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154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S系统管理制度.docx

DCS系统管理制度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DCS系统管理制度(试行)

 

1前言

本标准由大唐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设备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金标

本标准主要修改人:

刁月峰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委托设备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DCS系统管理制度

本制定适用于大唐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DCS系统的使用维护与保养,及DCS系统技术资料的使用保管。

1.DCS系统的使用环境

1.1.DCS系统外部环境要求

1.2.为减少微尘的沉积,应经常对机柜进行清洁或更换滤网。

1.3.对DCS系统进行工作时应有防静电措施。

1.4.热控设备的环境应符合DCS制造厂的要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热控设备环境符合标准,含尘浓度<0.3mg/m3,同时每年要对电子室环境进行一次测试,并纳入重大热控设备考核项目中。

1.5.温度、湿度和振动

1.5.1.控制室环境温度和湿度应能满足DCS制造厂商的要求,若制造厂无特殊要求则应满足电子设备环境要求,并兼顾操作人员对环境的要求。

1.5.2.电子室的环境温度满足DCS系统要求一般应保持在15—30℃,温度变化率<5℃/h,振动<0.5mm,湿度保持在45%—80%之间。

空调要充分考虑至DCS系统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散热。

为此,应采用恒温、湿空调,且空调应是独立的,不能与控制室或其他房间混用,要格控制进风不能进灰。

1.6.电磁污染

1.6.1.在机组运行时,电子室,仪表盘、保护盘附近禁使用产生电磁污染的设备(如对讲机等),厂要有格管理制度,现场要有警告牌。

1.7.供电系统要求

1.7.1.不间断(UPS)及供电式

1.7.1.1.DCS系统应采用双UPS冗余式供电,进线分别接到不同母线段上,并禁随意接入新的负载。

1.8.供电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9.DCS系统要求有一个安全和高可靠的电源。

1.10.电压要求:

120VAC(102—132VAC)或240VAC(196—264VAC)。

1.11.频率围:

50/60Hz(47—63Hz)。

1.12.波形失真度不大于5%。

1.13.备用电源切换时间小于5ms(即最大中断时间不大于5ms)。

1.14.电压稳定度:

稳态时不大于±2%,动态过程中不大于±10%。

1.15.频率稳定度:

稳态时不大于±0.1%,动态过程中不大于±1%。

1.16.电源隔离及电源分配

1.17.电源系统接地

1.18.供电系统接地(交流接地)

1.19.供电设备

1.20.单相隔离变压器二次侧中线应与地短接。

从电源到DCS系统电源分配盘火、中、地三线一直铺设到配电盘,供电线径的选择取决于DCS系统需要负载,地线线径应符合厂家的要求。

1.21.交流接地

1.22.接地应完好不中断,能承受故障电流。

低阻抗是接地主要技术指标,任一条件不满足均为不合格接地系统。

1.23.DCS系统的机柜之间应通过连接件相连再与电气地相接,以避免机柜之间产生电位差。

1.24.DCS系统输入输出信号屏蔽线,在机柜应与机壳及电源地相接。

信号线的屏蔽线要求单端接地,在机柜接地时,现场端要悬空。

机柜屏蔽母线与交流地断开时,对外壳阻抗大于1兆欧。

1.25.交流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2.DCS系统接地

2.1.直流接地可单独设置直流接地电极,也可利用交流地不单独设直流地,要直流接地电极阻抗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不满足时,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要求。

直流接地电极要有单独导线与交流地相连,两者之间阻抗小于1欧姆,电位差小于0.2伏。

2.2.要求DCS系统机柜之间直流电位差小于10毫伏,机柜直流地与交流地位差小于1伏。

2.3.直流地在机柜断开时,直流接地导线与交流地电阻应大于1兆欧。

2.4.接地电阻测

2.4.1.接地电阻测试要结合大小修进行。

具体测试法要按照制造商推荐法或国外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

2.4.2.DCS过程控制柜

2.4.2.1.检查电子室温度和湿度,如发现超标,应及时处理,禁超标运行。

2.4.2.2.检查滤网清洁完好程度,定期进行清理更换。

2.4.2.3.检查通风及温度,发现柜温度超温应查找原因,对带冷却风扇的控制柜,应检查风扇,如发现风扇故障,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柜超温。

2.4.2.4.检查模件工作状态,记录不正常模件,模件如有故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通过模件诊断功能,检查I/O点状态,发现故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2.4.2.5.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如发现冗余的电源异常,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2.4.2.6.检查完毕,锁上柜门。

2.4.2.7.巡检时应对运行参数分析,对不符合热力流程的参数应查明原因进行清除。

2.4.3.控制室热控设备巡检

2.4.3.1.巡查时应向值班员了解热控设备工人状况。

2.4.3.2.确保打印机工作正常,打印效果良好,打印纸充足,否则应进行处理。

2.4.3.3.利用DCS的诊断手段,检查模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通讯有无报警,有无偏差报警信号,作好记录及时处理。

2.4.3.4.检查控制系统控制情况,报警系统工作状况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2.4.3.5.检查操作员工作站模件、电源、风扇和滤网是否工作正常。

滤网应每清洗一次。

3.运行设备检修安全隔离措施

在检修时,为了保证在热控检修工作中不因热工信号不完全或不正确隔离而导致系统的误动作,在热控检修前应按正确的安全隔离措施进行安全隔离。

此安全隔离措施适用于热控全部检修工作的信号隔离,热力设备的隔离按有关规定执行。

3.1.热控检修工作票是安全隔离措施的保证。

在所有运行的控制设备或热力装置上进行工作时,必须办理热控检修工作票。

3.2.热控工作票的执行与说明

3.2.1.工作单或缺陷单:

工作单或缺陷单包括运行,设备部热工主任下达的工作或运行和热控专业自查发现的热控设备缺陷。

3.2.2.工作票:

热控专业收到工作单或缺陷单后,根据工作单或缺陷单可能涉及的围和性质,开出热控检修工作票。

工作票必须说明热力系统的隔离和热控信号的隔离。

同时办理保护退出的手续。

所有的安全隔离法必须是可操作的,必须注明具体的实施法。

3.2.3.热控安全隔离的执行与恢复:

完成热力系统隔离和运行式转换后,热控人员进行热控安全隔离,隔离工作完成后通知运行人员并在隔离执行人栏签名后可开始检修工作。

检修工作结束,在热控人员恢复热控隔离措施后才能办理工作票终结。

3.2.4.责任:

热控工作票签发人对运行和热控的所有隔离措施负责。

运行人员对系统隔离及运行式转换的正确性负责。

热控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对热控安全隔离的实施与恢复的正确性负责及检修工作负责。

4.模件在线组态及下装

4.1.维护人员应根据系统的要求,编写在线组态详细步骤,并对专责人员在机组检修时进行在线组态培训,使其确实掌握此技能,在线组态必须由专人完成。

4.2.为防止机组在组态过程中失控造成事故,进行在线组态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由专人在监护下进行。

4.3.模件离线组态后,应经设备部热工主任审查正确无误后,可下装加入DCS中,同时应做好技术记录。

5.DCS系统硬件管理

5.1.建立DCS控制设备硬件(包括变送元件及执行元件)的档案,记录所有硬件的工作情况,维修情况和异常情况。

5.2.结合机组的检修,应对硬件进行必要的检查、清洗和维修;对硬件进行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规定办理工作票。

5.3.硬件的检修和校验法应按照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要求进行。

5.4.为了保证DCS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非法改动计算机软件及病毒进入计算机,计算机的软件管理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5.4.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指为维护计算机运行,由计算机硬件制造商提供的通用的或专用的操作系统。

包括WindowsXP及相关程序,这部分软件由热控专业集中管理。

定期应制作一次备份,由班组和设备部热工专业主任分别存档保管。

禁工作人员对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进行任增加、修改或删除。

为了保证计算机不受病毒的侵害,禁将其它任软件引入操作系统。

建立DCS系统软件工作档案,记录软件的工作情况,修改情况和异常情况。

5.4.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指实现一些特定的计算机控制功能的专用软件包,包括在WindowsXP下运行的OVATIONBASESOFTWARE和OVATIONSTATION软件包。

这部分软件的管理要求与系统软件相同。

5.4.3.组态

5.4.3.1.组态指控制系统的程序组态和画面组态。

5.4.3.2.控制设备的组态允随着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而进行修改。

但是软件的修改工作必须提出完善的修改案经厂级领导批准后进行。

组态的修改、补充操作,应由专人进行,并有正规的记录,修改后的软件应进行备份存档。

组态应制作两套备份,分别由热工班组和设备部热控专业主任保管。

修改后的软件运行正常后,也应制作两套备份,由热工班组和设备部热控专业主任专人分别保管。

热工班组保管的原本软件应用时删除。

组态和固化软件的修改和保管,热控专业应有专人负责。

对所修改的软件应有详细的记录(示表格见表2—6—1)。

5.4.3.3.如果长时间未进行任改动,则需对组态应每年至少备份两次,每次备份在单独的磁带(光盘)上。

做备份的同时应将运行中的控制组态软件与保存的磁盘组态文件作比较,检查控制软件和控制参数修改的情况。

与修改记录进行比较确保无误,比较文件作为文档至少应保留两年,并且由热工班组和设备部热控专业主任分别存档保管,以防丢失。

5.4.3.4.机组投产后及投产后每满5年,需对DCS系统组态进行一次全部硬拷贝,排好序号并进行活页装订。

平时在对组态进行了改动以后,在作好磁带(光盘)备份的同时,应及时将相对应的组态页打印成硬拷贝,并替换掉原组态硬拷贝文件中的对应页。

替换下来的组态页应作为文档保存5年以上。

5.4.4.固化软件

对于固化在EPROM芯片的应用程序,必须有详细的编号及版本清单,并与被控设备相对应。

5.5.系统升级

除了制造厂可以对版本升级外任人不得对上述软件进行升级修改。

6.DCS系统培训

DCS系统培训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证。

应不断培训维护人员,编制具体的培训教材。

并不断加深培训深度,至少应包括:

6.1.DCS系统的系统结构培训。

6.2.硬件维护培训。

6.3.组态、诊断、通讯、系统软件的培训。

6.4.FSSS、DAS、SCS、MCS、DEH各系统的功能培训。

主要包括控制案、原理及具体参数在案中的作用。

6.5.系统中各类故障的分析。

7.数据和资料管理

7.1.DCS系统资料是进行正常维护的重要保证,各类资料应全部有档保存,主要应有:

7.1.1.DCS系统维护手册。

7.1.2.DCS系统硬件手册。

7.1.3.DCS系统工程师应用手册。

7.1.4.DCS系统网络维护手册。

7.1.5.DCS系统应用系统原理手册。

7.1.6.DCS系统硬件配制,I/O端子接线网络机构图纸。

7.1.7.DCS系统应用组态图、测点图。

7.1.8.一次设备,执行设备使用说明。

7.2.存档数据应包括:

7.2.1.试验措施。

7.2.2.试验报告。

7.2.3.调节参数。

7.2.4.主要调节阀的阀门特性曲线。

7.2.5.调节系统原始时间及各调节系统设备技术说明。

7.2.6.调节参数发生变化时做好记录并存档。

8.热控备件保管与校验规定

8.1.对DCS备件进行科学管理,保持库存备件性能完好无损,保证备件上机前做好校验工作,建立控制设备硬件(包括变送元件及执行元件)的档案。

记录所有硬件的工作情况,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