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010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位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区位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区位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区位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区位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位理论.docx

《区位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位理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位理论.docx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进

传统意义上的区位一词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将其译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中文则译为“区位”。

关于区位,研究的目的不同,其涵义也有所不同。

“Location”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SituationorPositioninSpace)外,还有放置和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两重意思。

所以,区位与位置不同,它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含。

在传统区域经济学中,通常把区位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场所。

如企业活动的场所,就是企业区位。

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确定某经济活动场所的行为,即区位选择。

然而,以上对区位的理解,总让我们感到没有把区位的真正涵义讲清楚、弄明白,使得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区位论,与区域经济学缺乏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区位与区域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关系,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已有的区位理论做一梳理。

区位理论(Location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J.H.vonTunen)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此后的半个世纪,西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铁路、轮船的普及,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

其先驱者是龙哈德(W·Launhardt),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A.Weber),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后来又有胡佛(E·Hover)等人完善改进。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A.Losch)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他们分别从市场和经济中心的角度发展了区位理论。

此后,瑞典著名经济家俄林(B·Ohlin)把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与区位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形成贸易区位论。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和日本的滕田(Fujita)等,在传统区位论的思想指导下,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城市有哪里发育,研究企业经济活动与城市形成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当代城市区位的研究。

总得来看,区位论主要可以分为企业(消费者)区位、产业区位和城市区位。

企业(消费者)区位,主要研究单一的企业或消费者的最优区位,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

产业区位论,主要研究某一产业的区位。

城市区位论,主要研究中心城市可能在哪里发育,贸易可能在哪里聚集,即城市的区位。

第一节古典区位论概述

在论述区位时,首先遇到一系列影响区位的因子,通常在区位论里将这些因子统称为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1.自然因子。

自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2.运输因子。

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延续,运费的高低,同产业区位关系最为密切。

早期的工业区位论,便是主要以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来讨论的,使运输因素在区位论中居突出地位。

晚近交通新技术和生产率提高,运费相对减低。

但尽管如此,它仍为考虑区位问题的重要变量。

3.劳动力因子。

一定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保证。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熟练程度)的空间分布是确定产业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劳动力(工资)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反而高。

许多西方国家工业中心的变化,同新地区劳动力价格便宜有关。

4.市场因子。

区位论中的市场系泛指产品销售场所而言。

这一因素对区位的影响有三方面:

(1)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

(2)市场的规模,即其商品或服务的容量;(3)市场的结构,即其商品或服务的种类。

后两方面往往构成市场和城市的等级序列。

5.集聚因子。

集中和分散是产业空间布置的两个方面,区位论中简称集聚因子。

6.社会因子。

社会因子包括政治、国防、文化等的要求,它们是超经济的。

其中主要包括:

(1)政府的干预:

包括不同制度的政府机构实行的政策,如资本主义下的保护关税、国有化、以军工生产刺激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中决策者的行为:

它既可符合客观规律、促进地区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亦可能造成相反的效应。

总之,区位因子是多方面的,但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及研究者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有所侧重的区位理论体系。

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区位理论

成本派是最早的区位论学派,其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

杜能的农业区位,已将农业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最重要因素考虑,但它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未涉及燃料原料及劳动力问题。

最早的成本学派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龙哈特(W.Launhardt),后由韦伯发展成系统学说。

龙哈特于19世纪后半叶提出“区位三角形”,他以钢铁工业为样本,以K表示产品市场,M1表示铁矿石的产地,M2表示煤的产地,于是可找出一点P,在该处建厂最经济,即成本最低;又假设各点距P之距离分别为r1,r2,rk,于是区位三角形如图1。

如以f代表运费率,生产一吨产品需铁m1吨,煤m2吨,于是,要使P点生产成本最低,必须使总运费f(m1r1+m2r+rk)最小。

这就是龙氏的区位三角形的朴素形式。

在龙氏“区位三角形”基础上,韦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

他吸收了龙氏最小费用区位的概念,予以补充和修正,并加以数学推导,形成一定的体系。

韦伯认为决定工业区位的因子有三: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合理的工业区位位于三个指向总费用最小的地方。

韦伯的区位三指向,概括了龙氏的区位三角形,又加上了劳动力和集聚二因子。

韦伯之后,许多学者对其理论给以具体的运用,如高兹的海港区位论。

也有些学者给予补充和修正,最有代表性是美国经济学者胡佛(E.Hoover),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具体考察了运输成本问题,提出运输成本或费用由两部分构成:

线路运营费用和装卸费用(包括仓库、港站管理、维护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视具体条件而定。

倒运和回空将引起运价率的形变。

胡佛认为:

(1)如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放在交通线的起点和终点最为合适,在中间设厂,将增加装卸费用。

这是胡佛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

胡佛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原因。

(2)如原为半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原料又是失重的,因此港口或其他倒运点成为合理区位。

胡佛对分析运费有很大补充,形成了倒运点区位论。

另一美国经济学者赖利(W.Reilly),则根据价格体制的多样性,阐述了不同定价下的区位问题:

(1)按销售价格,即完全成本=生产成本+运费,与韦伯分析相同,即不同地点价格不同。

(2)按基点价格,所有产品均认为从一个基点送出来的,如过去美国钢铁业的匹兹堡。

交货价格是预定的生产成本加上从基点计算的运费。

这形成以大吃小的垄断价格体制。

据图2:

P1处的消费者必须出C1的价格,购买商品,如消费者为小厂商,则趋向于迁至P0处。

P1处如系P0子公司,则P0处企业借以获更大利润。

在杜能、韦伯时代,消费者分散,市场狭小,于是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大。

随着运输工具的改进,交通运输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因而运费减低。

这样,即在资源、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形成企业群。

这时,由于销售价格同单纯生产成本愈来愈近,若生产成本随技术改进降低额超出了运费随距离的增加,企业的规模亦可扩大。

这就使工业的集中成为必然趋势。

艾萨德(W.Isard)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将韦伯的区位公式进一步推导,并以市场区代替消费地作为变量研究市场对区位的影响,这就使成本学派同市场学派结合起来。

艾萨德的推导是精确的,但六十年代后,线性规划模型已完全可以替换它,而且可以借助计算机方便的求解。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区位理论

市场派在区位论中的出现晚于成本派,20世纪20年代它才正式作为一种理论出现。

区位论市场派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的实现成了企业经营者的最头痛的问题。

再加上第二和第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层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发达和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市场问题成为将来能否赢利、甚至是能否存在的关键。

这时,出现了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占领的地域扩大化以及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区位理论。

市场学派的主要代表理论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和中心地理论。

1.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起源于物理学中引力模式在地域经济现象中的移植。

上世纪末,德国经济学者谢费尔(AlbertB.F.Schaffle)首先采用了牛顿万有引力的公式,来模拟生产地与消费地的联系程度,即:

(1)

式中Iij为i和j两地相互作用的当量(相对量);Pi,Pj为两地的人口规模;Dij为两地距离;K为经验常数。

当前,引力模式的最一般形式已演化为:

(2)

式中Wi,Wj为经实验决定的权值,包括人口的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构成等;b为量度距离的磨擦指数,不同市场、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货物有别,可用调查资料回归而定。

如赖利(W.J.Reilly)曾建议用0.2,一般在美国用0.5—0.3。

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FrankA.Fetter)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他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

如图3,A,B两产地的贸易范围的划分,便有以下三种情况:

2.中心地理论

三十年代中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市场区形成的经济过程,得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的高效市场网理论,即中心地理论。

尔后,廖什(A.Losch)沿用了克里斯塔勒的市场区框架,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

3.动态分析的区位理论

三十年代以后,经济学界有一些对贸易或市场区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出现,其改进并不大,值得注意是采用了动态分析的经济学方法。

主要有:

市场区的竞争区位理论、赢利边际区位理论和自由入口理论。

市场区的竞争区位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Palander)1935年提出,是在费特尔市场区基础上,采用动态经济分析办法研究竞争区位。

赢利边际区位,是帕兰德竞争区位的发展。

其提倡者是英国经济地理学者罗斯特朗(E.M.Rawstron)和以后的美国经济学者史密斯(DavidSmith)。

所谓赢利边际,就是企业配置在一定范围内才有利可图,稍一超越就会亏损。

用史密斯的空间成本和价格曲线图来说明。

史密斯将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供求价格概念,引入区位决策。

于是,企业的最佳区位,应为需求最大的空间位置,且其市场区的范围主要受空间成本曲线的限制。

如果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非常狭小,则赢利边际即市场的范围会变行非常狭小。

一些原料失重或产品不宜运输的产业部门均是,典型的如冶金、鲜食品等。

有些工业空间成本折线较平,往往运费比重小,于是市场范围大,甚至可在全国生产,如精密器械。

赢利边际论的主要思想是:

由供求关系确定各地的产品价格;由生产成本和运费率共同确定各地产品的社会成本;作出反映空间差异的成本曲线和价格曲线,两曲线共轭部门即是赢利区;两条曲线的两个交点,就是所谓赢利边际,以外的空间就是亏损区了。

自由入口理论。

七十年代,吉(J.Gee)研究了市场区,提出自由入口理论,即在企业自由迁入条件下,新企业如何打进老企业控制的市场区,亦即市场区的再瓜分问题。

如图6,配置于b处老企业据有Ob一段的市场区间,其产品生产成本为C,此区间内,设其销售成本线为b—x。

现另一新企业企图打入这一市场,如将企业配置于a点,于是其销售成本线将为a—x和x—a,如果两企业生产成本与销价相同,于是从0至

区段的超额利润为:

再令

得出

,即a应位于

长度b处利润最大。

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即成本、运费完全平等,事实上往往达不到。

如a点企业成本高,运费亦较大,则具有限制,市场范围缩小,甚至无利可图。

三、区位的行为理论

这是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环境的知觉和相应的行为)从而对工厂区位进行决策的区位理论。

它采用了对个体主观因素的群体客观分析法,因此考虑了人的心理过程。

英国经济学者邓尼逊(S.Dennison)是最早提出者之一,他在30年代初对古典区位论提出批评,认为韦伯等人的区位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或地域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另一面。

实际上,只有同时考虑后者,才能对现实工业区位作出满意解释。

1939年,英国政治经济管理学会通过英国工业数量调查,作出《工业区位报告》,证明了社会因素的重要。

由于心理社会因素难以定量化,或很难定量化。

6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普赖德(A.Pred),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他发展了D.史密斯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赢利边际理论,感到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优区位。

这方面,行为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普赖德终于发现,这是同企业掌握的信息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的。

这使区位问题中行为因素的数量研究成为可能。

到了70年代,对于区位问题有两种研究法:

是空间行为法(SpatialBehavior)和行为空间法(BehavioralSpace)。

前者从一般性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对区位规律的影响:

如企业主总是想挑选一定区位使成本低、利润大、独占市场;消费者总是想价格低、距离近、挑选性强。

而行为空间法则是从特例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对区位的规律的影响。

它采用类型区调查,得出结论,然后应用到同类型地区中去。

工业区位取决于决策者,应就对决策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一致的,因此,这个问题较简单。

后来企业规模大了,所有权相对分散,经营权给了经理,于是经营者的行为受到了注意。

经营者在决定设厂时,要考虑该地社会文化生活、已有设施和相关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科学研究的情报和协作条件等等。

于是,成本因素影响日益下降,而决策者行为上升。

由于社会运输费用日益下降,特别是有机构成高而运量小、价值大的工业,决策者往往在原料、劳动力、甚至市场均看来不利的地方获得高额利润。

普赖德于1967年提出著名的行为矩阵,便是用来解释决策者行为的宏观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它是企业管理人和产业区位关系的一般描述模式:

B11B12B13…B1n

B21B22B23…B2n

…………

Bn1Bn2Bn3…Bnn

普赖德矩阵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信息量和运用能力,前者可使决策人认识完备,后者可使决策人临场决断。

不同决策人,其决策处于矩阵中不同位置。

左上方的B11,是最糊涂决策人的位置,右下方Bnn,是最精明决策人、即经济人的位置。

区位理论中的一系列理想模式,也就是行为矩阵中的最优位置,当然,上述矩阵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决策人掌握了更多更好的信息并能更有效利用它们,于是矩阵中的元素便向右下方集中,趋于优化基础上的竞争。

这也就会出现矩阵参数的改变,导致出现新的行为矩阵。

总之,行为矩阵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优的区位也会因条件的变化而改换,只有在理想状态或偶然情况下,才能达到经济人的最优模式。

普赖德研究论证了在解决区位问题时,考虑行为问题的重要性。

他也说明了不同时间、场合下,区位的最优解是一个客观事实。

第二节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冯·杜能(J.H.vonThünen)是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创始人。

他的名著《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于1826年完成。

1.基本假定

任何纯理论的研究必须把复杂具体的事物概括抽象化,对于地域现象更是如此,杜能在进行农业区位理论研究时,正确地运用了类型归纳和理论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地域上的自然和经济现象是复杂纷坛的,为使基本模型能够导出,他首先把非主导地域现象舍弃,构成均一边界条件。

他的基本假定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它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

该区位中,具有同样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宜于植物、作物生长。

而在这平原之外,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只有荒原与外部世界相隔绝。

这就是“孤立国”形成的起码条件。

(2)“孤立国”既无河川、亦无运河,马车是产品唯一的运输手段。

(3)农村除同中心城市外,与其他任何市场无联系。

即中心城市是唯一农产品贩卖中心,也是工矿品唯一供应者。

(4)农村的农民生产力的动力是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即纯收益,故他们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其生产品类。

(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皆假定固定不变。

(6)运输费用同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运输费用由农业生产者负担。

2.经济指标

冯·杜能根据上述基本规定,逐步形成他的农业区位的向心圈理论模型。

他首先选用了一组供计算用的经济指标,作为推导、计算的定量依据,其经济上的内涵为:

(1)市场上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于经营的产品种类和经营的方式,以及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费之和。

如以π代表利润即纯收入,P代表产品的销售价值(实为市场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输费用,则下式成立:

π=P-(C+T)

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收益是随运输距离远近而发生变化的,由最高至0,再远实际上要赔本。

农民选择的经营品类,是同距离密切相关的,但随着距离市场的里程增加,可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小。

3.区位地租

区位地租,即土地经营者为了取得对空间某一处土地的使用权而须支付的代价。

杜能的地租理论,根据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见解。

他承认,土地的投入即地租体现在两上因素上,即空间(自然区)和配置(对城市接近程度)。

因为假设自然条件是单一的,所以杜能研究的是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所谓的区位或经济地租。

(1)同一集约程度下产品的区位地租

杜能又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依距城市距离远近而异,于是,产品的纯收入、即总收入减去生产和运输耗费就完全取决于距离城市的远近。

杜能把这一纯收入定名为区位地租。

这样,杜能就把农业生产的纯收入完全同区位地租等同起来了。

如以P代表单位面积的区位地租,Q代表单位面积的产量,P代表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C代表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t代表单位产品每英里的运费(即运费率),k代理距离市场的英里数,于是,区位地租可由下式得出:

R=Q(P-C)-Qtk=Q(P-C-tk)(3)

区位地租到达一定的距离,就没有了,即

R=Q(C-P-tk)=0

(2)不同集约程度下产品的区位地租

根据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产的三要素是土地、劳力和资本。

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取决于一定土地上投入的劳力和资本,即总投入量I。

每追加一个单位的劳力和生产资料,土地上产量会有相应的增加,这部分增加的产量称为边际产量,到一定程度,虽土地的总产量仍在增加,但边际产量会不断下降,这叫做土地收益递减律。

时,土地收益递增;当

时,土地收益持平;当

时,土地收益递减。

然后,将运输费计入。

由于利润是销售价格除掉生产成本及运费的差额,故在土地收益递减的场合,继续增加投入量虽仍可增加产量,但必须使价格减去边际成本的余额尚能偿付边际产量追加的运费,即

可见,边际成本和追加运费愈低,边际产量本身需偿付愈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愈大。

根据这个前提,设备和设施良好的农场,以及距市场较近的生产地,农民就较为趋向于增加投资,使耕作和养畜集约化。

(3)不同农作制度下区位地租的变异

然后,杜能分析了不同农作制度的差别及其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他以实例分析了欧洲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三圃制(threefield)同资本主义经营的改进制作了对比,分析了其同区位地租的关系。

(4)土地合理利用的经营品类选择

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类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的差异,以致其空间的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向心圈。

这种农业各品种的空间组织,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精华。

杜能认为,如果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在空间上是连续的,农业的部门或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

因为距离市场较近的农地,其纯收益必须较大;较远的农地,其纯收益必定较小。

根据区位地租的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阐述了六种农作制度,每种制度构成一个圈(环)带。

上述农作区系围绕成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环”。

第一区:

即所谓自由农作区。

本区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鲜奶和蔬菜。

由于当时处在马车时代,又缺乏有效的贮存技术,因此,此带不可能自城市向外延伸很远,其范围依城市的需求而定。

杜能根据当时的运输条件进行测算,城市周围4英里是由城市向外运送肥料的最远距离。

由于本区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故利润较高,农民可以对土地进行更集约经营,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力。

故自由农作区是关栏养畜和田园种植的地带。

第二区:

即林业区。

本区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该时代城市居民所需之燃料问题(烹调和取暖),成材倒是次要问题。

杜能根据麦克仑堡资料,经过计算,证明了在第一带之外的邻近地区,生产木材较粮食收益高,这对于当时以木材为燃料和运输不方便等具体条件而言,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第三、四、五区:

此三个区是作物轮作区。

三区为谷物轮作带。

杜能的谷物轮作制,是指在没有休闲地情况下,作物每六年轮回一次。

具体来说六年中两年种植裸麦,各一年分别种植土豆、大麦、苜蓿和豌豆。

从农业上,轮作可恢复土壤的肥力,从产品上来讲,可保证粮食的生产。

农民在第二区,生产粮食是为了自己消费,而到了第三区,则主要作为商品到市场出售。

第四区为谷草轮作带:

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杜能分成七带,多一个休闲地。

第五区为三圃轮作,1/3休闲,1/3燕麦,1/3裸麦。

三、四、五区的判别是农业的集约化程度愈来愈低。

杜能定量地研究了一个区的谷物比重和休闲土地的比例,谷物依次为50%,43%,24%,休闲地为0.14%,.33%.

第六区:

即放牧区,与第一区的饲养区在集约化高低上有显著差别。

本区对于运送粮食,在该时代已嫌过远,故生产粮食自给,生产牧草养畜。

杜能确定,当时向心环带由城市向外延伸的距离只能达到250英里,再外就是荒地了。

这个区的主要产品是两项,一是活畜,二是黄油和奶酪,前者可以赶往城市出售,后者不易变质,重量不大。

实际情况的发展,这个区还会有少量其他的产品外运,如菜籽、烟草、酒花、亚麻等,以取得现金收入。

事实上这些产品也是质高易运的。

杜能还认为,由于自然条件或资源分布不均匀,形成一些地域上的分割因素,如个别土壤高度肥、瘠地段导致带局部破坏;特别是铁矿、煤和盐的不平衡分布导致了城市工业区的不平衡。

杜能理论的建立分两步:

首先构造各个农业经营门类(或项目)的竞标地租,即式(3)。

该式说明,如果某一农场经营者欲租借某块土地从事某种农业生产,那么他必须支付式(3)右边所示数额的租金,方可租得该土地的使用权;如果该农场主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那么他自然会认为式

(1)右边的数额就是他自己的土地应该得到的地租。

第二步是将各种农业经营门类的竞标曲线(地租)纳入一个体系比较,各区位土地要为竞标地租最高的农业经营项目所占据,如此,农业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被决定。

4.对杜能区位论的评价

(1)杜能采用的“孤立化”研究方法,最具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对于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

杜能以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运输费用差异,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模型。

这一主导因素分析法成为区位研究的基本立足点。

(2)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用此原理可说明农业土地利用,对于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杜能从级差地租出发,建立了合理的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型,这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而且也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和地区布局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