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496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docx

TCP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课设报告要点

 

沈航北方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网络应用开发实战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月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

要想在科技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管理方案。

由此看来,一种对科研信息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出色的科研信息管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更好的通信。

使用计算机进行通信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通信与开发,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关键词:

TCP,服务器,客户端

 

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编程

杨阔

目录

摘要I

1绪论1

1.1开发背景1

1.2开发意义1

1.3开发目的2

1.4开发要求2

2可行性分析3

2.1技术可行性分析3

2.2操作可行性分析3

2.3经济可行性分析…………………………………………………………………….4

3需求分析5

4系统设计6

4.1系统结构6

4.2执行步骤7

5详细设计9

5.1模型结构9

5.2功能分析9

5.3设计与实现11

6系统调试与测试13

6.1系统调试13

6.2系统测试13

7结论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用户手册16

附录2-源程序17

1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被人们深刻认识。

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实现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编程,具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这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要开发一个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利用现代化方法进行通信。

1.1开发背景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网络,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更好的通信。

使用计算机进行通信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通信与开发,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设计一个TCP的服务器与客户端程序,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使用TCP网络进行上层业务开发。

1.2开发意义

在目前的情形下,从所现有的实际条件出发,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TCP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通信。

为上层业务开发减少负担,从根本上做到科学化、高效率化这一目的。

1.3开发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处理、交流和决策都需要高质量的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实现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编程,具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这是社会进步与国际接轨的表现。

设计一个TCP的服务器与客户端程序,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使用TCP网络进行上层业务开发,使TCP编程更加方便。

1.4开发要求

利用流式套接字编写TCP客户机和服务器程序。

主要包含的功能如下:

服务器功能:

从端口6000接收客户发送来的数据;只要有客户请求连接,服务器就接受连接;连接成功后,服务器端显示客户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向请求连接的客户发送“Iamaserver!

”信息;如果发送过程正确完成,显示所发送的字节数。

客户机功能: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接收并显示从服务器收到的信息内容和字节数。

2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study),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科学。

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从技术、经济、财务等方面加以评价,最终给投资决策者提供是否选择该项目进行投资的依据。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相当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基本离不开它。

TCP服务器和客户端编程主要实现从端口6000接收客户发送来的数据,如果有客户请求连接,服务器就接受连接;连接成功后,服务器端显示客户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向请求连接的客户发送“Iamaserver!

”信息;如果发送过程正确完成,显示所发送的字节数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内容并不复杂。

因此制作一个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是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从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硬件技术方面均具有可行性。

2.2操作可行性分析

根据要求本系统需要操作界面友好,界面美观,使用简单方便,系统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本系统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的本机名,用来解析得到本机的IP地址的;接着就绑定IP地址成功,然后服务器就处于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也就是接下来就是TCP/IP的三次握手的操作,该操作成功了服务器和客户端就可以进行通信了。

综合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简洁操作,本系统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2.3经济可行性分析

硬件方面,一台普通的计算机上就可以实现本次编程,一般的I5双核四线程或者AMD的四核CPU,可以满足要求了。

对于复杂的通信与开发,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总的来说,此次编程对电脑要求不会很高,后期运行对系统也无过高要求。

所以,从经济角度来讲,开发本程序是可行的。

3需求分析

TC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即在传输数据前要先建立逻辑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3个过程。

TCP提供端到端、全双工通信;采用字节流方式,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TCP服务器与客户端软件,使用TCP协议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软件针对局域网内部用户,实现用户间的即时通信。

需要分别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软件设计。

TCP要求在发送数据之前必须打开连接。

服务器应用程序必须执行一个称作被动打开(passiveopen)的操作,以利用一个已知的端口号创建一个链接,这是,服务器并不是对网络进行呼叫,而是侦听并等待引入的请求。

客户应用程序必须执行一个主动打开(activeopen),为此,它向服务器应用程序发送一个同步序列号(SYN)以标识连接。

客户应用程序可以将动态端口号作为本地端口使用。

服务器必须向客户发送一个确认(ACK)以及服务器的序列号(SYN)。

随后,客户回复一个ACK,这样就建立了链接。

4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要回答“怎么做”,即如何实现系统说明书规定的系统功能。

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4.1系统结构

套接字这个术语并没有定义某个协议:

它具有两层含义,但两者都与一个协议相关。

第一个含义是套接字编程API,它最初由伯克利大学为BSDUNIX而创建。

BSD套接字在经过修改后被用作Windows环境的编程接口(并且被命名为WinSock)。

WinSockAPI被包装在System.Net.sockets命名空间的.NET类中。

WindowsSockets是一个独立于协议的编程接口,用于编写网络应用程序。

套接字的第二层含义表示一个用于在进程间进行通信的终端。

在TCP/IP中,每个终端都与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绑定。

我们必须对流式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这两种类型进行区分。

流失套接字用TCP/IP协议来使用面向连接的通信。

使用TCP套接字编程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它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主要实现过程如图4.1所示。

 

图4.1

4.2执行步骤

服务器端步骤:

①使用socket()创建套接字;

②将创建的套接字绑定到指定的地址结构;

③设置套接字为监听模式,进入被动接受连接状态;

④接受请求,建立连接;

⑤读写数据;

⑥终止连接。

客户端步骤:

①创建套接字;

②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

③读/写数据;

④终止连接。

5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所需的局部数据结构。

详细设计的目标有两个:

实现模块功能的算法要逻辑上正确和算法描述要简明易懂。

5.1模型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又称为Client/Server模型,简称C/S架构。

C/S计算技术在信息产业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种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是一种非对称式编程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把集中在一起的应用划分成为功能不同的两个部分,分别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通过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功能。

对于这种模式而言其中一部分需要作为服务器,用来响应并为客户提供固定的服务;另一部分则作为客户机程序用来向服务器提出请求或要求某种服务。

在此“服务器”是指能在网络上提供服务的任何程序。

服务器接受网络上的请求,完成服务后将结果返回给申请者。

对于简单的服务,把每个请求用一个IP数据报发给服务器,服务器用另一个数据报返回响应。

严格说来,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并不是从物理分布的角度来定义,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数据访问的实现方式。

采用这种结构的系统目前应用非常广泛。

各种网络服务器基本都遵循同样的算法:

创建一个端口(Port),接受从网络上来的客户服务请求,完成计算后把结果返回给客户,如此反复。

5.2功能分析

服务器与客户端的交互过程如图所示:

 

图5.1建立连接部分

图5.2等待数据传输部分

 

图5.3关闭连接部分

5.3设计与实现

本程序实现一个客户端基础类(TCPClientBase)和服务器端基础类(TCPServerBase),其中客户端基础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于单独的客户端的单元;另一种使用与服务器端接收一个链接后的单元流程图如图5.4所示。

 

图5.4流程图

6系统调试与测试

系统调试与测试主要是指通过对系统的反复调试与测试,找出系统还存在的错误或不足,最后纠正错误或不足,期望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6.1系统调试

调试过程主要是运行编制好的程序,然后遇到错误后根据系统的提示,找到相关的问题所在。

本系统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面介绍。

出现的问题:

字符信息不能正常显示

从程序中读出来的信息是乱码,只有数字读出来是正常的,而对于字符读出来却都是乱码。

经过查询资料和反复尝试,终于能正常显示。

原来是忘记了加上引号,改正后,显示正常。

6.2系统测试

测试是程序的一种执行过程,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被测试程序中的错误,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它是程序生命周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工作,对软件可靠性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形式化方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技术还无望成为实用性方法的情况下,软件测试在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软件可靠性保证的有效方法。

软件工程的总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软件开发项目。

不足的测试势必使软件带着一些未揭露的隐藏错误投入运行,这将意味着更大的危险让用户承担。

过度测试则会浪费许多宝贵的资源。

到测试后期,即使找到了错误,然而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调试过程主要是运行编制好的程序,然后遇到错误后根据系统的提示,找到相关的问题所在。

经过不断的努力,本系统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终于一一解决。

7结论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设计与开发,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程序基本开发完毕,其功能基本符合需求,能够完成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

对于数据的一致性的问题也通过程序进行了有效的解决。

系统设计为整个程序构建了骨架,各个功能模块实现各个细节部分。

利于使用者在需要之时快速连接服务器。

但是由于课程设计时间较短,所以该系统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