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公开课说课稿.docx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公开课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
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写一篇说课稿需要简析教材、阐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分析。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草原》公开课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
一、说教材
我认为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草原》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一组第一课,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给我们展现一幅美丽的草原风光,也给我们展示了热情的草原民族,文章条理清晰,作者从风景到人情的描写展现了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最后用一句含义深刻的诗结尾,体现了作者对草原的依依不舍。
二、说学情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对这样写景抒情类型的文章并不陌生,但对于内蒙古草原上的风土人情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渲、勒等生字,明确文章分为风光和人情这两个部分,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两个主要描写方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我会采用视频导入,播放关于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这样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光,顺势导入本课。
(二)整体感知
首先,让同学通读全文,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1、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写草原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
梳理文章大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从风光和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
适时讲解生字“渲”字,并板书:
风光,人情,渲。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在学生了解本文是围绕两个部分展开描写的之后,我会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朗读相应的段落,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最后,引入赛读:
男女生比赛从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看看那组读得更有感情。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且对于文章的语言有了初步的感悟。
(三)深入研读
这一环节是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学生通过刚刚的朗读比赛,已经体会了草原的风光美,下面我会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草原的风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这样一句,“四面都有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并且体会句中说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将羊群比喻为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草原的生机,并且讲解比喻的修辞手法。
板书:
比喻。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渲染”“勾勒”体会画面感。
草原风光的总特点是洋洋洒洒的,风过草原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绿色的中国画,而不是一幅描绘细致的工笔画,这里从侧面写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下面我会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对待客人是怎样的呢?
请你找到关于“人情”描写的相关段落,勾画出草原人们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现。
引导学生由景色入情,体会草原民族的热情,迎客、吃饭、饭后载歌载舞。
引导学生思考,客人与草原民族的语言是不相通的,我们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呢?
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们的热情,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最后,全班朗诵文中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作者分别时的心情,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可以把握文中的主旨,感悟蒙古族的真情。
至此,我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了语文教学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与蒙古族相关的资料,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为你的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这样不仅能够巩固课上所学,同时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篇2 说背景
今天的说课可能与以往有点不同,因为这次活动是以检验农远工程运用而办的。
既然这样,我觉得说课的内容应该着重于介绍如何利用农远资源来上好一节课。
今天我说课主题是:
充分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合理高效运用农远资源。
具体是通过《草原》一课实现的。
课前我认真地查看了农远下载下来的资料。
在认真钻研《教师用书》的基础上合理借鉴了《草原》一课的教学设计。
另外我还发现《草原》一课的课件比较适用,可以用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美中不足的是与我的教学设计还有一点点出入。
于是我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
添加了十几幅草原的图片。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说教材
《草原》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五十年代访问内蒙古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下的一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说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所处年段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感受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情谊。
2、标画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一碧千里、明朗、柔美、云际、回味”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时间安排:
本课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重点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读,在朗读中有所感悟,读出趣味。
尝试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领略草原的特点,陶冶爱美的情趣。
本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话句,更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上课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是朗读、图像、交流、资料、制作手抄报,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为落实以上教法与学法,需要利用农远资源上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课件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农远课件:
放映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相机问学生说:
这首歌写了什么?
你们喜爱草原吗?
今天这节课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
板书课题。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在于:
以优美动听的草原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开课,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
(二)、初读,揭示探究主题
1、请同学们一起来听课文录音。
播放课件:
课文录音。
听完之后,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游览了草原,感受颇多。
课文用哪句话概括出来了?
——引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引导说说什么是“何忍别”?
2、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的回答大多在蒙古人热情、草原风景美这些方面,于是我相机提出2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
这是怎样的草原?
这是怎样的草原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通过初读课文,抓住中心句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有机结合。
指明探究方向。
(三)、学生探究第一个问题。
1、播放课件出示这个问题:
这是(_____)的草原。
2、我们先来欣赏草原风光图。
播放课件:
草原风景图。
之后请同学看过的感受: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草原?
3、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一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然后把画下来的句子美美地读出来。
4、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我就相机追问:
如果再让填空,你会填什么?
可以是词,也可以是句子。
学生的交流是随意,但我会做到心中有数,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体悟草原的美。
比如说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时,我会引导再欣赏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小丘的形状,理解柔美的意思。
引导学生发现到处都是绿色,小丘与草原没有明显的界限,正如作者所说:
像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而且草原绿得很浓,浓得仿佛要滴下来,流到天边去了。
通过个人读、有感情的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真正能通过品味文字感受到草原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美。
5、引导想象:
此刻我们就站在这种可爱、美丽、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你最想干什么?
6、教师引读:
在这样的境界里,学生接着读出来: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不仅我们如此,就连,学生接读: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无穷的乐趣。
师相机说:
瞧,草原多美啊,连牛和马也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
7、你们喜欢草原吗?
带着我们的心情,来齐声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这样的设计在于:
学生根据子问题,利用课件,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既领略到草原美景,又品味文字,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
(四)、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
1、学生用心地读二到四段,这个句子里最想填的一个词是什么?
我估计学生会说:
热情好客。
2、我接着问: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
把它画下来,再多读几遍。
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考虑到学生的交流可能是没有条理的,我会相机引导:
草原人先怎么样?
生回答迎接客人。
我就相机板书:
迎客。
接着我又追问:
他们是怎样迎接客人的?
从中看出这是怎样的草原人?
4、客人接到了,在蒙古包外,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呢?
我重点抓住: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通过带上动作和表情反复读这句话,使学生从这两个“再”,感受到草原人的热情。
5、紧接着我们到了哪里,他们又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呢?
请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引导说哪些向我们敬酒,怎么敬的?
然后通过反复的读这些喝酒的句子,体会出草原人的热情好客。
6、当学生们交流喝奶茶、聚餐、摔跤时,我会相机播放课件上的活动图片。
通过这些活动同样能反应出草原人的热情好客。
(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
利用农远资料库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增强视觉效果。
自读体悟,汇报交流,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行为上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
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
)
(五)、体会情感,总结全文。
1、是啊,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
草原人民的热情己深深地感染我们每一个人。
在蒙古包外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你们心中所有的千言万语,概括起来就是:
出示农远课件: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地表达出来,既是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也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客人们“何忍别”真实情感的流露,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
(六)、拓展创新,内化感悟
1、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上网阅读草原相关文章,了解草原新貌。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关于“草原”的手抄报。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农村家庭很少有电脑,我让学生充分利用本校网络教室的作用,获取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阅读,养成自觉地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从而激活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探索新知的兴趣。
在办手抄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积累与表达结合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合作能力。
)
五、说设计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意在突出:
充分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合理高效运用农远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基于这样的定位,我力求通过每一节语文课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篇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板块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个方面来说教材。
《草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老舍先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经历,描绘了草原的自然美景和主人的热情好客,表现了蒙汉情深。
作为本组课文的首篇,对本组课文的教学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根据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我将从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析优美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情深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感受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难点是: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选择教法学法必须遵循课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
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为此,我将采用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法展开我的教学。
在学法的选择上我将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等学法学习。
各位评委老师:
接来下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从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开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呢?
是不是有种置身大草原的感觉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到大草原看看——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为此,我将按排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有疑问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待学生阅读完毕,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教师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适时点拨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三)研读品析,体会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的能力。
为此,我将安排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草原之美的?
阅读完毕,点名学生回答,现有学生自评反馈,教师再做总结。
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文章重点句子,让学生朗读感悟,如: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学生朗读感悟后,同桌间交流体会和感受,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基于课程标准指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体现。
(四)总结全文,深化巩固
经过前几个环节,对课文的分析学习,教学进入了总结阶段。
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大草原录像。
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观看,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感受。
这一设计能从视觉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是应当以此为新的起点,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将本课的作业设计为:
1、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2、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安排,下面我将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的导航图,根据作者写作思路。
我将在黑板板书:
自然风光
草原蒙汉情深
风土人情
这样设计的板书形象直观,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