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652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五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48分。

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1.“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为此,周恩来提出了: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韬光养晦”

2.下表摘自于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72——1979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单位:

百万美元)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1972年

32

60

1975年

156

304

1978年

324

865

1979年

594

1724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B.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两国的贸易往来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美贸易

D.中国改革开放融化了中美关系的坚冰

3.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4.《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文中所指的“文明”行为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B.参加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欧洲共同体D.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BrozTito,1892-1980)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开创者,也是冷战时期一个重要组织主要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这个组织“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

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这个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欧共体C.不结盟运动D.华沙条约组织

6.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

“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

5:

3的合作。

”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7.新闻图片有时被我们看作是研究历史的资料。

下面两张新闻图片反映的同一历史事件是:

1989年柏林墙倒塌1989年列宁雕像被推倒

A.东欧剧变B.北约解体C.社会主义阵营解体D.华约正式解散

8.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展开了新一轮较量。

2015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媒体谈到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而陷入冰点时,说:

“美国想压制莫斯科,但不会成功。

”普京这么说的理由是:

A.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B.俄罗斯得到了中国、欧盟、日本等力量的全力支持

C.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

D.美国日益受到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力量的制约

9.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10.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世界通史》中写道: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首次出现了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②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③对外贸易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期④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专供客商存放钱财、经营货币兑换的机构——柜坊。

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铺,以后又出现了典当、钱庄、银号等金融机构。

明末,钱庄已经成为能够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也发行具有流通性质的汇票。

这些现象:

A.说明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银行

B.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C.表明历代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说明白银已经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13.明朝弘治时,“庆云侯周寿家人周洪奏买两淮残盐八十万引;寿宁侯张鹤龄家人杜成、朱达等,奏买长芦、两淮残盐九十六万引。

”;就连皇室也不甘寂寞,明武宗夺都指挥关山、指挥杨俊所置店二所,以为酒肆。

这些现象说明:

A.利润驱使明朝上层社会都经商B.封建君主已经完全放弃抑商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有了些许松动D.商品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14.下列土地制度的内容中,反映租佃关系的是:

①“方亩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②“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③“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④“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的影响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商业战争”的失利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6.“明代时,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中外文明同时空》)。

有数据显示:

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

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

这一巨大变化主要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中国闭关政策松驰

17.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的演变。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世界市场扩大D.殖民扩张

18.钱乘旦、许洁明合著《英国通史》中说: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9.建造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即是当年的最高建筑,也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的。

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

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水平

D.科技含量高,建造技术先进

20.2015年央视3.15晚会主题“消费在阳光下”曝光了11大类商品的不良信息,汽车、移动通讯、小型家用电器等赫然其列,让消费者心惊。

汽车、电话这些我们熟知的大众消费品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新经济时代

21.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22.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制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C.近代条约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不平等性

23.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航运业B.面粉业C.机器制造业D.矿山开采业

24.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

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

1.地域的叠加。

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来写,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的历史。

2.事件的叠加。

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

3.时间的叠加。

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

4.主题的叠加。

这种叠加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世界上的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史”。

以上所有的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

——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请根据材料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编写一份1945(二战结束)——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世界史大事年表。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经过10年之后,当时封建王朝的户部(对轮船招商局)给予高度评价:

“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

——胡显中周晓晶《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官督商办)刘坤一对官督也有简单说明,这就是“员董由官用舍,帐目由官稽查,仍属商为承办,而官为维持也”。

所谓商办,就是“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也即“商务应由商任,不能由官任之”,“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

张之洞对其所辖官督商办企业也称:

“用人、理财,筹划布置,……及一切应办事宜,遵照湖广总督札饬,均由督办一手经理,酎量妥办,但随时择要汇报湖广总督查考”,而“督办”则由“湖广总督奏派”。

——严立贤《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中国近代早期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滥觞》

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轮船招商局的作用的?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8分)

材料二1933年《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向社会各方面知名人士征文,在收到的26篇短论和专论中,绝大多数人主张中国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大体统计,主张走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仅1篇,倾向于社会主义方式的5篇,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之长,即混合方式的,有9篇,其余未正面或明确回答。

在30年代和40年代关于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讨论中,绝大部分的学者,也都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武力 《论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问题》

(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经济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关背景。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