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初级中学校
课时教案
课
题
谈生命
课型
新
总6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思维领域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情感与态度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重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
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获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只有历经风雨才能庄严灿烂。
江流入海,落叶归根,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与痛苦,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会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挟卷(xié)芳馨(xīn)怡悦(yí)云翳(yí)
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2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三、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
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
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层:
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
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
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
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
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
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
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讨论,交流,明确: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
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
“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
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有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
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
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的结论。
“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这句话中包含这什么哲理?
提示:
这是一个比喻句,意思是说:
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四、美点寻踪,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
1、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赏析:
(1)话说“一江春水”
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教师提示:
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2)话说“一棵小树”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
教师提示:
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体现特有的平静和温柔。
点评: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美在情感”阐释:
教师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四、总结:
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副副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
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作业布置
仿写: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教案检查
教后记
课文内容不易理解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初级中学校
课时教案
课
题
那树
课型
新
总7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
思维领域
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与态度
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重点
了解那树价值及其不幸命运。
体会作者的情感。
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难点
1、句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
教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好大一棵树》
人们常常说地球是绿色星球,地球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倒在人们的刀斧电锯之下,今天,我们拜读一下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的一篇散文《那树》,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树的命运。
二、走进作者
王鼎钧,山东临沂人。
台湾当代散文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等。
他的散文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代表性作品《那树》。
三、出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佝偻ɡōuóu坍tān荫庇yìnbì虬qiú须 刽子手gui
引颈受戮lù周道如砥dǐ踝骨huái 碾压nian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那树的故事。
这篇散文叙述了一棵常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类砍倒的故事。
2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的大树,因为文中第段这样说”的形式说一段话,
或以“我喜欢第段的这句话,因为它表现了树的”的形式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这是一棵古老的、这是一棵古老、坚固、茂盛、无私奉献、富有爱心、可怜悲惨的树。
3、我们听了那树的故事,对那棵树会心生什么感情呢?
请带着感情把它读出来。
4、文中树的命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大树的外型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
早期的大树。
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特殊的生活环境
(2)、奇特的容貌(3)、对人类有功德。
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
第二部分:
近期的大树。
作者着眼于“矛盾冲突”,写了两方面的矛盾:
(1)、大树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冲突。
(2)、大树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
第三部分:
现时的大树。
这部分着重写了四件事:
(1)、醉汉驾车出事;
(2)、电锯锯倒树身;(3)、清道妇讲述蚂蚁国故事;(4)、挖树根、平路面。
现时的大树是悲壮之树。
)
五、研读赏析品味语言
1、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
示例:
(1)“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
“咬”“嚼”“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等词语描写的多么惨不忍睹啊!
在写树的时候作者只是把它当成一棵植物来写的吗?
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树当作生命来看待,细腻而形象地给人以痛苦、悲哀的感受,表达作者对砍树者的憎恨之情,以及对树的同情。
(2)“两个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棵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
”
2、找出文中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并体味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
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
3、作者写了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
那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
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
)
想象“依依不舍”的场面,说一说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4、那树最后的结局,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感情呢?
请带着感情把它读出来。
六、拓展延伸各抒己见
1、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来处置这棵老树?
学生小组交流,发言
2、作者通过那树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小结
文明是一把双刃箭,“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青水秀。
”当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发生矛盾的时候,牺牲环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
让我们留住绿色,留住地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八、角色转换,写出几句心里的话:
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作业布置
同步解析
教案检查
教后记
语言表达不够生动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初级中学校
课时教案
课
题
地下森林断想
课型
新
总8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词语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思维领域
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
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情感与态度
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并将它化为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等。
重点
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难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
教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到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回答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参加过上山下乡,曾在农场工作8年。
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三、认读生词,扫清文字障碍。
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
热血草茎堰塞湖袅袅烟云
v感召悄然唐棋百鸟啾啾
v浩瀚无垠狼嗥虎啸恰如其分
v山崩地裂隐姓埋名柞木苍郁
v黑黝黝沉甸甸
三、初读课文,勾画及思考
1、什么是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就是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里的森林。
就是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中又黑森森不见阳光的森林。
就是长在死火山口的森林。
2、勾画描写地下森林的句子。
“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
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
“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
“袅袅烟云在我身边漂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的小草高。
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
3、勾画描写地下森林成长环境的词语。
“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写的是地下森林吗?
森林有什么特点?
地下森林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用第二人称?
①森林的特点是广袤盛大;地下森林生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峡谷,刚够得着我的脚尖拥有珍贵的树木;开篇描写森林的广袤盛大从反面衬托了地下森林的不同寻常。
②用第二人称使感情表达更强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初见地下森林的惊奇。
(板书:
惊奇)
3、描写地下森林生长环境的词语有:
明镜似的湖、奇形怪状的石山、深坑、悬崖、险岩、怪石、峡谷、深渊、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
补充提问:
“明镜似的湖”是指什么?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火山爆发前这里是什么样的?
这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用是什么?
同时地下森林所处的环境也从反面映衬了地下森林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品质特点。
四、欣赏地下森林图片。
(过渡语:
正像同学们看到的,地下森林生长在黑漆漆、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这样的地下森林不屈不挠地生长着,在它几万年的生长过程中他都遇到了什么呢?
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
五、细读课文,品味文中蕴含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9-16自然段,思考:
1、阳光对待峡谷是什么态度?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大风、山泉、鱼鳞松对待峡谷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
3、峡谷有怎样的性格?
它在期待着什么?
13段结尾的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1、阳光对峡谷的态度是无情的、冷漠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朗读时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
(指导:
重读的词语、反复的句子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
语气语调要有对峡谷遭遇的痛惜、同情,对阳光的怨恨、不理解。
)(板书:
同情)
2、态度勾画文中的句子。
(板书:
理解)
3、峡谷是不慕名利、自甘埋没,深沉、坚毅的的性格。
他期待着是生命。
结尾句的作用是提起读者的阅读注意,引起下文。
(指导朗读:
要读出峡谷的品格以及他对生命的期盼来。
)
六、再读课文,
1、地下森林有什么样的品格?
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我读到了一个的地下森林,因为。
”
2、找到本文的主旨句并勾画下来。
思考:
本文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
(板书:
景仰)
七、齐读课文21-27段。
八、总结:
你们即将面临中考,踏上人生的征途,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们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地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能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作业布置
选取能触发你想象的自然之物,
以“的断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案检查
教后记
联想不丰富,语言不生动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初级中学校
课时教案
课
题
威尼斯商人
(1)
课型
新
总9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掌握重点词语并学会运用;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思维领域
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情感与态度
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重点
有表情地朗读、复述课文,把握情节的发展。
难点
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与研究学习相结合
教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二、解题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喜剧。
这篇课文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悲剧:
《哈姆雷特》《李尔王》《奥塞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
《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诗歌作品:
十四行诗150多首。
教师讲解:
戏剧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恻豁(huò)癖(pī)凛(lǐn)腌赞(āzā)稽(j)庖(páo)霖契铭砥爵(jué)怜悯(mǐn)磅(bàng)袒(tàn)诉讼(sòn9)刽子手
钧裁:
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
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
查遍所有的书籍。
稽:
查考。
折衷是非:
判定谁是谁非。
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
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简述剧情。
明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四、精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
1.请三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示评点要求:
复述时应注意三个环节:
夏洛克出场前、夏洛克出场、鲍西娅出场。
讲清每个环节的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语句应通畅,表达要流利、自然。
2.选一位学生概括剧情内容,明确矛盾冲突。
其余同学补充或评价。
明确: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进行的。
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固执与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即将发生。
夏洛克一上场,双方的争辩立刻开始,而且越来越激烈。
夏洛克先是断然回绝了公爵要他“仁慈侧隐”的规劝,接着拒绝了巴萨尼奥加倍偿还欠款的请求,继而再次回绝了公爵要他发“仁慈之心”的劝说,最后得意忘形,磨刀霍霍,准备动手,并对葛莱西安诺的怒骂加以讥讽、挖苦。
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咄咄逼人,决心不顾一切实施报复。
夏洛克在双方交锋中占尽了上风。
鲍西娅在关键时刻上场。
她欲擒故纵,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陷阱。
她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然后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
此时的夏洛克神气活现、得意洋洋,似乎左右了鲍西娅,安东尼奥受处罚已势在必行。
就在夏洛克忘乎所以、凶相毕露、欲下毒手之时,她宣布只准割肉不准出血,不能相差一丝一毫,否则就要以命相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制止了夏洛克毫无人道的报复行为。
剧情由此急转直下,夏洛克进退无路,要求撤回对他不利的诉讼。
最后鲍西娅根据威尼斯对谋害本城公民的异邦人的惩处规定,请求公爵没收夏洛克的财产。
夏洛克彻底败诉,受到应有的惩罚。
五、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册:
基础
教案检查
教后记
剧本较长,课堂上难以理解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初级中学校
课时教案
课
题
威尼斯商人⑵
课型
新
总10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思维领域
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情感与态度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重点
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
难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讨论,研习,点拨
教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概述全文内容,讨论戏剧冲突。
课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这场戏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前后两半。
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他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她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二、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及人物关系,找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教师提问:
请谈谈你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认识。
明确:
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
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
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明确:
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
能言善辩:
——除非你能够把我这一张契约上的印章骂掉,……..
老于世故: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
惟利是图:
——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
冷酷狡诈: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
教师提问:
既然夏洛克惟利是图、凶残冷酷,为什么置双倍的偿还于不顾,而偏执于一块“腐烂的臭肉”呢?
如何理解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
明确:
夏洛克的这种行为不是偶然的,在当时普遍仇恨犹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民族复仇意义。
如果说夏洛克缺乏宽恕精神,那么当时的基督教也不曾给予他多少理解。
2.教师提问:
请说说你心中的鲍西娅。
明确:
鲍西娅是莎翁塑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慈悲为怀,执法如山;聪明机智、行事果断,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贪婪凶险的夏洛克,她表现出惊人的果敢、沉着、博学、聪慧。
既规劝夏洛克要仁慈,又从法律上认可夏洛克行为的合法性,诱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聪明机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行事果断: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
这约上并没有允许——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
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