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824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docx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1.(2018·广东二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 A )

1912年1月

1912年2月

1912年2月

1912年3月

1912年4月

1915年12月

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提出有条件的辞职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举行就职典礼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蔡锷等率军反对袁世凯称帝

A.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

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

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12年到1915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称帝,这说明当时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反映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故C项错误;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称帝说明政治民主化遭遇挫折,故D项错误。

故选A项。

2.(2018·呼和浩特二模)日俄战争期间,买办出身的清朝工部侍郎盛宣怀邀请英、美、法、德代表,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1910年,清政府降旨派盛宣怀任该会会长。

盛上任后,将“中国红十字会”易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这表明当时( D )

A.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被列强掌控

B.买办成为左右清廷的新政治力量

C.满清贵族已经无力控制政局

D.大清红十字会官办色彩浓厚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红十字会由“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到“中国红十字会”,再到“大清红十字会”,其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大清红十字会具有浓重的官办色彩,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红十字会名称的演变,没有涉及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被列强掌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买办出身的盛宣怀担任红十字会会长,不能推断出买办成为左右清廷的新政治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满清贵族能否掌控政局的消息,而是强调大清红十字会官办色彩浓厚,故C项错误。

3.(2018·商丘三模)《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

这主要是因为( A )

A.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

B.团结商人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

C.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一致

D.商人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

【解析】 近代中国商人主要属于中小资产阶级,他们往往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这与近代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有部分的一致,故A项正确;中共团结商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提高经济实力,而是反帝反封,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故C项错误;当时国民党掌握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故D项错误。

故选A项。

4.(2018·吉林二模)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

“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

”该文章的主旨是( D )

A.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解析】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与材料“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还提出推翻国民党统治,故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人民政权能够在出现灾害时从人民利益出发,减小灾害的危害,但“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从材料“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可知文章把救灾与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的土地革命任务相结合,故D项正确。

5.(2018·河南省六市二模)1937年底,日本设立“满洲重工业公司”,垄断东北煤炭、钢铁等工业的经营权。

1938年,成立“华北开发公司”和“华中振兴公司”。

日本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

A.适应长期战争的需要

B.扰乱国统区的工业秩序

C.打击抗日根据地经济

D.把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

【解析】 日本侵华期间,为了保持足够的战争资源,适应长期战争需要,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故A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地区属于解放区,不是国民党统治区域,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措施主要是满足战争需要,不是打击根据地经济,故C项错误;把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不是材料中的目的,故D项错误。

6.(2018·历史4月预测押题)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华北八路军与敌人战斗一千五百余次,毙敌五万多人,牵制敌人兵力三十万以上。

八路军迅速发展到十五万多人,新四军发展到二万五千人。

这说明( A )

A.全面抗战路线取得重大成果

B.华北侵华日军遭受空前重创

C.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日的主力

D.国共合作推动相持阶段到来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抗战防御阶段,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广泛的人民战争,发动起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创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在防御阶段,中国的华北、华中等大片国土和华南的一些战略要地落入敌手,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力,故C项错误;中共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取得的重大成就,成为抗战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故D项排除。

7.(2018·泸州三模)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

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 )

A.城市化进程推动B.工业化水平提高

C.国际市场的扩大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 根据“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结合所学,19世纪后半期,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洋务经济、民族工业兴起,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A项正确;“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表明工业化只是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一部分原因,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际市场的扩大,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18·广东二模)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

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C )

A.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C.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解析】1936年德日两国已经走向军事结盟关系,且材料只反映了德国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不能说明中国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故A项错误;德国向中国提供贷款也无法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抗日形势严峻,获取德国贷款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是为了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1936年法西斯国家侵略气焰日益嚣张,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9.(2018·商丘三模)张之洞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且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

由材料可知,张之洞认识到( C )

A.经济对国家实力有重要影响

B.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

C.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

D.专制政体导致了商战不利

【解析】 材料“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反映了张之洞主张通过机器生产提高本土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体现了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对国家实力的重要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落后的自然经济,张之洞并未认识到这一根源,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专制政体对商战的影响,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10.(2018·呼和浩特二模)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这反映出当时( C )

A.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及时报道了中法战争的相关内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反映了报纸作为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逐渐接受,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报道中法战争的内容,没有体现中法战争的危害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人们通过《申报》了解中法战争的信息,没有涉及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宣传中法战争的内容,无法推断出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故D项错误。

11.(2018·潍坊二模)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

这反映了郭嵩焘( B )

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

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

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 材料“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体现郭嵩焘放弃“天朝上国”思想观念,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重性,具有民族主义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反对‘严夷夏之大防’”说明A项错误;材料“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可以看出,郭嵩焘主张了解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的得失,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D两项排除。

12.(2018·乐山二模)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

五四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一战暴露资本主义本质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

【解析】 题干主要论述了一个变化,即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由少到多。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故A项错误;一战后的山东问题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故B项错误;推动题干中变化出现的转折性事件是五四运动,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错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中国也不例外,于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的现象,故D项正确。

13.(2018·重庆高三4月调研测试·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

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

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

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

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

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

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13分)

【答案】

(1)举措:

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

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12分)

(2)特点:

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1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举措,从材料一“建立历代帝王庙”体现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得出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雍正帝驳斥……”体现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第二小问背景,可以从政治、民族、思想文化等得出:

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得出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从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的言论可得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根据所学可得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

第二小问意义,从政治、民族意识和思想文化发展等可得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14.(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

发展阶段

筑路总里程(公里)

综合统计

大事记

肇兴

(1876-1894)

473.4,其中官办占69.3%

全国总里程2.3万公里,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钢轨型号200多种,机车型号120多种,32%的车站无信号设备,货车平均载重800多吨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各庄机修厂诞生

第一次筑路高潮

(1895-1911)

9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从低谷走向高峰

(1912-1937)

11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86.7%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答案】示例一:

论题:

铁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展开。

阐述:

①铁路工业是近代工业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地区的联系,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兴起和发展。

②同时铁路工业的发展还推进了新兴社会力量壮大、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结论:

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助推器,有力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12分)

示例二:

论题:

铁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助推器。

阐述:

①近代铁路在中国的出现是随着西方侵略而来的,中国近代的铁路多是列强投资修筑,为其直接或间接控制。

而且列强还控制着铁路沿线的采矿、行政管理等权利。

②筑路权是列强在中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铁路成为列强在近代中国掠夺资源、扩张势力的主要工具。

结论:

近代中国铁路的出现和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12分)

示例三: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呈现阶段性的特征。

示例四: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示例五: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具有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论题”从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主要特征、特征的成因及近代铁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提取信息,一定要清晰完整,如:

近代铁路发展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铁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展开等。

“阐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注意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如近代铁路是如何推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进程的;近代铁路是如何助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15.(2018·湖北七市3月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颁布机构

文件名

内容或结果

1937年

5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与男子在选举和被选举权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937年

9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

《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增加她们的救亡知识,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

1939年

3月

中共中央

《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等

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落成,它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妇女干部。

1939年

4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则。

1943年

2月

中共中央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7分)

【答案】

(1)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妇女解放与抗日救亡相结合;妇女解放运动的主体为广大农村妇女;涉及内容广泛。

(8分)

(2)历史意义:

提高了边区广大劳动妇女的地位;改良了边区的社会风气;有力地推动了边区建设,支援了抗战;增进了边区广大劳动妇女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认同感。

(7分)

16.(2018·太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罢御史台,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为百官表率,协同吏部考核官员,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案。

都御史为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

按行政区划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

凡出巡的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可分别授予总督、提督、巡抚及经略等官衔,督抚可不请示皇帝而“便宜从事”,在组织上仍隶属都察院,起初为临时派往某地监察,后为加强统治而固定化。

清雍正元年,为避免监察机构重叠,提升监察机关职能,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把专察六部的六科合并于都察院,实现了科道合并、台谏合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06年,迫于内外压力,受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清政府拟定(都察院整顿变通章程》;裁撤都御史人数总额;裁撤六科,只设给事中二十人,按行省分设二十二个道;新设都察院研究所,购买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

此外,新设的检察厅专管司法监察事务,都察院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监察机构——五城兵马司被取消。

清朝覆亡,都察院被废除。

但其监督职能被不同的机构所继承和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先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议院法》、《议院法》等,都体现了议会监察制度,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

——摘编自刘志勇《清末都察院改革:

方案设计、改革结果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都察院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趋势:

地位进一步提高;权力不断扩大(行政监察与司法监察并举);都察院官员由临时巡抚地方到固定化;监察职能日趋集中(科道合并、台谏合一);对皇权的制约日趋弱化。

影响:

强化了专制皇权;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提高了监察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

(2)变化:

精简机构与冗员;注重提升监察官员的业务水平;关注舆论监督;司法检察权(司法监察)独立;都察院的改革与废除;通过立法建立民主监督体系(议会监察制度)。

原因:

清末应对统治危机的需要;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推动;进步人士的积极推动。

【解析】 

(1)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一“罢御史台,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都御史为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得出地位进一步提高;据材料一“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案……可不请示皇帝而‘便宜从事’……提升监察机关职能”得出权力不断扩大(行政监察与司法监察并举);据材料一“起初为临时派往某地监察,后为加强统治而固定化”得出都察院官员由临时巡抚地方到固定化;据材料一“专察六部的六科合并于都察院,实现了科道合并、台谏合一”得出监察职能日趋集中(科道合并、台谏合一);据材料一“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得出对皇权的制约日趋弱化。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趋势的答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皇权(强化了专制皇权)、监察权(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监察效率(提高了监察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裁撤都御史人数总额;裁撤六科,只设给事中二十人,按行省分设二十二个道”得出精简机构与冗员;据材料二中“新设都察院研究所,购买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得出注重提升监察官员的业务水平;据材料二“新设的检察厅专管司法监察事务”得出司法检察权(司法监察)独立;据材料二“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得出关注舆论监督;据材料二“监督职能被不同的机构所继承和发展……清朝覆亡,都察院被废除”得出都察院的改革与废除;据材料二“议会监察制度,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得出通过立法建立民主监督体系(议会监察制度)。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迫于内外压力”并结合清末严重的统治危机得出清末应对统治危机的需要;据材料二“受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得出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据材料二“清朝覆亡……中华民国建立”得出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之所以都察院制度改革,还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有识之士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