基地研修

□培训周期:

2个月

□培训特点:

体验式

□培训内容:

(一)核心技术培训

1.“五步三查”模式操作

2.高效课堂评课五条

(二)专项体验式操作“大课程”培训

1.小组建设体验式培训课程

2.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体验式培训课程

3.高效课堂操作流程体验式培训课程

4.班级文化体验式培训课程

5.管理和评价体验式培训课程

6.家长体验式培训课程(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安排培训)

(三)骨干教师赴基地研修

□相关要求:

根据《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提供的阶段实施路线图、本阶段的相关教材和各项配套的参照性模板,学校围绕以下方面做更好推进实施工作。

1.建议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赛课活动,围绕以下内容重点建立评价标准,并评选出优秀教师。

1.1导学案方面:

建议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的检查等入手评价。

1.2学习小组方面:

建议从小组建设、小组学习的效度、小组竞评开展、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学生培训等方面入手评价;

1.3高效课堂基本模式的运用方面的评价。

2.建议在观念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堂评价和其他支持系统。

比如以下方面:

2.1机构职能调整:

对学校领导机构职能结合实际进行调整,设立相关的考评组、质检部等。

2.2管理与评价制度完善:

根据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与评价制度。

3.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相关系列活动,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4.强化课堂操作流程(首次培训后一个月)

4.1学习小组的创建:

建立好学习小组,选好小组长。

4.2流程的规范:

开始按照专家培训以及相关资料(文本或视频),按照高效课堂流程上课。

能按照模式操作,注意流程合理,衔接顺畅。

第二部分:

过程控制(分为三个阶段)

新模式●新课堂●新教育

第一阶段:

初期评估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入帖用帖

□培训概述:

本环节由包校专家带领专家组通过“望、闻、问、切”,即看课、听取汇报、调研座谈等方式,对学校的课改情况进行过程性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培训方式:

上门诊断+问题座谈

□培训内容:

专家组进校听课,查找问题。

校方提交问题解决方案,并予以现场解决。

□相关要求:

1.课堂树标。

2.成立学生学校管理委员会。

3.各班创办班级媒体。

4.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召开家长会。

第二阶段:

中期评估(第5个月)

课堂成型、形成亮点、修补瑕疵

□培训概述:

在学校高效课堂推进五个月后,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成型,本环节由包校专家带领专家组对学校半年来的高效课堂推进工作进行整体性评估。

通过评估,总结学校课改阶段成果,继续探索课改。

□培训方式:

上门培训。

□培训内容:

1.看课验标、座谈,检查文本材料。

2.评估报告公开发布(全体教师参加)。

□相关要求:

根据《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提供的阶段实施路线图、本阶段的相关教材和各项配套的参照性模板,学校围绕以下方面做更好推进实施工作。

1.围绕中期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继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赛课活动,此阶段要实现人人过关。

2.在固模的基础上,形成常态,确保课堂效益。

3.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常态化。

第三阶段:

三期评估(第8个月)

人人过关、形成特色、效果明显

□培训目的:

就前一阶段课堂实施情况,通过针对性培训指导,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巩固并扩大课改成果。

□培训周期:

一个月

□培训内容:

本环节将由包校专家、共同体课改专家等组成的专家组将亲临学校。

帮助学校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升课堂质量,为学校发展助力。

□培训方式:

上门培训、在线交流、网上答疑

第三部分:

成果验评(第10个月)

新学校●新文化●新成果

形成常态、巩固成果、生成文化

□概述:

通过验评活动,进一步巩固高效课堂建设成果,促进学校“三新”(新学校、新文化、新成果)发展,以期实现“破帖”,尽快步入“名校”行列。

□验评方式:

自评+上门。

□验评时间:

两天

□验评内容:

1.学校首先按照要求自评。

2.学校对专家组进行课堂展示、成果汇报。

3.课改专家组针对学校自评报告,就课堂、管理、评价等进行综合性验评。

4.专家组对学校提交验评报告。

□相关要求:

1.组织启动“未来教育家”工程。

2.选派优秀教师出任中国名校共同体“首席指导教师”。

第四部分:

总结提升(第12个月)

新教师●新典型●新发展

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引领发展

□概述:

本环节将采用各种方式对学校课改成果进行总结,实现学校内涵提升式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内涵提升活动,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增强老师们课改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课改更好更快发展。

□方式:

1.请进来。

请进课改专家,总结经验,进而提升宣传。

2.走出去。

派出教师,以高效课堂名师的身份到外校上示范课。

3.在学校各项条件达到《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的要求后,可申办《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主办的各种会议。

4.协助组织外来人员赴学校考察学习,并承办高效课堂研修班。

5.学校形成了具有创新价值的课改成果后,经《中国教师报》出版中心论证通过后,可帮助学校策划出版相关专著。

6.利用《中国教师报》等相关栏目,宣传推介学校的课改成果、校长和名师。

7.帮助学校规划高效课堂下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从课堂特色走向课程特色。

 

观念转型阶段路线图

【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为期一月)

【目标】

通过专家报告和自主阅读书籍,转变思想,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习惯,理解高效课堂核心理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理念转变观念,观念形成方法。

促使学校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高效课堂实施所需硬件和软件的准备,并让老师们初步掌握高效课堂的操作技术,建构高效课堂基本框架。

【实施过程】

参照配套课程,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高效课堂的整体框架。

一、营造学校课改氛围。

1.校园外显文化的创建:

如墙体标语、悬挂条幅、文化展板、广播站等。

2.班级文化布置:

围绕着小组竞评布置相关的竞评栏、周或月星级小组、学生作品巡展等。

3.小组文化落实:

每组要有本组的展示区域、桌牌等,要包含组名、组训、组徽、班规等。

4.主题活动开展:

围绕高效课堂组织开展相关师生活动,如征文、教师论坛、学生主题班会等,让师生围绕高效课堂谈感悟、写心得,在活动中进一步转化观念、统一思想。

注:

主题活动的设置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具体要求以及奖励措施。

现以读书活动为例:

4.1学校制定读书台帐。

(本阶段指定阅读书目建议以《给传统课堂打零分》、《高效课堂22条》为主,台账形式参考附件一)

4.2.分阶段、有目的进行阅读,保障活动效果:

4.2.1预习:

初读书籍,整体感知,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4.2.2合作探究:

在学科组内,围绕设计主题,深入研读指定书目。

4.2.3展示:

利用读书论坛,让教师畅所欲言,展示读书收获。

二、硬件的完善和充分使用(首次培训后一个月)

1.各教室配置必要数量的黑板,学生用的展示小黑板等,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

2.根据合作学习的实际需要,调整桌椅的排列布局,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布置和谐、整洁、美观,鲜明,主题明确的教室环境,设置展示台,评比台,交流区,阅读区等相应功能的空间。

4.学校配备各功能房,如教师集体备课室、反思大厅、师生教学科研活动室,师生作品展示台等等。

三、参照配套课程,学校自主建立健全各种配套措施(首次培训后一个月)

1.机构设置:

为顺利推进高效课堂的进展,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督察部门(课堂验评组)、研究部门等机构。

2.出台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主要包括:

课堂督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反馈会议制度、奖励晋级制度、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和小组竞评制度等微观层面的评价文本、各项改革配套措施方案的出台、如学校推进课改实施方案、各部门工作推进方案、班级管理方案、教师自我工作达标计划等。

四、学习小组的创建

建立健全学习小组,改变班级授课的大的学习组织形式,为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做好组织上的准备。

小组的划分,组建,组长的选拔任用,组员的培训,小组的建设等事项可参照配套教材进行。

五、课堂流程的初步尝试

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专家培训以及学习相关资料(文本或视频),尝试按照高效课堂流程进行课堂的实践操作。

【本阶段改革要点】

1.本阶段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老师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因此,一定要作好各方面的动员预热工作。

主要着力点如学校文化氛围的创建,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的思想导向,对学生的告知与引导等。

尤其要关注教师中间的怀疑心理和畏难情绪,尽可能为老师们转变原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

切记,心理问题解决不了,其他一切事情都会遇到巨大障碍。

2.学校必须及时配置必要的教育教学硬件,提供一切有利于改革的教育教学条件,尽可能不要因陋就简,省了一小事,给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大不便。

尤其是校园环境改造,教室环境的重新布局,桌子椅子的重新安排,黑板等学具的及时到位,都影响改革的速度和步子。

3.本阶段尽量完成部门和制度的完善出台。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部门的设置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学校的典型经验,适当的作出调整,尤其是人员和功能的转变是重点。

4.此阶段重要目标在于鼓励老师们勇于尝试,敢于自我超越,自我否定,改变以往习惯了的教学上课方式,大胆进行课堂新结构新模式的探索。

5.不一定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必须使用新结构新模式,允许部分老师走的慢一些,步子小一点,关键是,要发现和激励骨干老师,发现课改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