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271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docx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2

2018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

(2)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告一段落,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复习期已经开始!

基础知识的复习将是临床执业医师备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成败的!

2018年中医执业备考医学教育网陪伴!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复习笔记汇总,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

气滞血瘀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运行滞涩或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情志内伤,气机阻滞,影响及血;或因闪挫外伤,伤及气血,因而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所致。

3.表现:

一般来说,气滞而血瘀与肝的关系密切,血瘀而气滞则与心密切相关。

气滞血瘀并见,可见胀、满疼痛,瘀斑,以及积聚癥瘕等病证。

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久则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症。

气虚血瘀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概念:

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2.形成:

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病证,以及气虚血滞的肢体不用等病变。

且在老年病中,气虚血瘀,更应注意。

3.表现:

多见惊悸怔忡,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凄废等证。

气不摄血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指因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功能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脾气虚损,统摄失司所致。

此外,诸如肺气、肝气、胃气、肾气虚亏,亦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3.表现:

可见咯血、吐血、阻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并可伴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脉虚舌淡等气虚之象。

气随血脱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概念:

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剧脱散,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外伤失血,或呕血、便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急剧大出血等所致。

3.表现:

可见出血量多,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怜,甚则晕厥,或见抽搐,或见口干,脉在或微细欲绝等症。

气血两虚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机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3.表现:

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因气虚,血液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气血两虚病证,可见面色谈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形体瘦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肢体感觉障碍,或肢体瘦废不用等症。

津液不足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津液代谢失常指机体津液亏少,致使脏腑、形体、官窍、皮毛失其滋养、濡润和充盈,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外感温热或燥热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热内生,或大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及大面积烧伤等耗伤津液;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而伤津;或体虚津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伤等,致使津液亏耗而发病。

3、表现

伤津为主,可见口渴引饮,口、鼻、皮肤干燥,目陷螺瘪,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甚则转筋等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伤液为主,则可见舌光红元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欲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摘,其则动风而见肉潤,手足震颤、蠕动等症。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的病理状态。

2、形成

津液的输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到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3、表现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其病理表现有三:

一是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口区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二是痰饮凝聚,滞留于机体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三是水液潴留,多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因而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则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气随津脱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以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

故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表现:

气脱则全身机能突然衰竭,可见面色苍白,神昏晕厥,汗出不止,目闭口开于撒,甚则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

津枯血燥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概念:

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而致津液损耗,或阴虚瘸热,津液暗耗等所致。

3.表现:

可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癌痒,或皮屑过多等症。

津亏血瘀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涩不畅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高热、烧伤,或大汗出,或吐泻等因素,大量耗伤津液,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阻滞不畅,从而导致血瘀等所致。

3.表现:

多在津液不足基础上,又出现舌质紫络,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磨显露等症。

血瘀水停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指因血脉瘀滞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血瘾而津液环流不利,或血瘸而致气滞,气带则津停为水等所致。

3.表现:

多在血瘀基础上,兼见下肢、面目浮肿等症。

风气内动的概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风气内动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

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

故说: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风气内动的形成及表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主要有如下五类:

1.肝阳化风:

多由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肝风内动。

2.热极生风:

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

可见痊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3.阴虚风动:

多因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

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

可见筋挛肉潤,手足蠕动等症。

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4.血虚生风:

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5.血燥生风:

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

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井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寒从中生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

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累及脾肾,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所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3、表现

一是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自生,可见虚寒及血脉“收引”之症,如面色苍白,形寒股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虚气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等积聚或停滞,可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使泄泻,或为水肿等病证。

湿浊内生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温浊内生又称“内湿”。

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2、形成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多因过食肥甘,嗜酒或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或喜静少动,或情志抑郁,以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因而水液不化,聚而成湿所致。

湿浊内生亦与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有关。

3、表现

常随湿浊阻滞部位不同而异。

如湿浊留滞经脉之间,则可见头昏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纳呆,口腻或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

津伤化燥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久病伤阴超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津少;或温热病变热盛伤阴耗津等所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3、表现

内燥病变以肺、胃、大肠为多见,可见津液枯捆及阴虚内热病证,如肌肤干燥不浑,起皮脱屑,甚则较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

如以肺燥为主,则应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则胃阴虚亏,可伴见舌光红无苔;如若肠燥,则应兼见便秘等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火热内生的概念、形成及表现:

1、概念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内热”,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结,郁久化热化火,或病邪郁结,从阳化热化火,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形成

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阳气过盛化火,即病理性的阳气亢盛,称为“壮火”。

又称“气有余便是火”;二是邪郁化火,如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入里,郁结从阳化热化火,或痰饮、瘀血、结石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三是五志过极化火;四是阴虚火旺,多由津液亏耗,阴气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

3、表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凡阳盛、邪郁化热化火及五志过极化火,多为实热实火,可见高热,午后潮热,面红目赤,尿赤,便干,唇舌生疮等症。

若属虚火,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等症。

而阴虚火旺,则其火热征象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可见虚火上炎的牙痛、咽痛、齿衄、颧红升火等症。

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

病位传变指某一部位的病变,可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从而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

(1)表里出入:

包括表病入里、里病出表。

(2)外感病传变:

包括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

包括脏与脏传变、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2、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

包括由寒化热、由热转寒。

(2)虚实转化:

包括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体质因素

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

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2、病邪因素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一是疾病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

如外感六淫,则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病气传变急速。

另外,邪盛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途径亦有较大差异;三是病邪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但病性变化与病邪属性亦有一定联系。

如燥为阳邪,易从热化;湿为阴邪,易从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一是地域因素长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差异,从而影响疾病的传变;二是时令气候对疾病传变的影响。

4、生活因素

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1、未病先防

(1)养生以增强正气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包括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注意饮食宜忌、药膳保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

(2)防止病邪侵害

包括避其邪气、药物预防等方面。

2、既病防变

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1、正治与反治

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本质和现象之间的逆从关系而言。

故说“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1)正治

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2)反治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

又称“从治”。

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反治的作用

1.热因热用:

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

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

即以补开塞,指用补益方药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4.通因通用:

即以通治通,指用通利之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温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

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本”和“标”的概念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本和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主要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

如从邪正双方来说,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则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则旧疾、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的概念

1、缓则治本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缓则治本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情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

2、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指标病急重,甚则影响本病的治疗,则当先治,故急治其标病。

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应以治肝血瘀阻为本,治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3、标本兼治

标本兼治指标病本病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则当标本兼顾,予以治疗。

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1、扶正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

扶正多用补虚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2、祛邪

祛邪即祛除病邪,使邪去而正安。

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证。

扶正祛邪的运用: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单纯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亦不盛的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2、单纯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或真实假虚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病证。

但在具体应用时,亦应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以便确定其治法是扶正为主而兼顾祛邪,还是桂邪为主而兼顾扶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5、先扶正后祛邪:

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

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同时兼以攻邪,则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调整阴阳: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损其偏盛

即损其有余。

主要适用于阴阳偏盛,即阴或阳一方过盛而有余的病证。

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则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法则。

2、补其偏衰

即补其不足。

主要适用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

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则应滋阴以制阳。

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阴亏虚,故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如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则应补阳以制阴。

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阳虚损,则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此外,由于阴阳偏衰可以互损,而阴阳又是互根互用的,故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即所谓“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3、阴阳并补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指对阴阳两虚病证应用阴阳双补之法治疗。

亦应分清主次。

4、回阳救阴

为适用于阴阳亡失病证的治疗原则。

即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救阴以固脱。

调理精、气、血、津液:

病机病证有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亏虚与互用关系的失调,故调理精气血津液,即是针对其不足或失调而设的治疗原则。

1.调精。

2.调气。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3.调血。

4.调津液。

5.调理精气血津液关系。

三因制宜:

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如所说: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2、因地制宜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

如所说: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3、因人制宜

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1)年龄:

老年人生机衰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

虚证宜补,攻邪宜慎,药量较青壮年为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忌投峻剂,少用补益,药量宜轻。

(2)性别:

妇女有经、带、胎、产之别,用药宜慎。

妊娠期间,凡峻下、破血、滑利、走窜等伤胎或有毒之品,尤当禁用或慎用。

(3)体质:

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则应慎用寒凉之药。

养生的原则:

养生,又称道生、摄生、保生。

养生的原则包括:

1.顺应自然;

2.形神兼养;

3.调养脾胃;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4.因人而异。

养生的方法主要包括:

1.适应自然,避其邪气。

2.调摄精神,内养真气。

3.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4.劳逸结合,不可过劳。

5.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