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870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

在医学课程体系中,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即器官、组织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产生机制、调节方式及其过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研究和总结,逐步积累和发展为有关人体正常机能的知识,并形成人体生理学这门学科。

要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工作,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变化,首先就要先弄清楚正常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因为临床各种病理变化都是在生理基础上衍生或演变过来的。

所以,只有认真把握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理论基础后,才能更有效地学好后续相关课程,因此,医学生学好生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大部分生理学知识是从各种生理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本课程安排的生理实验项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知识与动物实验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实践和验证部分所学的生理学理论。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护理学、乡村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专科以及护理本科等专业。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基础和临床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也是为毕业后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时数分配

章节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实验时数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5

4

第四章

血液循环

9

5

第五章

呼吸

5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5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2

第八章

排泄

5

第十章

神经系统

7

第十一章

内分泌

4

考试

2

合计

45

9

四、考核要求

本门课程成绩:

理论考核80%;实验成绩占10%;出勤率占10%。

理论考核范围:

掌握约占60%;熟悉约占30%;了解约占10%。

考核题型:

单项选择题、填充、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白生理学这门课程与医学的相互关系,理解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基本概念,以及维持稳态调节的三种基本途径。

同时能熟练应用生理学中几个常用的概念。

课程内容

一、兴奋性

二、人体与环境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

考核知识点

一、兴奋性与阈值的概念及关系

二、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三、人体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

四、控制系统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兴奋性

掌握:

兴奋性与阈值的概念及关系

二、人体与环境

掌握:

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

熟悉:

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掌握: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意义。

复习思考题

1.兴奋与兴奋性有何区别?

反应与反射有何区别?

2.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

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在机体功能活动中有何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人体的生理活动是在细胞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明白:

(1)细胞代谢及活动过程中,各类大小不一物质进出细胞膜中几种跨膜物质转运的原理、特点及其意义。

(2)生物电信号是体内神经和肌肉等组织活动时产生的本质变化以及信号传送的一种基本形式。

(3)运动神经兴奋如何传递给骨骼肌细胞,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课程内容

一、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信号传导功能(简单介绍)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四、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考核知识点

一、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基本原理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考核要求

一、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

掌握: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和转运特点以及应用。

熟悉:

化学门控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的概念和应用。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掌握: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它们形成的机制。

(2)动作电位的产生条件及其传导机制。

(3)局部反应及其特点。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掌握: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熟悉: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3.继发性主动转运4.极化5.去极化6.复极化7.超极化8.终板电位9.兴奋-收缩耦联

二、简答题

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2.试述Na+–K+泵的本质及其生理意义。

3.试述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4.试述动作电位及其特点和形成机制。

5.阈刺激和阈电位有何区别和联系?

6.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有何区别和联系?

7.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8.用滑行学说解释肌肉的收缩基本过程。

第四章血液循环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活动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各类血管的生理作用;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神经、体液因素对循环系统功能调节的生理作用和意义。

课程内容

一、心脏生理

二、血管生理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四、器官循环

考核知识点

一、心脏生理

(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心肌的生理特性:

(3)心动周期的概念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4)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二、血管功能

(1)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2)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中心静脉压,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3)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的血流量的调节。

(4)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支配心脏和血管的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纤维的作用和机制。

(2)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3)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四、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

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

考核要求

一、心脏生理

掌握:

(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细胞的类型;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的离子基础。

(2)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和意义;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特点和意义。

(3)心动周期的概念以及心脏射血与充盈基本过程。

(4)心肌的收缩特点。

(5)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熟悉:

(1)心肌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的概念。

(2)心泵功能评估的指标。

了解:

心音和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二、血管生理

掌握:

(1)动脉血压、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脉搏压、平均动脉压等概念。

(2)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以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组织液的生成的原理和意义。

熟悉:

(1)中心静脉压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2)微循环的生理功能。

了解:

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掌握:

(1)支配心脏和大多数小动脉和微动脉血管的神经纤维的名称、递质、受体、和作用。

(2)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基本过程和意义。

熟悉: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四、器官循环

熟悉:

冠脉血流特点和调节。

了解:

肺循环和脑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调节。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心动周期?

试述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基本过程。

评价心功能有哪些指标?

2.分析说明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并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4.连续高频率刺激骨骼肌或心室肌,会发生哪些现象?

为什么?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这些因素变动时会如何血压变化?

6.组织液是如何生成的,影响其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7.急性失血500毫升,机体调节反应时为什么会使心率加快?

8.影响冠脉血流和脑循环血流各有哪些因素?

第五章呼吸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基本原理以及胸内负压在其中的生理作用;掌握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方式;了解正常呼吸节律的产生以及掌握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课程内容

一、肺通气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考核知识点

一、呼吸时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肺弹性阻力的成因和气道阻力。

二、潮气量、残气量、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的测量意义;每分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四、血氧饱和度的概念以及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和意义;氧与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五、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考核要求

一、肺通气

掌握:

(1)肺通气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2)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概念以及呼吸周期中它们内压变化。

(3)胸膜腔负压的成因及意义。

(4)肺通气的功能评价中几个重要指标(潮气量、用力呼气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等)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

(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时呼吸肌的活动的区别

(2)肺弹性阻力形成原因、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以及顺应性与弹性阻力的关系。

了解: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

掌握: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熟悉:

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掌握:

(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的特点;血氧饱和度的概念

(2)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和形成特点。

熟悉:

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掌握:

血液中几种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呼吸化学感受性反射的调节机制。

熟悉:

呼吸的基本中枢及肺牵张反射。

了解:

呼吸节律的形成。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肺顺应性2.用力呼气量3.肺泡通气量4.氧饱和度4.肺牵张反射

二、问答题

1.试述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

2.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生理意义?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稳定肺内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5.何谓氧离曲线?

有何特点?

造成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哪些?

有何意义?

6.简述红细胞在运输O2和CO2过程中的作用。

7.血液中PO2、PCO2和[H+]改变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

及其作用途径如何?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明白摄入的食物如何经消化系统的作用,转变为体内可利用的能源物质生理过程,理解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对食物分解的重要性。

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并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肠运动的形式、特点和意义;掌握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吸收的基本的过程。

了解大肠运动与排便反射。

课程内容

一、消化道的运动

二、消化液及其作用

三、吸收

四、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考核知识点

一、消化道的一般生理特性和胃肠运动

二、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四、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消化液分泌活动的调节

考核要求

一、消化道的运动

熟悉:

(1)慢波电位、动作电位与平滑肌收缩的相互关系。

(2)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胃肠运动的形式、特点和意义。

了解:

大肠运动与排便反射。

二、消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掌握:

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份和作用。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熟悉:

小肠内营养物质吸收的有利条件。

掌握:

糖、脂肪和蛋白质吸收的方式和途径。

四、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掌握:

(1)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胃肠运动以及消化腺分泌的基本作用。

(2)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名词

1.基本电节律2.粘液-碳酸氢盐屏障3.容受性舒张4.分节运动

二、问答题

1.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一般生理特性?

2.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其作用如何?

3.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4.体内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消化液有哪些?

分别说明有关成份和作用。

5.简述胃的排空及其机制。

6.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各有何意义?

7.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

8.食物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

9.引起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释放主要因素有哪些?

这些胃肠激素对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各有哪些作用?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

了解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主要机制。

课程内容

一、能量代谢

二、体温

考核知识点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二、基础代谢

三、正常体温及其变动

四、产热与散热过程

五、体温调节

考核要求

一、能量代谢

熟悉: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掌握:

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测定调节以及临床意义;

二、体温

掌握:

正常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和生理变动。

熟悉:

产热和散热的几种方式及其意义;了解: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部位;调定点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2.基础代谢率;3.体温;4.不感蒸发

二、简答题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2.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3.临床上常用的体温测定方法有哪些?

正常值如何?

4.影响体温正常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5.增加机体散热的方式或途径有哪些?

第八章排泄

学习目的和要求

肾脏是体内最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还要理解肾脏具有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调节的重要功能。

了解肾功能评估测定方法和排尿反射的基本过程。

课程内容

一、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作用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

五、尿生成的调节

六、血浆清除率

七、尿液及其排放

考核知识点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

五、尿生成的调节

六、其他

考核要求

熟悉:

肾脏的主要功能。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

熟悉: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的意义。

二、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

(1)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动力以及影响因素。

(2)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定义。

(3)NaCl和水、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机制和意义)。

(4)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5)H+的分泌与HCO3-的重吸收的过程和意义。

熟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NH3和K+的分泌意义。

三、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

熟悉:

(1)尿浓缩和稀释的概念。

(2)肾外髓部和内髓部渗透压建立的溶质基础。

四、尿生成的调节

掌握: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五、其他:

了解

(1)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2)排尿反射及其排尿异常。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2.滤过分数3.肾糖阈4.球﹣管平衡5.血浆清除率

二、问答题

1.肾脏有哪些基本功能?

2.肾血流量调节有何特点?

有何生理意义?

3.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4.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出现糖尿和多尿现象?

5.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有何区别?

6.在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中,肾脏的排酸保碱是如何进行的?

7.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8.说明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在尿生成中的调节作用。

第十章神经系统

学习目的和要求

神经系统作为人体功能调节的主导系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熟悉对神经中枢的神经元、突触的工作原理;掌握人体感知产生的主要理论基础、运动的产生、类型和反射特点,并熟悉脑干、小脑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运动控制调节主要作用。

掌握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征及其递质-受体系统;熟悉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正常脑电图的波形的意义。

了解:

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睡眠的两个时相。

课程内容

一、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五、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活动

考核知识点

一、突触生理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征、递质与受体。

五、脑电活动

考核要求

一、突触生理

熟悉: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及其区别。

(2)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掌握:

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在感觉产生中的各自作用和特点。

熟悉:

第一体表感觉区的分布特点。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掌握:

牵张反射的概念、分类及依据、腱反射和肌紧张的反射特点以及他们产生的不同意义。

熟悉:

(1)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2)小脑的功能。

(3)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下行通路对躯体运动调节作用和特点。

了解:

基底神经节常见疾病

四、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

掌握:

(1)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征。

(2)自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熟悉: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调节的主要功能。

五、脑电活动

了解:

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睡眠的两个时相。

熟悉: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递质2.中枢延搁3.运动单位4.胆碱能纤维5.大脑皮质的一侧优势6.特异性投射系统7.神经的紧张性作用

二、问答题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与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的比较。

2.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不同点。

3.试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区别

4.何谓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有何临床意义?

5.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和运动代表区各有何特点?

7.何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有哪两种类型?

它们之间区别点有哪些?

8.什么叫胆碱能纤维,体内哪些部位分布属于这一类纤维?

9.交感神经兴奋时对下列器官活动有何影响?

各通过何种受体?

心率

皮肤和内脏血管

骨骼肌血管

小汗腺分泌

膀胱逼尿肌

第十一章内分泌

学习目的和要求

内分泌系统是组成体内体液调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激素作用的一般生理特征;下丘脑和腺垂体释放的激素的名称和主要作用;掌握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课程内容

一、激素的概况

二、下丘脑与垂体

三、甲状腺

四、肾上腺

五、胰岛

六、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七、其他激素

考核知识点

一、激素作用的一般生理特征。

二、腺垂体释放的激素

三、甲状腺、肾上腺和胰岛等内分泌释放的激素

考核要求

一、激素的概况

熟悉:

激素作用的一般生理特征。

二、下丘脑与垂体

熟悉:

下丘脑释放的调节性多肽和腺垂体释放的激素的名称和主要作用;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三、甲状腺

掌握: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四、肾上腺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五、胰岛

掌握: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六、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了解: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激素2.允许作用3.下丘脑调节性多肽5.应急反应6.应激反应

二、写出下列激素符号的中文名

ADHTRHCRHGnRHACTHTSHLHFSHPRLPTHGH

三、简答题

1.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2.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如何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而调节机体机能的?

3.甲状腺激素有何生理作用?

4.从内分泌学角度,解释侏儒症和呆小症产生原因及主要区别症状。

5.糖皮质激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它的分泌调节有何特点?

6.长期使用皮质醇,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而必须逐渐减量?

7.试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8.参与对血钙浓度调节激素有哪些?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有何意义?

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实施,特做如下说明:

一、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规定能力层次要求,掌握内容是生理学的重点知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熟悉内容要求能把握相关内容或概念,并对其有明确的印象;了解内容应该对其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

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提出,是便于教与学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操作,使考试命题范围和重点加以明确,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学和复习。

二、学习方法指导

1.生理学是一门机能学科,讲授的是道理。

因此,听懂授课内容,明白教材中基本内容就显得比较重要,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记住和掌握生理学习中的知识要点。

2.入门时,生理学中基本概念和专业名词较多,一定要做到及时复习。

因为生理学知识连贯性较强,如果上次介绍的的概念没有弄清楚,会对后续相关内容的理解及授课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一个阶段学习后,进行必要的复习和小结对于学好生理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3.平时可以结合本大纲列出的一些复习题进行自我检测,这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巩固。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了解占5%;熟悉占35%;掌握占60%。

3.试题应合理安排难度结构。

试题难易度适中,分析型试题约占35%

4.本课程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采用的题型为: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

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大纲附录。

附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血液

二、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

三、填空题: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化主要与_______外流有关。

四、简答题: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五、问答题:

动脉血压一旦突然升高,机体通过何反射调节来稳定动脉血压?

并分析说明其调节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