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64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docx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2009-07-1310:

52:

14)

转载▼

标签:

杂谈

摘要:

实现教育的公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教育的不自由、教育资源分配问题、高考录取制度、文化的区别对待、起点的不同、教育腐败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的障碍,面对未来,面对发展,我们应该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用敢于探索与创新的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延续了多年的高考制度是否就那样的正确,改革似乎才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自由化教育资源招生制度不同文化家庭背景腐败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它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然而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教育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监管制度的不健全,教育不公平现象始终存在,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当前教育工作所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接受了将近二十年的教育,面对教育的不公平,我渴望自己能够做点什么,哪怕是点滴的见解。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1教育的自由化得不到保障的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记得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位当时令我很佩服而现如今又非常令我惋惜的同学,相比其他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他能够经常写出让语文老师都折服的文章,然而在数学、物理课上,他却很沮丧,我很佩服他的文采,但在老师眼里,他却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偏科生,终于,在中考的测试面前,他被淘汰了,在上高中才是唯一出路的家人面前,他显得很无助,他过早的走向了社会,失去了继续接受高中甚至大学教育的机会。

然而像这位同学一样的例子,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他们是我佩服的人,但同时他们也是我所惋惜的人,由于偏科他们失去了接受优良教育的机会,他们成为教育不公平的受害者。

偏科的同学是不可能考取重点大学的,但偏科的同学又同样是对某方面知识特别感兴趣的同学,由于考试制度的限制,使他们放弃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些偏科的同学对他们所偏爱的科目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很有可能就是将来一项重大发明的最有力的承担者,而我们的教育却过早的将他们排除。

实现对于偏科生的公平教育,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保证广大学生整体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设立一项有别于高考的大学专业兴趣直升考。

我这里所说的整体基本素质只是为了达到一种基本素质的普及,而针对这种基本素质的考察,也只能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考试来予以考核(强调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而这种有别于高考的大学专业兴趣直升考则是针对其所选专业的一种针对其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都进行深入考核的考试制度。

这种考核制度既考虑到了全面素质的发展,又侧重于激发每位同学的特长,这样会更有利于偏科生本人的成长,同样也有利于国家各方面技术的发展。

2教育资源分配与考试招生制度的不协调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最近看了一期《走读中华》的节目,节目是关于一所山区小学的实地采访,在看这期节目期间,我有流泪的冲动,看到简陋的校舍,听到这所学校就两台电脑的时候,看到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而辍学的时候,我感到了一丝的寒酸,是的,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为基础的几门课;而城市中的学生们却在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

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质量劣等的教育。

难道落后就是他们无法享用教育资源的原因吗?

难道他们就只能接受这种落后的待遇吗?

同是中国公民,他们有权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同样是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必须考虑问题。

同样,对于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的考生,高考招生制度的分配同样是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使不同地区的学生面对同一张考卷,跨入高等学府的门槛却不同。

例如,2000年全国第一批高考录取分线,北京文科462分,理科469分;浙江分别为560分和573分,山西省为549分和544分。

往往外地只能上专科的考生,在北京就可以上重点大学了。

这样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相关部门却始终不做一点点调整。

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样的录取制度实在有违公平这一教育基本准则。

也许这一政策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对于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低,人们会说他们的学生的素质高,即使分数低,也应该录取,但是既然素质高,哪又为什么在高考中考不到好成绩呢?

既然他们素质高为什么不叫这部分素质高的人接受同等的录取制度,将他们尽可能的分配到全国的各所大学呢?

这样似乎也能带动各所高校的发展,同样也使各个地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比较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这种在教育资源分配与考试招生制度方面的的不协调似乎更加的明显,一个无法享受优良教育资源的同学却要考出高分才能继续深造,一个享用了优良教育资源的高考成绩不是很高的同学却能通过这种录取制度进入到高等学府进行深造。

对与贫困地区的同学,本身就已经很不公平了,在最后的一关还要强加一个更不公平的录取制度,我只能告诉他们应该自强不息。

而要想彻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2.1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均衡。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充分考虑各地的现实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均衡各个地区的教育资源。

2.2改革高考制度,尽可能的使每个考生都能将自己的真实水平展现出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身影。

2.3高考的录取招生制度应该充分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别,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录取机会。

2.4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尽一切办法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差距,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满足大家在教育方面的要求。

3对各种文化的相对重视程度的不同,同样也是当前未被引起重视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我高中会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在大学,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用整个五年大学生活中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学习英语,而对于语文的学习呢?

我们似乎根本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高中,我们的语文课被压缩,而在大学呢?

我们也仅仅有半个学期的大学语文的学习。

而从语文知识的运用来讲呢?

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表达能力以及文学修养方面似乎都差了许多。

我为现今教育对语文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感到困惑,我认为这是一种对不同文化的差别对待,对于文化本身,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作法。

对本国的文化就一定很了解吗?

有时候我感觉我们大多数的学生似乎都已走入了一种邯郸学步的歧途。

对于中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文化,我们的学生了解了多少,我们对它精通吗?

而对于英语这一文化,我们却在大力的学习,甚至强制性地学习,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班,还有占据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大部分教学时间的英语课程,其实我们在无意中已经给这两种文化之间划定了一种重视程度。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对于祖国文化,难道我们就忍心就这样看着它在我们的发展中逐渐的走向没落吗?

一个没有自己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确实,为了我们的国家的发展,语文教学应该进一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对于英语教学,我们也应该有所反思。

在我们的教育中,英语和语文的差别对待只是众多差别对待文化中的一种,为了应对高考的考核,特别是在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教学都会被压缩,甚至取消。

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种文化的不等同看待,而它最终导致许多不良的连锁反应。

基于以上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现象,我认为应该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3.1我们的高考制度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基于素质教育,基于文化的公平对待,我们应该利用高考的改革,来充分的权衡各种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视程度。

3.2英语教学是否应该通过高考予以强制,对于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国家,我们的教学应该务实,接受完高中教育,我们的学生会有多少人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到英语。

我们是否可以让大家利用学英语的时间去学习其他更加需要学的东西,以便将来更好的为我们的基层人民服务。

4解决家庭背景引起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致使各阶层教育消费方式不同,产生新了的教育不公平。

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为人民。

这已成为我们国家教育的基本理念,然而当我听到有些学校预留的高费生名额时,但我听到有的学校找家长拉所谓的赞助费时,我开始懂得如今社会由于贫富差距会带来多少的不公平,难道教育就是为了富人而设立的吗,难道很多同学由于家庭困难而不得不辍学就理所当然吗?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导致的。

当然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可能将它完全解决,首先对于家庭教育的差距我们就无法解决,但是我们可以尽一切可能来减弱这一不公平。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教育违规现象的监管,限制教育的商业化发展。

保证公平的就学机会。

其次,我们应该加大教育经费的合理投入,让每一个同学都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

5教育基层存在的一种腐败问题同样成为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的因素。

最近一度引起网上激烈争论的湖南邵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就是一件能够深刻反映教育腐败问题的很好的例子。

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不是仅凭其父王峥嵘一人之力可以办到的,其中定然离不开相关机构与单位人士的“合作”。

时隔四年,这件腐败案件被揭发了,然而埋藏在教育深处的腐败问题还有多少问题没有被发现呢?

公安局长的权力就是这样被运用的。

很多学校的三好学生名额也被教师或者官员的子女无条件占用,在人情关系、金钱利益面前,教育成为一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然而带给一些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人却是一种近乎残忍的不公平。

教育腐败问题是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对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1我们要尽量减少各种容易引起教育腐败问题的教育优惠措施的实行,诸如“三好学生”的高考加分制度,一些学校的保送名额等优惠条件都应该予以调整与反思,坚决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5.2加强教育监管,坚决制止各种教育腐败问题的发生。

5.3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以及一些官员的思想觉悟,腐败问题的产生与大家的觉悟很多大的关系,一个有觉悟的教育团队对于教育的公平是非常有利的,同样也能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几点看法,在以上的讨论中我多次提到了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谈到了一些当前教育制度的缺陷。

很多人都认为这些雷是踩不得的,但是在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教育面前,我们应该敢于探索,只有这样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化才会相当完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我们的国民才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目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着来自政绩、民众、融资和社会惯性等方面的阻力。

发展教育公平,必须直面以上阻力,并从四大方面入手,推进教育公平向前发展。

增加政府教育投入

增加政府教育投入,是缩小地区间、学校间教育差距的重要前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长远来看,如果教育投入不增加,仅靠改变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模式,以牺牲局部学校的教育质量来实现教育公平;或者以产业化的方式,政府负责薄弱学校、市场负责优质学校来发展教育,都难以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至今也没有达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制定的占GDP4%的法定标准。

2004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降低到2.79%,虽然很多人士解释这有国家调整GDP的因素,但是,如此低的教育投入,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

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政府增加对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的投入,往往会对另一些地区、另一些学校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

举例来说,我国制订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中西部教育、农村教育的政策,计划对中西部教育、农村教育未来五年增加2000亿元投入,在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的前提下,这就意味着,将缩减对其他地区、阶段教育的投入。

事实上,政府应增加教育投入,在保证不降低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情况下,增加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由此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农村义教经费保障

"两免一补"洒教育公平阳光

“两免一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孩子上学的负担明显减轻。

“免除学杂费,农民得实惠”成为新的流行语;“新的学期到学校,两免一补真热闹。

爸爸妈妈开怀笑,同学乐得呱呱叫”的新童谣广为传诵。

解读六中全会《决定》:

如何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教育公平指的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

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第二,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第三,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改革资源配置模式

改革政府教育资源投入配置模式,是与增加教育投入相对应的。

国家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应改变当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做到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配置,避免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制造教育差距。

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从两方面衡量:

从学校角度看,考查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从受教育者角度看,考虑其受教育机会。

从教育经费问题看来:

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明确阐述了经费保障问题,指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国务院和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规范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保将上级人民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按照规定用于义务教育,等等。

但是,这些规定的落实情况显然受制于地方财政情况。

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老师开出白条,拖欠工资,也转移挪用上级人民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这也是原来的《教育法》明文禁止的,但是并没有由此受到惩处。

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否能落到实处,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所在。

从受教育机会问题看来:

政府应给受教育者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

目前,在义务教育并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推出的禁择校令,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而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则应在注重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体现个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高考录取制度综合改革。

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

“让所有的孩子念好书”

温家宝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把有限的国家财力用在最困难的孩子身上,加大对困难学生上学的扶持力度;在高中教育阶段,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要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实施力度。

还要严格规范城市中小学收费,坚决遏制乱收费现象。

改变教育评价体系

推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要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以及政府、学校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职责。

多年来,教育被异化为"竞技舞台"和"竞争工具",接受教育"成功"的人,都是考场的高手,而人格的健全发展却被忽视。

实现教育公平,就在于让大家不用从小就挤上"五好通途"(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学、好高中、好大学)--所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质量应是一样的,只有教学特色的差异,那么,就不会再让孩子为了上好一点的学校而起早奔波,也不会为了升一个好小学、好初中,就从小陷入题海战术。

教育公平下的学校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评价,显然不能采用升学率指标与各类统考指标、竞赛指标,而是将目光转向教师创造性的教育过程、教师本身的从教素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学校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方面的作用。

当然,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还要依托社会对教育功能定位的改变,如果教育一直扮演着进行社会基本分工的功能,而且各分工有"高低贵贱",那么受教育者就将摆脱不了对学历、对学校的追逐,教育也无法摆脱一元成才模式中的"生存竞争工具"的角色,只有整个社会形成理性的人力资源理念,重视人本身的能力,才可能让大家把教育作为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会关注本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不在乎学历的高低。

[热点透视]“择差教育”能否真正转化后进生?

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依赖症的病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二是有限的优质资源配置极不均衡。

“择差学校”的产生让人们开始反思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如何改变普通中小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优劣的评价,如何对待“后进生”,才是问题的关键。

>>>详细

打破"小公平意识"

"小公平意识"包括两方面,一是狭隘的"地区意识"。

几乎所有既得利益者都不愿改革,怕影响自己的利益。

然而从长远看,教育作为千秋万代的事业,每个人的后代都会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因此,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是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二是狭隘的"分数公平"观。

不少反对招生改革的人,都提出刚性的卷面分数是最公平的。

这其实是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我国教育对综合考核学生的方法还不够成熟,以及社会诚信问题所致。

分数评价标准已经不适合培养个性鲜明发展的人才,它对死记硬背书本的人是公平的,但对于喜欢创造、追求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却是不公平的。

所以,形成新的公平观,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来说,十分重要。

为此,破除教育公平的阻力,推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发展,需要按照以下路径:

增加教育投入--中央财政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以改变办学条件、配置优秀师资等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教育差距--在弱校水平上升之后实行师资轮换--就近入学成为"市场化"自主选择--以新的公平观进行升学制度改革,转变社会用人观念,回归教育本质,将教育作为完善人格的需要,重视多元成才、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拓展。

从以上路径看到,没有前面路径的铺设,单一的成才模式,会加剧教育的竞争;政府的禁择校令,由于事实上存在的学校质量差异,也不可能得到实施;师资力量的大轮换,也难以持续。

增加教育投入,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才是排除教育公平发展阻力的关键所在。

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

“嫁接办学”促进均衡教育

升学校素质,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办学理念、师资、管理经验等软件上。

为此,下城区提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的目标,全面启动“嫁接办学”。

这一办学模式的运作方式是:

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所谓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

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原因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

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使教育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

  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

当前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三是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四是教育政策不尽合理。

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平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区域差距。

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专升本”等,也是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头。

  五是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

现在的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寄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上好学”,这就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

  在深入分析这五个方面原因基础上,《七个“怎么看”》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思路与对策:

  一是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印发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

  二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从2001年至今,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下发文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

但有些地方仍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

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尽可能多地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在经费和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办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三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采取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自助标准、落实资金保障、动员社会力量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教育公平之我见 

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定位,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

说实话,教育界对党中央对教育的这一论述的深意,并没有深刻的领会,甚至认为降低了教育地位,提升了文化的地位。

今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又听温家宝总理讲“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温家宝总理讲,“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慢慢地,我对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党和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大的公共教育政策的深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一、教育的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在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尤其在扩大并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机会公平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各级各类教育的助学体系基本健全。

这极大地促进并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教育公平有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之分。

所谓教育的形式公平,就是人民群众获得的入学机会的公平。

这种公平解决的是人民群众有没有机会上学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普及水平的问题,用人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

而教育的实质公平是指人们在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之后接受的教育质量是否公平,或者说,人民群众有没有机会“上好学”。

教育质量公平是终极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有没有机会入学上,更体现在入学之后接受的教育质量上。

在这里,我把入学机会的公平看作是教育的形式公平,把入学之后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公平看作是教育的实质公平。

二、今天的教育不是促进社会公平,而是在扩大社会鸿沟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处于贫困之中的一种重要标志,就是“吃不饱”、“穿不暖”。

经过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我们解决这个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温饱问题。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有人吃穿过于奢侈,有人吃穿过于艰难,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讲,社会财富分配贫富悬殊。

我们的教育似乎也正处于这样的状态。

尽管都在接受教育,但有的享受的教育资源过度,有的得到的教育资源过于贫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