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57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docx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

阜新物理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9年阜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市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实际,制定2009年物理学科学业考试说明。

“物理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命题原则

1.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按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各层次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达到的程度。

2.在知识技能目标的考查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夯实基础)。

试题素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水平;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组织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体验性目标的考查上,在考查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依据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要求中提出的七个科学探究要素、35个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课标10页上)进行考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切实指导学生注重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提问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处理、交流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4.重视试题的教育功能,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试题内容科学,表述清晰无误,避免“繁、偏、怪”试题;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当(降低难度)。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其中科学探究融于科学内容之中进行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目标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

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的要求:

了解、认识、理解和独立操作;体验性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要求:

经历、反应、领悟。

具体说明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要求

(1)了解: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等。

(2)认识:

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所用的行为动词是“认识”等。

(3)理解: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计算”等。

(4)独立操作: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测量”、“会”、“学会”等。

2.体验性目标要求

从低到高分为经历、反应、领悟三个层次。

(1)经历:

在从事科学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相类似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和运用物理学中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验探究技能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观察”、“经历”、“体验”、“感知”、“学习”、“调查”、“探究”等。

(2)反应:

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反应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关心”、“关注”、“乐于”、“敢于”、“勇于”、“善于”等。

(3)领悟:

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所用的行为动词有“形成”、“养成”、“具有”等。

说明:

在课程目标要求中,各相对较高水平层次的目标要求均包含相对较低水平层次的目标要求;相对较高层次目标要求的内容,可以作为较低水平层次目标要求考查;各水平层次目标要求的内容均可在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上进行考查。

例如,在课程目标要求中,理解、认识、了解(或从经历——理解、经历——认识、经历——理解)三个水平层次的目标要求中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可以作为较低层次的要求进行考查。

(二)内容标准的水平层次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标准按主题的形式分为三大部分: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

主题一:

物质(本主题共有4个二级主题)

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能描述固、液和气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理解:

(1)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意识。

(4)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独立操作:

会测量温度。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领悟:

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积极、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经历: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经历——知道)

在本二级主题中,体验性目标中的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积极、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不作考查要求。

2.物质的属性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2)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认识: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尝试将物质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理解:

(1)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独立操作: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经历——理解)

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3)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领悟: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在本二级主题中,体验性目标中的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不作考查要求。

4.新材料及其应用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领悟: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在本二级主题中,体验性目标中的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不作考查要求。

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用(本主题共有4个二级主题)

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

(1)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2)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理解: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经历——认识)

2.机械运动和力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2)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4)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6)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7)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8)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9)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0)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认识: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理解: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独立操作: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会测量力的大小。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经历——理解)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经历——认识)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经历——理解)

(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经历——认识)

(5)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经历——了解)

3.声和光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6)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7)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认识: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经历——了解)

(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经历——了解)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经历——了解)

(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经历——了解)

(5)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经历——了解)

(6)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经历——了解)

4.电和磁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知道光是电磁波。

(2)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

(1)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经历——了解)

(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经历——了解)

(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经历——了解)

主题三:

能量(本主题共有6个二级主题)

1.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2)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认识:

(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2.机械能

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2)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理解: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2)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3)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4)理解机械效率。

3.内能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了解内能的概念。

(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了解热量的概念。

认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理解: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经历——了解)

(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经历——了解)

4.电和磁

Ⅰ.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认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理解:

(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独立操作: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Ⅱ.体验性目标方面

经历: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经历——理解)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经历——知道)

5.能量守恒

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认识:

(1)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技能目标方面

了解:

(1)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4)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纸笔考试:

闭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结构

物理试卷满分120分,试题总长度不宜超过32题。

(1)题型、个数及分数分配:

填空题:

约为26分

选择题:

约为23分(区分单选题和多选题)

作图题:

约为9分

简答题:

约为4分

计算题:

约为22分

实验、探究题:

约为36分

(2)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7:

2:

1(难易程度适当)。

五,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答案】响度音色

【点评】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一句成语和乐器为情景,考察了学生对声学知识中响

度﹑音色等概念的了解水平,语言简洁,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例2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过一会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___作用。

【答案】惯性阻力(或摩擦力;摩擦阻力;空气阻力)

【点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本题的素材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电风扇,考察了学生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水平。

(二)选择题(区分单选和多选)

单选题

例3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1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图1

【答案】C

【点评】本题以生动﹑活泼的图画形式呈现,增添了试卷的情趣性,利于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画面呈现多个相似的情景,考察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认识水平。

 

多选题:

例4图2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下列对

相关信息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2

A.这种物质一定是晶体

B.这种物质的熔点是80℃

C.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00℃

D.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刚好完全熔化大约需要37min

【答案】AB

【点评】本题源于教材习题,貌似原题,又赋予新意,体现了命题的创意。

以熔化曲

线的图象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作图题

例5用笔画线将图3中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

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

【答案】如图4

【点评】本题以按要求连接实物图的形式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体现了课程标准对

这一知识点的要求: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四)简答题

例6乒乓球能浮在水面,而铅球却沉到水底。

对于这个熟悉的生活现象,小华是这

样解释的:

乒乓球受到很大的浮力,所以它能高高漂在水面;铅球受到的浮力比乒乓球小的多,所以它很快沉到水底。

小凯反驳说:

这跟浮力无关,原因是乒乓球很轻所以它不会沉,而铅球很重,才会很快沉到水底。

(1)你认为小华和小凯的解释对吗?

(2)简述你怎样认识的?

并请你举1个例子证明你的观点。

【答案】

(1)小华和小凯的解释都不对;

(2)物体的浮与沉不是单由浮力或重力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大小比较决定。

如潜水艇下沉时也受到很大的浮力,只是重力比浮力更大。

【点评】本题以两个同学对话的形式展现,较为活泼,对话中关于物体沉与浮的两种

解释切中了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模糊认识,考察了学生对浮与沉的认识水平。

(五)计算题

例7液化气炉是人们目前较普遍使用的炉具,而电磁炉则是新一代的智能炉

具。

为了比较它们的耗能费用,小凯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两组数据:

液化气炉(用气)

电磁炉(用电)

热效率

50﹪

热效率

90﹪

液化气每瓶净重

15㎏

额定电压

220V

液化气热值

3.54×107J/㎏

额定功率

1000W

当地液化气价格

70元/瓶

当地市电价格

0.5元/度

请问:

(1)若小凯家一天所需热量相当于把50㎏的水从40℃加热到100℃,则他家一天

需要消耗多少热量?

[C水=4.2×10³J/(㎏·℃)]

(2)上述热量若靠电磁炉提供,需耗电多少度?

若靠液化气炉提供,需完全燃烧

多少千克的液化气?

(1kW·h=3.6×106J)

(3)通过计算,你认为使用哪种炉具耗能更低?

(提示:

液化气炉热效率是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电磁炉热效率是指电磁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

【答案】

(1)小凯家一天消耗的热量:

Q=Q吸=C水M1(t-t0)=4.2×10³J/(㎏·℃)×50㎏×(100℃-40℃)=1.26×107J;

(2)Q=90%•W电,

W电=Q/90%=1.26×107J/90%=1.4×107J=3.89kW•h,

Q=50%•q•M2,

M2=Q/50%q=1.26×107J/(50%×3.54×107J/㎏)=0.71㎏;

(3)小凯家一天所需热量的费用:

用电磁炉:

3.89度×0.5元/度=1.95元,

用液化气:

0.71㎏×(70元/15㎏)=3.31元,

使用电磁炉耗能费用更低。

【点评】本题以家庭常用的电磁炉和液化气炉为情景,考察了有关电功,电功率,热

量,效率等的计算,覆盖面宽,难度适中,同时暗喻学生要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养成观察,分析的好习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六)实验、探究题:

例8几个同学要用天平,量筒等器材测量含泥沙的松花江水密度,下面是他们

未设计完的数据记录表。

请你在下表上栏空格中填上应有的数据项目。

玻璃杯和江水的质量m1/g

玻璃杯和剩余江水的质量m2/g

江水的密度

ρ/(g•㎝-3)

【答案】

量筒中江水的质量m/g

m1–m2

量筒中江水的体积v/㎝3

【点评】设计一个合理的记录表是记录实验数据的前提,也是实验的基本技能.本

题实质是测量盐水密度的变型,学生不感生疏,且文字量不大,考察了学生会设计的基本水平。

例9小明按图5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

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o.6

o.6

6

6

12

3

0.8

0.8

8

4

12

请回答:

(1)图中电路是联电路,电压表V测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

(4)比较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1示数,可得结论:

(5)定值电阻R1=Ω,第三次实验中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Ω;

(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电压表V1示数将,电压表V2示数将,电压表V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串总电压(或电源电压);

(2)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电压之和;

(4)其比值为定值;

(5)105;

(6)变小变小变大不变。

【点评】本题属电学的基本实验题型,通过一个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表格,考察了学生

对电路的识别﹑数据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及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水平。

例10实验室为你提供了下列器材各一件:

.A棉线、B刻度尺、C铁架台、D一大

杯水、E测力计、F铁块(正方体)、G量杯。

请你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并从测量质量、密度、压强、浮力的四个实验

中选择一个,按下面要求回答:

(1)你选定的实验课题名称是;

(2)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填字母代号);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是;

(4)请写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答案】(选答一)

(1)测铁块所受浮力;

(2)ADEF;

(3)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在水中的重力G´;

(4)F浮=G-G´。

(选答二)

(1)测铁块产生的压强;

(2)ABEF;

(3)铁块的重力G,铁块的边长L;

(4)P=G/L2。

(选答三)

(1)测铁块的密度;

(2)ABEF;

(3)铁块的重力G,铁块的边长L;

(4)ρ=G∕gL3。

(选答四)

(1)测铁块的质量;

(2)AEF;

(3)铁块的重力G;

(4)m=G/g。

[本题根据所选的课题名称不同,尚有其它答案,这里不一一列举]

【点评】本题属探究“实验方案”型试题,同时也是“开放”型试题,给学生留下

充分的答题空间,试题以质量、密度、压强、浮力四个物理量的测量问题,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方案制定及实施能力。

例11如果将一双竹筷和一把不锈钢汤匙一起浸在热水中,数秒后用手去触

摸筷子和汤匙时,会感觉到它们的冷热程度不一样,这说明它们传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那么不同的液体(如氺和煤油)传导热的本领是否一样呢?

对此,小明进行了探究,他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氺和煤油,并在氺和煤油中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然后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100℃的沸水中加热,如图6所示。

实验时小明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通过测量得到了试管中氺和煤油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煤油的比热容为C煤油=2.1×103J/(㎏·℃)]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含下列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小明完成的本次探究过程设计的探究要素有哪些?

(请按合理的顺序写出)

(2)小明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数据,简述温度差与传热快慢的关系?

【答案】

(1)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

证。

(2)液体传导热的本领与液体的种类(物质比热容)有关。

(3)传导热的快慢与还与物体间的温度差有关,温度差越大时传热越快。

【点评】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的一部分,和科学知识一样,是学生学习目标之

一,本题逆向考察了学生对探究要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