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031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docx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

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民权利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农民话语权保障。

大众传媒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往往忽略了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这个课题,使农民未能真正拥有媒介话语权。

【关键词】农民批评话语分析话语权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中占了绝大部分的是农民,正因为有着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农民问题2000多年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决定了农民问题注定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所普遍关注的话题。

因此,研究农村与农民问题,不仅是学者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而且无疑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农民话语权保障是农民权利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中国农民曾经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最为发达的农耕文明。

但如今,“三农”问题却成为了影响甚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最大“瓶颈”。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即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①从2004年到2010年,随着中央涉农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三农”问题被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曾经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机。

正是由于中共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关于“三农”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中。

在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一个整体的三农问题中,大家得到的普遍共识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业是一种产业,是农民从事的职业,农村是农民聚居生产生活的社区,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

②农民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但究其实质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要解决好农民问题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要解决好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问题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民权利保障,而农民权利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农民话语权保障。

二、话语权释义与农民话语权保障

所谓话语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掌握

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批评话语分析方式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少,已有的研究大都是采用材料加观点加结论的方法,不够深入,尚未对如何从批评的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中农民话语权保障进行讨论。

“批评话语分析”又称“批评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有关话语分析方法的学科。

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渊源是20世纪60~70年代在欧洲开始出现的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有两个:

一个是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学派从马克思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

一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该派学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进行分析和批判。

批评话语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

旨在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机构和权利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③语言并不是一种客观透明的中立传播媒介,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秩序的介入力量,语言不单纯反映社会,它通过再现意识形态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批评语言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支,是因为它通过分析大众传媒语篇揭示某些社会过程中操纵、控制、歧视、蛊惑的手法;较为细致地考察造成这种社会过程的原因和改变的方法。

所以说,批评话语分析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在揭露不平等关系的同时,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文化的进步。

批评话语分析学家Fairclough提出,话语是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语言实践是由社会决定的;语言使用者的行为是受社会和意识形态制约的。

他认为语言反映并构建社会关系,主张将语篇分析和社会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

语篇(text);话语实践(discoursepractice),包括语篇的生成、解释与传播;社会文化实践(socialpractice)。

④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一般应包含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对话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

批评话语分析的学科特色体现在以语言学为主体,以语言分析为手段,以此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相互间的关系。

⑤该学派提出在描写语篇形式特征的基础上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解读它的交际过程关系进而概括出整个语篇的意识形态。

按照批评语言学的观点,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都可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

⑥批评话语分析通常通过四种语言结构或过程来揭示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即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态(modality)、转换(transform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

导致农民话语权缺失的社会原因有很多,中国有着三千年封建历史,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

受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放弃了对自身权利的主张和实施。

除了传统文化根源的原因之外还有社会的政治体制、传媒的经济利益驱动等方面的原因。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我国的新闻体制实行的是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新闻媒介具有双重属性,即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⑦刘建明也曾指出,中国的现行的新闻政策并不抽象地强调什么客观公正,而是在政治报道上强调立场,强调为谁服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党报体制产生的意识形态导致的。

⑧在这样的新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报道中,突出农民形象和强调农民话语权的报道被放到次要位置。

相反,借农民报道来宣传党的政策和宣扬官员功绩的报道却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入,大众媒介逐渐开始市场化的运作经营,媒介商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大众媒介在报道新闻时首先考虑吸引哪一类人群的注意,如何吸引广告上的资本投入。

目标受众群锁定那些掌握着消费话语权、管理话语权、知识话语权的人群。

而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民群体则被排斥、回避或忽视,即使有报道也是为了吸引具有消费能力的城市居民或社会主流阶层的眼球。

报道的内容、议题仅局限在可以吸引受众眼球和创造经济利益的为农民工讨薪和塑造农民帮困形象的报道上。

三、结语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

农民话语权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探讨这个问题是需要同时借用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

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认知学等视角为探讨农民话语权保障提供了多种分析框架。

应跳出单一学科视角的局限,以跨学科的视野收纳来自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学、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学科的优势,为研究中国农民话语权保障提供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本论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河北省传媒农民报道与农民话语权保障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HB09BXW008)

注释

①刘振伟:

“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

②陆学艺: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③辛斌:

“语言,权利与意识形态:

批评语言学”,《现代外语》,1996年第1期。

④Fowler,R.etal(eds),LanguageandControl.London:

Routledge,1979,p73.

⑤陈中竺:

“批评语言学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⑥Faircbugh,N.DiscourseandSocialChange,PolityPress,1992,p74.

⑦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9、164页。

⑧刘建明:

《媒介批评通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