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46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0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单元分析表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

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

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学情分析

(建议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还缺失什么、可能障碍、导致原因、学生差异、提升发展点等方面详细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

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单元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

和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播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课时安排

4课时

_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主备人

田海霞龙欢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面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

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复习铺垫

加减5分钟口算。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一列火车从四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u西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

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

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

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

(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

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或1956—1142=814

(2)问:

怎样的运算是减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

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向:

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E:

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

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呢?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备人田海霞龙欢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题2及例题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二|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一|

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二|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个性重建

教学过程

出示例2

(2)(3)

(1)问: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

算?

列式计算:

12+3=412+4=3

(2)问: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

已知两

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

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

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

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

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

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X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做一做

三、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叽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0的运算主备人田海霞龙欢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面例题3及练习二6-10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导入新课

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

100+0=0+568=0X78=0+23=

128-128=0+76=235+0=

99-0=49-49=0+319=0X29=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为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

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

(2)0+68=(3)0X68=(4)54-0=

(5)0+28=(6)128-0=(7)0+36=(8)25+0=

(9)99-0=(10)49-49=(11)0+39=(12)0X9=

五、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兀课题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王备人田海葭龙队队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面例题4、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

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

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向例4:

96+12+4X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X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X2,运

算顺序怎样?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X2

=96+16X2

=6X2

=12

3、如果在96+(12+4)X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

96+[(12+4)X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

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X2]

=96+[16X2]

=96+32

二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

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750-25)X(20+13)B、(20+13)X(750-25)C、750-25

X20+13

四、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2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单元分析表

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

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建议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还缺失什么、可能障碍、导致原因、学生差异、提升发展点等方面详细分析。

本单元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

学习的。

主要内容有:

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的作用。

单元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能力目标: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单元重点

和难点

教学重点:

从/、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约2课时

14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第一课时: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备人田海霞龙欢

教学内容

:

教材第13页例题1及做一做和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

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从/、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同的。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同的。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

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可以从哪些角

度观察物体呢?

(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

“观察物体”。

板书:

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

我们T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

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才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

子的?

(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

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学习例1。

1.出示视图1:

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止力体摆成的?

看了这张图,你

能把它摆出来吗?

(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

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

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

相同

吗?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课堂达标基础过关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看,和你的同

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叽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观察物体第二课时|主备人|田海霞龙欢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面例题2及做一做和练习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从/、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2视图。

提问:

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止力体摆出来的?

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止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止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

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

从哪

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你启什么发现?

3、完成P1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

四、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单元分析表

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

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一些简便运算

课时安排

约7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主备人田海霞龙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面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

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7车是,项启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后一位李叔叔止在骑车旅行

呢!

(多媒体演示:

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

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

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口)56+40=96

问:

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

得数怎样?

里填什么符号?

40+56

0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

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

请你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

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

25+65=78+64=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

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

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

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大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

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

(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

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

数。

出示(88+104)+960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

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鼓励学生用

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二个数相加,先^巴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艾,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

(a+b)+c=+(+)

(5)问:

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5)完成P18做一做2

练习巩固

1.指出卜向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

律。

(1)验算: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冷t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教材练习五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

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元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主备人田海霞龙欢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面例题3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运算定律进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集体研讨呈现)

教学过程

个性重建

一、目标导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

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

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

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

与同桌交

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

计算卜向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75+168+25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

单兀课题

减法的性质主备人|田海霞龙欢欢

教学内容

教材21面例题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重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2.难点:

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