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538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docx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增设外语语种申请表

 

增设外语语种名称:

意大利语

申报单位名称: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填表日期:

2016-01-11___________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表

2014年6月

 

1、论证报告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意大利语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国内意大利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特申请增设MTI意大利语语种。

一、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

(一)专业人才需求

中国、意大利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自1970年中意建交以来,两国交往的广度和深度迅猛推进,高层互访频繁。

意大利是世界8强之一,在欧盟、地中海乃至世界上都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位于丝绸之路西端的意大利是我国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门户,成为中资企业投资热点和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经贸、文教、新闻媒体等行业对意大利语人才需求激增,毕业生供不应求。

还需提及的是,意大利人的“外语水平”比较差,很多人不会讲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因此在双边交往中更需要意大利语翻译。

据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意大利语的院校数量分别是:

50年代:

2所(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70年代:

增加1所(上海外国语大学);

90年代:

增加1所(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0年代:

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开设了意大利语本科专业,每年招生;洛阳外国语学院意语本科不定期招生;厦门大学、政法大学、同济大学等设有意大利语二外课程;南开大学、山东翻译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正在筹建意大利语专业。

近3年来,全国高校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每年招生350-400人,在校生人数是其4倍。

目前,全国高校意大利语语言文学硕士授权点仅有5个(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另有天津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请北京教授兼职授课),均培养学术研究生型人才,意大利语口、笔译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和授权点尚不存在。

受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限制,一些新设立的意大利语专业教师仅为本科学历。

随着意大利语专业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战略对意大利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开展意大利语口、笔译专业硕士教育迫在眉睫。

(二)生源保障

从全国其他院校意大利语专业毕业生数量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在校生数量来看,MTI意大利语语种生源将会比较充足。

 

全国近20所高校意大利语专业每年毕业350-380名学生,除前面提到的以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宗旨的5个院校外(每年总招生人数仅为20-25人),绝大多数渴望深造欲获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意大利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投师无门。

华外意大利语专业有连续4年的本科毕业生(共92人),目前在校生126人,这些学生中的30%非常优秀,而且他们都有深造愿望,希望能在近年内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因此,增设翻译硕士意大利语语种,面向全国意大利语专业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招生,生源没有问题。

二、培养目标定位

(一)培养目标

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身心健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扎实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

具有国际视野和国家意识,熟悉商务等相关行业知识,翻译专业基础和口笔译技能扎实,通晓外事礼仪,职业素养高,能胜任国际和地区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部门会议、陪同等口笔译工作,“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意大利语口笔译人才。

(二)建设发展规划

五年内意大利语翻译硕士教育发展规划如下:

目标:

将本硕士点建设成为中央和地方机构、全国企事业单位乃至意大利和国际机构的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步骤:

1.从笔译硕士起步,积累经验,适时开设口译硕士,第一年招生5人,逐年增加;

2.2016年底建成2个实习基地,2017-2020年发展至6个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3.制定并不断完善全国高校意大利语口、笔译翻译硕士的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

4.为全国高校意大利语口、笔译教学培养师资,为企事业单位翻译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建设该领域学术交流中心。

(三)培养质量保障措施

1.在校、院两级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西方语学院的领导下,认真执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质量标准。

2.学习、借鉴我校兄弟院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开创符合意大利语专业实际的培养模式。

3.翻译硕士专业带头人率领团队与行业专家一起,共同制定并落实培养方案,保障各教学环节和实习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

4.聘请行业专家做兼职教授,每位行业专家至少上一门课,指导学生实践和参与学位论文指导。

5.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大型国际活动提供语言和翻译支持。

6.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增添图书、音像及网络资源,满足翻译硕士培养的技术要求。

7.学校设专项资金,保证兼职教授的薪酬、实习基地的建设、硬件条件的改善。

三、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

1.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由意大利语专业翻译教学专家组会同中联部、中央编译局、外文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高校意语教授等同行专家共同制定。

以国家翻译硕士MTI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依据,根据意大利语专业特点,强化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保证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注重培养过程和教学方式。

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意汉、汉意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突出实践,强调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实行过程化、开放式、弹性化管理模式。

实行学业量化管理,学生要在时限内完成规定操练学时。

成立翻译工作室,学生在此完成规定的口译任务。

指导教师记录、监督学生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并及时进行指导。

3.重视实践实习环节。

将意大利语口笔译实践能力和翻译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突出职业化、专业化。

学生在读期间须在企业或行业顶岗实习满6个月,并安排有丰富意大利语口笔译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及行业专家进行指导。

4.严格执行双导师制。

学生入学后确定两位导师,一位具有较强口笔译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校内导师,一位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

两位导师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合作,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指导学位论文。

(二)培养模式

1.合作培养。

利用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社科院、新华社、中联部、中央编译局、国家外文局、中央电视台等机构及各大央企的合作关系,聘请高端专家共同培养满足国家需求的高水平意大利语口、笔译人才。

2.“实践”第一。

以执业能力为标准,构建提升学生专业实战能力、职场能力的培养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运用具有“实用”、“实战”特色的教学方法。

3.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五年内将先后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社科院欧洲所、政法大学罗马法研究中心、外研社、意大利使馆文化处等建成实习实践基地。

使学生在基地实习实践过程中,完成从学生到执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质量保障条件

自2008年我校设置意大利语专业教育以来,良好的教风学风赢得广泛赞誉。

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有全国口笔译翻译专家张密教授、祁玉乐博士、周莉莉副教授和教授拉丁语的意大利语外教。

本专业与全国意大利语界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积极参与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中国意大利语翻译研究会、中国意大利研究会和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张密教授是这些学术组织的发起人、领导人和各类活动的策划人,并与意大利驻华机构有几十年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借助意大利语界的力量办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一)师资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另有外教2名。

学科带头人张密教授是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意大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意大利语翻译研究会专家委员。

自1976年起从事意大利语教学科研,1997年聘为教授,2000年在全国高校中最先担任意大利语硕士导师。

常年做口译和笔译,先后为亚欧经济和农业部长会议、中意政府委员会工作会议、中意经济合作混委会工作会议等高层峰会及众多科技、经贸、司法、环保、金融等各类研讨会担任翻译。

出版译著、编著、教材等近千万字。

祁玉乐博士在意大利生活工作30余年,是意大利政府承认并聘任的高级翻译,有丰富的口译和笔译经验。

周莉莉副教授在经贸大学任教意大利语20多年,在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和总领馆工作10余年,编写了全国唯一的《意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拟聘用的兼职教师有中国政法大学民法专业硕士导师罗智敏教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组的译审单德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博士孙彦红副研究员,意大利使馆文化处参赞助理王蕾蕾,中国意大利商会行政执行康萌,外研社意大利语编辑等,他们都有长期一线工作经验,能够指导学生做好翻译实践。

(二)教学条件

1.教学基础设施

口译方向设有两个同声传译模拟实验室(201室:

36台学生机6个同传间;218室:

32台学生机4个同传间);笔译方向有机辅翻译实验室(72台联网电脑)和翻译工作坊(16台联网电脑)。

口笔译教学及学生校内实训实践活动大部分在此完成。

2.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考试系统、超星发现系统等数据库;视听资源囊括2000余部多种语言DVD光盘和中外教学片、网上英语学习平台等。

拥有专业图书万余册,光盘近3万种,“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各种翻译类期刊。

3.网络资源

除“四室”外,学校图书馆、学生宿舍实现网络全覆盖,完全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翻译实践活动的需要。

笔译翻译教学使用东方雅信机辅笔译教学系统、传神T-Cloud和SDLTrados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口译教学使用东方正龙New Class全数字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系统软件。

(三)实践基地

2016年底,将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社科院欧洲所、政法大学欧洲所、外研社、意大利使馆文化处、中国意大利商会等单位合作,分期分批建设长期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

建立健全实习基地各项管理制度。

基地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为其完成学位论文夯实翻译基础。

实习范畴可以囊括文化、经贸、传媒等不同领域,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执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意汉翻译专业知识与技能,注重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意大利语翻译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家意识,熟悉商务、经贸等方面相关行业知识,具有坚实的翻译专业基础和口笔译技能,能为国际和地区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部门提供会议、公务、陪同等口笔译实务性工作,通晓外事礼节礼仪,职业素养高,“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性、应用型、复合型意大利语口笔译人才。

(三)培养要求

1.要求学生在前三学期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习;

2.要求笔译领域学生在读期间完成不少于15万汉字/单词笔译实践、要求口译领域学生在读期间完成不少于400磁带时的口译实践;

3.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参加累计6个月的专业实习,评价结果须达到良好;

4.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及论文答辩。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跨学科本科学历)人员。

要求综合素质好、身心健康,具有良好意汉双语基础。

考生参加每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择优录取,秋季入学。

三、学习方式及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和通过中期考核方能撰写学位论文。

(二)教学方式。

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意汉、汉意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突出实践,强调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教学实行过程化、开放式、弹性化管理模式。

学生实行学业量化管理,在时限内完成规定的字数/时数的操练。

翻译工作室是学生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此完成规定的口笔译任务或项目。

指导教师记录、监督学生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

(三)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口笔译实践能力和口笔译案例分析能力。

意大利语口笔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在读期间须在企业或行业实习满6个月。

专业实践教学由具有丰富意大利语口笔译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及其相关行业专家人士承担。

(四)实行双导师制。

学生入学后确定两位导师,一位是具有较强口笔译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校内教师,另一位是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

两位导师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合作,互相补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指导学位论文。

(五)合作培养。

在第三学期通过合作培养方式开展国内外语言实践,选派品学兼优的在读研究生到国外高校或者国内合作培养单位进行语言实践,指定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强化语言和翻译能力培养。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意大利语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专业实践选修课和人文素质选修课。

课程设置突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综合素质和口译实践能力为核心。

总学分不低于4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44学分(必修课2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8学分);专业实习2学分。

课程设置(意大利语口笔译)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应修学分

公共必修课

政治理论

1-2

54

3

考试

6

中国语言文化

1

54

3

考试

第二外国语(英语)

2

36

2

考试

2

专业基础

必修课

翻译概论

1

36

2

考查

10

笔译理论与技巧

1

36

2

考试

口译理论与技巧

1

36

2

考试

拉丁语

2-3

72

4

考试

专业方向

必修课

笔译

文学翻译

1

36

2

考试

8

应用翻译1-2

1-2

144

6

考试

口译

交替传译I-II

1-2

72

4

考试

同声传译I-II

1-2

72

4

考试

专业实践选修课

论文写作(必选)

2

16

1

考查

18

跨文化交际

3

36

2

考查

汉意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

3

36

2

考查

科技翻译

1

36

2

考查

法律翻译

2

36

2

考查

媒体翻译

1

36

2

考查

文体与翻译

2

36

2

考查

计算机辅助翻译

1

36

2

考查

国际会议模拟

3

36

2

考查

国际贸易实务

3

36

2

考查

翻译工作坊(项目实践)

2-4

36

3

考查

人文素质选修课

翻译职业规范及涉外礼仪

2

16

1

考查

翻译行业与管理

2

16

1

考查

今日东北亚

2

16

1

考查

必修环节

专业实习

3-4

2

考查

2

六、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环节,时间应不少于一学期。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精心组织学生到符合资质要求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习,指定指导教师,确保学生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

实习结束后,学生须将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交给学校,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

实习不得用课程学分替代。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之后进行(一般为第三学期初)。

其内容包括检查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实践完成情况、论文开题计划,目的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特别是对其口笔译实践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

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1)翻译实习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翻译实习(重点关注语言服务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译员和项目审校等相关岗位),并就实习过程写出不少于1.5万个外语单词的实习报告;项目经理实习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评估、技术应用总结、团队合作评估和用户满意度调查等内容;项目翻译实习报告应包括翻译任务背景介绍、需求分析、时间管理、工具使用、翻译质量控制、重点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获取的经验等内容;项目审校实习报告中应包括本次任务的质量标准、时间管理、工具使用、质量监控、质量评估等方面。

翻译实习报告可以就实习过程写出观察到的问题和切身体会,并提出改进建议等。

(2)翻译实践报告:

笔译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从未有过译文的文本,译出或译入语言不少于1万个汉字,并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个外语单词的分析报告;口译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承担的口译任务进行描述和分析,其中应包括不少于1万个汉字或外语单词的口译录音转写,并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个外语单词的分析报告。

翻译实践报告的内容包括任务描述、任务过程、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等。

(3)翻译实验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笔译或语言服务业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5万个外语单词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任务描述(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手段等)、任务过程(假设、变量、操作性定义、受试的选择、实验的组织、实验数据的收集)、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总结与结论等。

(4)翻译调研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翻译政策、翻译产业和翻译现象等与翻译相关的问题展开调研与分析,内容包括任务描述(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方式等)、任务过程(受试的选择、调研的组织、调研数据的收集)、调研结果分析以及调研的结论与建议等,不少于1.5万个外语单词。

(5)翻译研究论文。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翻译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写出不少于1.5万个外语单词的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无论采用上述任何形式,学位论文都须用外语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

硕士论文评阅人至少2人,其中须有来自企事业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1人。

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在相应学科或行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以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应至少有1名校外实际部门的专家。

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

(二)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专业实习,通过中期考核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经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后,获得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

三、申请增设外语语种

简况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由申报单位组织填写。

2.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表格各项填写不下时可自行增加附页。

填写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

无相关信息时,请在表格中填写“无”。

3.本表中所涉及到的专业人才需求、支撑学科专业、师资条件、专业实践成果、教学条件、实践基地、招生情况等方面应与所申报的新增语种直接相关。

4.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页码依次顺序编排。

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

5.本表请左侧装订。

Ⅰ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

(近三年相关语种毕业生就业情况)

申报新增语种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我校意大利语自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每年25名左右,2012年第一批本科生毕业获学士学位。

至2016年,已获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共96名。

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很好,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展迅速地区,主要从事经贸、商务、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和我们的跟踪调查分析,目前市场对意大利语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且对应用型人才的水平、层次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国与欧洲、与意大利的关系上了一个层级,在基础建设、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市场对意大利语翻译人才,特别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应用型意大利语翻译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就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大国外交、金融、外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情况来看,意大利语翻译硕士未来的就业情景非常看好。

 

三年拟招生人数

申报新语种未来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5人

7人

9人

保障优秀生源与招生规模的措施

我校申请增设MTI意大利语语种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完善我国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一个举措。

因此,我校制定如下措施确保优秀生源及招生规模:

一、优化培养方案,以培养专业实战能力吸引优秀生源

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翻译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因此,学校在充分考虑培养对象及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突出专业实战能力的培养,为意大利语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了以执业能力评价为准绳的培养方案。

二、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制度,吸引优秀生源

为鼓励优秀本科生报考我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生源质量,学校制定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暂行办法》,积极开展优秀生源的吸引工作。

首先,积极在校内召开招生宣讲会,介绍招生政策、专业特色,激发优秀应届学生报考本校的兴趣。

第二,在本省生源方面,多管齐下,研招办及学院到相关学校开展宣传,吸引优质生源报考。

第三,做好外省应届生的工作,有目的性的到外省进行招生宣传,对我校生源进行有效补充,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我校的生源结构,提高我校生源质量。

还将充分利用每年外省考进我校的研究生,协助做好下一届招生宣传工作。

三、提高服务管理与信息宣传力度,建立生源库以保障优质生源入学率

一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方便快捷的优势。

目前考生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网络,网络媒体的宣传效果较好。

二是充分发挥现场咨询的作用,参加各种现场咨询会,扩大我校影响,如组织参加在线招生咨询会。

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象中,有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他们具备熟练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业务素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质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他们往往因为工作繁忙,容易错过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甚至考试。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将利用信息技术,在考生自愿的前提下,为这些有意向继续深造的优质资源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库,通过短信和邮件等方式及时通知考生按时完成网上报名、现场确认以及考试等相关环节,避免优质生源因为非竞争性因素失去入学资格,让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从而保障优质生源的入学率。

说明:

相关语种包括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以下同。

Ⅱ支撑学科专业

现有语种基本情况

现有语种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