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076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生息的国土

我们生息的国土

童永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地图学习、收集资料、探究活动:

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观察并了解祖国的轮廓;了解我国的领土面积。

2、了解我国东南西北“四至”、国土疆域;初步了解省市行政区划。

3、通过课外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提高探究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4、通过课堂上个人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初步认识地图的能力。

在讨论学习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观察学习地图,探究和收集资料,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疆域,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探究,知道祖国的疆域辽阔。

教学难点:

感悟祖国的广阔疆域,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投影仪播放视频,展示祖国地图,大好河山,辽阔海域等画面,欣赏音乐《我的祖国》

2、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你最远到过哪些地方?

我们的祖国有多大?

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我知道祖国有多大

1、小组内交流,你在课前收集的关于祖国疆域辽阔的资料,每个同学说说你认为祖国有多大?

学习小组长整理资料。

2、全班交流,抽同学发言,比比哪个小组的收集的资料最好。

3、课件展示教师收集的资料。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的十五之一,约占亚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我国陆地的国界线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两者之和接近于地球赤道的长度——4万千米。

三、我们去旅行

1、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祖国的地图像什么?

找出我们的家乡四川,复习地图方位,(以北京为中心,四川在祖国的哪方?

)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分组进行“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各组先确定走的“路线”。

开始旅行吧!

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分,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

如果平均每天徒步行走40公里,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天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5、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南北东西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四、总结升华: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大家读一读:

大家猜一猜,祖国有多大?

南方穿彩裙,北方飘雪花。

从南到北走一走,

又穿皮袄又穿纱;

大家猜一猜,祖国有多大?

西域的星辰天上挂,

东边的朝霞满地洒,

从东到西走一走

朝霞、星辰遥招手。

你说祖国大不大?

(作成幻灯,最后打出一个大大的“大”字)

2、是啊,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国土宽广美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祟视频歌曲《歌唱祖国》,请用雄壮豪迈的歌声唱唱我们的祖国吧。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知道,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培养爱国情结。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演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知道,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培养爱国情结。

了解祖国在世界地图上的的位置,找出祖国的位置。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演示法

1.导入。

“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

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

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呈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

4.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

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

“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祖国的行政区划;

(4)祖国的首都北京;

(5)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6)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如果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家庭作业

按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进行探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的疆域,由衷的产生爱国热情,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骄傲、自豪。

2、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认识图来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3、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重难点:

了解祖国在世界地图上的的位置,找出祖国的位置。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祖国的领土如此辽阔,要寻访伟大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地图。

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让我们利用课桌桌面(或举起一本教科书)来复习一下。

”组织学生通过摸桌角,模拟确定地图上的8个方位。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

我国的位置。

(1)学生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

“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在东半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全班同学确认,并开展识图活动,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32页的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上认识我国的位置。

3.学生继续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我国的面积和海域。

(1)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教科书第30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教科书第32页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国土辽阔,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我国东临太平洋,靠近大陆的部分是海。

我国的海域辽阔,我国的东部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

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3)识图练习。

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指图练习。

指名由学生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在指导学生指教学挂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

指图者要站在教学挂图的侧面,面向学生,手执教鞭指图,叙述的语言要与指图的动作一致。

4.作业(如果课堂上时间不够,也可以布置为家庭作业)。

组织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在地图学习中的积累和收获,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作业。

家庭作业

指图练习:

在地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

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4、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5、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6、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我国疆域认识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识图能力。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明白我国与这些国家相邻、山水相依,应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

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教学重难点:

从我国疆域认识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识图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1.检查复习。

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和海域。

2.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我国疆域辽阔,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5200千米,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距5500千米。

陆地上的疆界有两万多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

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1)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国家。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5.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练习。

6.布置家庭作业―――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活动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并提高识图能力。

2、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3、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明白我国与这些国家相邻、山水相依,应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讨论。

“由于我国与这些国家国土相邻、山水相依,相互了解,我国与邻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

你知道我国所遵循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吗?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3.小组活动。

交流探究活动的成果。

由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

4.讨论。

教师提醒学生:

“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吗?

”学生可以谈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5.从学生收集的材料中精选一部分图片和文字,制作一期班级板报。

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

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认一认祖国政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划(名称、位置、简称等),知道祖国的领土不可侵犯,不可分割。

3、提高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祖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简称。

教学难点:

在地图上正确指出各省级行政区所处的位置。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道奇怪的数学题,让学生来填答案,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道算术题,想考一考大家,看大家会不会计算出来。

(课件出示――数学题。

2、其实这一道数学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的34个政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祖国政区”

板题:

认一认祖国政区

贴出祖国政区图

3、今天我们还要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得红旗升得最高。

学生活动

解答数学题(23+4+5+2=34)

通过一道数学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竞赛式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发现感悟:

认识祖国政区图,知道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级行政中心,并能指出在地图上的位置。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国家为了方便管理,就把它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大家看到地图上不同颜色的板块,就是代表不同的行政区域。

现在我国共有34个行政区,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每一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政区名称、政区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2、老师把这些行政区分成了六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看看哪个小组最能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学得最认真。

明确要求:

看清学习任务;仔细观察地图并填写答案;每组选一名代表出来指地图介绍。

3、先请第一组同学先出来介绍一下吧。

其它小组看看他们介绍得对不对。

(表扬各小组同学,对介绍得好的小组可升一格国旗。

在学生介绍台湾省时,老师要特别强调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并适当作必要而简单的介绍。

4、刚才同学介绍得不错。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编了一首《祖国行政区歌》,帮助大家弄懂各个行政区的简称。

5、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地图,我们的政区图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识记,所以就用不同的颜色来划分不同的区域的范围。

老师给一点点时间,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把祖国的政区图记下来。

1、小组合作活动,借助信封内的资料及书本上的地图来介绍有关行政区。

2、小组介绍,展示自己小组所完成的填空题,指地图介绍。

其余小组借助老师发的资料,订正。

3、齐读《祖国行政区歌》。

4、观察地图,探讨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各行政区域的位置。

三、活动深化:

小组合作完成拼图游戏和填写政区名称游戏

1、大家记下来了吗?

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老师这里有一张空白的政区图,请大家把我国行政区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简称准确地写在版图内。

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写得是又多又快又准确。

2、老师这里有几幅政区地图,本来想给大家看看的,可是不小心弄散了,现在只好请大家帮个忙,把它给拼好。

每个小组一份,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拼出来。

(给予拼得最快的小组升一格国旗奖励。

)1、合作填版图。

(可适当让学生看着《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来填。

订正各小组填写的地图。

2、小组活动:

拼地图。

(拼好后展示。

知识反馈,看学生对这节课掌握得怎么样。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识记,加深印象。

四、总结延伸今天我们通过介绍、记忆、游戏等方式,认识了祖国政区,知道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多么的幅员辽阔,我们应为我们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里,省级行政中心是什么,与我们家乡所在省相邻的省是哪些省?

它们的省级行政中心又是叫什么?

1、合作填版图。

(可适当让学生看着《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来填。

订正各小组填写的地图。

2、小组活动:

拼地图。

(拼好后展示。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2认识北京的位置,知道北京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进一步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认识图来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初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查找资料、判断、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发展学生各种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

2而培养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及了解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教学重难点:

而培养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及了解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导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4个直辖市中,为首的是首都北京,了解首都的意义”

学生展开“漫游中华”寻觅活动的汇报交流:

首都北京。

教师主持交流,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阅读教科书地40页

学生结合中国政区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可以观看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导入,介绍北京式祖国的首都,是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

边指地图边介绍北京的相关信息。

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市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首都。

讲解它的居住朝代和帝王帮助同学们理解其文化。

及古城北京的著名景点,古建筑等。

结合教科书第40页的图片资料介绍天安门的四周分别由那些建筑。

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

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填空练习,并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出北京在地图上得位置

教学重难点:

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指挂图练习:

北京的位置

阅读教科书第42页图片和课文: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传统气息的古都”。

学生继续“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

观察书上得内容

学生还可以介绍北京的那些名胜古迹,北京有着1000多万人口。

阅读教科书43页的图片和内容

学生讨论:

“你们知道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吗?

这和北京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联系。

你还知道什么”。

练习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北京的位置。

查找地图,从我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认识地图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认识地图、图例,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中国地形

课一开始,播放《大江北望》视频片段:

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视频上出现教师有意识处理的各地的风光:

有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花海的喀纳斯绮丽的风光;有神秘的西藏布达拉宫、日月泉;有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从横交错的江南水乡;有梦幻的七彩云南,火焰山、黄土高坡、丘陵、平原、盆地……

提问: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一副副美丽的风光,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回答。

定格主题:

祖国江山如此多娇。

通过让学生欣赏新疆、西藏、内蒙古、江浙一带、云南等地秀美、绮丽的风光,组织学生畅谈祖国山河的壮美,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美丽的风光和不同的人文景观是与中国地势的差别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进行名词解释:

海拔、地势、地形。

在解释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地势的高低带来了大千世界的扑朔迷离的风光,带来了56个民族浓厚的地方色彩,也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二)图识中国地势

1.教师一边出示“中国地形图”,一边朗读和出示歌谣:

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

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

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的讨论:

看了这首歌谣,你想说些什么?

歌谣的运用旨在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和说一说,让学生直观而又形象地认识我国三级阶梯色彩的指代和运用,简单而明了的童谣直入学生的心脾,以定格的方式吸引学生。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P44的文字并结合书中的地图理解三级阶梯的分水岭。

请学生说一说:

 

(1)第一级阶梯:

西南部一大片为褐色,还夹有白色,表示这里地势高峻。

这就是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就发源于这一级阶梯或阶梯倾斜面上。

名词解释

出示:

地势高峻

出示:

海拔

课件闪烁:

“褐色”分布地形图

出示:

海拔4000米

 

(2)第二级阶梯:

从青藏高原往北、往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这一片深黄色地区,地面海拔一般在2000~1000米,为高原、盆地分布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

课件闪烁:

“深黄色地区”分布地形图

出示:

2000~1000米

 (3)第三级阶梯:

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是浅黄色和淡绿色相间地区,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属于第三级阶梯。

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等。

课件闪烁:

“浅黄色和淡绿色相间地区”分布地形图

出示:

海拔大多在500米

3.  教师出示:

中国地势剖面图。

4.  分发“三级阶梯”空白地图,请学生用不同的颜色上色。

5.  教师小结:

从地图上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延伸到海洋,这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利用落差,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可以利用落差进行发电。

  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很大。

东部地势较低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

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成为闻名遐迩的高原气候和雪山之巅的风情。

于是,就有了语文课本中所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老北京的春天》、《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的传说》和《三峡之秋》等美丽的景色。

(三)关注中国地势:

  ①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贴一贴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请学生上台,在地图上寻找并贴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②厦门市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

属于什么地形区?

③祖国哪些名胜古迹留给你深刻的印象?

(四)欣赏祖国风光

教师出示:

图一:

九寨沟的景色

图二:

神秘的布达拉宫、雪山风光

图三:

花海的喀纳斯

图四: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图五:

七彩云南

图六:

少数民族的节日盛典

图七:

青藏高原的地貌

图八:

平原的地貌

图九:

四川盆地的山势

图十:

长江沿岸城市的繁荣

图十一:

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

图十二:

上海、深圳、厦门特区等地港口的繁忙景色

图十三:

雪山、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大海

(五)课后延伸

课到结束还余尤未尽,这时教师轻轻地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

“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几个字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