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618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解析版

2020-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9空气和氧气

一、单选题

1.(2021·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

1

D.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2021·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3.(2021·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m3的值为21.6

D.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4.(2021·绍兴)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2021·绍兴)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

下列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是(   )

A. 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B. ②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③叶片的下表面一般气孔数目较多                      

D. ④牛顿第一定律

6.(2021·嘉兴)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钢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                                

B. 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

C. ③所得硫酸钢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D. 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

7.(2020·台州)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CaCO3

CaO+CO2↑                                  

B. H2O+CO2=H2CO3

C. H2+CuO

H2O+Cu                                       D. BaCl2+H2SO4=BaSO4↓+2HCl

8.(2020·湖州)下图是一定量的B2和AB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以及混合结果的模型,则(   )

 

A. 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有两种                                    

B.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

2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9.(2020·宁波)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

1                     D. x+y+z=233

10.(2020·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

B. 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

C.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

D.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g

11.(2020·宁波)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

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

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                                       B. 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 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12.(2020·温州)伏打电堆于1800年问世,它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一条化学反应是:

2Zn+O2+2H2O=2Zn(OH)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3.(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A. 

                                                 B. 

C. 

                                                D. 

14.(2020·绍兴)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A. 2CO+O2

2CO2                                        

B. H2+CuO

H2O+Cu

C. 2H2+O2

2H2O                                        

D. H2CO3

H2O+CO2↑

二、填空题

15.(2021·宁波)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

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2021·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___,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

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

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使燃烧更剧烈。

17.(2021·湖州)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

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因为气体具有________。

烛焰被吹灭是由于________。

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与下列哪项采取的科学方法相同?

________

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8.(2021·湖州)如图是大棚种植蔬菜的实景图。

(1)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________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________,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________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19.(2021·湖州)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1)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选填“流水”或“风力”)。

(2)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

Ca(HCO3)2=CaCO3+CO2↑+H2O其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0.(2020·衢州)某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

该电池具有容量大、续航能力强的特点。

(1)LiFeP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该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1.(2020·金华·丽水)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

北斗导航系统将在国家安全、经济效益、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作用。

火箭喷出的燃气温度高达1300℃,发射塔下方的导流槽设有喷水设施,在火箭点火前几秒钟喷水,水在高温下大量汽化。

(1)升空时,火箭相对于发射塔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________能。

22.(2020·温州)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中国古代科技类百科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与发明。

(1)在北宋之前就有人将磁石(磁体)磨成针悬挂或支撑起来,磁针就能指南。

“磁针指南”是因为地球存在________。

(2)沈括考察太行山时,发现有些岩石中夹杂着螺蚌壳。

他推测太行山以前是大海,但现在太行山距离大海有近千里。

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沈括大胆预测石油在未来社会中会得到广泛使用,现预测已被证实。

石油的大量使用引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环境问题称为________。

23.(2020·温州)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

“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

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

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

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

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

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

(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

(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

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

(可多选)

选项

事实或现象

用“燃素说”解释

A

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

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

B

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

因为氢气是燃素

C

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

因为木炭富含燃素

D

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

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

E

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

因为水是一种元素

24.(2020·绍兴)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 。

(2)用图乙检验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5.(2021·嘉兴)小嘉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0.5克MnO2,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30毫升15%的H2O2溶液。

为什么要加入50毫升水呢?

查阅资料发现:

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刷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H2O2溶液的________相同。

(2)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________。

(3)【继续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进行该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26.(2021·丽水)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

小科建构了“两组份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

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份混合物。

[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份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

(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

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_____;

(2)[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份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

按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________ (填“反应刚结束时”或“冷却到室温时”);

(3)[交流评价]已知:

在氧气不充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碱反应。

小科用足量木炭替换红磷,等体积氢氧化钠浓溶液替换集气瓶中的水,规范操作后,测得的氧气含量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继续探究]运用上述思维模型,小科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________。

27.(2020·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

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

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

据此请回答:

(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

,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

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8.(2020·衢州)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Ca(OH)2溶液是否与CO2反应呢?

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

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

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步骤与操作

出实验现象与结果

结论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 ?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

测出反应前Ca(OH)2溶液的pH。

大于7。

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pH。

小于7。

(1)将表中“?

”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

(2)能判断“Ca(OH)2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

A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CO2与H2O和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

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________。

29.(2020·湖州)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

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

(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

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假设2:

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________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假设2成立。

(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

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lO)。

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3种假设:

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

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________ 。

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

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

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

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管画完整,并在图中的________处写出试剂名称。

最后,将经过除杂后得到的干燥氯气通入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如图乙),布条颜色不变。

得出结论:

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3)次氯酸除有漂白性外还有不稳定性。

小明设计了一套装置,收集到一试管次氯酸见光分解后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____。

30.(2020·嘉兴)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

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

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

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

(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31.(2021·宁波)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

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

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气体总质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

沉淀总质量/g

0

0

2.5

5.0

m

n

9.0

9.0

(1)表中n=________。

(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2.(2021·杭州)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

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

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

NH4NO2

N2↑+2H2O,该反应是属于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________价

(5)有人认为:

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33.(2021·温州)“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

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KO2+2H2O=4KOH+3O2↑。

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

(1)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

(例举一个)

(2)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克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

(3)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

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说明理由:

________。

34.(2021·绍兴) 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

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