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docx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
!
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她们认为再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为了孩子而不再选择婚姻,或是害怕结婚。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
还有的离婚母亲会不自主地把对丈夫的埋怨、仇恨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择偶观念和婚姻生活。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
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而,近几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父性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父性教育即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
专家呼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
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如果父亲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
在“孩子有了心理问题最先告诉谁”一项调查中,有58%的学生选择告诉好朋友,有18%的学生选择告诉母亲,只有4%的学生选择告诉父亲,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相当多的父亲和子女心理上有较大距离,父亲还没有成为孩子最值得依赖的朋友;在“谁经常参加你的家长会”一项调查中,有64%的学生选择母亲参加,而选择父亲参加的只占30%。
父亲不能参加学生家长会的典型理由是“太忙,有孩子妈妈就行了,不能两人都管。
”父亲不积极主动参加家长会使得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爸爸最不满意的地方”一项调查中,有41%的学生选择“吸烟、喝洒”,有21%的学生选择“脾气不好”,有14%的学生选择“回家太晚”,仅此几项已经说明一些父亲身上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经对孩子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不良影响,正向一些孩子所说:
“爸爸能吸烟,凭什么不让我吸”。
田梅,母亲,32岁,女儿6岁
孩子5岁那年,孩子的爸爸被派到外地去工作,一去就是3年。
开始我没有太在意:
爸爸不在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有一次,我家请了个木工师傅做家具。
一向不同陌生男子说话的女儿却缠着这位木工师傅说个没完,还可怜兮兮地对人家说:
“你抱抱我好吗?
”我感到十分纳闷。
待木工师傅走后,我问女儿为什么跟这位叔叔这样亲近?
女儿歪着头说:
“我觉得他长得像爸爸。
”女儿是如此需要父爱。
从那以后,丈夫写信时也给女儿单独写上几句,让女儿感受到父亲对她的关怀。
可是我知道,父亲的关爱又岂是几封书信能替代的?
李琴,母亲,32岁,儿子7岁
我儿子最近出现了很多问题:
学习不够用功,成绩中等,对父母越来越没有礼貌,很少主动叫爸爸、妈妈,很少说话。
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他跟心理医生说了很多很多。
后来心理医生解释说,问题主要出在孩子爸爸的身上。
孩子说,在学校常有同学欺负他,他不知该怎么办。
这种时候我怕孩子出事,往往让他忍耐。
孩子很想听爸爸怎么说,可孩子他爸从来没有耐心地听孩子讲学校里的事儿。
孩子还说我经常给他增加作业,强迫他做好多数学题和作文。
并说:
“如果是爸爸辅导我,学习效果会更好,可是他总说工作忙,总加班。
是不是他很笨,工作效率不高?
星期天他也不领我出去玩儿,晚上他总是在电脑前工作。
是不是电脑是他的儿子?
工作比儿子更重要吗?
我对爸妈有意见,他们又不爱听我说话,还让我叫他们。
我才不叫呢!
”心理医生对我说:
“父亲是成人社会的典范,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所以父亲不仅仅要给予孩子物质生活的保障,更要给予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的智商高,男孩儿更像小男子汉,女孩儿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二)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
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
(三)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曾对上海市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学前儿童不良行为(如攻击性、霸道、退缩等)的发生与父亲的养育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
拒绝型的父亲(包括打骂的积极拒绝型和不理不睬的消极拒绝型)最容易引起学前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
父亲带孩子的好处:
一、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儿童积极情感的满足者。
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而不像母亲那样与孩子做一些传统、安静、缺少变化的游戏。
所以,孩子更喜欢与父亲玩。
研究表明,有自由选择游戏对象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二、二、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
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为严格。
三、三、正常的父爱能促进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
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四、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观察和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是有差异的。
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
而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
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
由此可见,“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是一种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现象,应引起我们家长的警惕。
父亲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多给孩子一些父爱。
当然,对于单亲家庭来说,应尽可能地消除“没有父亲”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母亲尽可能地要“母代父职”,与孩子多做一些男性常做的活动。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请家庭中的其他男子,如爷爷、叔叔、外公或舅舅等尽一份“男子影响”的责任,给孩子一些“父爱”,防止教育可能出现的片面性。
父亲该如何教育孩子: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法国免疫学家让·多塞的父亲是一个优秀医生,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为了让儿子喜爱医学,他带着儿子跟着医学院的学生们观摩手术,但当让·多塞看到血淋淋的手术场面竟然晕倒了。
父亲十分生气,打了儿子几个耳光,这反而使让·多塞的抵触情绪更强烈了。
后来,父亲让自己的助手带着让·多塞到卢瓦尔河漂流,并利用这个机会,向让·多塞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医学知识,还讲了许多当医生的为病人解除痛苦时所体验到的成就感与快乐,这使让·多塞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并最终做出了学医的选择。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都爱把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强加于子女,这种做法往往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师,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内在兴趣。
但是我们今天家庭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体制,正是扼杀了孩子内心普遍存在的兴趣和动机——强迫孩子做什么,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是去设计蓝图,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让·多塞的故事告诉所有的父亲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即使想为孩子选择前途也必须先从培养他的兴趣入手。
二、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爸爸牵着女儿的手,折下一根柳枝,轻轻剥掉皮,做成一支小小的柳笛,然后吹一曲悠扬的儿歌……”这是我们在春天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父亲不再是严厉的家长,而变成女儿快乐的玩伴。
其实,要想成为孩子的玩伴并不难,只需挤出少许时间,放下家长的架子,积极参加孩子的活动:
捉迷藏、跳绳、踢毽子、下五子棋……父亲经常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聆听孩子的心声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亲必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条件,除了给孩子买一些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图书读物,让孩子在一个丰富舒适的环境里成长,最主要的是父亲要以极大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多花时间和心思与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欲方面的愿望。
因为从2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以及大人玩耍,孩子从中可以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
三、赞美是良好的润滑剂
“宝贝,你真棒!
”“儿子,你真行!
”……适时恰当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鼓舞,提高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使孩子健康成长。
菲菲喜欢画画,对于他在画画中表现出的点滴进步,爸爸总能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菲菲的爸爸是个聪明的家长,他在赞扬的过程中,没有说儿子“画得真好,长大肯定能当画家”之类的话,而是通过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使孩子得到鼓舞,画技渐渐得到长进。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自己“因为人家一句适当赞美的话而会开心两个月”。
他这句话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理解、肯定、赞美和鼓励,这是一束照耀人们心灵的温煦的春光,成年人如此,孩子更需要鼓励,准确的、适时的、恰当的夸赞将使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自尊、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奋发努力的上进心,也可以使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指出:
“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
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生长。
”
四、善于与孩子沟通
做父亲的要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前提。
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近孩子,即与孩子多沟通,与孩子经常聊天。
父亲与孩子亲近的方法有许多:
A、与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使孩子在大自然中领悟一些道理,增长一些知识。
B、与孩子一起做游戏,通过游戏而心意互通,拥有共享快乐的经验,才能够建立父子之间的心灵纽带。
C、做孩子的好朋友,学着蹲下来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这样会使父亲得到孩子的友谊。
D、偶尔带给孩子一些礼物,给孩子一点儿惊喜。
E、经常开家庭座谈会,不仅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而且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件的讨论中来,这对孩子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五、为孩子找一个好对手
“宝贝,你和川川比一比,看谁跑得快。
”同事郭同经常鼓励儿子与邻居家的孩子竞赛,或学习,或运动,在一次次的竞赛中,渐渐培养了川川好胜上进的品质。
上学后,他更不甘居人后,门门功课优异,
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比如同桌、邻居家的小孩或成绩排在孩子前面的同学,可以鼓励孩子超过他们;鼓励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作为父亲可以给孩子一些信念让他们做一些新的尝试,让他们意识到做什么事情最好。
七、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有专家统计,爱劳动与不爱劳动的人,犯罪率为1:
10,失业率1:
15,所以爱劳动、爱干事对孩子是一生有用的,现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有一个共识:
“只听见易忘掉,见到的能记住,亲手做的才能理解。
”所以动手是最重要的。
因此,父亲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爱干活,爱劳动,要让孩子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
八、亲自参加家长会
参加家长会有助于了解孩子的表现,有助于与老师进行交流、有助于掌握教育孩子恰当的教育方法。
因此,要与母亲协商,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多参加,不要过分强调忙而拒绝参加。
1、会前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认真阅读家长会通知书,了解家长会的内容和要求。
二是与孩子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给孩子陈述的机会。
三是与母亲进行必要的沟通,统一思想和看法。
四是尽快通知老师可以参加家长会。
2、会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准时到会。
二是集中精力听好会,中途尽可能不接电话。
三是记录会议的基本要求。
四是如要与班主任单独谈话一定要事前安排。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父亲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开小差、中途退场、在教室内接打电话。
3、会后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及时与母亲沟通,形成共识。
二是寻找对孩子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角度。
三是与孩子的谈话要以鼓励为主,提出的问题要有理有据,用事实服人。
四是一定给孩子解释、说明的机会。
四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切实可行。
会后父亲要注意的问题有:
不打骂、不训斥、不责备、不讽刺挖苦孩子。
父亲了解孩子的途径是有多种的。
作为父亲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去了解。
一是从老师那里了解,这是非常重要方面。
二是从同学那里了解。
三是从孩子社会交往中了解。
四是从孩子日常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中去了解。
五是从孩子的生理变化去了解,六是从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去了解。
除了上述几种途径之外,从孩子日常语言中观察他们的变化。
据对部分学生的调查,现在孩子回答家长问题有几种方式值得注意,一是考得不好,回答“别问了”,“让我自己呆一会。
”二是考得一般,回答“还行”,“差不多”。
三是考得不错,孩子此时表现出是高兴,痛快,话多。
至于闷闷不乐有心事的孩子,回答最多的是:
“烦着呢,千万别理我。
”家长,特别是父亲要从孩子的语气上分析孩子、了解孩子的变化,及时调整做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九、挤时间多和孩子在一起
父亲们总说不是不想和孩子在一起,只是太忙,抽不出时间。
孩子们对父亲的忙能够理解,但在孩子们心里,特别喜欢多和父亲在一起。
父亲们强调自己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典型理由与三个:
一是工作太忙;二是经常性出差,不可能和孩子在一起;三是做生意的父亲强调只要挣到钱就行了,没钱谈对孩子大教育是一句空话。
到底父亲们能不能挤出时候和孩子们在一起呢?
大量调查显示,完全可以做得到,只是父亲们想不想去做
平时忙的父亲双休日也要找出各种理由去忙自己的事,理所当然地将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给了母亲。
其实,每到双休日,父亲只要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作用就不一般,日积月累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位初一的男孩说,我总盼着双休日和爸爸在一起,可他总说忙不带我玩,而他却和朋友去钓鱼,我对他已丧失信心了。
调查中很多孩子对“父亲缺位”已经非常适应了。
常出差的父亲每次出差后都有几天的闲暇时间,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应当说不成问题。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父亲他们的做法是到了出差地就给家里来个电话,顺便问一下孩子的情况。
有笔记本电脑又有条件上网的父亲还可以给孩子发个电子邮件,时间许可的话还可以聊聊天。
做这样的努力其实只是举手之劳。
做生意的父亲压力大,生意不好的时候很不愿理睬孩子,甚至于还要拿孩子出出气。
提醒做生意的父亲一定要调适自己的心理,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
生意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说说话,不要强调生意忙而冷落了孩子。
平时忙的父亲双休日也要找出各种理由去忙自己的事,理所当然地将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给了母亲。
其实,每到双休日,父亲只要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作用就不一般,日积月累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位初一的男孩说,我总盼着双休日和爸爸在一起,可他总说忙不带我玩,而他却和朋友去钓鱼,我对他已丧失信心了。
调查中很多孩子对“父亲缺位”已经非常适应了。
常出差的父亲每次出差后都有几天的闲暇时间,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应当说不成问题。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父亲他们的做法是到了出差地就给家里来个电话,顺便问一下孩子的情况。
有笔记本电脑又有条件上网的父亲还可以给孩子发个电子邮件,时间许可的话还可以聊聊天。
做这样的努力其实只是举手之劳。
做生意的父亲压力大,生意不好的时候很不愿理睬孩子,甚至于还要拿孩子出出气。
提醒做生意的父亲一定要调适自己的心理,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
生意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说说话,不要强调生意忙而冷落了孩子。
和孩子们在一起,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掌握好分寸,有些话是对孩子成长进步有利的,有些话则不是。
有些是一定要做,有些是要留到将来去做。
现在,孩子们特别爱看动画片,孩子自己看是一种情绪,父亲和孩子一起看,孩子又是一种情绪。
在和孩子一起交流时,孩子会讲出许多大人并了解的东西,而有些孩子暂时不理解的内容,父亲适时进行引导,就要比单独说教要强多了。
父亲和孩子外出时,遇到具体事情父亲身临其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使孩子在一种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了道理,有时比父亲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还管用。
一位中学生和父亲买菜时,小贩多找了两角钱,父亲主动将钱退了回去。
仅仅是一件小事,在父亲的影响下,孩子懂得了小便宜也不能占的道理。
十、主动和母亲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要做到相互配合,作为父亲要主动做好这样几件事:
1、在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上要尽可能一致。
不同的教育目标常常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2、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要尽可能扬长避短,互相帮助。
3、不要同时教育孩子。
一方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最好回避。
因为双方共同教育孩子,极易产生矛盾,孩子也容易钻空子,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4、父亲要维护母亲的威信,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出母亲的问题,使得母亲下不了台。
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最好在下面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