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763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x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_八年级下册第一次语文水平测试试卷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刚刚开始,一年耕耘,一朝收获。

请拿起你的笔,仔细审题,认真做答,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

祝你旗开得胜!

一、基础知识(27分)

1、请认真书写,卷面分5分,记入总分。

2、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

(4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鼓舞啊。

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4、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妥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

B、他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自以为是。

C、他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D、魏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名句填空(每空1分)

(5)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6),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7)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8),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爱莲说》中写莲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10)《陋室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11),一览众山小。

(12)《春望》中描写战争中家信珍贵的句子:

(13)荡胸生层云,。

(14)《朝花夕拾》是()的唯一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

(16)《骆驼祥子》中祥子买了()次车。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

刚。

③洵(xún):

确实。

④浣:

洗衣。

17解释下列括号的字。

(2分) ①(黄发)垂髫( ) 

   ② 桑竹之(属) ( )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①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②屋舍(俨然)()

1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三.课内外阅读(29分)

一淡淡的深情(16分)

常跃强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

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

酒后吐真言:

“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自豪里带着炫耀。

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

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

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

我说:

“妈,我要上大学去了!

”母亲说:

“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

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

“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

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

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

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

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大学四年,花开花落。

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

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

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

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

“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

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

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

“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

”一霎时我恍然大悟。

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

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

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

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

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

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

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

‘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

’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

”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

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

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

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

”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

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19.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2分)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分)

 

20.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4分)

 

21.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二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13分)

①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不同程度的雹灾。

2005年6月,一场罕见的大冰雹突袭北京:

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②在春末和夏季,有时早晨天气还非常晴朗,可是中午前后突然下起了冰雹。

夏天的气温那么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

而冬天天气寒冷却不落冰雹,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如果你在夏天爬过山的话,一定记得在山顶上早上和晚上还是非常凉快的,还要穿毛衣和棉衣。

在海拔4~5千米的山顶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

这就说明了,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也在不断下降。

在高山顶上如此,那高空应该更是这样吧!

事实上,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O℃以下。

④夏天太阳炙烤大地,在大气层中,有着大量的水汽的热气流,迅速地向高空上升。

这时,地面上虽然很热,但是在高空中却依然很冷。

当湿热空气进入到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

小冰晶从高空降落下来,在降落的同时兼并了很多温度低于O℃的小水滴,在自己身上冻结,就成了冰粒;有时候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一股由下往上吹的强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气流,又再一次把它带回到空中去。

这些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与温度低于O℃的小水滴碰撞在一起,并兼并它们,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已身上,因此它的表面上又包上了一层冰。

就是这样,它在空中不停的翻腾,不断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相碰撞,穿上一件又一件冰做的外衣,一直到变成一定的重量时,上升气流无法再把它带到高空时,于是就一落千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

拾起冰雹,用刀子破开,你会发现它的纵剖面层次分明,那是在高空中冰雹所穿的几层冰衣与雪服。

⑤冰雹是在积雨云和强烈的空气形成对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而在冬天,空气比较稳定,上下的“气流差”不像夏天那样大,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像夏天那么强烈,积雨云不容易发生,所以冰雹不容易发生。

(选自《品味一生的99篇科学美文》,文/张震越,略有删改)

21.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和打比方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冰雹的()(4分)。

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2分)。

22.细读第④段,将下面冰雹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水汽→()→()→()→冰雹(3分)

23.第④段巾加点的词语“一件又一件”,为什么不能改成“一件”?

请结会语境,说说你的理解。

(4分)

四写作。

(50分)

请以“冷静之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