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166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docx

石家庄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宜宾)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  )

A. 罗马                                     B. 北京                                     C. 南京                                     D. 洛阳

【答案】B

【解析】【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故选:

B

【点评】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2.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

(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

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

C. 水陆交通更便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①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

(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

(1)该小题考查区域开发利用方式,需结合图示地区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解答,有一定难度。

(2)该小题考查聚落的形成原因,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图示提取相关解题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答。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  )

A. 英语、汉语                       B. 汉语、法语                       C. 汉语、英语                       D. 汉语、日语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故答案为:

C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4.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

B。

【点评】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

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答案】A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①表示的是江苏民居,是江南水乡特色,说明了该地区降水充沛,河网密布,A符合题意;

B.②是位于内蒙古民居——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草原广布,B不符合题意;

C.③是位于云南等地的竹楼,说明当地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不符合题意;

D.④是东北民居,屋顶是斜顶,说明了该地冬季降雪丰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6.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

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下图)。

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多雨,易于储水

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

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

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图中的省区有地坑院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地坑院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调节气温,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故答案为:

B。

(2)读图可得,A是贵州省,B是辽宁省,C是陕西省,D是青海省,其中陕西省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故C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

(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2)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在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8.如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 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领土面积更大            

C. 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D. 人口总数更少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故A错误。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故B错误。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故C正确。

中国人口总量最大,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低,故D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2)人口密度是人口总数与面积之比。

中国人口总数比印度多,人口密度比印度低,主要原因是中国领土面积比印度大。

依据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就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长只有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因素,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别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较高。

9.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

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   )

A. 海门                                     B. 如东                                     C. 如皋                                     D. 海安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

A. 11人/平方千米              

B. 91人/平方千米              

C. 110人/平方千米              

D. 910人/平方千米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

(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

(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

10.(昭通)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准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 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D. 中国南方——蒙古包

【答案】D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严寒,当地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用冰块建造了冰屋居住,保温功能很好;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当地民居多为高架屋,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还能抵御毒蛇猛兽的侵袭;内蒙古草原上,由于游牧方式,人们就居住在便于搭建、拆迁和搬运的蒙古包里。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依据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解答此题。

11.读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1)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如图所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自然环境影响人口的分布,从图中可知,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疏,①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而且是热带季风气候,适合人居住,人口密集;故C符合题意。

(2)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从图中可知,①是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7月是当地的雨季,故A符合题意。

【点评】

(1)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地势低平,土地利用率高,负载量大,人口往往集中。

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

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都是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

(2)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害。

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时,则容易发生旱灾。

 

12.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哪个不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

A. 亚洲南部                          

B. 欧洲西部                          

C. 非洲北部                          

D. 北美洲东部

(2)下列不属于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是(   )

A. 地处中低纬度                 

B. 平原为主的地形                 

C. 位于内陆地区                 

D. 气候温暖湿润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非洲北部人口稀疏。

所以选C。

(2)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的共同分布特点是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气候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

所以内陆地区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1)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地势低平,人口集中。

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

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都是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

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很差,生存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

13.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造成近800年历史的箭形塔尖倒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次日发表声明:

“巴黎圣母院是历史、建筑和宗教遗产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学遗产的丰碑,是我们集体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她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人类。

这起灾难提醒我们,遗产具有将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的力量。

我们已陆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持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建筑属于(  )

A.佛教建筑

B.伊斯兰教建筑

C.基督教建筑

D.犹太教建筑

(2)图中景观的遗产类型是(   )

A.自然遗产

B.非物质遗产

C.文化遗产

D.自然、文化双遗产

(3)此次事件反映出,保护世界遗产是(   )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唯一责任

②为了促进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③体现所有文化同等被尊严的体现

④指只保护文物、古建筑群和历史遗址

⑤全人类共同的主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1)C

(2)C

(3)D

【解析】【分析】

(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欧洲西部主要信仰基督教,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的建筑。

(2)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黎圣母院属于文化遗产。

(3)读材料分析可知,保护世界遗产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体现所有文化同等被尊严的体现,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

故答案为:

(1)C;

(2)C;(3)D;

【点评】

(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最好的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14.“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给沿线国家经济带来了活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它连接的两个大洋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北冰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

(2)图中①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①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3)内罗毕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种多为(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答案】

(1)A

(2)D

(3)C

【解析】【分析】

(1)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故答案为:

A。

(2)①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答案为:

D。

(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居民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故答案为:

C。

【点评】

(1)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900千米,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太平洋西岸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东岸、欧洲等沿海国家之间的航线多经过这里,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海峡沿岸国家有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5.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英语                                  

C. 阿拉伯语                                  

D. 俄语

【答案】B

【解析】【分析】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在其殖民统治期间将自己的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答案为:

B。

【点评】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

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1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

A. 耶路撒冷                               

B. 麦加                               

C. 麦地那                               

D. 巴格达;

【答案】A

【解析】【分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地方,故答案为:

A。

【点评】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

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17.下图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