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002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温度检测及仪表.docx

21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2章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正确地指导生产操作、保证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准确而及时地检测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有关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及物位等。

用来检测这些参数的技术工具称为检测仪表。

用来将这些参数转换为一定的便于传送的信号(例电信号或气压信号)的仪表通常称为传感器。

当传感器的输出为单元组合仪表中规定的标准信号(4~20mADC,20~100MPa)时,通常称为变送器。

本章将主要介绍有关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参数的检测方法、检测仪表及相应的传感器或变送器。

§2.1温度检测及仪表

重点:

温度是第一重要的物理参数,讲解测量方法、仪表的原理。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是各种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普遍而重要的操作参数。

除此之外,在现代化的农业和医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尤其在化工生产中,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化工生产过程都伴随着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都必然有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其中最普遍的交换形式是热交换形式。

因此,化工生产的各种工艺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

例如精馏塔的精馏过程中,对精馏塔的进料温度、塔顶温度和塔釜温度都必须按照工艺要求分别控制在一定数值上。

又如用N2和H2生产合成NH3的反应过程,在触媒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温度是500℃。

否则产品不合格,严重时还会发生事故。

因此说,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是保证化学反应过程正常进行与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2.1.1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温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借助于冷热不同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冷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的特性来加以间接测量。

任意两个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必然要发生热交换现象,热量将由受热程度高的物体传到受热程度低的物体,直到两物体的冷热程度完全一致,即达到热平衡状态为止。

利用这一原理,就可以选择某一物体同被测物体相接触,并进行热交换,当两者达到热平衡状态时,选择物体与被测物体温度相等。

于是,可以通过测量选择物体的某一物理量(如液体的体积、导体的电量等),便可以定量地给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数值。

以上就是接触测温法。

也可以利用热辐射原理,来进行非接触测温。

温度测量范围甚广,有的处于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有的要在摄氏几千度的高温下进行,这样宽的测量范围,需用各种不同的测温方法和测温仪表。

按使用的测量范围分,常把测量600℃以上的测温仪表叫高温计,把测量600℃以下的测温仪表叫温度计。

按用途分,可分为标准仪表、实用仪表。

按工作原理分,则分为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和辐射高温计五类。

按测量方式分,则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大类。

前者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这样可以使被测介质与测温元件进行充分地热交换,而达到测温目的;后者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不相接触,通过辐射或对流实现热交换来达到测温的目的。

按测量方式分类见表2-1-1。

表2-1-1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分类

测量方式

温度计种类

测温范围/℃

接触式

膨胀式温度计

液体膨胀式

有机液体

-100~+100

水银

-50~+600

固体膨胀式

双金属片

-80~+600

压力式温度计

液体型

水银

0~650

甲醛

150

二甲苯

400

气体型

500

蒸汽型

150

热电阻温度计

铂热电阻

-200~+500

铜热电阻

-50~+100

特殊热电阻

-200~+700

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电偶温度计

铂铑-铂

1600以下

镍铬-镍硅

1000以下

镍铬-考铜

600以下

非接触式

光电高温计

800~6000

辐射高温计

100~800

100~2000

比色高温计

800~2000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温度计。

1.膨胀式温度计

膨胀式温度计是基于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的性质而制成的。

玻璃管温度计属于液体膨胀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属于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中的感温元件是用两片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叠焊在一起而制成的。

双金属片受热后,由于两金属片的膨胀长度不同而产生弯曲,如图2-1-1所示。

温度越高产生的线膨胀长度差就越大,因而引起弯曲的角度就越大,双金属温度计就是基于这一原

理而制成的,它是用双金属片制成螺旋形感温元件,外加金属保护套管,当温度变化时,螺旋的自由端便围绕着中心轴旋转,同时带动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出相应的温度数值。

图2-1-1双金属片

图2-1-2是一种双金属温度信号器的示意图。

当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1产生弯曲,且触点与调节螺钉相接触,使电路接通,信号灯4便发亮。

如以继电器代替信号灯便可以用来控制热源(如电热丝)而成为两位式温度控制器。

温度的控制范围可通过改变调节螺钉2与双金属片1之间的距离来调整。

若以电铃代替信号灯便可以作为另一种双金属温度信号报警器。

2.压力式温度计

应用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来测温的仪表叫压力式温度计。

它是根据在封闭系统中的液体、气体或低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汽受热后体积膨胀或压力变化这一原理而制成的,并用压力表来测量这种变化,从而测得温度。

图2-1-2双金属温度

信号器

1—双金属片;2—调节螺母;

3—绝缘子;4—信号灯

压力式温度计的构造如图2-1-3所示。

它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温包它是直接与被测介质相接触来感受温度变化的元件,因此要求它具有高的强度,小的膨胀系数,高的热导率以及抗腐蚀等性能。

根据所充工作物质和被测介质的不

同,温包可用铜合金、钢或不锈钢来制造。

(2)毛细管它是用铜或钢等材料冷拉成的无缝圆管,用来传递压力的变化。

其外径为1.2~5㎜,内径为0.15~0.5㎜。

如果它的直径越小,长度越长,则传递压力的滞后现象就愈严重。

也就是说,温度计对被测温度的反应越迟钝。

然而,在同样的长度下毛细管越细,仪表的精度就越高。

毛细管容易被破坏,折断,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对不经常弯曲的毛细管可用金属软管做保护套管。

(3)弹簧管(或盘簧管)它是一般压力表用的弹性元件。

3.辐射式高温计

辐射式高温计是基于物体热辐射作用来测量温度的仪表。

目前,它已被广泛地用来测量高于800℃的温度。

图2-1-3压力式温度计结

构原理图

1—传动机构;2—刻度盘;3—指针;

4—弹簧管;5—连杆;6—接头;

7—毛细管;8—温包;9—工作物质

在化工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利用热电偶和热电阻这两种感温元件来测量温度。

下面主要介绍热电偶和热电阻温度计。

2.1.2热电偶测温

热电偶温度计是以热电效应为基础的测温仪表。

它的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使用方便、测温准确可靠,信号便于远传、自动记录和集中控制,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

热电偶温度计由三部分组成:

热电偶(感温元件);测量仪表(动圈仪表或电位差计);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补偿导线)。

图2-1-4是热电偶温度计最简单测温系统的示意图。

1.热电偶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一种测温元件。

它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焊接而成,如图2-1-5所示。

焊接的一端插入被测介质中,感受到被测温度,称为热电偶的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与导线连接,称为冷端或自由端(参比端)。

导体A,B称为热电极。

图2-1-4热电偶温度计测温系统示意图

1—热电偶;2—测量仪表;

3—导线

(1)热电现象及测温原理先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建立对热电偶热电现象的感性认识。

取两根不同材料的金属导线A和B,将其两端焊在一起,这样就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如将其一端加热,就是使其接点1处的温度t高于接点2处的温度t0,那么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热电势产生,如图2-1-6(a)所示。

如果在此回路中串接一只直流毫伏计(将金属B断开接入毫伏计,或者在两金属线的t0接头处断开接入毫伏计均可),如图2-1-6(b),(c)所示,就可见到毫伏计中有电势指示,这种现象就称为热电现象。

下面分析产生热电势的原因。

从物理学中知道,两种不同的金属,它们的自由电子密度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两金属中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是不同的。

假设金属A中的自由电子密度大于金属B中的自由电子密度,按古典电子理论,金属A的电子密度大,其压强也大。

正因为这

图2-1-5热电偶示意图

图2-1-6热电现象

图2-1-7接触电势的形成过程

样,当两种金属相接触时,在两种金属的交界处,电子从A扩散到B多于从B扩散到A。

而原来自由电子处于金属A这个统一体时,统一体是呈中性不带电的,当自由电子越过接触面迁移后,金属A就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金属B则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但这种扩散迁移是不会无限制地进行的。

因为迁移的结果就在两金属的接触面两侧形成了一个偶电层,这一偶电层的电场方向由A指向B,它的作用是阻碍自由电子的进一步扩散。

这就是说,由于电子密度的不平衡而引起扩散运动,扩散的结果产生了静电场,这个静电场的存在又成为扩散运动的阻力,这两者是互相对立的。

开始的时候,扩散运动占优势,随着扩散的进行,静电场的作用就加强,反而使电子沿反方向运动。

结果当扩散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压强差的作用与静电场的作用相互抵消,扩散与反扩散建立了暂时的平衡。

图2-1-7(a)表示两金属接触面上将发生方向相反,大小不等的电子流,使金属B中逐渐地积聚过剩电子,并引起逐渐增大的由A指向B的静电场及电势差eAB,图2-1-7(b)表示电子流达到动平衡时的情况。

这时的接触电势差,仅和两金属的材料及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就越活跃,由A迁移到B的自由电子就越多,致使接触面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也增加,因而接触电动势也增高。

由于这个电势的大小,在热电偶材料确定后只与温度有关,故称为热电势,记作eAB(t),注脚A表示正极金属,注脚B表示负极金属,如果下标次序改为BA,则e前面的符号亦应相应的改变,即eAB(t)=-eBA(t)。

若把导体的另一端也闭合,形成闭合回路,则在两接点处就形成了两个方向相反的热电势,如图2-1-8所示。

图2-1-8(a)表示两金属的接点温度不同,设t>t0,由于两金属的接点温度不同,就产生了两个大小不等、方向相反的热电势eAB(t)和eBA(t0)。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同一金属A(或B),由于其两端温度不同,自由电子具有的动能不同,也会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动势eA(t,t0)和eB(t,t0),这个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势。

但由于温差电势远小于接触热电势,因此常常把它忽略不计。

这样,就可以用图2-1-8(b)作为图2-1-8(a)的等效电路,R1,R2为热偶丝的等效电阻,在此闭合回路中总的热电势E(t,t0)应为

(2-1-1)

 

图2-1-8热电偶原理

也就是说,热电势E(t,t0)等于热电偶两接点热电势的代数和。

当A、B材料固定后,热电势是接点温度t和t0的函数之差。

如果一端温度t0保持不变,即eAB(t0)为常数,则热电势E(t,t0)就成了温度t的单值函数,而和热电偶的长短及直径无关。

这样,只要测出热电势的大小,就能判断测温点温度的高低,这就是利用热电现象来测温的原理。

由以上分析可见,如果组成热电偶回路的两种导体材料相同,则无论两接点温度如何,闭合回路的总热电势为零;如果热电偶两接点温度相同,即使两导体材料不同,闭合回路的总热电势也为零;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除了与两接点处的温度有关外,还与热电极的材料有关。

也就是说不同热电极材料制成的热电偶在相同温度下产生的热电势是不同的。

可以从附录一至附录三中查到。

(2)插入第三种导线的问题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必须要用某些仪表来测量热电势的数值,如图2-1-9所示。

而测量仪表往往要远离测温点,这就要接入连接导线C,这样就在AB所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加人了第三种导线,而第三种导线的接入又构成了新的接点,如图2-1-9(a)中点3和点4,图2-1-9(b)中的点2和点3,这样引入第三种导线会不会影响热电偶的热电势,下面就来做一分析。

首先,对图2-1-9(a)所示的电路,3、4接点温度相同(t1),故总的热电势Et等于

(2-1-2)

因为

(2-1-3)

(2-1-4)

将式(2-1-3)、(2-1-4)代人式(2-1-2)得

图2-1-9热电偶测温系统连接图

(2-1-5)

比较式(2-1-5)与式(2-1-1),可见总的热电势与没有接入第三种导线一样。

再来分析如图2-1-9(b)电路,在电路中的2、3接点温度相同且等于t0,那么电路的总热电势Et等于

(2-1-6)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多种金属组成的闭合回路内,尽管它们材料不同,只要各接点温度相等,则此闭合回路内的总电势等于零。

若将A、B、C三种金属丝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各接点温度相同(都为t0),则回路内的总热电势等于零。

(2-1-7)

将(2-1-7)式代入式(2-1-6)得

(2-1-8)

结果也和式(2-1-1)相同,可见也与没有接入第三种导线的热电势一样。

就说明在热电偶回路中接人第三种金属导线对原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数值并无影响。

不过必须保证引入线两端的温度相同。

同理,如果回路中串入更多种导线,只要引入线两端温度相同,也不影响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数值。

(3)常用热电偶的种类理论上任意两种金属材料都可以组成热电偶。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它们还必须进行严格的选择。

工业上对热电极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温度每增加1℃时所能产生的热电势要大,而且热电势与温度应尽可能成线性关系;②物理稳定性要高,即在测温范围内其热电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以保证与其配套使用的温度计测量的准确性;③化学稳定性要高,即在高温下不被氧化和腐蚀;④材料组织要均匀,要有韧性,便于加工成丝;⑤复现性好(用同种成分材料制成的热电偶,其热电特性均相同的性质称复现性),这样便于成批生产,而且在应用上也可保证良好的互换性。

但是,要全面满足以上要求是有困难的。

目前在国际上被公认的比较好的热电极材料只有几种,这些材料是经过精选而且标准化了的,它们分别被应用在各温度范围内,测量效果良好。

现把工业上最常用的(已标准化)几种热电偶介绍如下:

1)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也称双铂铑热电偶)此种热电偶(分度号为B)以铂铑30丝为正极,铂铑6丝为负极;其测量范围为300~1600℃,短期可测1800℃。

其热电特性在高温下更为稳定,适于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质中使用。

但它产生的热电势小、价格贵。

在低温时热电势极小,因此当冷端温度在40℃以下范围使用时,一般可不需要进行冷端温度修正。

2)铂铑10-铂热电偶在此种热电偶(分度号为S)中,以铂铑10丝为正极,纯铂丝为负极;测量范围为-20~1300℃,在良好的使用环境下可短期测量1600℃;适于在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使用。

其优点是耐高温,不易氧化;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具有较高测量精度,可用于精密温度测量和做基准热电偶。

3)镍铬-镍硅(镍铬-镍铝)热电偶该热电偶(分度号为K)中镍铬为正极,镍硅(镍铝)为负极;测量范围为-50~1000℃,短期可测量1200℃;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质中使用,500℃以下低温范围内,也可用于还原性介质中测量。

此种热电偶其热电势大,线性好,测温范围较宽,造价低,因而应用很广。

镍铬-镍铝热电偶与镍铬-镍硅热电偶的热电特性几乎完全一致。

但是,镍铝合金在高温下易氧化变质,引起热电特性变化。

镍硅合金在抗氧化及热电势稳定性方面都比镍铝合金好。

目前,我国基本上已用镍铬-镍硅热电偶取代了镍铬-镍铝热电偶。

4)镍铬-考铜热电偶该热电偶(分度号为XK)中镍铬为正极,考铜为负极;适宜于还原性或中性介质中使用;测量范围为-50~600℃,短期可测800℃;这种热电偶的热电势较大,比镍铬-镍硅热电偶高一倍左右;价格便宜。

其缺点是测温上限不高。

在不少情况下不能适应。

另外,考铜合金易氧化变质,由于材料的质地坚硬而不易得到均匀的线径。

此种热电偶将被国际所淘汰。

国内用镍铬-铜镍(分度号为E)热电偶取代此热电偶。

各种热电偶热电势与温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均可从标准数据表中查到,这种表称为热电偶的分度表。

附录1、附录2、附录3就是几种常用热电偶的分度表,而与某分度表所对应的该热电偶,用它的分度号表示。

此外,用于各种特殊用途的热电偶还很多。

如红外线接收热电偶;用于2000℃高温测量的钨铼热电偶;用于超低温测量的镍铬-金铁热电偶;非金属热电偶等。

现将我国已定型生产的几种热电偶列表比较见表2-1-2。

表2-1-2工业热电偶分类及性能

名称

分度号

电极材料

测量范围/℃

适用气氛①

稳定性

正极

负极

铂铑30-铂铑6

B

铂铑30

铂铑6

200~1800

O、N

<1500℃,优;>1500℃,良

铂铑13-铂

R

铂铑13

-40~1600

O、N

<1400℃,优;>1400℃,良

铂铑10-铂

S

铂铑10

镍铬-镍硅(铝)

K

镍铬

镍硅(铝)

-270~1300

O、N

中等

镍铬硅-镍硅

N

镍铬硅

镍硅

-270~1260

O、N、R

镍铬-康铜

E

镍铬

康铜

-270~1000

O、N

中等

铁-康铜

J

康铜

-40~760

O、N、R、V

<500℃,良;>1400℃,差

铜-康铜

T

康铜

-270~350

O、N、R、V

-170~200℃,优

钨铼3-钨铼25

WRe3-WRe25

钨铼3

钨铼25

0~2300

N、R、V

中等

钨铼5-钨铼26

WRe5-WRe26

钨铼5

钨铼26

①表中O为氧化气氛,N为中性气氛,R为还原气氛,V为真空

 

图2-1-10普通热电偶的结构

1—热电极;2—瓷绝缘套管;3—不锈钢套管;4—安装固定件;5—引线口;6—接线盒

(4)热电偶的结构热电偶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测量。

根据它的用途和安装位置不同,各种热电偶的外形是极不相同的。

按结构型式分有普通型、铠装型、表面型和快速型四种。

1)普通型热电偶主要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如图2-1-10所示。

热电极是组成热电偶的两根热偶丝。

正负热电极的材料见表2-1-2,热电极的直径由材料的价格、机械强度、电导率以及热电偶的用途和测量范围等决定。

贵金属的热电极大多采用直径为0.3~0.65㎜的细丝,普通金属电极丝的直径一般为0.5~3.2㎜。

其长度由安装条件及插入深度而定,一般为350~2000㎜。

瓷绝缘套管(又称绝缘子)用于防止两根热电极短路。

材料的选用由使用温度范围而定。

它的结构型式通常有单孔管、双孔管及四孔管等。

保护套管是套在热电极、绝缘子的外边,其作用是保护热电极不受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

保护套管材料的选择一般根据测温范围、插入深度以及测温的时间常数等因素来决定。

对保护套管材料的要求是:

耐高温、耐腐蚀、能承受温度的剧变、有良好的气密性和具有高的热导系数。

其结构一般有螺纹式和法兰式两种。

接线盒是供热电极和补偿导线连接之用的。

它通常用铝合金制成,一般分为普通式和密封式两种。

为了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热电偶保护套管内,接线盒的出线孔和盖子均用垫片和垫圈加以密封。

接线盒内用于连接热电极和补偿导线的螺丝必须固紧。

以免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2)铠装热电偶由金属套管、绝缘材料(氧化镁粉)、热电偶丝一起经过复合拉伸成型,然后将端部偶丝焊接成光滑球状结构。

工作端有露头型、接壳型、绝缘型三种。

其外径为1~8㎜,还可小到0.2㎜,长度可为50m。

铠装热电偶具有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可弯曲、气密性好、耐震、耐高压等优点,是目前使用较多并正在推广的一种结构。

3)表面型热电偶常用的结构型式是利用真空镀膜法将两电极材料蒸镀在绝缘基底上的薄膜热电偶,专门用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一种特殊热电偶,其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热惯性极小。

4)快速热电偶它是测量高温熔融物体一种专用热电偶,整个热偶元件的尺寸很小,称为消耗式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型式可根据它的用途和安装位置来确定。

在选择热电偶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热电极的材料;保护套管的结构,材料及耐压强度;保护套管的插入深度。

2.补偿导线的选用

图2-1-11补偿导线接线图

由热电偶测温原理知道,只有当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热电偶的工作端(热端)与冷端离得很近,而且冷端又暴露在空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因而冷端温度难以保持恒定。

为了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当然可以把热电偶做得很长,使冷端远离工作端,但是,这样做要多消耗许多贵重的金属材料,很不经济。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一种专用导线,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出来,如图2-1-11所示。

这种专用导线称为“补偿导线”。

它也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材料制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0~100℃)与所连接的热电偶具有相同的热电特性,其材料又是廉价金属。

不同热电偶所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对于镍铬-考铜等一类用廉价金属制成的热电偶,则可用其本身材料作补偿导线。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要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端所处的温度不应超过100℃。

各种型号热电偶所配用的补偿导线的材料见表2-1-3。

表2-1-3常用热电偶的补偿导线

配用热电偶类型

代号①

色标

允许误差/%

正极

负极

100℃

200℃

A级

B级

A级

B级

S,R

SC

绿

3

5

5

K

KC

1.5

2.5

KX

1.5

2.5

1.5

2.5

N

NC

浅灰

1.5

2.5

NX

深灰

1.5

2.5

1.5

2.5

E

EX

1.5

2.5

1.5

2.5

J

JX

1.5

2.5

1.5

2.5

T

TX

0.5

1.0

0.5

1.0

3.冷端温度的补偿

图2-1-12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

0℃的方法

采用补偿导线后,把热电偶的冷端从温度较高和不稳定的地方,延伸到温度较低和比较稳定的操作室内,但冷端温度还不是0℃。

而工业上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是在冷端温度保持为0℃的情况下得到的,与它配套使用的仪表也是根据这一关系曲线进行刻度的。

由于操作室的温度往往高于0℃,而且是不恒定的,这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必然偏小。

且测量值也随着冷端温度变化而变化,这样测量结果就会产生误差。

因此,在应用热电偶测温时,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0℃,或者是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这样做,就称为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一般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1)冷端温度保持为0℃的方法保持冷端温度为0℃的方法如图2-1-12所示。

把热电偶的两个冷端分别插入盛有绝缘油的试管中,然后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这种方法多数用在实验室中。

(2)冷端温度修正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冷端温度往往不是0℃,而是某一温度t1,这就引起测量误差。

因此,必须对冷端温度进行修正。

例如,某一设备的实际温度为t,其冷端温度为t1,这时测得的热电势为E(t,t1)。

为求得实际t的温度,可利用下式进行修正,即

因为

由此可知,冷端温度的修正方法是把测得的热电势E(t,t1),加上热端为室温t1,冷端为0℃时的热电偶的热电势E(t1,0),才能得到实际温度下的热电势E(t,0)。

例用镍铬-铜镍热电偶测量某加热炉的温度。

测得的热电势E(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