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272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docx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

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

这是大班下期音乐游戏教案11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音乐游戏熊和小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表演的基础上,学玩控制性游戏:

当熊出现时,能保持原有姿势不动。

2、能根据即兴乐曲的特点,较合拍地自由舞蹈。

活动准备:

1、树林背景图、小鸟、小兔、小孩、熊图片。

2、熊的头饰。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熊的头饰:

小朋友们,它是谁?

熊是个很厉害的动物,它会伤害小孩,当小孩遇到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对了,只要小孩一动不动地装木头人,熊就不会伤害我们了。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熊和小孩》的歌吧。

二、学习歌表演并创造最后不动的造型

1、熊没有来的时候,小动物和小孩在干什么?

(1)幼儿即兴表演小动物和小孩

(2)相互学习和模仿伙伴的动作

2、熊来了,小动物和小孩怎么办呢?

(1)幼儿自编不动的造型

(2)相互模仿和学习

3、熊来了,看到都是石头人,它会怎样呢?

(1)学熊走路

(2)学熊寻找食物的样子

三、感受和欣赏完整的音乐,体会ABA的音乐结构

1、欣赏第一遍音乐:

(1)音乐有几段?

(2)它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第二遍音乐:

(1)什么地方是小孩和小动物在一起玩的音乐?

(2)什么地方是熊来了的音乐?

四、幼儿合作玩《熊和小孩》的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教师扮熊玩游戏。

3、幼儿扮熊玩游戏。

课后反思:

《熊和小孩》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

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木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整个教学活动是:

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

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层层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

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

创编“木头人”造型也是这样:

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

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

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

比如:

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结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这虽然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

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

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给予幼儿的时间还不够,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

第2篇、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

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A段轻快活泼,B段紧张急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

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情景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

赋予音乐小动物在森林中玩乐遇到险情的音乐形象,让幼儿进行有主题的音乐想象与表现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 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 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

(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

(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

(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

(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

(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

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

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

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

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

(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

(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

(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

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

(PPT3)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  )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

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    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        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

(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3)、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三段体结构,并感知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相同的。

(PPT4)

5、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再次感受不同的音乐性质。

(1)、选择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打击乐器(A段圆舞板,B段沙球),并引导幼儿正确演奏。

(2)、空手练习(看图谱分段练习)(幻灯片5、幻灯片6中的图谱加音乐)。

(3)、幼儿选择乐器练习并合作演奏,教师指挥(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4)、交换乐器。

(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6、分段欣赏与表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音乐故事情境)

(1)、欣赏第一段(A段)音乐。

(PPT8中的音乐)

●小动物们听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快乐地动作(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音乐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加上脚的动作,小动物们听着音乐站起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2)、欣赏第二段(B段)音乐。

(PPT9中的音乐)

 ●幼儿听着B段音乐表现急忙逃跑的情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B段音乐快跑)。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

小动物们可以躲到哪里去?

(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在B段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摆一个造型,表明自己藏起来了)。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3)、欣赏第三段(A段)音乐。

(PPT10中的音乐)

大老虎走了,我们快去找我们的朋友一起跳舞吧!

●幼儿随音乐表现,教师请能够合作表演的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好一个大圆圈进行表现。

7、拉好大圆圈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音乐故事情境表演。

(PPT11中的完整音乐)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小动物的本领:

玩的时候很快乐,遇到危险又能躲避,那现在老师就更有信心带你们到别的地方去玩了!

随音乐(挪威舞曲)走出活动室。

(PPT11中的完整音乐)

四、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躲藏的地方。

2、该音乐的音乐形象与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五、PPT课件使用说明:

1、根据教案的流程,我设计了相对应的幻灯片,这在教案的后面都有简要的提示)

2、为了节约教学活动的时间,我将音乐都插到了相应的幻灯片里,有的是完整的音乐,有的是分段音乐,也就是说在每一张幻灯片里,都能找到相应的音乐,这大大方便了活动组织者。

为了方便操作者使用及评委审阅,在每张幻灯片的音乐旁边我都加了简单的说明与提示。

3、根据每一步教学目标的不同,在幻灯片中我设计了情境画面、动态音乐图谱及不动的整体或分段呈现的图谱。

六、活动反思:

自2010年11月份起,烟台市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便组织各园进行音乐教研活动,重点对音乐欣赏进行研讨,我在本次活动中开放组织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除去在自己幼儿园试讲之外,我前后在云龙幼儿园、福泰幼儿园、海航幼儿园组织了本节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说,我的教案每次都会有改动,教学方法和策略每次都会有调整。

高尔基曾说:

“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确实,参加音乐研讨活动,让我的耳边仿佛一直有优美的音乐在回旋。

我认识到:

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艺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

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凭借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让幼儿亲近艺术,热爱艺术。

通过不断研讨,我也总结了一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规律。

当然,教法永远都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音乐欣赏活动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一般都是:

请幼儿安静、完整地倾听音乐(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倾听的情况下,配上一些与音乐性质相符的动作,如简单的拍手、拍腿、拍肩。

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使欣赏变得更加有效)。

欣赏者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精神才能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奔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之处。

这样的精神活动,是音乐欣赏者最重要的参与。

完整地欣赏音乐也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前提。

一首乐曲,一首歌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表现了一个完整、丰富的音乐形象。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纲要》强调: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说、唱、舞、画、演奏等艺术活动是有机成一体的,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

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在《挪威舞曲》中结合音乐形象我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表达、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图谱的呈现则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特点,段落一目了然。

在音乐慢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稳定的节拍,在音乐快的时候感受的是急促的乐句。

教学方法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音乐欣赏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

音乐欣赏活动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而不应拘泥于课本、教学大纲的内容。

有很多乐曲都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

《挪威舞曲》从选材上很适合大班的幼儿。

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一再强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在活动中说无效的话,这一要求已经渗入到了组织活动的教师师心里,虽然有时难免还是会多说话,但明显的感觉是:

活动中自己的无效语言越来越少了,提问越来越简练了。

而我想说的是,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真的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挪威舞曲》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提问最有效”。

我曾经设计的提问是“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到结束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教学效果也可以,但引导起来就有一种很绕的感觉,好像是打破了音乐的故事情境,一下子让提问变得很严肃、很紧张、很教条的感觉。

后来我调整成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

我认为这个提问更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们更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而不太习惯直接去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语言词汇。

他们会说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等等等等。

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回应,老师再引导幼儿去回想这些情境背后的音乐,例如,“是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老虎来了”?

这种提问就变得很顺,不难让幼儿去理解,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才能能说出轻松活泼、紧张急促的音乐性质。

在海航幼儿园组织《挪威舞曲》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一问题提问的改变,让整节教学活动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作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我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孩子们给我的回应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接下来的环节都比较顺利。

当然,每一节具体的音乐欣赏活动,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老师问题提问的切入点也会不同,这是灵活的。

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简单有效的提问。

音乐的天空是广阔的,我们只有帮助幼儿插上想像的翅膀,孩子们才能在音乐中高飞。

冼星海说: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幼儿教师只有用心,才能演绎出一节节优秀的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和孩子们一起在音乐殿堂里共同享受、快乐生活!

愿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度过快乐的童年。

第3篇、大班音乐活动毕业歌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欢快、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的A段,用抒情、舒展的歌声表现歌曲的B段,抒发对幼儿园与教师的浓浓感情。

  2、迁移经验,学习用轮唱、领唱、齐唱等方式表现歌曲。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二、活动准备1、谈话:

认识三年来自己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以及教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2、配套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1、感受歌曲音乐的结构与性质。

  

(1)倾听教师用欢快、跳跃的手法弹奏歌曲的A段音乐,用抒情、舒展的手法弹奏歌曲B段音乐,完整演奏乐曲。

  

(2)教师提问:

音乐的什么地方一样?

音乐前面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2、学唱新歌。

  

(1)倾听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说一说歌里长了些什么,并与教师一起随歌曲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放慢速度,跟着音乐将歌词填入曲调轻声唱出。

  (4)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用欢快、跳跃的方法唱歌曲的第一和第三段,用抒情的方法唱二段。

  3、讨论其他形式的歌唱方法。

  

(1)讨论: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唱这首歌?

哪一段可以领唱?

哪里可以一起唱?

哪里还可以轮流唱?

  

(2)请一位志愿者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齐唱第一、第三段;请两位志愿者轮流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齐唱第一、第三段;全体幼儿唱第一段,一位幼儿领唱第二段,第三段前两句轮流演唱,最后两句齐唱等。

可用多种形式练习歌曲。

反思

  1、在对待学生授课的时候,要显得再从容一点,语言精炼一点,多从指导老师身上学习一些好的地方。

用最好的状态备好每一节课。

  2、对歌曲的处理上,花多点功夫,多想多练。

以学生的全程投入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水平,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最大效率的吸收和消化作为自己首要思考的问题。

  3、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

如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能不能照常地进行授课,这是我需要考虑的。

像最后两节课的去情况,我应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好U盘,更换课室时才不会乱了分寸。

第4篇、大班音乐丢手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会唱《丢手绢》歌。

2、不同颜色的手绢几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站好队形,幼儿按照地上画的圆围成圆圈坐好。

2、引出游戏

(1)小朋友还记得丢手绢的歌吗?

(2)老师幼儿齐唱《丢手绢》。

3、介绍游戏玩法

(1)请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围着自己的圈跑。

(2)当唱到“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那一个小朋友就把手绢悄悄的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围着圈跑。

(3)当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就应该马上去追刚才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要围着圈追。

(4)被追的小朋友跑到一个空位子旁就马上坐下,这样,追的小朋友就算没追到,所以,就该他再来丢手绢。

!

.来源:

屈老.师教案网!

(5)如果追到了,就该被追到的小朋友再来丢手绢。

4、提出游戏规则

(1)不疯闹

(2)跑时不离开圈

(3)只准捡到手绢的那个小朋友起来追,其他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给他们加油。

(4)小朋友要自己围着自己的圈跑。

5、幼儿开展游戏,老师指导

(1)看幼儿有无遵守规则进行游戏。

(2)帮助还未理解游戏玩法的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6、放松活动:

在《丢手绢》音乐伴奏声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劳的身体。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第5篇、大班音乐游戏老狼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

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

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所能带来愉悦心情甚于其他的艺术。

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

抓住这一点,结合幼儿喜爱的游戏,音乐游戏的对幼儿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

《老狼》这一音乐游戏有幼儿熟悉的老狼形象,还有需要保护的小羊形象,容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角色较易表现,幼儿也兴趣,所以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大胆的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进一步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准备老狼及小羊的头饰,水彩笔每人一只,准备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

小朋友门,现在带上你的小耳朵听听谁来了?

(教师播放老狼的录音,并配合录音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

老狼来找吃的了,他会找到谁呢?

今天我们将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先听听音乐中的第一段,老狼长什么样?

二、欣赏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师:

刚才听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它?

现在老师请一些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只坏老狼。

(部分幼儿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这一只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三、欣赏第二段,练习游戏动作

教师:

这只坏老狼来找吃的,告诉小朋友们,可怜的小羊呗发现了,那小羊有没有被吃掉?

谁保护了它?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的第二段。

(教师边唱边做音乐中第二段的动作)

教师:

听完了这一段就真相大白了,谁请谁保护了小羊?

(小朋友请黑猫警长)

教师:

现在我们一起学一学歌里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教师幼儿共同做音乐第二段的动作)

四、作画请黑猫警长

教师:

这可是一只很坏的老狼,光说没看到黑猫警长是不会怕得,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只黑猫警长了,小朋友也赶快动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边的水彩笔画一只猫的头像。

(老师神秘地说:

老狼来了,迅速转身在黑板画一只简笔画猫头像,幼儿跟着画。

五、教师幼儿配合开始第一次游戏

教师:

我们要开始游戏了,小朋友们先带上小耳朵认真听怎么玩。

1、第一段:

扮演老狼的教师贼头贼脑、张牙舞爪地四处张望,留着口水,饿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样子。

2、第二段:

一二小节,全体幼儿站立,边唱边指着老狼。

三四小节,右手张开,用力地像右边甩。

五六小节,用手围着自己的小凳子,保护“小羊”。

七八小节,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后。

九至十二小节,伸出画有黑猫警长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动作。

十三至二十二小节,右手做枪状,听音乐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后有节奏的开枪,并发出“叭叭”的声音。

老狼做抱头四处逃窜的狼狈相。

五、跟换角色,重复游戏数遍。

活动反思:

1、课时的量太大,幼儿在没有熟悉音乐,熟悉歌词的情况下,音乐游戏的展开很难,这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能分课时设计或者采用图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会更好。

2、我在示范表演中,没有请其他的教师帮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响孩子记忆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学中重难点没突出,没有攻破,在活动设计钱疏忽考虑了。

4、多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的情境教学会更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5、我在示范表演中还不是很到位。

第6篇、大班音乐活动小蝌蚪音乐家教案

活动目标:

1、 知道声音有高有低,通过上台阶和下台阶来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2、 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三拍子,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绿色皱纹纸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大的五线谱、电子琴、泡沫垫子一人一个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在《DoReMi》的音乐中引领幼儿走进音乐世界。

2、 通过游戏《小动物走台阶》,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3、 练声。

小动物们,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音阶吧!

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