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682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docx

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

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霍乱(02病)

一、概述

•1、概念: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

•①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水样泻吐物;②脱水;③电解质紊乱;④周围循环衰竭

二、病原学

•霍乱弧菌为G-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如逗点样,菌体两端钝圆或稍平,末端有一根鞭毛运动极活泼。

它无芽胞,无荚膜

•霍乱弧菌致病群有O1群、O139群

•O1群霍乱弧菌:

classicalbiotype→霍乱;E1-Torbiotype→副霍乱

•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有限

•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三、流行病学

(一)霍乱流行史

•8次世界性大流行:

第1~6次:

1817~1923年;第7次:

1991、4月;第8次:

1993、4~6月;

•流行地区:

亚洲、非洲

(二)流行环节

1、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2)经食物传播;(3)经生活接触传播;(4)经苍蝇传播

3、人群易感性:

缺乏免疫力的人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都发病。

极少数人病后可再感染

(三)流行特点

1、地方性与外来性:

印度——“人类霍乱的故乡”

2、季节性:

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高峰7~8月

3、人群分布:

年龄:

新疫区成人为主,老疫区幼儿多见;性别:

无差异;职业:

渔民、船民、农民多见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

数小时~7日,一般1~3日

(一)典型病人临床表现:

•1、泻吐期。

剧烈腹泻、呕吐,大便初为稀便,含粪质,后为水样,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一般患者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2、脱水虚脱期。

(1)一般脱水表现:

烦躁不安,眼窝深陷,口渴,唇舌极干,声音嘶哑,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指纹皱瘪,腹下陷呈舟状

(2)循环衰竭:

患者极度无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脉博细弱甚至消失,可出现肾前性高氮质血症

•(3)电解质紊乱及代酸的表现:

•低钠:

肌肉痉挛,低血压;

•低钾:

全身肌肉张力减低,甚至肌肉麻痹,腱反射消失,鼓肠,心率失常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深长,面色潮红,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等

•3、反应期及恢复期:

•脱水纠正后,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温恢复

•发热反应:

大量肠毒素被吸收所致,儿童多见,持续1~3日可自行消退

霍乱临床分型

•干性霍乱(中毒型霍乱):

这是霍乱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这类病人起病急,不待泻吐症状出现即进入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

(二)鉴别诊断

•1、食物中毒性胃肠炎

•2、急性细菌性痢疾

•3、大肠杆菌性肠炎

•4、病毒性肠炎

九、预后

•病死率1%~2%,老人、孕妇、合并并发症者病死率较高

十一、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染途径

•3、加强人群免疫力

慢性期:

可有贫血

(二)粪便检查:

1、粪常规:

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发现巨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2、粪培养:

确诊依据,同时做药敏试验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

(二)鉴别诊断

1、与急性菌痢相鉴别的疾病

2)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3)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2、与慢性菌痢相鉴别的疾病:

(1)结肠癌与直肠癌;

(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慢性血吸虫病

3、与中毒型菌痢相鉴别的疾病:

败血症;流脑;乙脑

九、预后

•一般预后好

•中毒型菌痢特别是脑型、混合型中毒痢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心、厌食等中毒症状。

【病原学】现已知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和肠腺病毒是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如星状病毒原型嵌杯病毒等也可引起腹泻

【流行病学】病毒性腹泻的传染源有人和动物,而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和人-人的接染为主。

人普遍易感,但由于病原体不同,有些差异。

(-)轮状病毒

1.传染源为人和动物。

轮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短,大约2~4d。

腹泻第3~4d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腹泻停止则不再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患病婴儿的母亲带病毒率高达70%

2.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者只需10个病毒即可感染。

家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的一种方式。

此外,呼吸道也有可能传播本病。

轮状病毒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3.人群易感性A组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最高发病年龄为6-12月龄。

但新生儿和成人也可感染B组轮状病毒主要感染青壮年,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0%-30%,其他人群也可感染C组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儿童,成人偶有发病。

感染后均可产生抗体,特异性IgG持续时间较长,有无保护性尚未肯定。

有再次感染而发病的报道。

不同血清型的病毒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反应

4.流行病学特征A组轮状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病。

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秋冬季为多见,在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性。

是发达国家住院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原因。

B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我国,以暴发性流行为主,有明显季节性。

C组轮状病毒感染多为散发,偶有小规模流行

【临床表现】

不同病毒引起腹泻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难以区分

轮状病毒腹泻

潜伏期约2-3d;临床类型呈多样性,从亚临床感染和轻型腹泻至严重的脱水,甚至死亡

临床特征:

起病多突然,有恶心、呕吐、腹泻、厌食或腹部不适等症状,可伴肌痛、头痛。

低烧和发冷。

部分患者在腹泻出现前有上呼吸道症状。

腹泻每日10余次左右。

腹泻多为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重者可达数十次,严重病例可发生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一般呕吐与发热持续2d左右消失普通患者症状轻微,多数患者腹泻持续3-5d,少数患者持续1-2周。

免疫缺陷患者可发生慢性症状性腹泻,粪便排出病毒的时间延长。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一旦感染,往往症状较重。

体弱及老年人的症状也较重。

严重脱水患者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本病主要死因

【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季节,特别是在我国秋冬季节,患者突然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或住院患者中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腹泻,而末梢血白细胞无明显变化,便常规检查仅发现少量白细胞时应怀疑本病。

但确诊需经电镜找到病毒颗粒,或检出粪便中特异性抗原,或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

实验室的特异性病原学检测对鉴别不同病因及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本病须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相鉴别

【预防】

(-)管理传染源

(二)重视食品、饮水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

(三)接种免疫

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严重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

经牛轮状病毒免疫后的和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lgG抗体,用此种牛奶喂养婴儿也有保护作用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近80年代初期才认识到的一种新的致腹泻性大肠杆目前,EHEC感染已波及世界许多地区,EHECO157:

H7在各地暴发流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获公认,十余年来对于本病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

【病原学】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一大类,因能引起出血性肠炎而得名。

大肠杆菌系人类和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是一种对机体无害的共生菌。

现已发现某些致病菌株可引起腹泻

根据其毒力性质、对肠粘膜的作用、血清型、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可将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O157:

H7是EHEC引起人类疾病的最常见的血清型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EHEC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人与受感染动物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EHECO157:

H7的储存宿主主要是家畜与家禽,牛、羊、鸡、猪均可能是传染源。

以EHECO157:

H7实验感染小鼠、鸡、兔、猪、牛等动物,可引起类似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与相应的病理变化。

人感染后,从粪便排出病菌污染环境引起传播。

感染者亦为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本病属于食源性疾病。

病原菌可由动物宿主或病人通过多种途径传给他人。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

(1)经食品传播:

因进食或饮用被EHECO157:

H7污染的食物或饮品而经口感染。

美国曾多次报道因进食被污染、烹调木足的汉堡包牛肉馅引起暴发流行,从冷藏的牛肉馅中分离出EHECO157:

H7,饮用生牛奶、食用污染的蔬菜或果汁也曾引起本病的暴发流行

(2)水源性暴发:

饮用水受污染可引起感染的暴发流行。

也有报告游泳者在游泳时因不慎喝了污染的湖水而感染EHECO157:

H7,导致在游泳人群中暴发

(3)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将病菌传染给患者周围的人群。

在家庭成员中互相传播的情况并不罕见。

医院内感染曾有发生,在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互相传染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EHEC可感染任何年龄组,儿童和老人较易受感染。

感染的暴发往往发生于幼儿园、托儿所、敬老院和小学校。

与多数肠道传染病类似,EHECO157:

H7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发病最多。

本病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发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均有过暴发或病例报告,并分离到EHECO157:

H7。

其中以1996年5~8月间在日本发生的EHEC暴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流行。

我国自1987年以来已在江苏、山东等地陆续发现了EHECO157:

H7感染患者,至今尚未见感染暴发流行的报道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3~4天,亦可长至8天。

EHEC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包括无症状感染、轻度水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1.出血性肠炎

急起,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的痉挛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数小时内出现水样腹泻。

有的患者下腹部疼痛明显,可误诊为阑尾炎。

患者在1~2天内发展为血性腹泻。

粪便中含有大量血液,不含炎性排泄物。

部分患者有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超过38℃仅见于少数病人。

腹部体征一般不明显,有时可有腹部压痛或腹胀。

少数轻症病人仅有水泻而无血性腹泻。

多数病人表现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2~9天

2.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本综合征多续发于出血性肠炎的基础上,患者可有前驱表现,如急起腹痛、呕吐、腹泻、血便等。

伴有轻度或中度发热。

典型的HUS常有下列三大特征:

(1)微血管病性急性溶血性贫血;

(2)血小板减少性出血;(3)肾功能损害。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病

为一罕见的微血管血栓一出血综合征,起病急骤,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损害等五大特点

【诊断】EHEC感染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病情特征与实验室证据确定。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急起痉挛性腹痛,初期为水泻,继而呈血水便或血便,拌恶心、呕吐,不发热或低热,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

【预防】本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护水源,免受污染;对食品生产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和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食品应合理烹调、加热,不食生的、半生的动物源性食品,不喝生水。

由于EHECO157:

H7感染主要来源于动物源性食品如牛肉、奶制品等,使用良好的生产技术加工这类食品和食用前适当加热是预防的重要环节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从秦朝已有该病临床特征的记载。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

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是登革热流行区,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黄病毒属(flavivirus)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18h至发病后第3d,少数患者在病程第6d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

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本病尚未发现有病毒携带者。

在野外捕获的猴子、蝙蝠等动物体内曾分离出登革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作用还未肯定

(二)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则以白纹伊故为主。

伊蚊吸入带病毒血液后,病毒在唾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吸血后10d伊蚊即有传播能力,传染期可长达174d。

在非流行期间,伊蚁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曾经在致乏库蚊和三带缘库蚊中分离出登革病毒,但其密度高峰与登革热流行高峰不一致。

因此可能不是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

(三)易感人群:

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

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在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故发病以儿童为主。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一年以上的免疫力。

对其他黄病毒属成员,如乙型脑炎病毒和圣路易脑炎病毒,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地理分布登革热主要在北纬25℃到南纬25℃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

在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台湾、广东和广西。

登革病毒常先流行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登革热的远距离(如城市间)传播已逐渐引起重视

2.季节性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

在广东省为5一11月,海南省为3-12月

3.周期性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

【临床表现】潜伏期3-15d,通常为5-8d

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热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后者又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

临床上可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在登革热流行区,夏秋雨季,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二)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血清学检查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超过l/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l280有诊断意义。

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

IgM抗体捕捉ELISA(IgMantibodycaptureELISA,MAC-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登革热的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等疾病相鉴别

【预后】登革热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为3/10000,死亡病例绝大多数属于重型,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

同时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二)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孪孳生地。

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疫苗预防接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尚未能推广应用

黑热病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eishmaniasis),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

其临床主要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脾与肝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加等

【病原学】:

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病犬

(二)传播途径中华白岭是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白岭叮咬传播。

其他也可经输血、皮肤或口腔粘膜破损,或母婴之间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本病为地方性传染病,但分布较广,遍及亚、非、欧、美等洲。

我国7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不断出现新感染病例,内脏利什曼病病犬亦可见。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一般病人为传染源时,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发病多,病犬为传染源则以儿童发病多。

成人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儿童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别

【临床表现】潜伏期可为10日至9年,一般为3-5个月。

(-)典型临床表现

1.发热起病缓慢。

典型热型为双峰热,但目前多数病例为不规则热,病程较长,可达数月,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有些病人发热数月仍能劳动

2.脾、肝及淋巴结肿大脾肿大明显,自病期2-3周脾即可触及,质地柔松,并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增大且变硬,继续肿大可进入盆腔内。

使腹部膨隆,肝为轻至中度肿大、质软。

淋巴结常呈轻至中度肿大,个别病例耳后淋巴结呈肿块性肿大

3.贫血及营养不良在病程晚期可出现,有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浮肿及皮肤粗糙。

皮肤颜色可加深,故称为黑热病。

亦可因血小板减少而有鼻觑,牙龈出血等

病程中病情常出现缓解为本病之特点。

约在起病后一个月左右即进入初次缓解期,此期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不等,在此期间患者症状好转,脾肿大缩小,血象好转。

病程愈长缓解期愈短,终至症状持续而无缓解。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来自或曾到过本病流行区的长期发热患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表现长期发热、肝脾肿大,并伴有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及血浆球蛋白明显增高者,应疑及本病而作进一步检查

3.血清免疫或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有诊断参考价值

4.病原学检查患者骨髓涂片中找到病原体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在临床疑似病例而骨髓涂片阴性时,可作脾穿刺涂片检查,其阳性率较骨髓穿刺为高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长期发热、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的疾病鉴别,如结核病、伤寒、布氏杆菌病等相鉴别

【预防】普查普治病人,消灭贮存宿主犬,以及喷洒杀虫剂消灭白岭对野生动物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控制比较困难,主要在于消灭野生白龄及提高个体抵抗力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virus)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流诞和咽肌痉挛,常有典型的恐水症状,故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

【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属弹状病毒科,从世界各地分离的狂犬病毒抗原性均相同,但其毒力可有差异。

【流行病学】

(-)传染源在我国,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其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狼等温血动物。

在一些国家,因按法现养犬,必须以疫苗免疫,故其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许多食肉野生动物如狐、灌、洗熊、臭融等引起的人狂犬病不断发生,故其流行病学意义应予重视。

在南美洲还有带病毒的吸血编幅,是当地的重要传染源

一般来说,狂犬病病人不是传染源,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这是因为人唾液中病毒数量相当少。

近年来有多起报告“健康”带毒动物,如猫或犬抓咬伤人后,引起人发病致死,而伤人动物仍健康存在,应予高度重视

(二)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而入侵。

此外、还可通过宰杀病犬,剥皮等过程被感染。

偶因吸入蝙蝠群居洞穴中含病毒气溶胶而感染

国外亦有因角膜移植,将供体的狂犬病毒传染给受体而引起发病的报道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兽医野生动物捕捉与饲养者尤易遭受感染。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多发季节各地不同,冬季发病较少。

患者男多于女,以农村青少年居多,与其接触动物的机会较多有关

人被狂犬咬伤后不一定发病,发病与否和下列因素有关:

①咬伤部位:

头、面、颈、手等咬伤后,发病机会较多,未作预防接种的头面部伤口深者发病率为80%左右;②咬伤程度:

创口大而深者,感染发病机会多;③咬伤后。

伤口局部未作处理者,或未及时、全程、定量注射狂犬疫苗,发病机会多;④被咬伤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

【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在3个月内发病。

超过1年以上者约占1%,潜伏期最长可达十几年以上。

影响潜伏期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早)、伤口深浅。

病毒入侵数量及毒株的毒力、受伤后是否进行了正规扩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等,其他如外伤、受寒、过累均可促使提前发病

(-)前驱期低热、头痛、食欲不振,少数有呕吐、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

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候是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神经支配区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约发生于80%的病例,此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至数天。

本期持续2-4d

(二)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极度恐怖(有大难临头的预兆感),并对水声、风、光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讲话吐字不清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

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不敢下咽。

但这种典型症状并非每例都会出现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大汗、流诞、体温升高、心率决、瞳孔扩大,但多神志清晰,少数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等。

本期约l-3d

(三)麻痹期

痉挛停止,有时尚可勉强饮水吞食,患者由安静进人昏迷状态。

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本期持续仅6-18h

【诊断】有被狂犬或病畜咬伤或抓伤史,出现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怕光、多汗。

流涎及伤口出现麻木、感觉异常,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确诊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或尸检脑组织内基小体

【鉴别诊断】本病尚需与破伤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鉴别

【预后】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

【预防】应以预防动物传染源的发生为主

(-)管理传染源大面积给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病毒疫苗,对发现的野犬、狂犬要立即捕杀。

对疑似狂犬者,应法b去捕获,并隔离观察10d,如不死亡,则非狂犬;如出现症状或死亡,应取脑组织检查,并做好消毒,深理或焚烧

(二)及时处理局部伤口尽快用20%肥皂水或0.l%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力求去除狗涎。

如果是穿通伤口,应用插管插入伤口内,用注射器灌清水冲洗。

冲洗后用5%碘酊反复烧灼伤口。

除非伤口大血管需紧急止血外,即使伤口深大,也不应缝合、包扎。

对伤口周围的皮肤用针刺,尽量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

切忌用嘴吮吸伤口,以防口腔粘膜感染。

严重咬伤及伤口靠近头部的病人,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周围作浸润注射

(三)预防接种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typhus),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prowazeki)以人虱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急性起病、稽留高热、剧烈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病原学】普氏立克次体为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小球杆菌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传染源,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后第1周传染性最强,一般不超过3周。

病原体可长期隐伏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再次增殖、复发。

最近发现东方鼯鼠,以及牛、羊、猪等家畜也可为该病原体的贮存宿主,但尚未证实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人虱是本清的传播媒介,主要为体虱,头虱次之,阴虱一般不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地区,冬春季发病较多,因天冷衣服少换洗,有利于虱的孽生及活动。

战争、饥荒、贫困及不良的卫生条件等,均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5-23d,一般为10-14d,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一)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