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17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

9煤辅运巷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巷道名称:

9煤辅运巷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9煤辅运巷掘进目的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一采区1905S工作面生产系统,满足一采区1905S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运输、行人及管线敷设的需要。

三、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表一

水平名称

+550水平

采区名称

一采区

地面标高(m)

+1237.5m~+1248.5m

开门底板标高(m)

+548.698

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

巷道对应地表位于工业广场以西南,地面皆为牧草植被,无建筑物、房屋及河流。

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掘进期间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巷道周围煤层均未开采。

煤岩层走向

170°~189°

倾向

12°~24°

长度

207m

四、巷道布置:

9煤辅运巷从一采辅运上山G12点前开门,按真方位270°,3‰上坡向前掘进施工207(平距)米见9煤到达巷道设计位置,巷道设计长度207米。

五、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207m

服务年限:

2年。

六、预计开、竣工时间:

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8月开工,预计2013年11月竣工。

第二章地质及水文条件

一、地质构造

掘进区段为缓倾伏的单斜构造,倾向自西向东,施工段煤层底板等高线走向在169°~185°之间,倾角12~24°。

据回风上山实际揭露情况推算回风石门煤岩层倾角为15.5°。

综合分析评价1905S回风石门掘进区段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

二、水文条件:

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根据地质报告分析影响该巷道掘进的含水层主要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含水层。

2、预计工作面在正常施工时掘进时涌水量在10~20m³/h,最大将达到60m³/h。

因此在1905S回风石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需坚持“有掘必探”原则,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进行探放水,并配备注浆设备及材料,确保安全施工。

3、防治水措施:

、工作面排水措施必须完好,排水设备必须齐全,排水管路及排水沟必须畅通,由各施工队负责管理。

、正常生产过程中跟班人员要把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作为现场交接班内容之一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加强水害预报的管理,对地测人员提供的资料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按照水害通知单的措施要求,认真落实。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水有关规定。

第三章施工方法的选择

一、钻眼方式的选择: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及我矿实际技术装备情况,打眼机具:

采用MQT-130-2.8J型锚杆机和7665型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配Φ32柱齿钻头、Φ22六棱钢钎凿眼。

安装锚杆时使用MQT-130-2.8J型锚杆机及AQS-17/5.8型锚杆安装机,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

二、光面爆破方式的选择:

掏槽方式为楔式掏槽法,采用光面爆破。

1、炸药、雷管:

使用煤矿许用二级水胶炸药。

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1-5#,总延时≤130毫秒;

2、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结构。

3、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FD200D型防爆发爆器。

全断面分层起爆成巷,联线方式为串联连线。

三、装运煤(岩)方式的选择:

(1)、运矸方式:

巷道采用MR-340型综掘机机掘时,截割后的煤矸通过综掘机转至皮带的方式将煤矸转运到矿车内,经+550轨道大巷转至副立井,由立井提升至地面

(2)、运输路线:

迎头截割的煤矸→掘进机转载→扒装机→一采回风上山→+550南翼轨道大巷→副井

四、巷道的断面形状及设计规格:

9煤辅运巷采用半圆拱断面,荒宽×荒高=5.3×4.25m,净宽×净高=5.0×4.0m,其中拱基线下净高1500mm,喷厚150mm,抹底100mm;S净=17.31㎡,S荒=19.51㎡。

五、巷道的支护形式的选择:

1、临时支护:

(1)巷道为直墙半圆拱断面,初喷作为临时支护。

截割后首先敲帮问顶,摘掉迎头危岩悬矸,然后进行初喷,初喷厚度约为30mm—50mm,初凝20分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入迎头。

当顶板破碎时,截割前最大空顶距为0.7m,截割后最大空顶距为1.4m,并采用吊环式前探梁作临时支护时,前探梁采用长度不小于4.0m的3寸钢管制作,吊环使用厚7mm的钢板制作,每根探梁至少采用2个吊环悬挂,上吊环的锚杆留有40mm~80mm丝扣,确保吊环的牢固,巷道施工采用4组前探梁。

割煤前前探梁端头距迎头不得大于0.3米,前探梁上使用专用方木,超前支护距两帮端面距不超过0.3米。

(2)严禁空顶作业,严禁进入吊环式前探梁前端以里。

截割前最大空顶距不能超过0.8m,截割后最大空顶距不能超过2.4m,循环进尺1.6m。

当顶板破碎时,截割前最大空顶距为0.7m,截割后最大空顶距为1.4m,循环进尺0.7m。

附图3-1:

顶板正常时断面临时支护图(1:

50)

附图3-2:

顶板破碎时断面临时支护图(1:

50)

2、永久支护:

巷道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锚网喷支护。

巷道拱部采用9棵(MSGLD335/22)φ22×L24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进行支护,两帮各3棵(MSGLD335/22)φ22×L24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进行支护,锚杆排间距800×800mm。

采用¢6mm钢筋焊接而成的钢筋网,规格2.0×1.0m,网格100×100mm,网与网之间搭接铺设,每隔200mm扭接一处。

喷浆厚度为150mm,初喷厚度30mm,复喷厚度120mm,喷射混凝土等级C20。

锚索布置在锚杆中间,以巷道中心布置1棵、两边各1棵,每根锚索使用5根MSK2835型树脂锚固剂,锚索排间距2100×2100mm,锚索采用φ17.8×L6500mm钢绞线,锚索托盘为300×300×12mm。

附图3-3:

顶板正常时断面永久支护图(1:

50)

附图3-4:

顶板破碎时断面永久支护图(1:

50)

第四章施工辅助系统的安排

一、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副井南绕道内。

新风:

地面→副井→副井北绕道→局部通风机→9煤辅运巷

乏风:

9煤辅运巷→+550南翼轨道大巷→一采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附图4-1:

局部通风机安装及通风系统示意图

二、压风系统:

供风地点:

地面工业广场压风机房

供风距离:

4000m

供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副井→副井南绕道→+550南翼轨道大巷→9煤辅运巷→施工迎头。

迎头风压要达到0.4-0.6MPa

附图4-2:

压风系统示意图

三、防尘系统

供水地点:

地面防尘水池

供水距离:

2600m

供水系统:

地面防尘水池→副井→+550南翼轨道大巷→迎头

 ┌→侧式供水水管

├→巷道内水幕

├→扒装洒水管

├→装水炮泥水管

└→冲刷岩帮水管

防尘水源来自地面防尘水池,自副井φ273mm管路引至井下经南翼轨道大巷、回风上山至迎头。

用φ108mm钢管和φ50mm高压水管接至迎头,每50m设防尘三通一个,必须湿式凿眼,割煤全过程洒水降尘,坚持无水不开机制度,各转载点设置转载联动喷雾,迎头40米内设置1道净化水幕净化风流,50~100m再安设一道净化水幕,迎头100m范围内安设1道隔尘纱网,每班进行洒水灭尘。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并加设一道外喷装置,内喷雾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不得小于1.5MPa,并安设除尘风机,除尘风机吸风口距迎头不大于10m,除尘风机与掘进机必须联动。

附图4-3:

防尘系统示意图

四、防灭火

1、巷道掘进,采用风钻打眼,割煤产尘,防火的重点是防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缆线和人为火灾。

巷道内有备用的沙子、灭火器直接灭。

控制风流、调节风流控制火势蔓延。

2、禁止巷道留顶煤掘进(巷道过断层顶煤除外)。

3、当施工中发生冒顶事故时,空洞内用不燃性材料(如黄泥,渣子袋等)充填接顶。

防火系统:

地面防尘水池→副井→+550南翼轨道大巷→迎头

五、供电系统

1、9煤辅运巷风电闭锁安装在副井北绕道,使用2台2*45KW的对旋风机,供电方式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迎头电源来自主井井底临时变电所3#KBSGZY-1600/10型移动变电站,经KBDZ-630型开关,经风电闭锁,至迎头的设备。

2、副风机电源由主井井底临时变电所4#KBSGZY-1600/10型移动变电站供电。

供电系统:

井底临时变电所3#、4#两台移动变电站→+550南翼轨道大巷→1905S运输石门→9煤辅运巷→施工迎头。

附图4-4:

供电系统图

六、排水系统

根据地质说明书的有关资料,巷道通过范围内,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预计工作面在正常施工时,个别地点顶板会有淋水,尤其是顶板裂隙发育的地点,不会对施工造成大的影响,届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打设排水沟。

当迎头积水需排水时,使用4寸PE管作为排水管。

附图4-5:

排水系统示意图

七、运输系统

运煤矸:

迎头→9煤辅运巷→+550南翼轨道大巷皮带→+550南翼轨道大巷水平仓→副井北绕道→副井→地面卸载。

料车:

地面→副井→副井南绕道→+550南翼轨道大巷→9煤辅运巷→迎头。

空车:

副井→副井南绕道→+550南翼轨道大巷→9煤辅运巷→迎头。

附图4-6:

提升运输示意图

八、通讯系统

本工作面安设的电话,能够直接和地面副井绞车房、地面变电所、矿调度室、本工区等其他相关单位和井上下各地点直接联系。

通讯设施:

KTH-3型EX本安型程控电话机。

位置:

在9煤辅运巷皮带机头和迎头30m范围内安设两部电话。

对讲电铃安设在9煤辅运巷皮带机头、机尾等相关位置。

要求:

通讯设施要齐全、安全可靠。

皮带信号:

一声点为停点,二声点为开点,三声点为倒点,四声点为慢开点,五声点为慢倒点,六声为询问点,乱点为事故发生点。

九、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一、灾害预防

(一)防治瓦斯的措施

1、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两次到迎头检查瓦斯,并及时了解工作面有害气体状况,班组长利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每2小时检查一次瓦斯浓度,坚决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

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悬挂在迎头外5米处的地点。

2、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掘进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米3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对发生高冒地点,要及时采取充填或导风措施。

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并将处理结果记入专用记录本中备查。

4、掘进头供电要与采煤面分开,并使用风电闭锁装置。

(二)防止自燃发火的措施

1、掘进巷道严禁堆积浮煤,积尘要及时清除。

2、凡发生冒高超过2米或空洞体积超过6米3的情况要及时填实或设导风板,防止积聚热量发火,并将处理结果记录查。

3、健全完善防火管路系统(与防尘共用),管好用好本工作面防火管路,装备及设施。

4、完善检测措施,做到一氧化碳超限不作业。

(三)、防灭火措施:

⑴、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如发生冒顶,冒顶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并设注浆观测管,然后进行喷浆隔离。

⑵、掘进工作面必须保证掘进工作面正常供风。

⑶、防尘系统完善,水量、水压符合规定要求,防尘管径不小于2寸,三通阀门齐全,并有专用洒水软管,掘进巷道每周全部洒水一次。

⑷、喷雾齐全、雾化良好,巷道内安设手动净化水幕,水幕能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满足要求。

⑸、采用湿式打眼。

⑹、巷道内出现盲巷应及时密闭,密闭质量符合要求。

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各种设备杜绝失爆,电缆采用阻燃电缆,配电点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⑻、严禁携带烟火下井,严禁在井下拆卸矿灯,掘进巷道内严禁电气焊工作,严禁使用射钉枪。

⑼、工作面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屑等必须存放在带盖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工作面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⑽、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

⑾、工作面发生自燃征兆时,必须迅速撤离受灾区威胁地点的人员,并汇报处理,发生自燃事故必须由救护队处理,必须保持独头巷道的原状,并采取防止瓦斯、煤尘事故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氧气、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风流、风量的变化。

(四)、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措施

⑴凡未经批准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由于高低压供电系统停电、风机电器或机械故障原因造成局部通风机停风,不论时间长短都按无计划停风处理。

⑵局部通风机下井前必须经过性能测定合格、设备完好,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电器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并实行人工复电。

⑶局部通风机要设专人(或兼职司机)负责,挂牌管理,保证正常运转,严禁随意停开、断开风筒。

⑷局部通风机因停电等其它原因发生无计划停风时,班组长及安监员负责立即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人员撤至自然风压通风地点,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如专(兼)职司机在10分钟这内无法恢复通风时,班组长组织人员在全风压巷道口打好栅栏、切断风筒,安排专人看管风机、禁止随意启动。

⑸调度室必须及时向总工程师、通防部门进行汇报,安排人员查明局部通风机停风原因、进行处理、为尽快恢复通风做好准备。

恢复通风前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掘进工作面停风时间超过2小时恢复通风前必须由救护队探查瓦斯,在上述停风时间以内,由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探查,探查前首先要电话联系安全监测室,问明探查地点的瓦斯浓度,若瓦斯浓度在1.0%以上时禁止恢复通风,并汇报值班室,由救护队负责探查、排放瓦斯。

若瓦斯浓度在1.0%以下时可由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探查,探查人员不少于2人,携带氧气检查仪及瓦斯鉴定仪,只有氧气浓度不低于18%、瓦斯浓度不超过1%、CO2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通风,否则由救护队负责排放瓦斯。

⑹局部通风机发生无计划停风,总工程师须组织调度、安监、通风、机电及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分析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五)遇冒顶堵巷措施

遇冒顶堵巷,所有人员要立即维护顶板,控制流矸,同时要敲击水管或按电铃(无瓦斯威胁时)发出营救信号,并开压风自救系统补充新鲜空气。

二、避灾路线

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

1、如果掘进迎头发生危及人员安全的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

9煤辅运巷工作面→+550南翼轨道大巷→副井等候室→副井→地面。

2、若掘进迎头发生火灾,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确实无法扑灭,威胁人员安全,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迅速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

9煤辅运巷工作面→+550南翼轨道大巷→副井等候室→副井→地面。

三、避灾常识和技术要求

1、火灾:

⑴井下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时,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员。

⑵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公司调度室报告,并立即进入抢救。

⑶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⑸因事故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安全时,应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进行自救。

⑹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安全路线撤离灾区。

⑺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硐室。

2、水灾:

⑴井下发生水害事故时,在事故现场及附近的职工应认真观察、判断灾情,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利用可靠的联络方式,及时向下部水平和其它可能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和抢救工作。

⑵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它安全地点。

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其它固定物体,防止被水冲倒或冲走。

第五章质量标准

一、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选择“基岩掘进工程”和“锚网带支护工程”中的相关标准。

项目

质量标准(mm)

部位

巷道规格及名称(mm)

净宽×中净高=5.0m×4.0

巷道净宽

(mm)

至任意一帮

不大于200

上宽

5000

腰宽

5000

下宽

5000

巷道净高

腰线上10~250

腰线上

2500

腰线下-30~+30

腰线下

1500

0~300

无腰线测全高

锚固力

岩石

130kN/根

煤层

70kN/根

锚杆间距

(mm)

±100

顶板

800×800

左帮

800×800

右帮

800×800

锚杆规格

(MSGLD335/22)φ22×L24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

锚杆角度

与煤岩壁夹角不小于75°

人工安装

锚杆外露

正常

30~50mm

最小控顶

≯0.6m

≯0.3m

最大控顶

≯2.2m/≯2.7m

≯2.7m

文明生产

“四无”、“四整齐”、“五统一”、“六条线”

二、巷道工程质量标准:

 

第六章施工组织形式

第一节劳动组织

采用正规循环作业方式组织生产,“三八”工作制。

机掘(岩巷)施工时,早班施工0.8m(一排)后检修、中班、夜班各1个循环,每日完成2.5个循环,循环进度1.6m,日进4m,循环率90%,月进108m

附表:

机掘劳动组织配备表

工种

出勤人数

早班

中班

夜班

小计

备注

打眼工

5

6

6

17

掘进机司机

1

1

1

3

持证

支护工

5

6

6

17

打眼工兼

机电工

8

1

1

10

持证

局扇司机

1

1

1

3

机电工兼

防尘工

1

1

1

3

打眼工兼

整修工

7

1

1

9

皮带司机

1

1

1

3

持证

安质员

1

1

1

3

组长

1

1

1

3

合计

24

12

12

48

第二节循环作业

一、循环作业方式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迎头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合理交叉进行,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附表: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七章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

一、支护材料:

1、锚杆采用(MSGLD335/22)φ22×L24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锚固方式采用加长锚,锚固长度不小于700mm,锚杆外露长度为10~40mm,锚杆托盘规格:

120×120×8mm。

2、锚固剂型号为MSK2835,直径28mm,长度为350mm。

3、钢筋网:

断面采用¢6mm盘圆条,2.0×1.0m,网格100×100mm

4、喷射混凝土使用材料

①水泥:

喷射砼所用水泥质量要符合标准要求,每批出厂要有合格证,过期和变质水泥禁止使用,水泥标号不低于42.5#(硅酸盐水泥)。

②沙子:

沙为纯净的河沙,下井前要过筛,颗粒粗细要均匀含泥量按重量计算不大于3%。

③石子:

采用粒径5~10mm的石子作骨料。

采用颗粒直径为5~10mm的石子作骨料占25%,颗粒直径为2~5mm的石子作配料占30%。

④速凝剂:

速凝剂型号为J85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每批有出厂合格证,过期失效速凝剂禁止使用。

其配比为水泥重量的2~4%。

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⑤喷射混凝土重量配比:

水泥:

沙子:

石子=1:

2:

2。

⑥喷射混凝土时抗压强度检测的平均值不低于C20,最小不低于标准值的85%。

二、设备及工具: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局扇

FBDNO7.1/2*30KW

2

1台备用

2

分总开关

KBZ-630

1

3

皮带开关

QJZ-315

2

4

局扇开关

QBZ-80×2

1

5

皮带机

125kW

2

6

潜水泵开关

QBZ-80N

1

7

信号综保

ZBZ-4.0

1

8

综掘机

MR-340

1

9

除尘风机

KCS-200

2

10

潜水泵

2

1台备用

11

喷浆机

1

12

风钻

7665

4

13

放炮器

FD200D-A

2

14

瓦斯报警仪

JCB-C70N

9

15

预紧力扳手

1

16

锚杆拉力计

LQZ-200

1

17

10

18

3

19

3

20

锚固剂检测专用钢丝

1

21

风炮

2

22

锚杆机

MQT-120

1

支护顶板

23

镢子/套子

8

24

炮泥箱

1

25

水炮泥箱

1

26

炮头箱

1

27

炮棍

4

说明:

以上工具为迎头必备,另外还有风水管、螺丝、夹板等工具交班使用。

第八章施工进度安排计划表

岩性

设计长度

日进尺

正规循环率

施工天数

全岩

207m

4m

90%

每月30

第十章施工预算

一、材料消耗:

附:

巷道施工材料预算表

二、工资消耗:

每米工资单价(元/米)*巷道设计长度=工资

工资:

5423.6元/m×207m=1122685.2元;

保险费:

96663.19572元

税金:

38283.56532元

合计:

1257631.961

三、电费消耗:

1、耙装机每班工作时间按5小时计算。

2、局部通风机每班工作时间按8小时计算。

3、其它设备用电量按每班预计使用时间计算。

4、综掘机每班按工作时间5小时计算。

巷道施工预计电费=每班耗电量×3×巷道预计施工天数×电价

每班耗电量:

60×8+45×5+22×8+340×5=2581

巷道施工预计电费:

2581×57.5×0.7×3=311655.75元

四、制修费:

根据施工巷道预计所需制修项目,并根据公司价格计算出总和。

每月需耙装机闸带3副、扒装机钢丝绳、前探梁吊环9个、圆锥销套10个、综掘机截齿及其它生产所需用品。

由此预计制修费用:

9900元

五、设备租赁费:

1、运输矸石车皮每车30元,全工程预计供需车皮5123.25辆

由此预计租赁车皮费用为:

30×5123.25=153697.5元

2、租赁皮带等运输设备,每月约为4000元

由此预计租赁费用约为:

7666.66元

3、租赁扒装机每月费用为:

4500元

由此预计租赁费用约为:

8625元

则租赁费用约为:

153697.5+7666.66+8625=169989.166元

巷道的施工预算总额=材料消耗总额+工资消耗总额+电费消耗总额+制修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