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834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docx

学年化学必修二同步学习讲义专题2专题检测

专题检测

(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

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 C

解析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并不等于零。

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增大固体的量、恒容时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3.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

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

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正确;前2min,v(A)=

=0.1mol·L-1·min-1,B正确;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错误;根据图像,2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3mol·L-1、0.1mol·L-1,D正确。

4.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答案 D

解析 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不符合;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不符合;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C不符合;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D符合。

5.已知:

A(g)+2B(g)C(g)+D(g) ΔH=akJ·mol-1(a<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的能量一定高于C(g)的能量

B.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C.1molA(g)和2molB(g)的总能量高于1molC(g)的能量

D.该反应表示:

1molA(g)和2molB(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不能确定某一反应物和某一生成物能量的高低,A项不正确、C项正确;放热反应的进行可能需要加热,如铝热反应等,B项不正确;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1molA(g)和2molB(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kJ。

6.已知金属单质X、Y、Z、W之间有下列关系:

①2X+3Y2+===2X3++3Y;

②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X元素的强;

③由Y、W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Y为负极。

则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Z>Y>WB.Z>W>X>Y

C.Z>Y>X>WD.Z>X>Y>W

答案 D

解析 由信息①可得还原性X>Y,由②可得还原性Z>X,由③可得还原性Y>W,所以还原性Z>X>Y>W。

7.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

A.H2(g)+Br2(g)2HBr(g)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O2(g)N2O4(g)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CaCO3(s)

CO2(g)+CaO(s)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3H2(g)+N2(g)2NH3(g)

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答案 D

解析 A项,该反应体系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即Br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项,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项,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CO2的质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项,对于化学反应3H2(g)+N2(g)2NH3(g),如果开始时加入的物质是物质的量之比为n(H2)∶n(N2)=3∶1的混合气体,或加入的是纯NH3,则反应从开始到化学平衡状态,始终是n(H2)∶n(N2)=3∶1,因此,n(H2)∶n(N2)=3∶1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8.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时审题是关键,反应是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

在原电池中,阳离子要向正极移动,故A错;因电解质溶液是酸性的,不可能存在OH-,故正极的反应式为O2+4H++4e-===2H2O,转移4mol电子时消耗1molO2,则转移0.4mol电子时消耗2.24LO2,故B、D错;电池反应式即正、负极反应式之和,将两极的反应式相加可知C正确。

9.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g)+B(g)2C(g)+xD(g),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浓度为0.5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1

B.B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时A的浓度为1.50mol·L-1

D.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85%

答案 B

解析 n(D)=0.5mol·L-1×4L=2mol,所以x=2。

    3A(g)+B(g)2C(g)+2D(g)

起始/mol6500

变化/mol3122

平衡/mol3422

B的转化率=

×100%=20%,c(A)平=

=0.75mol·L-1,n平=(3+4+2+2)mol=11mol=

n始=6mol+5mol=11mol,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

10.某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降、乙处升。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③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更高 ④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更高 ⑤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

A.①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

答案 B

解析 X+2Y===2Z应为放热反应。

11.已知H—H、H—O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463kJ·mol-1、495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

O2(g)

 ΔH=-485kJ·mol-1

B.H2O(g)===H2(g)+

O2(g)

 ΔH=485kJ·mol-1

C.2H2(g)+O2(g)===2H2O(g)

 ΔH=485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5kJ·mol-1

答案 D

解析 A项,水分解是吸热反应,ΔH>0,故A不正确;B项,ΔH=2×463kJ·mol-1-436kJ·mol-1-

×495kJ·mol-1=242.5kJ·mol-1,故B项不正确;C项,氢气燃烧放热,ΔH<0,故C项不正确;D项,ΔH=2×436kJ·mol-1+495kJ·mol-1-4×463kJ·mol-1=-485kJ·mol-1,故D项正确。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Ⅰ是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故A正确;Ⅱ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故B正确;实验Ⅱ停止是因为发生了钝化,不能用来比较稀硝酸和浓硝酸氧化性的强弱,物质氧化性强弱只能通过比较物质得电子能力大小来分析,故C错误;Ⅲ中Fe、Cu都能与硝酸反应,二者接触,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要想验证铁是否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可以连接电流计,故D正确。

1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答案 C

解析 构成的原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溶液中阴离子OH-移向负极a极,B正确;1molNH3反应生成氮气转移3mol电子,1molO2反应转移4mol电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C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D正确。

14.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

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

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Cu与1molAg2O的总能量低于1molCu2O与2molAg具有的总能量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Cu流向Ag2O

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该装置组成了原电池,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项错误;Cu在反应中失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故电流方向为Ag2O→Cu,C项错误;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OH-移向负极,D项错误。

15.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则下列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