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369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docx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

2011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系统责任分解表

 

测评

项目

测评指标

测评

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要求

责任单位

测评方式

权数

I—1

Ⅱ—2

党政

群齐

抓共

Ⅲ—4分工

合作

1)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范畴;

2)在实施重点工作、组织专项治理中,有关单位密切合作,形成整体合力;

3)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3(次/年)。

1)提供本市主要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制度,并对其中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用下划线予以标注。

 

材料审核

1.70

2)提供本市在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或专项工作中,各有关单位联合发布的文件。

3)提供本市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至少需提供3次/年以上记录。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1)、2)或2)、3)为B;符合2)为C;其余情形为D

I—1

Ⅱ—4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

 

Ⅲ—7

责任

落实

1)明确分管领导、分管处室,严格实行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2)牵头部门能有效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开展工作。

1)说明本市主要有关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分管处室,并提供其责任制度规定。

材料审核

1.75

2)列举本市牵头部门协调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问题的案例3个,并提供相关材料。

符合上述2项标准为A;符合1项为B;其余情形为D

I—1

 

Ⅱ—5

全社

会积极参与

 

Ⅲ—9

群众

参与

1)组织开展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2)认真听取群众对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建议,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电话等方式,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3)关爱未成年人成为当地志愿者行动等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列举本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型活动,并提供3个活动的相关媒体资料(如文字、图片资料)。

材料审核

1.80

2)列举本市相关部门听取群众对未成年人工作意见建议的渠道途径,列举3个通过这些渠道解决相关问题的典型案例,并提供相关材料。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为B;其余情形为C

Ⅲ—10

社会

组织

参与

 

3)学术机构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为推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列举本市社科机构、学术团体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

材料审核

1.25

I—2

 

Ⅱ—6

 

Ⅲ—12

德育

保证

机制

1)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作为中小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学校和校长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2)建立健全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3)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组织教师家访和建立社区活动联系卡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4)直辖市所辖区县和地市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机构承担中小学德育工作,或由专职人员管理;

5)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经费保证。

1)提供本市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并对其中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予以标注。

材料审核

3.00

2)提供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有关部门出台的规定该体系用途的文件(对该部分内容予以标注)。

3)列举本区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的主要方式,并提供相应的工作记录。

业务科、相关学校

4)说明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中承担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构或专职人员,并提供相应编制文件。

人事科

5)说明本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所提供经费的经费划拨单。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审核其2009年、2010年度开展德育工作的经费占学校年度总支出的比例(若大于10%,则为达标)

计财科、相关学校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符合4项为B;符合3项为C;其余情形为D

 

I—2

 

Ⅱ—6

 

 

Ⅲ—13

课堂

德育

 

1)按照课程计划开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无减少课时和挪用现象;

2)各门课程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3)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地域文化、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积极进行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对德育教学的满意率≥85%。

1)说明本区学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安排。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无减少课时和挪用现象。

教研室、相关学校

 

1)、2)、3)材料审核4)问卷调查

3.00

2)列举本市中小学校各门课程发掘和利用自身德育资源的代表性成果,并提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大纲,由测评人员考核是否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3)列举本市中小学开设的主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提供相关课程材料。

4)问卷调查

教研室、相关学校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1)、2)和其余标准中1项为B;符合1)、2)为C;其余情形为D

 

Ⅲ—14

日常

德育

 

1)坚持升降国旗和校会、班会制度;

2)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等时机,集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定期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优化校风学风;

4)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比例≥80%。

1)提供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校升降国旗、校会、班会制度化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上一季度升降国旗、校会、班会活动的情况。

 

1)、2)、3)材料审核4)问卷调查

2.25

2)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附录中有注释)、寒暑假等时机所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至少有3个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相关学校

3)提供本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定期评选优秀、先进方面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的情况。

4)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1)及其余标准中的2项为B;其余情形为C

I—2

Ⅱ—6

 

 

Ⅲ—15

健康

素质

1)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育锻炼列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学校体育锻炼≥1小时/天;

2)每学年召开运动会,经常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3)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组织中小学生每年进行1次体检;

4)确保中小学生休息睡眠时间≥8小时/天①

5)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中小学生体质达到及格等级以上。

1)问卷调查

业务科、相关学校

1)、3)、4)问卷调查2)、5)

材料审核

2.00

2)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召开运动会和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材料等。

相关学校

3)4)问卷调查

业务科、相关学校

5)由本市体质监测中心或相关部门提供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符合1)、5)及其余标准中的2项为B;符合1)、5)及其余标准中的1项为C;其余情形为D

I—2

Ⅱ—6

Ⅲ—16

课业

减负

1)小学生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包括三年级)书面作业家庭量≤1小时/天;

2)无占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及各种形式的有偿上课、补课现象

3)无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以赛促销代销等现象;

4)无挤占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现象。

1)2)3)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1.65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为B;符合2项为C;其余情形为D

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I—2

Ⅱ—6

Ⅲ—17

德育

队伍

1)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普通中学明确专门机构主管德育工作,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有1名教导主任分管德育;

2)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了班主任聘任、培训、考核、评选等制度;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小学按规定配备少先队辅导员;

4)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他司法人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保证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

5)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1)提供本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管理制度。

随机抽取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各1所,审核德育工作教师的工作记录(注:

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分管德育的领导为副校长或政教主任的亦视为达标)。

 

业务科、相关学校

 

材料审核

1.55

2)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中小学校的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

业务科、人事科、相关学校

3)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配备少先队辅导员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相关学校

4)说明本区有关部门规定在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和开展法制教育的文件。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查看法制教育课堂的学习材料或课堂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业务科、相关学校

5)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其校外辅导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聘校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其工作记录。

相关学校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符合4项为B;符合3项为C;其余情形为D

 

I—2

 

Ⅱ—6

Ⅲ—18

师德

建设

1)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开展主题教育;

2)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无造成不良影响的失德现象发生;

3)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生、家长对师德的满意率≥90%。

1)提供本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制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并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材料。

人事科、相关学校

1)、2)、3)

材料审核

4)问卷

调查

2.00

2)提供本市中小学校师德考核和奖惩制度、以及前两年度的考核奖惩材料(各提供一份范本即可)

3)说明本市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以及举办的相应活动,并提供相关学习材料。

4)问卷调查(组宣处)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为B;标准4)≤70%为D;其余情形为C

 

I—2

 

I—2

 

Ⅱ—6

 

Ⅱ—6

 

 

Ⅲ—19

 

Ⅲ—19

 

1)把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布局,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

2)各级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积极参与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

3)学校团队组织健全、团队活动制度化;

 

4)团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少先队干部由队员定期轮流任职;

5)积极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做好初中生“团队衔接”和高中生“推优入党”工作;

6)重视中学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支持和指导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1)提供本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指标中关于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内容。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中关于共青团、少先队建设的内容。

 

督导室、相关学校

 

1)、2)、3)5)、6)

材料审核

4)问卷

调查

 

1)、2)、3)5)、6)

材料审核

4)问卷

调查

 

3.00

 

3.00

2)说明本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参与同级少工委工作的情况。

3)说明本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团队活动制度化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在团队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业务科、相关学校

4)问卷调查

业务科

5)说明本市中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本市在初中生“团队衔接”和高中生“推优入党”工作方面的主要措施。

业务科、相关学校

6)说明本市中学学生会、学生社团建设的总体情况。

对随机抽取的4所中学(含职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生会、学生社团所开展的主要活动。

 

业务科、相关学校

符合上述6项标准为A;符合5项为B;符合4项为C;其余情形为D

 

I—2

 

Ⅱ—6

 

Ⅱ—6

 

 

Ⅲ—20

校园

文化

 

Ⅲ—20

校园

文化

 

 

1)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校园整洁,环境优美;

 

2)校园内有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或少先队鼓号队、队室等文化阵地;

 

3)举办歌咏、书画、读书演讲、经典诵读、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4)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良好,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同学、家校关系和谐。

1)实地考察

1.1)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

1.2)校园环境整洁,无废纸、果皮等杂物;墙面、门窗无乱写乱画乱张贴现象,无脚印、球印等污迹;校内停车区师生车辆按要求停放、规范有序,车棚地面整洁卫生。

1.3)教室、办公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室内布置文化氛围浓郁;食堂做到窗明桌净,室内整洁,生活用品排放整齐。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若全部符合标准为达标。

 

相关学校

 

 

1)、2)、4)实地考察3)材料

审核

 

1)、2)、4)实地考察3)材料

审核

 

2.25

 

2.25

 

I—2

2)实地考察

2.1)中学校园内有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网或广播站(城区中小学具备三项以上为达标,农村中小学具备一项以上为达标)。

2.2)小学校园内有少先队鼓号队、队室或其它文化阵地(城区学校具备三项以上为达标,农村学校具备一项以上为达标)。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若全部符合标准为达标。

 

相关学校

 

3)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开展的主要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度≥4次)。

相关学校

 

 

I—2

Ⅱ—6

 

4)实地考察

4.1)中小学师生行为举止文明,无说脏话、打架斗殴之类的现象;

4.2)课堂上教师备课扎实、准备充分、讲解透彻、师生互动良好;

4.3)课堂上教师无无故迟到早退、接打电话、酒后上课等现象,学生无行为散漫、交头接耳等现象。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若全部符合标准为达标。

 

相关学校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为B;符合2项为C;其余情形为D

 

I—2

Ⅱ—6

 

Ⅲ—21

校园

安全

1)有计划地开展自护自救教育,向中小学生普及治安防范、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有关法律常识;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无食品卫生、火灾、校舍倒塌、校车安全、人身伤害等责任事故;

4)配备专业保安人员,严格落实门卫制度,加强校内巡逻。

1)问卷调查

 

办公室、相关学校

1)问卷

调查

2)、3)、4)材料审核

3.00

2)提供本市中小学校的校园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内容。

3)由省(区、市)文明办征求省(区、市)主管部门意见,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4)说明本区中小学校配备专业保安人员的总体情况。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专业保安人员配备情况、学校门卫制度内容和加强校内巡逻的具体措施。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1)、3)、4)或2)、3)、4)为B;符合3)、4)为C;其余情形为D

Ⅱ—7

 

 

Ⅲ—22

组织

指导

 

1)各级党委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安排,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家庭教育工作规划;

2)建立健全由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

3)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4)把家庭教育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社区(街道)的重要内容。

1)提供本市各级妇联或有关部门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及其年度工作总结。

材料审核

3.00

2)说明本市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并提供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相关工作材料。

3)提供本市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对其中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的部分用下划线予以标注。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为B;其余情形为C

Ⅲ—23

家长

学校

1)直辖市城区和地级市有相应组织承担家庭教育指导职能,依托社区(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企事业机关单位等,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2)家长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并能正常开展活动;

3)开展创建示范家长学校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1)说明本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及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情况,并提供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办学材料(如文字、图片等)。

业务科

材料审核

2.75

2)从随机抽取的学校、文明社区(村)中,查看2所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考核其主要内容及活动落实情况。

 

相关学校

3)列举本市创建示范家长学校、推广先进经验的主要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文字、图片材料)。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为B;符合1项为C;其余情形为D

 

①家长学校是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要对象,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为主要目的的成人教育机构。

 

I—2

 

 

Ⅱ—7

 

Ⅲ—24

家教

活动

1)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2)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开展宣讲活动;

3)针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实际情况,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

4)家长对科学教子观念和方法的知晓率≥80%。

1)列举本区所开展的关于“小公民道德建设”、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并提供3次相应的活动材料。

 

业务科

1)、2)、3)材料审核4)问卷

调查

1.85

2)说明本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及其基本信息,并提供3次宣讲活动的相关材料。

业务科

3)说明本市为特殊家庭提供家教指导与服务的情况,并提供3次指导和服务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

4)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4)和其它2项为B;其余情形为C

Ⅲ—26

行为

示范

1)家长能以身作则的比例≥80%;

2)家长能够尊重未成年子女隐私的比例≥80%;

3)家长了解未成年子女交友状况并给予指导的比例≥80。

1)2)3)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1.25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为B;其余情形为D

I—2

Ⅱ—8

Ⅲ—27

社区(村)未成年人教育协调

组织

1)城市的区、街道,农村的乡镇,建立由党政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参加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相关组织,统筹指导辖区未成年人教育,做好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技能培训;

1)说明本区在街道或乡镇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相关组织的总体情况,提供1个区、1个街道、1个乡镇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相关组织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说明其规章制度、成员构成、经费来源、活动内容,并列举在推动初高中毕业生劳动技能培训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职成教科

材料审核

3.00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Ⅲ—28

社区(村)未成年人教育

工作

队伍

 

2)建立教师进社区制度,城市有专门的社区教师,农村中小学校指派专门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在节假日开展活动;

3)组建了来源多样、专兼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

2)列举本区落实教师进社区制度的相关措施。

对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和2个村进行材料审核,审核社区和村是否有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在节假日开展活动。

 

人事科、职成教科

 

人事科、职成教科

 

 

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

 

2.20

 

2.20

3)对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和2个村进行材料审核,考核社区或村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来源及主要工作情况。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为B;其余情形为C

 

I—2

 

Ⅱ—8

Ⅲ—29社区(村)活动

场所

2)中小学校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面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2)提供本市有关部门关于中小学校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面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相关文件。

 

职成教科

1)、3)实地考察

2)材料

审核

2.75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为B;符合1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在城市的旧区改建或新区开发建设中,配套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并纳入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统一管理使用。

老城区积极新建、改建、扩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具备场所建设条件的能实现社区活动场所资源共享,明确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段:

人口规模在30000—50000人以上的居住区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人口规模在7000—15000人的居住小区要建设文化活动站,重点镇和县城关镇要设置文化活动站或青少年之家。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室)中开设专门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地和内容。

I—2

Ⅱ—8

Ⅲ—30

社区(村)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1)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