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523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近六年考点题型归纳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新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2重庆)4题4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B

【解析】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对;“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针对于a~b段,增长率=(a点种群数量-b点种群数量)/a点种群数量×100%,是一个常数,故与逐渐上升以至稳定的种群密度变化不存在正相关关系,B错;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对;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较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对。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中相关概念,影响种群增长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其运用。

属于理解运用水平,难度适中。

(2012福建)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答案】C

【解析】纯茶园的物种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差,容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0月份的杉茶园的物种数最大,但不并能说明各物种在此时的种群密度最大。

同时,也可以看出,6月份时,梨茶间作园的物种数最大,此时其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为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物种的丰富度。

人类活动会影响茶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这样必然会对群落的结构造成影响。

【试题点评】本题结合曲线考查有关生态学方面的知识。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能够根据曲线.坐标的相关信息,运用知识进行分析。

(2012海南)20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正确;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不正确;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气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不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以物种引入为背景考查物种引入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涉及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生物群落内种间关系的分析和抑制物种入侵的方法等知识点,难度不大。

(2011江苏)29(9分)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人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进行调控。

29.(9分)

(1)高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净化作用

(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2011四川)31I.(7分)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能力。

答案:

(1)三或第四(1分)竞争和捕食(1分)

(2)垂直结构(1分)

(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

(2分)一定的自动调节(2分)

解析:

(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

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沙氏变色蜥向上、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变化了。

(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011山东)26(15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组部分。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答案:

(1)自动调节抵抗力分解者

(2)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

(3)捕食900偏高(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和集合管

(2010新课标)31(8分)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答案】⑴竞争;⑵c、a;⑶降低;⑷恢复力稳定性、低;(5)400

【解析】a与b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最初a、b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b的数量开始减少,说明在a、b竞争的过程中,a最终胜利。

如果d的数量大量减少,即c的天敌数量减少,导致c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a被大量捕食,使得a的数量锐减。

而如果干旱导致a即生产者大量减少,必将使得c和d的种群密度都会相应的减少。

生态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而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营养结构负责程度等都很低,因此抵抗力,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

【评析】;“你死我活”的竞争曲线,而对于食物链中某一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种群数量改变的较易解答。

最后一空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也是应该识记的,生物公式不多,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2010四川)30Ⅱ.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

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人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

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

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

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

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II:

1、

(1)被滨螺捕食竞争

(2)浒苔

B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

(3)浒苔-滨螺-岸蟹-海鸥

2、

(1)凸出基质就地保护

(2)水坑

(2009海南)20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2009福建)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