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26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复习.docx

变态心理学复习

变态心理学复习

第一讲变态心理学导论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和标准

定义: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变态行为的发生、发展、对社会适应功能的损害及其干预、矫治和预防。

标准:

标准1:

与环境的适应程度

时空环境: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

文化环境:

事件发生者所处的社会文化

性别角色期望:

文化或社会对性别角色应有特点的期待

文化相对主义:

过分强调文化标准和社会标准是唯一标准

标准2:

统计学标准

是否符合常模:

统计学上罕见的即为异常

若一个人的某一项指标在统计学上与正常人群有显著性差异的话,则有“异常”的嫌疑。

统计学罕见这一标准受到欢迎,因其可以确立临界值,有实际定量依据。

统计学变异原则常常用

于解释心理测验。

分数等于或超过临界值即认为有“临床显著意义”。

这一标准常见于精神科。

标准3:

个体的痛苦

当行为给行为者造成了不适,极度痛苦,并且行为者希望获得解脱时,这种行为可能是变态行为。

(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痛苦并不是“变态行为”的充分条件:

面临重大的考试,感到焦虑;亲人丧生,感到难过

痛苦也不是“变态行为”的必要条件:

躁狂的患者并不感到痛苦,他们享受这种“高涨情绪”,

反社会人格并未感到痛苦

标准4:

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也就是妨碍其日常生活和正常社会功能的行为和情感——属于变态行

为,并且应该被视为研究和干预的核心。

心理学家将适应不良定义为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之一:

给行为者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给行为者带来情感上的痛苦或伤害

严重妨碍了行为者的日常生活

表明行为者脱离了现实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第二讲变态心理学的病因学与研究方法

一维模型与多维模型

一维模型——致病原因只有一个

长期以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似乎水火不相容,人们认为,真正的致病原因只有一个

历史上大多数心理障碍理论都力图找出那一个病因——某一个基因、某一次创伤体验或者某一种人格特质

多维模型——多种致病原因造成了精神疾病的发生

生物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的理论被整合

仅仅一两种因素不足以产生心理障碍

当多种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时,能达到临界点,导致精神疾病

易感性

易感性-应激模型

只有当易感性和应激同时作用于一个人时,心理障碍才会完全暴露出来

精神障碍的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结构理论:

大脑结构异常;

2生物化学理论:

神经递质或荷尔蒙失调,神经递质受体机能低下;

3基因理论:

无序基因或变异基因(家族史研究、双生子/养子研究)

二.心理因素:

1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

意识的结构:

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本我和超我强大,自我调节不成功

防御机制:

当自我调节不成功时,则会启动无意识的保护过程

某些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

如恐惧症

性心理发展阶段:

性器期(3-6岁)的恋母、恋父情结,如果没有解决好则会产生精神疾病

精神分析治疗:

自由联想/宣泄/梦的解析

2行为主义:

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

3认知理论:

1)归因理论

发生意外时,我们会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

对行为的归因会极大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我概念

2)控制理论

当人们相信自己不能控制某个重要事件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放弃尝试。

自我效能感

3)综合假定

大多数消极情绪和适应不良行为都是有一个或多个全面假定机能失调所导致的,而这些假定对

人生具有指导意义

3.社会环境因素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

对单个人或少数人进行深入考察的方法

研究者详细记录这些人的经历、当前行为和在持续数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行为变化

优点:

许多人格概念不容易用其他方法来检验,会丧失掉其丰富性;适合考察罕见个案;能够证明一些可能性

缺点:

难推广、难确定因果、主观

2相关研究:

用统计程序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自然情况下的关联,而不是操纵或影响自变量——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相关系数

3治疗效果的评估:

大样本设计、个案设计

4安慰剂效应、双盲实验

第三讲变态行为的临床评估与诊断

临床评估需要收集的信息

当前症状

有哪些症状?

症状有多严重?

慢性或急性?

什么时候开始的?

对社会功能有多大干扰?

自我概念

来访者认为哪里有问题?

来访者认为自己是否可以克服病症?

近期事件

最近是不是正面临着顺心或不顺心的事?

最近是否遇到什么严重打击?

是否正面临紧张性刺激?

(是否遭遇了重大事件在诊断上会有区别。

心理障碍病史

来访者过去是否经历过与现在类似的症状?

家族病史

来访者的家族是否有任何心理障碍史?

(当来访者的症状显示诊断不只一种可能时,这两个信息非常重要)

常用评估工具及评估的注意事项

评估工具

评估工具1:

临床面谈

谈话方式:

半结构化访谈

统一谈话风格

根据某种诊断标准设计

经过仔细设计的措辞与顺序

临床医生也可能偏离设定好的问题去探讨其他特定的问题

评估工具2:

临床测验

临床测量的评价

信度:

一个测验在多次测量中具有一致性(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

效度:

一个测验所测量出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要测量的东西

内容效度:

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即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和相

符性

表面效度:

外行人从表面上看测验是否有效,测验题目与测验目的是否一致

默许反应/社会赞许性反应

效标/预测效度:

考查测验分数与效标的关系,看测验对感兴趣的行为预测得如何

标准化:

测量的实施应该采用相同的标准

评估工具3:

行为观察

直接观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客观地描述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获知个体心理

功能的状况。

临床观察指的是临床治疗师客观地描述个人的行为表现,包括其个人卫生状况、

情绪反应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抑郁、焦虑、攻击、幻觉以及错觉。

有一些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会在各种有更多人为控制的情境下观察来访者的行为反应,而

不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

这些模拟情境包括舞台角色扮演、事件重现、家庭互动作业等形式。

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综合症、流行率/患病率(点、终身)、发病率

综合症:

倾向于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

没有可靠的生物测验可以检测心理障碍,因此,在心理障碍中,人们把某一类患者常见的症状叫

做综合症。

但是,不同人的症状表现和程度不同

流行率:

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人群中的发病个案数

点流行率:

某时某特定区域内,某种障碍的实际发病个案的比率

终身流行率:

指在生命某些时候患此种障碍的总人数比例。

发病率:

在给定时段(通常是一年)内新发病的个案数

DSM及其五轴诊断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为提高诊断的信度,DSM提出了一个五轴诊断系统,以供临床上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评估和诊断。

轴Ⅰ临床精神障碍可能成为临床焦点的其他情况

轴Ⅱ人格障碍和特定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孤独症,人格障碍

轴Ⅲ一般躯体状况排除或确认器质性疾患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轴Ⅳ社会心理及环境

轴Ⅴ精神功能总评估

临床研究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原则与伦理

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

清楚地告知被试,研究可能有的风险或获益,尊重被试的独立选择;

参与研究实验必须取得被试的完全同意

维护被试的权益和个人尊严

研究不得对被试的身心造成任何伤害

隐私保密

不得泄露病人的隐私

结果反馈

把研究结果及其含义及时解释给被试,消除研究不得已的“欺骗”或蒙蔽所造成的误解

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

以人为本地提供服务

来访者理解并自愿选择有关的心理健康服务

来访者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将会获得的收益、局限乃至风险

来访者认可为此要付出的经济花费、时间消耗以及其它有关问题

来访者确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受到尊重和保护

隐私保密与危险警告

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首要义务与第一位的职业素质要求

维护生命安全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最高职责

除非危及他人或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得泄露来访者的隐私资料(这在欧洲及美国已成为法律的明文规定)

须慎重权衡来访者隐私权与生命财产危险之间的关系,在切实维护来访者隐私权的同时还须承担发出危险警告的义务与职责

尊重来访者的拒绝介入权

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介入

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有关服务或干预

来访者有权中止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服务

转介: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能与不能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有权转介自认为应当回避或不便处理、或无力处置、或担心处置不当的来访者;

应当及时转介发作期的精神疾病患者;

应当及时转介必须接受医学治疗的生理疾病患者或身心患者

必须及时转介需要立即接受紧急干预(危机干预、自杀干预)的来访者。

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转介

第四讲应激与适应障碍

应激的概念

STRESS:

联结社会心理事件与生理、心理疾患的中介概念

个体“察觉”到出乎意料的威胁或危险的环境刺激,机体内部因而产生的紧张“备战”状态,即“战或逃”(fight-or-flight)状态。

应激源

应激源———导致我们产生应激反应的环境或事件

应激源的种类

1挫折:

生活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内部或外部的阻碍

外部:

偏见、歧视、工作中缺乏满足感、所爱之人的死亡

内部:

身体残疾、缺乏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孤独、内疚、自我控制不足

挫折常会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使人感觉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或能力不足的

2冲突:

同时出现的两个或多个不相容的需要或动机:

满足一个就要放弃另一个

趋避冲突:

对同一目标存在强烈趋近和回避的冲突

双趋冲突:

在两个或多个目标当中选择,都想趋近

双避冲突:

在两个或多个都不想要的目标当中选择

多重趋避冲突:

两个目标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冲突

冲突是应激的一个主要来源,通常极为强烈

3压力:

为了获取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压迫感

压力迫使我们加快速度,加倍努力,或改变目标导向的行为方向

会严重的耗费我们的应对资源,甚至导致适应不良的行为

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

职业压力/家庭压力/环境压力

4生活事件单位:

任何生活中的变化都会带来应激

影响应激源的因素

应激源的性质

对于个体生活的重要性:

配偶的辞世、离异、失业、疾病

应激源的持续时间越长,其影响也就越严重

累积效应: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时面临多重应激源,则其效果要比单独面临严重得多

越紧密地卷入创伤环境,则应激症状就会越明显

认知评价

某一个体的应激源可能是另一个个体的兴奋点

对应激源的看法:

灾难性的?

可改变的?

威胁?

挑战?

出乎预料的新的适应会给个体带来严重的应激,因个体没有现成的应对资源和策略

个体的应激耐受性:

忍受应激而不受严重损害的能力

早期的创伤经历对此有非常大的影响

若个体没有很好地应对,则可能使个体对某种应激源特别敏感

若个体应对良好,则可能特别适合应对某种应激源

外部资源和社会支持

积极的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可以调节应激作用于人的效应

宗教等特定仪式可缓解个体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三个心理过程

警觉:

有机体发布战斗动员,引发情绪、增加紧张度,提高警戒性敏感性,调动体内资源,采用各种应付手段,以满足事变要求

当适应资源不足时,则会产生适应不良的症状,如持续的焦虑或紧张、肠胃不适等

抵抗:

如果应激持续存在,个体常常会找到一些应对它的手段,从而保持对生活的适应

此时个体的适应性处于最高水平,利用全部资源,强化自我防御机制

衰竭:

面对持续的过度应激,个体的适应资源受到损耗,在抵抗阶段唤起的应对模式开始不起作用

个体资源耗竭、应付失败,整合瓦解,代偿失调,以至全面崩溃

 

应激效应

战(Fight)-消除应激源:

“急中生智”,“机变如神”,积极调动一切资源,激发身心全部潜能,采用各种应对手段,直觉思维空前活跃

逃(Flight)-逃离应激源:

焦虑惊恐、瘫软晕厥,认知失真或扭曲、思维空白乃至僵死,应对无能、手足无措,身心崩溃

耗竭的概念、成分、成因

概念:

长期暴露于连续、极度的(职业)应激环境,资源枯竭、代偿失调,而出现的过度心理疲惫、机体损耗的状态

成分:

情感耗竭

由于角色负担过重,角色冲突强烈等问题而心情烦闷。

甚至长期精神压抑,感觉自己已经被掏空,无法再继续付出的状态。

去个体化

对待工作和他人表现出极度的无情、冷漠甚至嘲讽。

缺乏自我意识。

自我成就感缺失

对于自我过去和将来的成就评判极低,缺乏自尊感。

成因:

工作负荷过重

付出与回报不符

人际关系问题

不公待遇

价值观冲突

应激应对:

概念、分类

概念:

应对:

个体面对应激,不断调动自身能力资源而做出的认知调整或行为努力(排除不需要努力的自主性适应行为)。

主动地控制或解决问题,以及改变对问题的看法

包括与环境的互动

分类:

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

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指的是通过努力,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

强调环境事件的可改变性

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解决困难和问题

努力寻求并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

对事不对人,针对问题就事论事——人与问题分离,不因问题或困难否定他人或否定自我

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

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是指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由于应激产生的情绪

调控情绪——降低焦虑、减轻烦恼、消除沮丧,万千烦恼化解于灿烂的一笑

改变态度——宽恕与自我宽恕

转换目标

认知再评价——“酸葡萄策略”,自我安慰、自我解嘲、幽默、豁达……

自我防御机制

PTSD的临床特点、长期影响及治疗

临床特点:

A患者曾暴露于创伤事件

患者曾经历、目睹或面临过一件或一些事件,这些事件导致了死亡、重伤或有这样的危险

患者当时的反应包括极度害怕、无助或恐惧

清楚体验到创伤性事件

B创伤事件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持续出现

创伤事件反复和强迫性地痛苦回忆;

关于创伤事件的反复而痛苦的梦魇

行动或感觉上好像创伤事件再次发生

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段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应

C对创伤关联刺激的持续回避和对一般事物普遍的反应麻木,满足三项或以上

努力回避有关创伤事件的想法、感觉

努力回避能唤起对创伤事件回忆的活动、地点或人物

不能回想起创伤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显著减少

与别人分离或者感觉疏远

情感范围受限(如不能产生爱的感觉)

感觉前途暗淡,时日无多

D持续存在易于唤醒的症状(创伤前没有),符合下面两项以上

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

易激惹或容易出现愤怒

注意力难以集中

过分警觉

夸大的惊跳反应

E上述症状(B、C、D)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F困扰导致临床显著的痛苦或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明显损害

注明:

急性:

病程小于3个月;

慢性:

病程3个月或以上;

迟发:

应激源出现后六个月以上才出现症状

长期影响:

如果不加以干预,并非所有人都能从PTSD中自然“康复”,可数年乃至数十年残留应激障碍,

影响生存质量。

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减轻患者的高度焦虑或抑郁状态

曲唑酮、萘法唑酮、氟西汀和舍曲林。

这些药物以减轻特定症状为目标,如侵入性痛苦思维或者恶梦、可怕事件的想象、惊跳反应

心理治疗:

鼓励患者面对原始的创伤事件,从而产生有效的应对方法来克服这种障碍

宣泄法——引导PTSD患者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恐惧、愤怒、内疚等负性情绪

想象性暴露——在想象中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但加入对事件的自我控制、理性认知与情绪调

节。

咨询治疗师帮助患者有效把握暴露的程度与进度(系统脱敏)

艺术治疗:

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并宣泄创伤。

E.g.绘画、唱歌、演奏

将艺术的美和积极注入到创伤当中,与创伤并存,并处理创伤

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抵抗应激的重要品质

心理弹性:

面对应激、遭遇挫折、或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态度、昂扬精神,主动积极调动全部资源,成功应对,从而有效保证健康发展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五讲焦虑障碍

焦虑、恐惧、惊恐情绪的特点

焦虑(anxiety):

何为焦虑

以生理性紧张的躯体症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要特征的负面情绪状态。

在认知/主观水平上,焦虑包括负面情绪,担心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或危险,终日魂不守舍,觉得无法预知或控制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

焦虑的表现

1躯体症状

脸红、耳鸣、心率/呼吸加快、不规律,胸闷心悸,肌肉紧张、震颤,血压升高,手脚出汗,胃肠功

能异常、腹泻、尿频……

2负性认知/主观痛苦

特定的想法、观点、印象或冲动;担心

3回避或逃离行为

远离带来焦虑的客体,避免再次接触

恐惧(fear)/惊恐(panic):

一种基本情绪(很多动物也具有),能激发交感神经系统的“战或逃”反应,使我们能在面对诸如危险的食肉动物或持枪者等即将来临的威胁时迅速地做出反应。

惊恐发作的临床特点

惊恐发作的症状

1当个体在没有明显的外界危险时产生了恐惧/惊恐反应,我们则认为个体产生了自发的或无线索的惊恐发作。

2惊恐发作常常伴随着极度恐惧或日来临的主观体验,并自动激发个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波动和战或逃反应的倾向。

三种恐惧症的特点、主要类型

1情境相关型

与某些情境有关,可以提前避免

2不可预料型

与情境无关,毫无预兆地发作

3情境预期/易感型

对于情景的期望引起发作

恐惧障碍的成因及治疗

 

强迫症的要素,临床特点及治疗

要素: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又叫强迫症,在诊断上的定义是个体产生不必要的和侵入性的强迫观念或令人苦恼的想象,通常伴随着压制这些强迫观念、想象或者防止恐惧事件或情境的强迫行为

临床特点:

1强迫性思维

令人烦恼和不恰当的持续、反复的侵入性思维、想象或冲动。

这些观念不只是广泛性焦虑障

碍中对潜在的真实生活问题的过分担忧。

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可能是

(1)对污染物的恐惧(55%)

(2)总担心自己可能会伤害他人或自己,虽然自己并不想这样做(50%)

(3)性的内容(32%)

(4)追求对称(37%)

60%的患者表现出多种强迫观念

2强迫性行为

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或出于预防、或为减轻痛苦烦恼而反复出现的、毫无意义的仪式行为、

刻板行为或精神活动(如洗手、排次序、核对、计数、默诵单词、祈祷等等)往往是借此抵消强

迫观念或强迫思维激发的焦虑,但其缓解仅仅是暂时的。

强迫行为可能是

清洗:

反复地洗手、淋浴、或不断地打扫家里。

复述:

重重复复不断地念叨一个姓名、词句或句子

核对:

反复地检查门是否锁好、开关是否关闭,几十次乃至上百次

囤积:

任何废物都不愿丢弃,诸如旧报刊杂志或破旧器皿杂物等

悬而难决:

对日常生活琐事反复地考虑、计划却又难以实施行动

3在病程的某一阶段,患者知道自身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是过度的和不合理的,但却无法控制它们。

4这些看似无意的行为必须给个体带来明显的困扰、耗费其大量时间(每天一小时以上)或妨碍其工

作或社会功能。

5排除其他障碍的强迫信念

6不是由于某种物质造成的生理作用

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让强迫症患被反复暴露于引发其强迫观念的刺激中(如,对于具有强迫洗手症状的患者,让他们

用手摸自己的鞋底或公共浴室的厕所座垫)

不让他们进行强迫仪式。

强迫症患者通常就是用这些强迫仪式来缓解由强迫观念导致的焦虑/苦恼的。

防止仪式行为的进

行很重要,这可以让患者明白强迫观念导致的焦虑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自然消失。

药物治疗

研究显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氯丙米嗪)对治疗强迫症表现

出教为乐观的效果。

目前氯米帕明是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物。

停药后的复发较普遍

神经外科手术

扣带回切开术和囊切开术是目前用于OCD治疗的两种类型

随着MRIs的使用和损毁组织的放射性治疗,神经外科手术的副作用小了很多

45%对药物和行为干预没有反应的患者在神经外科治疗之后至少有部分治疗效果

对于严重强迫症患者(约10%的强迫症患者),这是最后选择

第六讲心境障碍与自杀

两种极端心境发作的特点:

“三高”、“三低”

抑郁心境

抑郁发作(depressiveepisode)的“三低”

1情绪低落:

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悲观失望、易激惹,可能有幻觉和妄想。

晨重夜轻。

2思维减退:

注意力难集中、思维加工困难、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3精神运动性迟缓:

疲乏、言少声低、懒于活动、动作迟缓

躁狂心境

躁狂发作(manicepisode)的“三高”

1情绪高涨易激惹:

心情极端愉悦、自我评价很高。

在早期常表现为愉快后期为易激惹,可能有幻觉和妄想。

2思维奔逸:

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联想迅速、意念飘忽

3精神运动性兴奋:

喜交往、整日忙碌、注意力转移,活动增多

重度抑郁的主要特征

1体有一次或多次重度抑郁发作,没有任何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2至少持续两周的明显而持久的抑郁心境或快感丧失,伴随以下四个或更多症状,例如胃口不佳、体重变化、失眠、精神运动迟滞、疲劳、无意义感或过分负疚感、无法集中注意力以及死亡或自杀想法周期性呈现

3症状给患者带来显著的痛苦,显著影响患者的社会、工作或是其它重要功能

4非由物质造成的生理影响或由躯体疾病引起的

5平均发病年龄25岁

6在大多数文化中,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

心境恶劣、双重抑郁、轻躁狂

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disorder)

主要特征:

1个体至少在两年内(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是一年)、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持续的抑郁心境

2症状同重度抑郁,但程度要轻

3正常心境也可能短暂出现,但通常只持续数天至数周(最长2个月),这些间歇性出现的正常心境是区别心境恶劣与重度抑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4同样损害了个体的社会、职业、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双重抑郁(doubledepression)

既有心境恶劣又有重度抑郁发作

轻躁狂(hypomanic)

无精神病性症状、个体的功能损害不严重,但仍符合躁狂的基本定义

抑郁形成的心理社会原因

应激生活事件作为诱因

维多利亚女王

应激反应的个体差异:

易感性因素

抑郁的心理理论

1心理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

童年期的丧失

抑郁症的自我惩罚

内向投射性敌意

2贝克的认知理论

3抑郁的无助理论

遭遇几乎无法控制的应激生活事件的人会发展出一种症状,类似于常见于动物的习得性无助症状

双相障碍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躁狂发作和重度抑郁发作交替进行的趋势

双相心境障碍与单相心境障碍的区别就是有无躁狂发作

分类:

1双相I型障碍(bipolarIdisorder),抑郁躁狂发作均严重,重度抑郁&重度躁狂,平均发病年

龄18岁,【躁郁症(manic-depressive)】

2双相II型障碍(bipolarIIdisorder):

抑郁发作严重,躁狂轻,重度抑郁&轻躁狂,平均发

病年龄22岁

3循环型心境障碍:

程度较轻但更加持续的双相障碍,类似于心境恶劣障碍

心境障碍的治疗

1心境障碍的临床处置

o药物干预:

“必须的!

”,不要随意停药

o警惕自杀:

尤其是重度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