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377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docx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城市大都市区:

美国(大都市区,大都市统计区);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和大都市经济劳动区);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日本(都市圈)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1.2城市与乡村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集聚规模、生产效率、生产力结构、职能、物质形态、文化观念的差异

我国的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

从地域类型上划分,包括了直辖市、省(或自治区)下设区市、不设区市三个层次。

从行政等级上划分,包括了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四个等级。

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一般称为广域型市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和农村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工)、提供廉价土地资源三种形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体是政府;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

1.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

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化特质

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将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

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经济呈服务化。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

1.4城镇化及发展

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应该至少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1.农业剩余贡献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的两种基本力:

城市的拉力与农村的推力)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导向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

城镇化的基本阶段:

1.集聚城镇化阶段2.郊区化阶段3.逆城镇化阶段4.再城镇化阶段。

我国城镇化的总体里程:

1.启动阶段;2.波动发展阶段;3.停止阶段;5.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的城镇化模式;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的城镇化模式;4.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5城市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乘数效应)与非基本经济部类;2.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现代社会中城市早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2.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1.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2.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2.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主要理论与实践

2.1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古典时期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波丹姆模式,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在米利都城得到了最为完整的体现。

在雅典围绕着广场建设有一系列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

同时在城市组织中,神庙、市政厅、露天剧院和市场是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性节点。

古罗马时期:

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中世纪为教堂或城堡、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

在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壮观的宫殿和花园和公共广场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

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于莫尔的“乌托邦”,欧文提出协和村,傅立叶提出法朗吉等);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住房、城镇规划等法》,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确立;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技术基础——城市美化(西谛)(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伯汉姆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

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

集中体现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300万人口的城市。

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

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

最外围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

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1930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

3.其他理论:

1)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理论:

1882年提出西班牙工程师基本原则-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

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

城市形态-由铁路和干道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长条形建筑地带。

目的:

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

实践-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1948指状式发展、巴黎1971轴线延伸。

2)戈涅-工业城市法国1904展出,1917出版《工业城市》基本思路-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的扩建,直接孕育《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原则。

3)西谛-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

4)格迪斯的学说1915出版《进化中的城市》将城市和乡村规划纳入到统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

经美国芒福德等发扬,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工组模式-调查-分析-规划。

4.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1)城市发展理论a.城市化理论:

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一个国家城市化的界限,一般有该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所决定,或是由该国通过交通、政治和军事力量从国外获得粮食的能力所决定。

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

随着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中期阶段(30-70%)后期阶段(>70%)b.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

1)区域理论: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

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

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社会学理论:

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

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城市的主要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以及便利居民的互相交往c.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卫星城(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新城(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把城市分散发展推到极致的是赖特:

广亩城市,美国城市在60年代以后普遍的郊迁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一种体现。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

经济活动的聚集。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政治中心、商业中心、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巨大的人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世界城市的两项判别标准:

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

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

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和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

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d.城市体系理论英国的城市扩散是以新城的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而美国的城市扩散是以郊区化的方式实现的。

城市体系的研究,起始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

此后经芒福德等人的不断努力,确立了区域规划的科学概念,并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

贝利认为城市应当被看作为由相互作用的互相依赖部分组成的实体系统。

完整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特定区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和区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对于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相互关系,齐普于1941年提出的“等级—规模分布”理论做了解释,一个城市的规模受制于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城市体系,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等级,就决定了它的合理规模的大小。

2)城市空间组织理论a.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

区位理论,它是城市规划进行土地使用配置的理论基础。

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

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把农产品运至市场的运费三个因素决定的。

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关键。

工业区位理论认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的决定因素。

工业生产区位是依照产品重量对它的价值比例来决定的,这一比例越大,其生产区位就越接近市场地。

韦伯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

前者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项因素,后者指生产区位的集中,包括人口密度、工业复杂程度等。

最低的生产成本往往不能带来最大利润。

应找出最大利润的地方,需引入需求和成本两个空间变量。

市场网络是廖士区位理论的最高表现形式。

b.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雅典宪章》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伯吉斯:

同心圆理论、霍伊特:

扇形理论(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哈里斯、乌尔曼:

多核心理论(影响城市中心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

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避免同时存在4.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c.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1.与中心商务区的距离2.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3.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4.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

现在比较重要的地租理论是阿伦索于1964年提出的竞租理论。

经济合理性并不是城市规划的唯一依据,最根本的原则应该在于社会的合理性。

d.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巴黎总建筑师埃涅尔认为城市道路干线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街道交叉口的组织方法改进交叉口组织的两种方法:

建设立体交叉枢纽和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通道。

邻里单位、大街坊;屈普的交通分区:

道路按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划区,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从而实现整体的步行交通与车型交通的分离。

屈普的划区后来成为大伦敦规划中交通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新都市主义强调要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着公共交通的站点进行布局,使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据此提出了“公交引导开发”的模式。

e.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罗西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城市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

克里尔兄弟更明确地提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之上,而且城市空间必须是清晰的几何形状。

f.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马丘比丘宪章》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

佩里:

邻里单位理论的六个原则:

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内部道路系统,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十次小组”认为,城市的空间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理想,必须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而来。

凯文.林奇:

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

雅各布斯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1.街道是安全的2.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3.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地有使用者。

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1.作为整体的地区至少要用于两个基本的功能:

生活、工作、购物、进餐等2.沿着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3.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并存于“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4.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亚历山大认为人的活动的倾向比需求更为重要。

3)城市规划方法论a.综合规划方法论,其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b.分离渐进方法论,其基础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结合,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1.按部就班2.积小变为大变3.稳中求变c.混合审视方法论由基本决策和项目决策两部分基本决策的任务在于确定规划的方向,项目决策则是执行具体的任务d.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布兰奇)1.在城市发展的预测中,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的一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要进行中期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去对其作出预测。

2.注重从现在开始并不断向未来趋近的过程e.倡导性规划方法论通过选择的序列来决定适当的未来行动:

首先是目标和准则的选择;其次是鉴别一组与这些总体的规定相一致的备选方案,并选择一个想要的方案;第三则是引导行动实现确定了的目标规划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扩展选择和选择的机会,而不是相反。

4)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a.《雅典宪章》思想基础:

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

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b.《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2.2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城市基本形制在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中已现雏形。

规划思想最早形成:

周代。

西周时期建设的洛邑使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规划思想多元化:

东周,《管子。

乘马篇》。

战国时期,在都城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

秦朝发展了“象天法地”的理念,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为坐标依据。

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真正的转变发生在王莽代汉取得政权后的国都洛邑的建设中)

管子、老子-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三国时期:

魏王曹操营建的邺城规划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孙权的金陵城规划的主导思想是:

形胜,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

唐长安城:

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

指导思想:

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

五代后周时期,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备废除。

元大都: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明清北京城:

北部收缩2.5km、南部扩展0.5km。

突出8km中轴线。

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

皇城南形成商肆。

明南京城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

近代中国,商业资本先于工业资本而出现。

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城乡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行政系统,也为城市的发展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

孙中山《建国方略》,国家建设方案的核心在于,以铁路为命脉,以工业为中心,建设沿海商埠和港口。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上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不断引进和运用的过程。

20年代末,南京的“首都计划”(对南京进行功能分区)、“大上海计划”等具有代表性。

抗战临近结束时,国民政府颁布了《都市计划法》,最具代表性的有《大上海都市计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

从《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的演进来看,该规划不仅很好地运用了现代西方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而且已经直接针对城市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代表着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1980年12月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会议纪要》,第一次提出要尽快建立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制,第一次提出城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

1980年12月国家建委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提供了法律和技术的依据。

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是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规。

《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3世纪之交时期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的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与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众多的制造与装配基地)、管理与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少量的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垂直结构。

发达国家的复兴规划:

1.城市中央商务区的重塑,或在城市中选择适当的位置建设新的商务中心,把边缘转变为中心2.城市更新和滨水地区的再开发3.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

知识经济四个特征: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后盾。

高科技园区的四种基本类型:

1.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可以较大地促进科技和产业的创新)2.科技城(科研中心,需要其他地区的配合才能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3.技术园区(本质仍是制造业基地)4.科技都会(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项计划)

企业集群的特点:

1.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很多公司在地理上聚集2.有支撑的制度结构3.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的交易、交流和互动。

本地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大量的正式交易和非正式的交流所建立的关系,是其他地方不能模仿的关键资源,是创新得以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对城市整体创新的研究分为两种类型:

1.基本上以对未来的设想为主要特征,更多的是建立在对电子网络等的运用基础上的;2.从城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组织角度入手,以城市的创新氛围作为核心,探讨城市创新的动力机制。

对于创新城市而言,需要建立的是一种创新的氛围,这是创新城市建设的关键。

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场所营造”成为完善社会协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其中的大量内容逐步转变为城市设计的核心,而以“市民社会”和“城市治理”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则成为其基本的保障。

城市治理理论: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好的治理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

1.合法性2.透明性3.责任性4.法治5.回应6.有效

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原因包括:

1.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2.居民的社区认同程度3.居民在社区的社会关系4.居民在社区内的居住年限5.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应包括:

1.经济需要2.社会、文化和健康需要3.政治需要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

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方面,应做到:

1.最低限度地使用或消耗不可再生资源2.对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使用3.城市废物应保证在当地和全球废物池的可接受范围内。

1993年英国提出的规划原则:

1.土地使用和交通;2.自然资源;3.能源;4.污染和废弃物。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循环使用土地与建筑2.改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