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561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

(体重称)。

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2、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3、测量身高和体重要脱掉鞋子、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最高处。

在测体重时,应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物品和穿着。

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4.记录成长的证据据有:

(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乳牙、照片、身高、体重)等

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6、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出生后,我们经历了生长发育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7、青春期除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

8、(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10岁)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9、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科学划分七个时期:

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10、根据父母身高预测:

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11、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照顾。

12、影响生长诸因素:

(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社会因素)。

13、连线

十月怀胎—胎儿期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勤奋求学—学龄期

生长迅速—青春期努力工作—青年期

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

14、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15、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

(1)正确与异性交往;加强锻炼;

(2)不吸烟、酗酒。

(3)男生不拔胡须;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人体。

(4)女生要注意月经期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5)不穿高跟鞋(6)不束胸勒腰等。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

(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

(7)科学用脑(五要素:

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17、饮食卫生应注意什么?

答:

(1)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营养素是儿童发育的基本保证。

(2)按儿童少年的营养需要及消化功能的特点,合理安排每日进餐次数、进餐的时间、两餐间隔的时间以及各餐的热量分配,形成合理的饮食制度。

(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适量)(3)吃饭要细嚼慢咽;(4)不偏食和挑食。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5、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6、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

一颗之果——有苦有甜;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7、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象。

8、(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例如:

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大自然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9、可遗传变异的变异来源主要有三个面: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10、(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国际上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11、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有的变异对生物(既无害也无益)。

12、用(人工)的方法可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

(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3、“丰田十号”的玉米种子种植出来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饱的,这是(遗传)。

14、将种子带到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二、问答题

1、假如你有一小块种满豌豆的菜地,现在你想知道豌豆有没有遗传现象,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

答:

从种子形状、种子颜色、种皮颜色、豆荚颜色、豆荚形状、花的位置、颜色,茎的高度等方面来研究。

2、谈谈你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理解?

答: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人们把这些亲代与后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遗传),把亲代与后代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甚至差异很明显的现象叫做(变异)。

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因为遗传,亲代的特征在后代中保持着相对(稳定性)。

因为变异,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各个个体之间性状上又存在(差异)。

3、课本上16页图,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

并写出你的推测依据。

答:

猫爸爸可能是一只黑猫,从遗传规律来看,黄色的小猫遗传了妈妈的毛色,而黑色的小猫很可能遗传了猫爸爸的毛色。

4、谈谈你对变异现象的理解。

答: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能进化和发展。

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5、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答:

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了遗传规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

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2、写出你知道的几种恐龙,会飞的恐龙如(翼龙)(飞龙),水里游的恐龙(鱼龙)(蛇颈龙),吃肉的恐龙有(霸王龙),吃植物的的恐龙有(梁龙)。

3、(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

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脚印化石属于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属于外壳化石,鱼化石属于残骸化石。

4、(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化石是人类认识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

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把不同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5、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

恐龙、奇虾、渡渡鸟。

6、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如:

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qí)豚、水杉、中华鲟(xun)。

7、生物学家还发现,不同地层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

其实它们是同-种生物,只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如马,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它的趾由4个变为1个,牙变了,以适应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

8、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9、科学家发现,海豚和非洲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

说明它们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10、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做出了种种解释,这些解释有的被证明是错误的,有的被证明是正确的。

1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观察、研究大量动物的基础上,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2、达尔文的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主要观点1;生物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2;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生存被淘汰。

3;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发展着、进化着。

1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的数量多,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15、云南(澄江动物化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

它们生活的时代为(5.3亿年)前的寒武纪。

在当时不到300万年的时间里,它们一下子大规模爆发式地出现了,这表明,生命从(单细胞形式)向(多细胞形式)的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而不是像达尔文认为的那样,是很慢的、渐进的。

16、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如:

极地狐狸的耳(短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环境中(散热)。

17、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18、生物不断进化,是为了(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

二、问答题:

1、关于恐龙灭绝几种假说。

答:

(1)渐进说。

环境变化恒温动物兴起,使恐龙在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导致其大量死亡,乃至灭绝。

(2)陨石或行星撞击说;(3)超新星爆炸说。

2、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

化石的形成过程:

①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②随着时间推移,坚硬组织被沉淀层包围并被矿物化;③数千年后,地壳运动把化石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3、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什么?

答:

见填空5、6、7、8、9

4为什么不同年代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答: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

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这些生物之间有联系,先出现的生物一般会成为后出现生物的祖先。

5、自然界在其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变化,为什么有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答:

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被自然淘汰,如恐龙;另一种是被人为消灭,如渡渡鸟。

6、为什么几千万年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

答:

一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二是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7、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答:

这种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在生物一代代变异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则被淘汰,这样生物就不断的得到进化。

8、为什么有些动物的肢体运动方式完全不同,而它们的骨骼排列会如此相似?

答:

说明它们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9、恐龙灭绝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恐龙的灭绝。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的参与大自然的事物后,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提前了。

如果人类在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10、印度洋南部一个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

你能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进此现象进行解释吗:

答: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岛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就形成了这种现象。

11、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达尔文认为:

①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存在(共同)的祖先。

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2、“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什么?

答: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适合并主动适应周围变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其他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13、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解释。

答:

第一种解释: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古代的长颈鹿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环境里,不得不经常努力的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高处的叶子,由于经常使用,颈和前肢渐渐变得长了一些,而且它的这些特征遗传给了后代。

第二种解释: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就存活下来,并且一代代繁殖,就有了今天的长颈鹿。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1、我们蓝色的地球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家园,他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3、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4、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5、合作关系的生物有:

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鸟和果实、鳄鱼和鳄鸟。

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

敌对关系的生物有:

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和飞虫。

6、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它们之间敌对关系:

(1)吃与拒绝被吃的关系。

(2)生存竞争关系。

7、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7、仙人掌适应沙漠的特征是:

(1)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针状),以减少水分蒸发的面积;

(2)仙人掌的茎叶外生(蜡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3)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8、骆驼是最能适应于干旱环境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骆驼适应沙漠的特征是:

(1)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沙漠行走;

(2)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3)驼峰可存储水分和能量。

9、浅海生活的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为了水底和水面的天敌难以发现他们。

10、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蝉螳螂黄雀)

13、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14、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消费者),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分解者如(蘑菇)、(蚯蚓)、(屎壳郎)、(霉菌)(蛆虫)等。

15、完整生态系统中的四大角色分别是: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

生产者如植物和光合细菌;消费者如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类微生物。

它们能将消费者的粪便和尸体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使物质在大自然中形成循环。

无生命物质,如空气、水、阳光、简单化合物。

16、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

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17、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18、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19、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过度放牧);(过度捕捞);(滥施农药)等。

20、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目前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

(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

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

21、(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农业包括:

(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立体农业)。

二、问答题

1、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动物需要什么样本领?

答:

需要有耐旱,保持体内水分,抗风沙等方面的本领。

2、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答:

这是一种保护色。

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斑马身上的黑白颜色吸收和反射光线的强弱不同,能破坏和分散身形轮廓。

从草丛中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从而给敌人造成错觉。

保护其免受攻击。

3、斑马为什么总是成群结队地待在一起?

答:

斑马成群结队地待在一起时,更能强化身体的保护色的作用。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

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1、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虽然看不见它,但能感觉到它。

2、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4、我们生活中各种能量的作用:

光能使植物生长;热能将水烧开;电能使电灯发亮;食物中的化学能使我们运动。

声能使纸片振动。

5、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6、能量的重要特点是:

(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7、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和(声能);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燃烧的花生化学能→光能和热能,点亮台灯:

台灯把(电能)→(光能和热能)用热水洗脸:

电热水器把(电能)→热能)吃饭后去上学:

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电水壶电能→热能

电吹风电能→风能热能电磁铁电能→磁能手摇发电机动能→电能电冰箱电能→机械能

8、课本上图例说明:

描述图例中能量是如何进行的。

光能转化化学能:

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存储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吃西红柿,有能力蹬自行车,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自行车齿轮带动传送带,使发电机发电

电能转化成热能:

用电加热水壶中的水

热能转化成声能:

水沸腾后发出声音

9、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以再生性能源);还有一些能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被称为(可再生性能源)。

10、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总能量中,(矿物燃料)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

但是,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11、制作小水轮的步骤:

①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得槽里做成水轮。

②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③将两根牙签推压进软木塞两端,装进瓶里。

④把瓶子安放在玻璃盘上,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12、制作小水轮实验中,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中的水能。

13、生活中浪费能源的行为:

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长明的路灯、空调温度的不当设置等。

14、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荧光灯)更节能。

15、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

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16、几种有开发前景的的新能源:

(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水能不属于新能源。

17、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

(潮汐能)就是在海水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蓝色的煤海”

18、核能也叫(原子能),它的巨大能量是从小小的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19、(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例如,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20、(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越往里面温度越高,(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二、问答题

 1、在家中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

使用节能灯具、炉具、及时关闭用电设施、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安置太阳能热水器等。

2、未来住宅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能源?

答:

(1)房子的北面不能从太阳中获得能量,所以窗户要小,以减少散热。

(2)朝南的大窗户和玻璃暖房射进大量阳光,且不易散热,所以房间里较为温和。

(3)所有的窗户都是双层,甚至三层玻璃,以保持室内的温度。

(4)阁楼和外墙厚厚的隔热材料阻止了散热。

(5)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吸收热能,这些热能为房子提供了大量的热水。

(6)热交换器可从地下水管中抽水。

冬天,用热交换器从地下吸取热量,给房子供暖;夏天,热交换器把热水排入地下,使房子保持凉爽。

(7)地热收集器从地下吸收热量,用来给玻璃房加温。

(8)车库装有汽车充电器,这样,汽车蓄电池可在夜里进行充电。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些成语说的就是(拓展)能力。

2、我们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像滚雪球那样,知识(越积越多),本领(越练越强)。

3、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能在水面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小)的原理。

4、瓶子吹泡泡的实验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5、“烧不死的鱼”的实验说明: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6、气垫汽车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前进的。

7、像纸板托水杯、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挂钩、虹吸管、钢笔吸墨水等现象原因都是因为(有大气压力)

8、只要改变物体与光源或物体与影子之间的距离,影子就可以随意地变大变小。

9、我知道了探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